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资料,其重要性不亚于文献档案。民国以还,内乱外患交相迭乘,史料损失,不可胜计。对历史真相的了解,需要参证当事人口述之处甚多,这些笔录,对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将有莫大的帮助。在张玉法和沈松侨访问、纪录的这本《董文琦先生口述历史》中,沈阳市长董文琦将之亲历的接收沈阳时与苏联、中共冲突始末以及台湾经济起飞的决策与过程一一叙来。
物流超快 赶上活动一口气买了这个系列八本 口述史的资料价值比一般资料更好
评分有意思的书!旅行中经历痛苦、喜悦、激情、孤独,甚至死亡。当有一天停下来反思,自己的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旅行,也许并不能从躁动、焦虑、疲惫、浮华的世俗中回归生活的本质,但它的确净化了内心的世界,让我更理性地看待生活。静下心来,细细回味曾经走过十五年的旅行生涯,然后决定写一本可以给喜欢旅行的朋友分享的书。作者用了一年时间,结合色彩心理学,整理出国内第一本旅行经历结合色彩心理分析的书。 在网络上很早就知道了“大鹏背包走天下”这个网名,但直到二○一二年九月份才真正与他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走到实际的现实生活,通过多次的电话后感觉比较好,于是我们终于在某天策划了一次“萍水相逢”。 两个陌生人可以很快成为兄弟和密友还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离不开相互对事业对生活的共同理念和理解,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都带着生存愿望,从零开始,从贫穷开始,从怀揣奋斗创业的梦想开始。因为我们都是带着生活渴望,从家门口开始,从城市开始,从一直都在不断寻找生活的飞翔开始。 今天是我第一次那么认真地阅读大鹏的文字,与他交往后才发觉他的平实祥和的仪态之下竟然还藏着一份如此狂野之心和如此浪漫之情,那些细腻的文字在我的阅读中已经跳跃出来在屋内飞翔,文字所表达的思想也正是与我的旅行体验有着很多相同之处。“金色的阳光一点点飘移在古格遗址的上空,在这个千年土林之上,仰望天空,深蓝没有一丝云,广阔,如同大海的深邃。” 人在旅途,万物复苏,越是走在户外之途,越是容易被触动和感悟。 大鹏十几年户外的经历,八次进藏,八次进疆,十次进川,十二次进滇,包括他徒步进入西藏南部边境线的墨脱之旅,让他有足够的心灵释放来寻回他真实的体验和思想,传递他对于西藏人文旅行的理解。 一次次的冲动,一次次的欣喜,一次次的回忆,一次次的流连忘返。 他决定把他经历过的那些令人难忘的旅途,用他自己特有的观点去诠释这些积压在心中很久的热情,从色彩分析和色彩心理的角度上去解释自己对于旅途的理解,有故事、有幻想、有狂野、有浪漫,于是他写了这本书。书中就向你展示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旅行思想画卷,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幻想。“蓝色,是灵性、知性兼具的色彩。明亮的天空蓝,象征希望、理想与独立;暗沉的蓝,象征着诚实、信赖与权威”。 书中那么多的目的地都被作者分别注解和剖析,在解答作者自己对于色彩与旅行的关系之时,也为读者奉上了自己的全部色彩思想。从白色的阿里、蓝色的梅里雪山、黑色的澳门、紫色的泸沽湖、黄色的江南水乡,以及粉色的丽江。每一章节都用自己对于不同色彩的分析理解把各个色彩分成了不同的符号,再把每个符号冠在每一段旅途的目的地之中延伸出更有深度的意义。 白色的阿里,大路朝天。 紫色的泸沽湖,一段爱恋永远不变。 “经历了商海潮水,也经历了失败的痛苦,内心有一种渴望宁静的追寻,蓝色成了我最佳的选择”,作者在书中也这样描述他自己。 旅行已经成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的一种生活、精神上的升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也都有自己对于旅行不同的付出和收获,就像作者在书中把各个不同的目标融化在不同的色彩中,融化在千变万化的想象之中,融化在你我追求生活、追求梦想的幸福之中。 勉励大鹏新书的同时,我也给自己送上一个勉励:无论命运是否多舛,大路朝天。无论生活是否多变,热爱工作,热爱旅行,热爱
评分董文琦(1901-?),字洁忱,祖籍山东,吉林双城人。董文琦毕业于日本名古屋高等工业学校土木科。1929年归国后,他任吉林巿政处工务科长,任内主持吉林大学校舍建设,于1931年完工,但落成典礼因九一八事变而未能举办。1932年他来到关内,曾任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工程处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任东北水利总局局长兼东北水利特派员,参与接收东北,代表国民政府接收沈阳巿政。二度出任沈阳市市长。1948年冬,他奉命撤离沈阳市。1949年初,他应台湾省政府主席陈诚邀请来到台湾。此后,他于1950年任行政院政务委员,主持各项重大财经审查、组织各种考察团及临时特种委员会,以实地调查,统筹策划台湾重大财经建设的重要事迹。1972年,他从行政院退休,转任总统府国策顾问兼国家建设研究委员会委员。因政治立场的原因,书里的内容只能作参考之用。在沈阳的国民党军政要员逃离时的混乱场面在王树增的《解放战争(下)》里有如下的叙述:......。还是这天上午,卫立煌的夫人韩权华在北平接到宋美龄的电话,宋美龄告诉她总统已命令卫立煌到葫芦岛指挥。韩权华马上问可否立即告诉卫立煌?宋美龄说:“当然可以。”然后电话就挂断了。卫立煌当即决定离开沈阳。他知道王叔铭在浑河民航机场给他留了一架飞机。这是一九四八年十月三十日的中午。国民党军驻沈阳的空军部队已开始全面撤退,沈阳的几个机场顿时一片混乱。大多数准备逃亡的军政大员集中在北陵机场,一部分人员和行李已经被运走,但是随着聚集而来的人越来越多,只要有一架飞机降落,急着逃亡的人便蜂拥而上,结果导致飞机严重超载无法起飞,机场的地勤人员和空军派来的部队动用了武力,可在飞机上的人谁也不肯下来。混乱之中,三架留在机场专门运送地勤人员和家眷的飞机见势不妙,在只上了一部分人员的情况下擅自起飞了。三架飞机依次在跑道上滑行的时候,机场人员纷纷从指挥塔台上跑出来追赶,但是无论如何呼喊飞机还是飞走了。下午,从北平飞来几架飞机,见机场地面人头攒动,竟然没敢降落,盘旋几圈之后也飞走了。此后,北陵机场就再也没有任何飞机起降,机场上的大批军政官员和家眷们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有人说,飞机在浑河机场降落了,军政大员和家眷们扛起行李疯狂地向浑河机场奔去。卫立煌一行到达浑河机场,发现那里已被逃亡的人群挤满。国民党军空军派来接卫立煌的飞机刚一降落,机场上的人流就不顾一切地冲上去,以至最后连飞机的舱门都关不上了。飞行员跳着脚大骂之后,悄悄地告诉卫立煌,让他立即去东塔机场。历史在这一刻出现的情景犹如舞台上演出的戏剧:浑河机场上,飞行员先是发动了几次飞机,然后声称飞机有故障发动不起来了,说搬上飞机的行李可以不拿下来,但是人都要下来帮助推飞机,等飞机发动了大家再上来,不然这一飞机的人谁也走不了。已经挤上飞机的军政大员和家眷们犹豫再三,只能下来。可是,等所有的人都下了飞机后,飞行员突然关上舱门,飞机轰然一声滑向跑道,然后飘飘然地起飞了——那些准备逃亡的人不但没有逃走,连贵重的细软也让飞机带走了,可以想象那一瞬间出现的巨大的绝望,军政大员和家眷们在跑道上奔跑着、呼喊着,然后捶胸顿足,放声大骂,嚎啕痛哭。下午十五时半,卫立煌到达东塔机场,这个身经百战的将领此时身心疲惫,万念俱灰。在浑河机场使用欺骗手段飞上天空的那架飞机在东塔机场降落了。飞行员不开舱门,蜂拥的人群上不来。卫立煌在卫兵的扶持下先上了一辆卡车,然后卡车的后门对准飞机的舱门,舱门一开,卫立煌瞬间被推进飞机里。那一天,同在东塔机场的一位名叫胡圣一的国民党军采购处长目睹了当时的情形:此时军人的卡车同时也开近机舱门,有不少人跳上了卫的卡车,蜂拥而入,这些大员们哪里挤得过他们。因此,顿时造成混乱,除了喊叫怒骂而外,枪把子、手杖都挥舞开了。大员们由卫兵拥护着多数还是挤进去了,当时由卡车上挤掉下来的人也很多,其中有国民党合江省主席吴翰涛夫妇、嫩江省主席彭济群、“剿总”政务委员会委员王家桢等。还有几个人扶着机翼爬到机顶上,其中一个军人打破机窗想由窗口进去,当飞机发动徐徐前进时,那些在机顶的和机窗口的都被甩下来受了重伤。跟随卫立煌上飞机的有:东北“剿总”参谋长赵家骧、政务委员会副主任高惜冰、安东省府主席董彦平、辽宁省府主席王铁汉、沈阳市长董文琦、新编第一军军长潘裕昆、新编第三军军长龙天武等。飞机离开沈阳的时间是:一九四八年十月三十日下午十六时。黄昏时分,在葫芦岛,杜聿明和侯镜如在锦西机场迎接了卫立煌。听说所有的军政大员都没有来得及带行李,杜聿明命令给他们每人发两条军用棉被和一件棉大衣。“差一点见不了面!”卫立煌一下飞机就对杜聿明说。......。
评分(4)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全二册> 精裝550元 平裝500元 990頁 1984年出版
评分带着很好看,喜欢!有点重,外观不错!
评分(3)徐啟明先生訪問紀錄 精裝200元 200頁 1983年出版
评分有意思的书!旅行中经历痛苦、喜悦、激情、孤独,甚至死亡。当有一天停下来反思,自己的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旅行,也许并不能从躁动、焦虑、疲惫、浮华的世俗中回归生活的本质,但它的确净化了内心的世界,让我更理性地看待生活。静下心来,细细回味曾经走过十五年的旅行生涯,然后决定写一本可以给喜欢旅行的朋友分享的书。作者用了一年时间,结合色彩心理学,整理出国内第一本旅行经历结合色彩心理分析的书。 在网络上很早就知道了“大鹏背包走天下”这个网名,但直到二○一二年九月份才真正与他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走到实际的现实生活,通过多次的电话后感觉比较好,于是我们终于在某天策划了一次“萍水相逢”。 两个陌生人可以很快成为兄弟和密友还是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离不开相互对事业对生活的共同理念和理解,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都带着生存愿望,从零开始,从贫穷开始,从怀揣奋斗创业的梦想开始。因为我们都是带着生活渴望,从家门口开始,从城市开始,从一直都在不断寻找生活的飞翔开始。 今天是我第一次那么认真地阅读大鹏的文字,与他交往后才发觉他的平实祥和的仪态之下竟然还藏着一份如此狂野之心和如此浪漫之情,那些细腻的文字在我的阅读中已经跳跃出来在屋内飞翔,文字所表达的思想也正是与我的旅行体验有着很多相同之处。“金色的阳光一点点飘移在古格遗址的上空,在这个千年土林之上,仰望天空,深蓝没有一丝云,广阔,如同大海的深邃。” 人在旅途,万物复苏,越是走在户外之途,越是容易被触动和感悟。 大鹏十几年户外的经历,八次进藏,八次进疆,十次进川,十二次进滇,包括他徒步进入西藏南部边境线的墨脱之旅,让他有足够的心灵释放来寻回他真实的体验和思想,传递他对于西藏人文旅行的理解。 一次次的冲动,一次次的欣喜,一次次的回忆,一次次的流连忘返。 他决定把他经历过的那些令人难忘的旅途,用他自己特有的观点去诠释这些积压在心中很久的热情,从色彩分析和色彩心理的角度上去解释自己对于旅途的理解,有故事、有幻想、有狂野、有浪漫,于是他写了这本书。书中就向你展示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旅行思想画卷,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幻想。“蓝色,是灵性、知性兼具的色彩。明亮的天空蓝,象征希望、理想与独立;暗沉的蓝,象征着诚实、信赖与权威”。 书中那么多的目的地都被作者分别注解和剖析,在解答作者自己对于色彩与旅行的关系之时,也为读者奉上了自己的全部色彩思想。从白色的阿里、蓝色的梅里雪山、黑色的澳门、紫色的泸沽湖、黄色的江南水乡,以及粉色的丽江。每一章节都用自己对于不同色彩的分析理解把各个色彩分成了不同的符号,再把每个符号冠在每一段旅途的目的地之中延伸出更有深度的意义。 白色的阿里,大路朝天。 紫色的泸沽湖,一段爱恋永远不变。 “经历了商海潮水,也经历了失败的痛苦,内心有一种渴望宁静的追寻,蓝色成了我最佳的选择”,作者在书中也这样描述他自己。 旅行已经成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的一种生活、精神上的升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追求,也都有自己对于旅行不同的付出和收获,就像作者在书中把各个不同的目标融化在不同的色彩中,融化在千变万化的想象之中,融化在你我追求生活、追求梦想的幸福之中。 勉励大鹏新书的同时,我也给自己送上一个勉励:无论命运是否多舛,大路朝天。无论生活是否多变,热爱工作,热爱旅行,热爱
评分 评分张玉法,是台湾著名历史学家,出生于中国山东,因国共战争而成为流亡学生,辗转自山东南下,1949年入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在那并亲身目睹了不少以其师长为对象的白色恐怖事件,后来考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史地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