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责任单位职责
(1)接收主管单位下达的软件研制任务通知;
(2)保障并监督软件项目的人员、设施和设备等资源的合理配置;
(3)审阅项目月/阶段报告和里程碑分析报告,参加项目相关计划评审;
(4)协调软件项目与组织级各职能机构的关系,处理项目组无法解决的不符合项问题;
(5)责任单位领导组织召开验证会,评审项目层面的过程活动、状态和结果,解决项目研制过程中需要处理的问题。
8.需求提供者职责
负责项目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协调用户需求等工作,主要职责是:
(1)进行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编写软件研制任务书;
(2)解释软件源需求的确切含义;
(3)确认软件的隐含需求;
(4)维护软件研制任务要求;
(5)参加软件需求变更评审。
9.项目负责人职责
接受主管单位和/或责任单位的领导,其主要职责如下:
(1)负责软件需求管理,建立分配基线;
(2)组织项目估计、策划以及对相关计划的评审;
(3)监控软件开发过程,进行项目月/阶段/里程碑跟踪与分析;
(4)对质量数据进行测量与分析并评估测量分析的效果;
(5)负责组织软件项目的内部评审;
(6)合理配置软件项目内的各种资源;
(7)组织评估变更影响及实施更动;
(8)负责组织解决项目监控、过程和产品质量评价、测试和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符合项;
(9)协调软件工程组、软件测试组、项目质量保证组和项目配置管理组之间的各种关系;
(10)协调软件项目外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
(11)协助主管单位进行项目的评审和软件产品的验收与交付等。
……
前 言
随着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项目过程管理不善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逐渐意识到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产品研制过程的质量,并将焦点由技术转移到管理。20世纪90年代,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推出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后来,CMMI逐步取代CMM,成为软件过程框架的工业标准。该模型描述了从混乱的、不成熟的软件过程向成熟的、有纪律的软件过程改进的一条途径,然而,它只要求“做什么”,并不明确“怎么做”,对于推进实施来讲还需要一个理解和本地化的过程。
本书紧扣CMMI二级的过程要求,结合国内软件研制现状,设计了一套可以满足配置管理(CM)、测量与分析(MA)、项目监控(PMC)、项目策划(PP)、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PPQA)、需求管理(ReqM)和供方协议管理(SAM)7个过程域通用目标和专用目标的实践细则,并给出过程记录的参考模板,对于加快CMMI在软件研制单位推广、实施,指导软件研制单位进行基于CMMI的软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可作为推广应用CMMI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书由刘文红确定研究内容和整体结构,并负责全书的审稿。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1章~第3章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CMMI基础知识、CMMI实施方法及实施总则;第4章~第11章为第二部分,主要结合CMMI的七个过程域,分别介绍各个过程的实施指南,通过大量过程记录参考模板,讲述“怎么做”;第12章为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作者单位研发的软件过程管理工具SPM。本书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由马贤颖编写,第5章、第6章、第7章由刘文红编写,第8章、第10章由董锐编写,第9章由张敏编写,第11章由张光迎编写,第12章由吴欣编写。杜会森、尹平、陈青、闫国英、张卫祥、魏波、张慧颖、王佳等人参加了CMMI七个过程域部分内容的编写,窦朝晖、姜兴伟、徐洋等参与了部分内容的录入与校对工作。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CMMI质量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实用性和指导性较强,可供从事软件项目管理和过程改进的人员参考,也可供进行CMMI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学习。本书同样适合一般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配置管理人员、质量保证人员以及过程改进实践人员参考。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们要衷心感谢在编写过程中曾给我们大力支持和帮助的赵辉、谈利群、杨宝明、张为民等同志,同时也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本书的编写参考了大量的文献,我们对所有这些文献作者表示真诚的谢意。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这本书简直是让我对项目管理有了全新的认知。我一直以为项目管理就是进度、成本、范围的简单加减法,但《CMMI项目管理实践》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并没有直接罗列那些晦涩难懂的模型条目,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实际案例,将CMMI的理念融入其中。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过程改进”的部分,作者用了一个跨国软件公司的例子,详细描述了他们如何从一个混乱不堪、项目延期频发的团队,一步步蜕变为一个能够高效交付高质量产品的流程化团队。书中对于“预防为主”的强调,也让我印象深刻。以往我们总是等着问题发生再去补救,但这本书教会我如何从源头上识别风险,并采取主动措施来规避它们。特别是关于“需求管理”和“配置管理”的章节,作者将这些看似枯燥的理论,通过实际操作步骤和工具的介绍,变得非常易于理解和落地。读完这些章节,我感觉自己仿佛真的掌握了一套可以立刻应用到工作中去的方法论,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CMMI的书,它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构建卓越项目管理文化的实践指南,让我受益匪浅,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的同行者。
评分如果说之前我对CMMI的认识是零散的、碎片化的,那么《CMMI项目管理实践》这本书则像一位建筑师,为我构建了一个完整、清晰、而且具有很强实践指导意义的 CMMI 项目管理框架。书中对于 CMMI 核心概念的解释,非常深入浅出,它并没有用枯燥的术语堆砌,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讲解,将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项目计划”和“项目监控”的部分,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如何制定一个可执行的项目计划,并提供了多种有效的监控工具和技术,例如进度表的制定、关键路径分析、以及如何进行偏差分析和纠偏。读到这里,我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如何让项目“跑在轨道上”的方法。另外,书中关于“供应商管理”的章节,也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阐述了在复杂项目环境中,如何有效地管理外部供应商,并确保他们能够按时按质地完成交付。这种系统性的讲解,让我觉得 CMMI 并非仅仅是针对内部项目团队,而是可以延伸到整个项目生态系统的管理。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 CMMI 有了一个全新的、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它不仅是一本关于 CMMI 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通过规范化、标准化、可衡量的流程来提升项目管理绩效的宝典,我将把它作为我项目管理实践的案头书。
评分阅读《CMMI项目管理实践》的过程,就像是在一位资深项目管理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一次深入的学习之旅。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从宏观的理念到微观的实践,层层递进,清晰明了。我特别赞赏书中对“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的阐释,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不同等级的特征,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将不同成熟度等级的团队运作方式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等级之间的差距,以及达到更高等级所需的关键要素。书中关于“配置管理”和“变更管理”的章节,更是我工作中的“及时雨”。我一直对如何有效地管理代码版本和变更请求感到头疼,而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指导,包括如何建立规范的变更流程、如何进行影响分析,以及如何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读完这些章节,我感觉我终于找到了管理混乱变更的“钥匙”。此外,书中对于“培训和能力发展”的重视,也让我深受启发,它认识到人的因素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并提供了如何培养团队成员项目管理技能的建议。这本书让我认识到,CMMI 绝非是冰冷的流程,而是充满人文关怀和智慧的体系,能够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稳定、并且能够持续学习和改进的项目团队。
评分坦白说,刚拿到《CMMI项目管理实践》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因为我对CMMI的印象就是一套繁琐的流程和大量的文档。但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它完全没有我预期的那种“教条式”的讲解,反而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项目老兵在与你分享他的心得体会。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感同身受,那些书中描述的挑战,很多都与我日常工作中的困境不谋而合。比如,在“项目规划”章节,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模板,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型的项目,在规划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以及如何根据项目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规划方法。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沟通管理”的部分,书中强调了主动、透明的沟通机制是如何避免误解和冲突,并且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沟通工具和技巧,例如如何有效地召开项目会议,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状态汇报。另外,书中关于“质量保证”的章节,也让我大开眼界,它不只是停留在测试的层面,而是贯穿了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强调了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建立起质量控制的意识和机制。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觉得 CMMI 并非是束缚,而是解放,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更健康、更可持续的项目管理体系,让我对未来如何管理项目充满了信心。
评分我之前一直以为CMMI离我这种中小企业太遥远了,感觉那是大公司才玩得起的东西,但《CMMI项目管理实践》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它非常巧妙地将CMMI的核心思想,比如“过程定义”、“度量和分析”、“同行评审”等,用一种非常务实、接地气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没有过多地纠缠于那些模型的细节和术语,而是聚焦于如何在实际的项目开发流程中,去一点点地引入和优化。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度量”的章节,作者分享了如何从小处着手,比如记录 bug 的数量、修复时间,然后逐步扩展到更复杂的指标,并且强调了这些度量不是为了考核,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项目瓶颈,从而做出正确的改进决策。还有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部分是“风险管理”,书中提供了许多非常实用的工具和技术,比如风险登记册的使用、风险评估的矩阵,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应对计划。通过这些章节,我发现CMMI并不是一个庞大而难以企及的体系,而是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改进步骤,即使是小型团队,也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并逐步提升项目管理的成熟度。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觉得 CMMI 并不只是一纸空文,而是可以切实帮助我们提升效率、降低风险、最终实现项目成功的有力工具。
评分性价比加好的一本书,值得购买
评分书是正版的,很好的。
评分内容还没细看,纸质一般,味道有点大
评分质量保证,送货快,挺好的书
评分很好 正品 买了很多次了
评分学习OPM3的书,讲的很一般
评分这本书价格很实惠,内容也还不错
评分书168页,正品
评分还没看完,整体还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