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错的,书的品相也好。
评分李日华是万历十九年(辛卯,1591)浙江乡试第二十五名;万历二十年(壬辰,1592)三甲二十二名进士,可谓连捷高中。时年二十八岁。但在辛卯乡试时,因初场的文章“畸解”和“跎弛”,也就是不合规则约束,而几不售。但其他几场的文章,却被当时主考官郝敬、李庭机两人大为激赏。郝曰:“天下那得如此好秀才!”李曰:“几何年而读尔许书也!”此二人是李日华一生都为之感恩的“座师”。李日华的“开蒙之师”是他的外伯父、文学家、鉴赏家和名士周履靖(号梅墟子)。科举“业师”是冯梦祯,巧艺(主要是书画方面)的“业师”是陈继儒。周、冯、陈都是江南著名鉴赏家,李日华后来也成为著名书画家、鉴藏家和书画理论家,并名传后世,此三人的影响可谓至深。
评分李日华(公元1565~1635年),字君实,号竹懒,又号九疑,浙江嘉兴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卒于明毅宗崇祯八年,年七十一岁。万历二十年(公元一五九二年)进士。官至太仆少卿。性淡泊,与人无忤,工书画,精善鉴赏,世称博物君子。时王维俭与董其昌齐名,而日华亚之。李日华著作宏富,有《致堂集》四十卷,《明史艺文志》及《官制备考》、《姓氏谱纂》、《携李丛谈书画》、《想像录》、《紫桃轩杂缀》、《竹懒画胜》、《六研斋笔记》、《恬致堂诗话》等书,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擅画山水,墨竹,用笔金贵,格调高雅。
评分李日华的人生、艺术品位,至今不衰。
评分《恬致堂集》四十卷,收录了李日华简牍铭赞题跋等散文二百余篇、诗作一千一百余首以及若干科场文字、杂记。清朝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本书被列入“禁毁书目”。今所流传者为崇祯末刻本,珍稀可贵。今点校整理,即以该本为底本。
评分还不错的,书的品相也好。
评分李日华的文集,呵呵…………
评分李日华明代戏曲、散曲作家。字实甫,江苏吴县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无考。约生活于正德、嘉靖前后,以剧作《南西厢记》闻名。宋元南戏中已有《张珙西厢记》(或称《崔莺莺西厢记》),明代前期的李景云(一说系元代人)亦作有传奇戏曲《崔莺莺西厢记》。上述剧本均已失传,仅存少量曲文。最晚在嘉靖初年,海盐人崔时佩又将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通称《北西厢》)改编为传奇,李日华再加以增补,成为长达38折的大型剧作,嘉靖时已行于世。《南西厢记》人物情节与《北西厢》几乎完全相同,并大量袭用《北西厢》的词句,思想平庸,艺术表现上缺乏独创性,所以"时论颇弗取"(《衡曲麈谭》)。明代另一位作《西厢记》传奇的陆采认为李氏此作“取实甫之语,翻为南曲,而措词命意之妙几失之矣”,且“悉以己意自创,不袭北剧一语”。(《陆天池西厢记序》)清初李渔甚至比之为"千金狐腋,剪作鸿毛;一片精金,点成顽铁"(《闲情偶寄》)。然而,明中叶北杂剧已经渐趋衰落。《南西厢记》的出现,使脍炙人口的西厢故事仍能长
评分纸质印刷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