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7卷):1912-1914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7卷):1912-1914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美] 约翰·杜威 著,刘娟,复旦大学杜威与美国哲学研究中心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1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797860
版次:1
商品编码:11149008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0
字数:458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杜威中期著作》是《杜威早期著作》(1882-1898)的继续,早期著作的五卷本于1972年完成。与早期著作相同,中期著作的各卷按照年代顺序出版,并且是精心校勘的版本。出版的各卷是现代语言协会美国作家版本中心的版本.加盖有该中心“认可文本”的印章。
  《杜威中期著作》(1899-1924)包含15卷,每卷400至600页,总共有7152页,收录了杜威在该时期除通信之外的所有作品。

内容简介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7卷):1912-1914》为《杜威中期著作》(1899-1924)第七卷,收录了杜威在1912至1914年间的一系列著述,其中包括《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美国作家版本中心认可文本。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7卷):1912-1914》涵盖1912到1914年三年间杜威发表的20篇文章和书评、一本简短的著作和70个百科全书词条;这些著述连同一篇以前没有发表过的文章、一篇从未用英文发表过的文章和5篇演讲稿,组成了本书的基本内容。

内页插图

目录

中文版序
导言

论文
知觉与有机体行为
什么是心态
价值问题
心理学原理与哲学教学
法律中的自然和理性
对罗伊斯教授的工具主义批判的答复
答麦吉尔夫雷教授
密歇根州应当把职业教育置于“单一”的还是“双重”的管辖之下
一种工业教育的方针
当前工业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危险
工业教育与民主
试验性的学校教育方法
教师的职业精神
从社会的角度看教育

书评
对逻辑学的严厉抨击——评席勒的《形式逻辑:一个科学的和社会的问题》
评休·艾略特的《现代科学与柏格森教授的幻觉》
现代心理学家——评斯坦利·霍尔的《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
评威廉·詹姆斯的《彻底经验主义文集》
评马克斯·伊斯特曼的《诗歌的乐趣》

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
杂记
《亨利·柏格森书目》序言
《大纽约地区日校和夜校职业教育指南》序言
《教育百科全书》第三、四、五卷词条

杜威的演讲报告
幼儿的推理
在儿童研究联合会上的演讲
杜威教授关于费尔霍普(阿拉巴马)的有机教育实验的报告
社会行为心理学
教授呼吁参政权

附录
1. 从近期的争论看真理问题
2. 实在论与自我中心的困境
3. 杜威教授的“意识”
4. 杜威教授的“实在论研究概要”
5. 工作与公民权利:威斯康星州工业教育实验
……
文本研究资料
译后记

精彩书摘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这种戏剧化艺术的倾向并没有达到近几个世纪以来的艺术目标,它的发展及其结果都显得太过粗劣。现代的音乐、诗歌、小说、忏悔类自传类的文学,甚至还包括绘画,都不仅把揭示“内心生活”作为一种艺术享受的来源,而且作为二种艺术主题的来源。这种态度与此前提到的道德和宗教的影响合流,其反映的效果是无法估量的。一切“有教养”的人或多或少都是多愁善感的,他们会不断地意识到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从导致其产生的“真实对象”中分离出来;这些态度关系到他们的实际行为,是需要加以培养的。没有人会因为缺少财富、名声和朋友而不能为自己提供这样一个内心世界,作为一种缓冲器,作为一个避难所,作为一个私人剧场。也许我的语言暗示了伴随着这种主观性的发展所带来的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存在,使我们所有的道德问题都变得复杂化了——只是因为它们想把道德问题变成这种内心世界的事情。众所周知,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个同样的原因,我们愈来愈受到生活意义的影响,受到生活中增多的那些微妙棘手的阴影的影响。这些都表现在公开的行为和社会的交往之中。
  我得出的结论是,可以将探讨意识活动的内省心理学家(在其传统的理论任务中)区分为三类。正如前述,第一类是对来自笛卡尔、洛克和休谟的认识论的历史继承。第二类的兴趣在于动机和感情这样的心态,它们是由教育、法律和其他社会指导手段表现出来的,是由文学的和个人传记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的。第三类是他作为一个心理观察者而作出的特殊贡献。他的兴趣在于,探测我们的生命体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有机体的态度和反应。在这种研究兴趣中,他对这些态度和反应进行了分割,并且把它们作为“心态”进行归类。其实,这些态度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其分析也是按照较小的构成性因素来进行的。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家本人把他观察到的意识状态藏匿起来了。他把它们藏匿起来作为不同反应模式的典型标志,这些反应在喧嚣的生活中往往不为我们所注意。在前面提到的来自形而上学而没有什么科学保证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当心理学家告诉你感觉只是身体的反应,它可以调节人体对距离和方向的知觉,感觉是建立空间感的材料,或者它至少是建立知觉这样一种感觉复合体的材料时,麻烦就出现了。
  ……

前言/序言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7卷):1912-1914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7卷):1912-1914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7卷):1912-1914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7卷):1912-1914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杜威,著名的教育学家,适合教育学者或者有兴趣者阅读。

评分

其次,这一思想的形成也与杜威对传统认识论进行分析和批判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说来,认识论是关于知识以及认知的理论。在杜威看来,认识论所关心的不只是知识问题,更重要的是认知问题。杜威认为,传统的认识论在认知问题上是以“知识旁观者”的理论(spectator theory of knowledge)出现的。这种认识论主张,知识是对实在的“静态”把握或关注。[2]杜威指出,这种认识论在认知上存在两个缺陷:一是认知的主体与被认知的对象是分离的,认知者如同“旁观者”或“局外人”一样,以一种“静观”的状态来获取知识;二是认知被理解为一种认识“对象”呈现给认知者的事件,认知者在认识中是被动的。杜威指出,“知识的旁观者”理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二元论”,在现代科学面前是站不住脚的。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知识不是某种孤立的和自我完善的东西,而是在生命的维持与进化中不断发展的东西。[3]杜威指出,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杜威认为,“探究”是主体在与某种不确定的情境相联系时所产生的解决问题的行动。在行动中,知识不是存在于旁观者的被动的理解中,而是表现为主体对不确定情境的积极反应。知识是个体主动探究的结果。从这个思想出发,杜威认为所有成功的探究都遵循一般的模式。这种“探究”模式既可以是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模式,也可以是学校教育中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总之,杜威所主张的以“探究”为基础的认识论批判了传统的“二元论”的认识论,突出了探究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为现代教育重新认识知识的作用和学生个体的活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评分

其次,这一思想的形成也与杜威对传统认识论进行分析和批判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说来,认识论是关于知识以及认知的理论。在杜威看来,认识论所关心的不只是知识问题,更重要的是认知问题。杜威认为,传统的认识论在认知问题上是以“知识旁观者”的理论(spectator theory of knowledge)出现的。这种认识论主张,知识是对实在的“静态”把握或关注。[2]杜威指出,这种认识论在认知上存在两个缺陷:一是认知的主体与被认知的对象是分离的,认知者如同“旁观者”或“局外人”一样,以一种“静观”的状态来获取知识;二是认知被理解为一种认识“对象”呈现给认知者的事件,认知者在认识中是被动的。杜威指出,“知识的旁观者”理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二元论”,在现代科学面前是站不住脚的。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知识不是某种孤立的和自我完善的东西,而是在生命的维持与进化中不断发展的东西。[3]杜威指出,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杜威认为,“探究”是主体在与某种不确定的情境相联系时所产生的解决问题的行动。在行动中,知识不是存在于旁观者的被动的理解中,而是表现为主体对不确定情境的积极反应。知识是个体主动探究的结果。从这个思想出发,杜威认为所有成功的探究都遵循一般的模式。这种“探究”模式既可以是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模式,也可以是学校教育中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总之,杜威所主张的以“探究”为基础的认识论批判了传统的“二元论”的认识论,突出了探究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为现代教育重新认识知识的作用和学生个体的活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评分

杜威鼓励探究与创新教育思想的形成建立在对社会变革、科学发展和教育冲突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

评分

书的历史,将纸莎草用于写字,对书籍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纸草书卷的出现,是最早的埃及书籍雏形。纸草书卷比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和赫梯人的泥版书更接近于现代书籍的概念。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约在公元前 8世纪前后出现的简策。西晋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序》中说:“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这种用竹木做书写材料的“简策”(或“简牍),在纸发明以前,是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将竹木削制成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统称为简,稍宽长方形木片叫“ 方”。若干简编缀在一起叫“策”(册)又称为“简策”,编缀用的皮条或绳子叫“编”。 中国古代典籍,如《尚书》、《诗经》、《春秋左氏传》、《国语》、《史记》以及西晋时期出土的《竹书纪年》、近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孙子兵法》等书,都是用竹木书写而成。后来,人们用缣帛来书写,称之为帛书。《墨子》有“书于帛,镂于金石”的记载。帛书是用特制的丝织品,叫“缯”或“缣”,故“帛书”又称“缣书”。 公元前 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如1957年在西安出土的灞桥纸。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加以改进制成蔡侯纸(公元105)之后,纸张便成为书籍的主要材料,纸的卷轴逐渐代替了竹木书、帛书(缣书)。中国最早发明并实际运用木刻印刷术。公元 7世纪初期,中国已经使用雕刻木版来印刷书籍。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书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轴。公元10世纪,中国出现册叶形式的书籍 ,并且逐步代替卷轴,成为世界各国书籍的共同形式。 公元11世纪4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早产生活字印刷术,并逐渐向世界各国传播。东到朝鲜、日本,南到东南亚各国,西经中近东到欧洲各国,促进了书籍的生产和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公元14世纪,中国发明套版彩印。15世纪中叶,德国人J.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加快了书籍的生产进程,为欧洲国家所普遍采用。15~16世纪,制造了一种经济、美观、便于携带的书籍;荷兰的埃尔塞维尔公司印制了袖珍本的书籍。从15~18世纪初,中国编纂、缮写和出版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性质和丛书性质的出版物── 《永乐大典》、 《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 18世纪末,由于造纸机器的发明,推动了纸的生产,并为印刷技术的机械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印制插图的平版印刷的出现,为胶版印刷打下基础。19世纪初,快速圆筒平台印刷机的出现,以及其他印刷机器的发明,大大提高印刷能力,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书籍生产的不断增长的要求。 历史进程 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书是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纸莎草纸所制的书。到公元1世纪时希腊和罗马用动物的皮来记录国家的法律、历史等重要内容,和中国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一样都是古代书籍的重要形式。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的拷贝都是由手工完成,其成本与人工都相当高。在中世纪时期只有少数的教会、大学、贵族和政府有著书籍的应用。直到15世纪谷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书籍才作为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物品,从而得以广泛的传播。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随著网络的普及书已经摆脱了纸张的局限,电子书又以空间小、便于传播、便于保存等优势,成为未来书的发展趋向。 今天,人们能够了解中国三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状况,知道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情形,读到优美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这一切,都有赖于古代的书籍。 中国最早的书籍,出现于商代,是用竹子和木头做的。竹子和木头是常见并容易得到的东西,在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之前,缺少合适的书写材料,人们就把竹子和木头削成狭长的小片,用毛笔在上面写字。用竹子削成的狭长小片叫“竹简”,用木头削成的叫“木简”,它们统称为“简”。简上通常只写一行字,如果写错了,就用小刀刮去重写,所以古代把删改文章叫“删削”,这个词一直沿用至今。书籍开本有大有小,古代的简也有长有短,最长的三尺,最短的只有五寸。写一部书要用很多简,把这些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编册多用麻绳,也用丝绳(称“丝编”)或皮条(称“韦编”)。古书中提到的“韦编三绝”,说的就是著名思想家孔子,因为经常阅读《易经》,把编简的皮条都磨断了三次。一册书根据简的长短决定用几道编,一般用二、三道编,多的用四、五道编。表示书的数量的“册”字,便是一个象形字,很像绳子把一根根简编连起来的样子。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普遍用竹木简做书籍。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过写在丝织上的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书轻便,而且易于书写,不过丝织品价格昂贵 ,所以帛书的数量远比竹木简书为少。东汉又出现了纸书,纸书轻便、易于书写,价格比较便宜,深受人们欢迎。以后纸书便逐渐流传开来,到了晋朝,纸书完全取代了竹木简书和帛书

评分

其次,这一思想的形成也与杜威对传统认识论进行分析和批判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说来,认识论是关于知识以及认知的理论。在杜威看来,认识论所关心的不只是知识问题,更重要的是认知问题。杜威认为,传统的认识论在认知问题上是以“知识旁观者”的理论(spectator theory of knowledge)出现的。这种认识论主张,知识是对实在的“静态”把握或关注。[2]杜威指出,这种认识论在认知上存在两个缺陷:一是认知的主体与被认知的对象是分离的,认知者如同“旁观者”或“局外人”一样,以一种“静观”的状态来获取知识;二是认知被理解为一种认识“对象”呈现给认知者的事件,认知者在认识中是被动的。杜威指出,“知识的旁观者”理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二元论”,在现代科学面前是站不住脚的。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知识不是某种孤立的和自我完善的东西,而是在生命的维持与进化中不断发展的东西。[3]杜威指出,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杜威认为,“探究”是主体在与某种不确定的情境相联系时所产生的解决问题的行动。在行动中,知识不是存在于旁观者的被动的理解中,而是表现为主体对不确定情境的积极反应。知识是个体主动探究的结果。从这个思想出发,杜威认为所有成功的探究都遵循一般的模式。这种“探究”模式既可以是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模式,也可以是学校教育中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总之,杜威所主张的以“探究”为基础的认识论批判了传统的“二元论”的认识论,突出了探究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为现代教育重新认识知识的作用和学生个体的活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评分

书的历史,将纸莎草用于写字,对书籍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纸草书卷的出现,是最早的埃及书籍雏形。纸草书卷比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和赫梯人的泥版书更接近于现代书籍的概念。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约在公元前 8世纪前后出现的简策。西晋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序》中说:“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这种用竹木做书写材料的“简策”(或“简牍),在纸发明以前,是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将竹木削制成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统称为简,稍宽长方形木片叫“ 方”。若干简编缀在一起叫“策”(册)又称为“简策”,编缀用的皮条或绳子叫“编”。 中国古代典籍,如《尚书》、《诗经》、《春秋左氏传》、《国语》、《史记》以及西晋时期出土的《竹书纪年》、近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孙子兵法》等书,都是用竹木书写而成。后来,人们用缣帛来书写,称之为帛书。《墨子》有“书于帛,镂于金石”的记载。帛书是用特制的丝织品,叫“缯”或“缣”,故“帛书”又称“缣书”。 公元前 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如1957年在西安出土的灞桥纸。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加以改进制成蔡侯纸(公元105)之后,纸张便成为书籍的主要材料,纸的卷轴逐渐代替了竹木书、帛书(缣书)。中国最早发明并实际运用木刻印刷术。公元 7世纪初期,中国已经使用雕刻木版来印刷书籍。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书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轴。公元10世纪,中国出现册叶形式的书籍 ,并且逐步代替卷轴,成为世界各国书籍的共同形式。 公元11世纪4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早产生活字印刷术,并逐渐向世界各国传播。东到朝鲜、日本,南到东南亚各国,西经中近东到欧洲各国,促进了书籍的生产和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公元14世纪,中国发明套版彩印。15世纪中叶,德国人J.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加快了书籍的生产进程,为欧洲国家所普遍采用。15~16世纪,制造了一种经济、美观、便于携带的书籍;荷兰的埃尔塞维尔公司印制了袖珍本的书籍。从15~18世纪初,中国编纂、缮写和出版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性质和丛书性质的出版物── 《永乐大典》、 《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 18世纪末,由于造纸机器的发明,推动了纸的生产,并为印刷技术的机械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印制插图的平版印刷的出现,为胶版印刷打下基础。19世纪初,快速圆筒平台印刷机的出现,以及其他印刷机器的发明,大大提高印刷能力,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书籍生产的不断增长的要求。 历史进程 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书是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纸莎草纸所制的书。到公元1世纪时希腊和罗马用动物的皮来记录国家的法律、历史等重要内容,和中国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一样都是古代书籍的重要形式。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的拷贝都是由手工完成,其成本与人工都相当高。在中世纪时期只有少数的教会、大学、贵族和政府有著书籍的应用。直到15世纪谷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书籍才作为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物品,从而得以广泛的传播。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随著网络的普及书已经摆脱了纸张的局限,电子书又以空间小、便于传播、便于保存等优势,成为未来书的发展趋向。 今天,人们能够了解中国三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状况,知道二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情形,读到优美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这一切,都有赖于古代的书籍。 中国最早的书籍,出现于商代,是用竹子和木头做的。竹子和木头是常见并容易得到的东西,在造纸和印刷术发明之前,缺少合适的书写材料,人们就把竹子和木头削成狭长的小片,用毛笔在上面写字。用竹子削成的狭长小片叫“竹简”,用木头削成的叫“木简”,它们统称为“简”。简上通常只写一行字,如果写错了,就用小刀刮去重写,所以古代把删改文章叫“删削”,这个词一直沿用至今。书籍开本有大有小,古代的简也有长有短,最长的三尺,最短的只有五寸。写一部书要用很多简,把这些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编册多用麻绳,也用丝绳(称“丝编”)或皮条(称“韦编”)。古书中提到的“韦编三绝”,说的就是著名思想家孔子,因为经常阅读《易经》,把编简的皮条都磨断了三次。一册书根据简的长短决定用几道编,一般用二、三道编,多的用四、五道编。表示书的数量的“册”字,便是一个象形字,很像绳子把一根根简编连起来的样子。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普遍用竹木简做书籍。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过写在丝织上的书--“帛书”,帛书比竹木简书轻便,而且易于书写,不过丝织品价格昂贵 ,所以帛书的数量远比竹木简书为少。东汉又出现了纸书,纸书轻便、易于书写,价格比较便宜,深受人们欢迎。以后纸书便逐渐流传开来,到了晋朝,纸书完全取代了竹木简书和帛书

评分

再次,杜威的这一思想也与他对传统教育“知行分离”现象的批判分不开的。在杜威看来,由于知识“旁观者理论”把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相隔离,强调认知是一种认识“对象”呈现给认知者的事情,这样在教育上就逐步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学习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与行为相分离等弊端。结果,在学校教育中,学科变成了书本上的东西,变成了远离儿童经验和不能对行为发生影响的东西。杜威认为,人的知识和行为应当是合一的。如果一个人他所学的知识不能影响他的行为,他的行为又不能源于他所学的知识,那就只会养成一种轻视知识的习惯。从“知行合一”思想出发,杜威强调,学校应当把单纯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转移到儿童的活动上来,依照儿童发展的程序,通过儿童运用他所学习的知识逐渐发展他的能力,直到他能教育自己为止。杜威对“知行分离”现象的批判和“知行合一”思想的阐述,提出了知识与行为相结合以及个体在获取知识上的主动性问题,为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儿童活动的关系,鼓励儿童主动地探究,通过探究活动获取知识和经验,提供了指导思想。

评分

杜威,著名的教育学家,适合教育学者或者有兴趣者阅读。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7卷):1912-1914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