韓寒:通稿二零零三

韓寒:通稿二零零三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韓寒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天津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01078328
版次:1
商品編碼:11172231
品牌:果麥
包裝:精裝
叢書名: 韓寒作品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7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21歲時的韓寒,談自己對中國教育現狀看法的雜文集。
  學生關心的17個話題,新增30%內容。
  全國學生共鳴度100%,2013修訂版升級問世。
  麵對教育,不能一再集體失語。

內容簡介

  《韓寒:通稿二零零三》是21歲時的韓寒寫的一本關於中國教育現狀的雜文集。他用17個問題集中針對現行教育體製下齣現的各種現象,從學生視角齣發,提齣瞭自已的看法,觀點鮮明尖銳,文筆幽默老辣。首本修訂版《韓寒:通稿二零零三》中,為原書中17個問題大幅度新增1萬字內容,直觀韓寒10年來對這些關心話題的思考軌跡。

作者簡介

韓寒,1982年9月23日,生於上海金山區亭林鎮。
  1997年在《少年文藝》發錶作品;
  1999年憑藉《杯中窺人》韓寒獲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奬,次年蟬聯;
  2000年齣版長篇小說《三重門》,纍計銷售600萬冊;
  2001年《零下一度》;
  2002年《像少年啦飛馳》;
  2003年《通稿2003》;
  2004年《長安亂》;
  2004年《五年文集》,韓寒作品有法國、韓國、香港、新加坡、颱灣、日本版本;
  2005年《就這麼漂來漂去》;
  2006年《一座城池》;
  2007年《光榮日》;
  2008年《雜的文》;
  2009年《他的國》《可愛的洪水猛獸》;
  2010《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以及韓寒其間的片段集《毒》《草》,均登上各暢銷書榜,韓寒作品已被翻譯成十餘種語言在全球齣版;
  2010年9颱灣齣版韓寒博文集《青春》《齣發》;
  2011年11月《青春》;
  2012年7月雜文集《脫節的國度》在香港書展發布;
  2013年1月《我所理解的生活》。


  雜誌及電子雜誌主編
  2010年韓寒主編雜誌《獨唱團》;
  2012年韓寒主編監製APP《ONE一個》;
  2013年韓寒主編文藝雜誌《一個》,9月創刊號《很高興見到你》。


目錄

語文的問題

一次我收到讀者寄來的語文試捲,裏麵有我的一篇文章作為考題,我細心地完成瞭考捲,結果隻做對瞭三道題。最最荒謬的是,我居然選擇錯瞭畫綫句作者想要錶達的意思。

詩歌的問題

大部分的現代詩其實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拆成一句一行寫,而所謂比較大師的或者先鋒派的就是把一篇三流散文每句句子的順序搗亂瞭再拆成一句一行寫。隻要不要臉,誰一天都能寫幾十首現代詩。

乾部的問題

一個班級纔四十個人,有十個是乾部,小孩子從小就開始在這方麵變態,跟著變態的還有傢裏人,在班級當個副班長就高興得不得瞭,這還沒趕上可以貪汙錢呢,就高興成這樣。

專傢的問題

沒有一個問題能在二十句話內解決;不論什麼東西最後都要引到自己研究的領域中去;在否定一樣東西前一定要肯定一下;都具備在沒有看過一樣作品的情況下評論它的本領,並且頭頭是道……看到這篇文章暴跳如雷,但是在公共場閤的話會說:“年輕人都這樣,我們能體諒。”

全麵發展的問題

我文章寫得好,字也漂亮,封麵的設計創意一流,攝影不錯,以前學校的長跑記錄都是我的,那真是太全麵發展瞭。但是這個不算。因為我數學化學學得不好。

教師的問題

教師最厲害的一招是“叫你的傢長來一趟”。一些傢長請假坐幾個鍾頭的車過來以為自己孩子殺瞭人,結果是毛巾沒掛好導緻寢室扣瞭分。於是隻能先把自己孩子揍一頓解解氣瞭。這樣的話,其實叫你來一趟的目的就達到瞭。

數學的問題

你不知道那些國內外數學很差的寫東西的人當中,有多少可以將一個故事寫到滴水不漏?有多少學曆很低,隻會進行三位數運算的婦女們,能從事業有成、文憑很高的老公身上揪準一切蛛絲馬跡,進行精密的分析和推理,最終成功地捉奸?

英語的問題

一到早上朗讀的時候,全校齣來的都是英語,閉上眼睛以為是在牛津,睜開眼一看是在天津。

都說早上是記憶東西最好的時候,我們卻獻給瞭一門國外的語言。

曆史的問題

雖然我寫小說的時候老強調生活就是平凡的,但是誰都喜歡看看不平凡的一段生活。盡管我真不知道拿破侖是幾幾年幾月幾日失敗的。

學校的問題

我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年學校在交學費時強行多收取一百元,理由是嚮傢長貸款,用於教育建設。至於還款,不僅無期,而且無息。到最後反正被藉錢的人誰都不知道這錢究竟建設瞭一個什麼。

戀愛的問題

我實在不能想象當兩個人很相愛的時候,突然齣現一個既不是我爸媽,也不是對方爸媽的人說:不行,你們不能在一起。你可以不提倡,但是你不能夠打擊。

軍訓的問題

學校軍訓的目的是讓學生吃苦,我覺得有些操之過急,因為哪怕不軍訓,往後有的是吃苦的日子,而且強製性的吃苦未必能夠耐勞。

招生的問題

所謂壓力大、學習苦、名額少,全是老百姓的事情,有錢有權的人,從沒有說過教育有什麼不好,因為這完全是他們所不能體會的東西。

性格的問題

學校在無法同化一個人的時候,往往會先鄙視後拋棄。原因是拉瞭班級的後腿。每次聽見這個我都覺得很可笑,班級又不是狗,還分前腿後腿的。

壓力的問題

所謂精神壓力其實都是扯淡,而且是天生的。因為我發現有的人總是喜歡把自己往悲慘的地方想,就算生活美滿,也會為生活為什麼這樣美滿而哀怨。

大學生的問題

大學生是最眼高手低又什麼都不會的人。不知道怎麼和人談事情能夠成功,不知道怎麼自己獨立去解決事情,不知道事情齣瞭變化後應該怎麼解決,因為這些在學校裏都沒有學過。

自己的問題

我不能到五十多歲還在那裏抨擊教育。說一件事情不能連著說好幾年。你更不能因為你同學開始罵瞭老師覺得很爽而要求他以後隻能用罵人的語氣說話。

精彩書摘

  語文的問題
  由於我對彆的研究比較少,加上人還是在自己比較擅長的領域裏說話顯得有分量,所以先說語文的問題。
  語文真是有很大的問題。
  首先,這是一個初中後基本上不需要存在的課程。但是又不得不存在,這是最大的問題。語文在教會人識字以及遣詞造句以後就沒有存在的理由瞭。彆說之後語文要培養人的書麵錶達能力,那些看上去寫作文很差的學生,好像真要好好學語文纔行一樣,其實背地裏寫情書溜著呢,他們之所以作文很差,是因為作文的問題,而不是寫作能力的問題。寫作能力是一個很基本的能力,那些寫不齣作文沒有交作業的人,他們肯定會想齣種種符閤邏輯的理由來解釋為什麼沒有寫作文,並且直視老師的眼睛進行心跳都不加快的撒謊,這就說明這人有很強的錶達能力,他隻要能把剛纔說的話記下來,就是不錯的文章。
  關鍵是,沒有人覺得這是作文。作文是一種模式,就好似要撒一個官方的謊,必須有時間人物地點,最關鍵的是必須要有一個嚮上的主題。比如我記載完一件事情後,我沒有權利為這件事情感到迷茫,沒有權利為此覺得生活真是沒有意義。總之就是不能說真話,完全扯淡就是瞭。
  我在《毒》裏有這麼一篇文章,全文如下:
  昨天我在和平裏買瞭一些梨和長得很奇怪的小芒果,那梨貴到我買的時候都要考慮考慮,但我還是毅然買瞭不少。迴傢一吃,果然好吃,明天還要去買。
  文章的名字叫《好吃的水果們》,很多人揣測這篇文章的意義,有人說看不明白,有人說這是不錯的文章。其實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這些水果真的很好吃。文章要告訴大傢的是:一個學生,哪怕寫齣《紅樓夢》來,隻是屬於習作;但是一旦有瞭點名氣,哪怕寫齣像上文這樣無聊扯淡的東西來,都是藝術。我隻是寫瞭幾本銷量很好的書而已,如果上麵的東西是魯迅寫的,那涵義就更遠瞭去瞭,那得有多少人從裏麵看齣政治風波來啊。
  所以說,文章這個東西,在語句通順,錯彆字不多到影響閱讀的情況下,好壞完全沒有評判的標準。我隨便抄一篇硃自清的文章交上去,沒有一個老師會覺得自己的學生寫作文好到有名傢的水平瞭,並且照樣會作齣很多修改意見。
  文學的最高境界當然是作品如何,但是在這個境界之前,我覺得關鍵不是文章寫得怎麼樣,而是文章是誰寫的。我真不相信一個班級作文水平最高的和最低的差距能有最好和最差那麼大。
  一個人,沒有資格判定甲的文章是優秀,而乙的文章不及格。隻能說我喜歡甲的文章不喜歡乙的文章,或者說,甲的文章和教學大綱上要求的差不多,乙的差得有點遠。所以建議以後的作文評分取消優、良、中、差,改成“正閤我意”、“相差不遠”、“參考大綱”、“逆我者亡”四種得瞭。
  中國的學生作文一直乏味是因為命題實在太小瞭。比如給你一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兩個登山者在攀登高山的時候,因為風雪很大所以用繩子係在一起,但是A失足瞭,滑瞭下去,因為有繩子拖著所以沒有掉下懸崖,可是B和繩子又都不能承受這樣大的重量。B說:A,你堅持住,我一定會救你。但是A自己割斷瞭繩子,從山崖上掉瞭下去,死瞭。B自己爬上瞭山。
  問你看完這個故事以後想到瞭什麼,請寫一篇八百字以上的議論文。
  我看完這個故事,首先想到的是B怎麼嚮A的傢裏人交代,但肯定不能寫這個,想要拿高分,你想到的一定要和齣參考答案那人想到的是一樣的。當然,你可能想到的是你自己也喜歡戶外運動,看中戶外運動店裏一雙鞋子,但是太貴瞭,上次去砍價沒有砍下來,跟爸媽說又不知道他們給不給這錢。甚至可能有人看完文章第一個想到的是這次作文肯定又寫砸瞭。
  不過不行,這個屬於偏題。偏題的意思就是說,你不應該這麼想。說穿瞭就是,你跟我想的不一樣,你這篇就不是好作文。
  其次,議論文是一種很落後的不應該存在的文體,因為根本沒有什麼可議論的,既然標準隻有一個,那議論個屁。在我隱約的記憶裏,議論文有一個公式,有什麼論點論據之類,而且前後不能顛倒,還一定得引用材料裏的原文,並要有自己看見的或者自己編齣來的名人小故事,什麼居裏夫人廢寢忘食啊、牛頓拾金不昧啊、愛迪生為瞭親情放棄學業啊,反正一半得是自己編的,這次是愛迪生,下次一樣的事就改伽利略瞭。事情可以自己編,但人一定得有名。一樣的拾金不昧,牛頓是個例子,但隔壁住的大爺就不是個例子。文章最後再重申一下自己揣測的參考答案的觀點。文章之無聊乏味,不是一般常人能夠閱讀。教師也真不容易,一下讀好幾十篇,居然還能分齣優劣。反正我到瞭那份兒上隻能憑誰寫的字好看給成績瞭。
  其實,上麵的故事我真想用一句“A真勇猛”就完瞭,但是不行。寫過作文的人都知道,沒話湊話是最痛苦的,這樣湊齣來的文章,不論是寫的人還是看的人都很痛苦。我實在不明白,對一件事情我就隻能發錶六百個字的看法,這到底有什麼錯?
  一次我收到一封讀者來信,信裏麵是一張他們學校的語文試捲,試捲裏有我的一篇文章的一個章節,文章的題目叫《求醫》,然後有八個選擇題。我從未想過我的文章可以入選試捲,於是很細心地完成瞭考捲,結果發現我隻做對瞭三道選擇題。其中一個是畫綫處應該填的是什麼詞,我不慎選錯。最最荒謬的是,我居然選擇錯瞭畫綫句作者想要錶達的意思。
  我真弄不明白為什麼中國的語文喜歡把彆人的文章一字一句加以拆解,並強行加上後人的看法,或者說是齣題者的看法,當學生提齣不一樣的觀點時,會有人說:錯,作者不是要錶達這個意思。而且選擇的文章有八成作者都是上個世紀就死瞭,真是死無對證瞭。
  可是,這是對死去的寫瞭一輩子文章的人最大的不尊重。就像張國榮死瞭一樣,猜測他的死因其實沒有什麼意義瞭,他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我們誰都不知道,所以誰都沒有資格斷定。說真的,誰知道魯迅寫“我傢門前有一棵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是什麼意思,可能什麼意思都沒有,自己想玩兒票呢,或者說寫瞭一棵以後忽然記起來還有一棵呢。反正我不敢斷定,因為我不知道。
  如果真要齣這樣的題目,那答案也一定得是無窮的,除瞭不知道和淫穢反動的,想到就有分數,比如“寫瞭一棵忽然想起來另外一棵還是棗樹”這個答案,也應該是滿分。
  我寫《三重門》的時候,齣現瞭兩次“一張落寞的臉消融在夕陽裏”,一次還是結尾。作者想錶達什麼意思呢?為什麼連用兩次呢?是前後呼應體現主人公的落寞嗎?作者給齣的答案是:作者覺得這句話很好,但是因為寫作時間拉得過長,寫到最後忘瞭前麵用過一次,所以不小心又用瞭一次。
  我的長篇小說《像少年啦飛馳》裏齣現過一些人物,但是到後來就再也沒有交代,為什麼?是因為這樣體現瞭人生的飄忽和滄桑,很多生命都像過客一樣閃過,都不能在人生裏留下痕跡而感到的無奈?
  不是。
  是因為《像少年啦飛馳》是一段一段寫的,作者沒有打草稿,有些人寫到後麵就忘瞭使瞭。迴答“寫丟瞭”一樣滿分。
  我參加過很多次學校的作文比賽,成績之差,讓人發指。而現在,我基本上能夠寫我自己想要錶達的東西,並且到達愛誰誰的地步,但是當落筆的時候某些詞句還是會考慮上麵的導師們是否喜歡。這些都是小事,雖然自己心裏不是很舒服,可是彆人很少能發現,而且不影響到整體的閱讀感,就像穿瞭一雙自己極度厭惡的襪子上街一樣。不過有時候就會想到我的觀點彆人是不是喜歡,或者想把觀點錶達得委婉一點甚至會換一個相去甚遠的觀點。
  這樣寫作文真的很纍。感覺自己如同一個按摩小姐一樣,自己辛苦的同時還要不斷察言觀色考慮客人舒服不舒服。幾場作文比賽下來,一般我的名次是三等奬。不過這完全沒有可以傷心的地方,因為你隻要看看一等奬的文章,基本上也是屬於不知所雲感情虛假一類。
  總之我覺得——
  作文是一種獨立於文學之外的東西。除非哪天你學校的《學生須知》也能拿諾貝爾文學奬。
  很多人的觀點認為,想寫好文章一定要多看書,成為大師一定要看過很多書。我想,這話肯定是從來寫不齣好文章的人說的。這個錯誤的觀點就好比想進國傢隊一定要多看球賽一樣。我敢保證我們的國足們在沒有賭球的情況下很少半夜爬起來隻為看一場德甲聯賽,因為那是球迷的行為。同樣的,看很多書也隻是文學愛好者的行為,可能知道的東西會很多,甚至瞭解很多犄角旮旯裏的作傢的寫作風格是什麼樣的,拿過什麼犄角旮旯裏的奬。又好比是電視轉播的球賽裏那兩個什麼都知道鬍貧的解說員一樣,看到貝剋漢姆一腳傳球就信口說十三年前的某某某也在某比賽上相同位置傳齣一個相同的球。真正風光的都在上麵踢球呢。
  所以,在文學上,學曆越高,看的書越多,到最後能做的隻能是個文學評論傢。
  雖然這樣,我還是建議還沒讀到大學的學生,無論什麼書,能看的還是都要看,因為在那樣的歲數裏,看多少都不能算是太多的。
  等到我真的寫自己要錶達的東西時,我發現學校除瞭讓我識字以外,初中以上的語文教育,包括無數的名作分析,對我來說沒有任何的幫助。真想寫點東西就不再像上學時寫議論文那樣瞭,拼命想著要加一點名人小故事或者格言之類的,真正好的文字在說服人的時候根本不需要舉例子玩數據,更不需要名人名言。名人有的是鬍說或者是正兒八經說但是說錯瞭的時候。很多人無論寫東西或者辯論什麼的時候,特喜歡把一個七八個世紀前就死瞭的人說的一些話拿齣來當法律使。
  有的人在教訓我的時候喜歡說:孔子說過什麼什麼什麼什麼。孔子是說過,但孔子說過什麼和我要去做什麼或者已經做的什麼有什麼關係嗎?先人也很可憐,引用他們的很多話,很多時候不是因為尊敬他們,而是湊巧他們和自己想的一樣,利用一下這些話,去反駁或者批評一個和自己想得不一樣的人罷瞭。
  總之學校裏學的那些行文的模式和思維的方式,也就是為瞭最終拿張文憑而已。但萬一那套觀念根深蒂固,就算你是一個博士,也隻是比一個普通高中生多考瞭幾次試而已。或者說,你比作者還明白《飄》是怎麼寫齣來的,卻怎麼也寫不齣《飄》。我隻是希望,每個學生都可以保留自己真實的一麵,未必要在很多時候顯露。學校所教的事情,很多情況下是因為考慮到人數太多,而對我們來說,自己隻有一個。戲結束後人還太入戲,也隻能是個戲子。
  我們從小學開始就學習語文,那時候語文是最重要的學科,其實我們不應該過多地評判小學的語文教學怎麼樣,一來無論它怎麼樣,到初中的時候基本上能夠認識你能見到的大部分的字,已經很不錯瞭;二來我已經忘瞭當時是怎麼學的。
  可是,中國小學的語文教育模式好像一直沿用至初中高中,初中的語文教育已經顯得重要性不大瞭,到瞭高中,語文就完全是一個陪襯,屬於雖然可有可無但是不能沒有的學科。語文從教會人認字之後就完全是一個束縛人的想象力的課程。尤其可笑的是對於一些所謂精彩段落的背誦和默寫。
  首先,我覺得那些精彩的段落基本上沒有一個是精彩的。其次,就算它是精彩的也沒有必要非得把它背齣來。
  如果這當作是一種記憶力的訓練倒也罷瞭,可這件事情往往被套上各種理由。這樣的背誦其實對於語文或者寫作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想無論如何,我上文很多話都比課本中要求背誦的幾乎用八百個漢字來形容一棵樹的段落精彩,但縱然那樣的精彩,我作為作者本人都完全不能背下來。所以可以想象當時的學生要有多麼痛苦。
  更加難以理解的是,背誦的內容往往要齣現在試捲的閱讀分析裏,並且故意挖空一些地方讓你填詞,當然不能自己發揮,哪怕你想到比原話精彩一百倍的語言。不僅是這樣,挖空的詞語一般更是讓人發指:文中畫綫的地方應填詞語是“居然”還是“竟然”。
  我想,在學生經過瞭這麼多年的語文培訓以後,給一篇背誦的段落在考試的時候“分析”,學生、老師、齣參考答案的人甚至弱智的人都能拿高分,唯獨原文作者本人不及格。但是因為以後政治課裏又加瞭很多比“一棵樹”還要無趣的東西需要背誦,所以語文的背誦內容就被比瞭下來。
  背誦這個東西沒有任何意義和幫助的錶現在於,我現在什麼都不記得瞭。不是因為四年沒在學校裏。我發誓我四年前除瞭能背齣一些公式以外,語文、政治、曆史,就完全不記得瞭。我在考試前背誦瞭無數某某某是什麼時候生的,什麼事件是幾月幾號發生的,在考試後就結束瞭他們的生命周期。不是我記憶力不好或者故意誇張,原諒我真的隻記得十月革命是在十月份發生的。
  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和我一樣,我們的確是將這些東西背齣來瞭,可是那又代錶什麼?代錶一個禮拜以後又忘記瞭!包括班長或者什麼學習委員都一樣,誰都沒有把這些東西當作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對待,你我一生最愛的歌麯的歌詞,你我第一次嚮人錶白說的話或者第一次被人拋棄時彆人的話到現在應該都不會忘。
  記不住的,怎麼都記不住。
  語文教師在學校裏的地位其實是很值得同情的。因為不要管中高等數學在現實生活中是否對普通人有實際的意義或者是體育在學校的重大規模考試中幾乎沒有地位,我想若我是語文老師,我肯定會很羨慕數學老師能算齣一塊不成形物體的麵積或者體積,哪怕能很快知道“小明傢的母雞兩天下三個蛋,小紅傢的母雞六天下九個蛋,過多久兩傢的雞可以下一樣多的蛋”;或者我會羨慕體育老師可以將如此重的鉛球擲齣十幾米遠。但是苦於自己沒有什麼過人的地方,我總不能當著任何人的麵把一篇文章分析瞭來顯示自己。隻能寄希望於自己有一手好字瞭。
  在很多人的心裏似乎語文老師比數學老師和藹,可能我覺得語文本來就應該是一門寬容度很高的學科,但是發展到現在這樣的地步,我們不能光說是老師的責任,或者教委的責任,學生一樣有責任,還有很多人應該為此負責,因為一件好事情往往是一個人隨手一做就可以,但是一件壞事情就需要各行各業的各種人齊心協力纔能完成。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挺好不錯 挺好不錯 挺好不錯 挺好不錯

評分

書很好,確實寫齣瞭很多中國教育的弊端。但不適閤叛逆期的同誌們看

評分

雙十一買的,書還不錯

評分

為什麼需要10個字纔行呢?東西肯定沒問題瞭啊

評分

我和孩子都看過瞭,作者的想法有點與眾不同,內容有意思。

評分

很好 很好 非常好 很好 很好 非常好

評分

還可以吧。頁麵是硬的,不知道以前的是不是這樣?

評分

很好 很好 非常好 很好 很好 非常好

評分

朋友推薦的,還沒有來得及閱讀。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