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田野归去来·人类学实证研究丛书·葡萄的实践:一个滇南坝子的葡萄酒文化缘起与结构再生产》以一颗栽种于云南省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南乡坝红土地上的葡萄为主角,通过追踪其历史脉络与旅行路线,研究其社会文化空间形态,试图呈现出葡萄背后地方人群的思想观念、实践方式、生计模式与社会组织等各个层面。同时,透过一颗葡萄的视角,将坝子拉入进一幅更为宽广的历史文化图景中,强调坝子与其外部时空的诸多联系,并且在与这些外部要素的并接融合中,坝子也在不断再生产自身。
作者简介
郑向春,女,1981年出生,云南昆明人,博士,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民族学系讲师,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旅游人类学、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研究,公开在各类正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论著编撰6部,担任副主编主持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示范教材1部,参与国家级、省级项目与科研课题多项。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历史真实、叙事与实践
第一节 历史与结构
第二节 历史真实
第三节 历史叙事
第四节 实践、文化与经济
第二章 葡萄里的小地方与大历史
第一节 葡萄的社会生活
第二节 葡萄的身世:放置进全球化情景
第三节 坝子里葡萄酒的地方化表述
小结
第三章 葡萄中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重复不断的集体叙事
第二节 “缝补”历史断裂的个人叙事
第三节 历史叙事的本质与策略
小结
第四章 葡萄的实践逻辑
第一节 坝子的关系性结构
第二节 葡萄实践的权力逻辑
第三节 葡萄实践的文化逻辑
小结
第五章 事件与结构的倒置:跨越一个世纪!
第一节 葡萄的逆向旅行
第二节 结构的实践运作
小结
第六章 消费葡萄酒:爱葡萄酒,还是爱故事?
第一节 葡萄酒消费中的文化指喻
第二节 坝子里不同情景中的葡萄酒厂
第三节 坝子外葡萄酒消费的形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随后由于考虑坝子荒芜、人员稀少,弥勒县委又于1958-1959年间先后将周边的黄家庄、鸡街铺、小平地、普龙、明以则5个自然村连同人员、耕地一同并入农场。之后渐渐的这些自然村被拆分为不同的生产队,一并归人进农场“场队分制”的制度设置之下,如明以则村被分拆为9、10、11队并入进二分场中;到1967年,农场又从云南省玉溪市招收职工499人,4月从四川、湖南流入农场94人中,最后有五户人家在农场办理了落户、招工手续。1971年又接收了76名复员退伍兵到农场安家落户。
1969新中国提出“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不同地区省份的知青开始陆续来到坝子,1970年?月,311名上海知青来到坝子被分配到各队劳动;1971年4月,700多名四川、重庆知青进入坝子里的农场……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坝子先后接收了来自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昆明等地的知识青年。为坝子的工业化建设做出了独有的贡献。“踏上云南的红土地,美丽的梦就被严酷的现实打破、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颓废,在蜿蜒的拖洛山旁、在荒凉的山心村旁、在滔滔的溪甸河畔,我们开荒坪地、建改挖煤、皮山采石、筑坝拦河、用双手盖起了一栋栋厂房、铺设了一条条管道、安装了一台台机器……”直到1978年坝子里的大批知青开始返城,如今留在坝子里的知青寥寥无几,不过在坝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978年以后,伴随着中国改革开发的步伐,葡萄的种植、销售以及葡萄酒酿造在坝子里也一年比一年红火起来,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坝子:湖南、贵州、江苏等省份的外地人来坝子租地种葡萄;红河州的彝族、哈尼族姑娘小伙们来到坝子打工;思茅地区的佤族小伙子加入“云南红”的艺术团……
……
前言/序言
田野归去来·人类学实证研究丛书·葡萄的实践:一个滇南坝子的葡萄酒文化缘起与结构再生产 [The Grape's Practice The Grape Wine's Culture Origin and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田野归去来·人类学实证研究丛书·葡萄的实践:一个滇南坝子的葡萄酒文化缘起与结构再生产 [The Grape's Practice The Grape Wine's Culture Origin and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田野归去来·人类学实证研究丛书·葡萄的实践:一个滇南坝子的葡萄酒文化缘起与结构再生产 [The Grape's Practice The Grape Wine's Culture Origin and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