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典文論選譯(套裝共4冊) [Selected Translation Works of Japanese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日本古典文論選譯(套裝共4冊) [Selected Translation Works of Japanese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王嚮遠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央編譯齣版社
ISBN:9787511714787
版次:1
商品編碼:11118854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Selected Translation Works of Japanese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8-01
用紙:膠版紙
套裝數量:4
字數:16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日本古典文論選譯》分“古代捲”(上下冊)和“近代捲”(上下冊),是日本古典文論的編選翻譯文集,精選89位文論傢的文論著述170篇,共計160餘萬字,絕大多數篇目為首次翻譯。
日本古典文論的文獻資料相當豐富,而且自成體係,但迄今為止譯成中文的甚少。本書可以為文學理論、美學、比較文學與比較詩學、日本文學與東方文學的學習與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礎文獻,並且有助於改變我國東方文論的翻譯嚴重不足、與西方文論翻譯相比明顯失衡的狀況,有助於改變中國的日本文學翻譯中文論翻譯十分薄弱的狀況。在此基礎上,為東方美學、比較詩學等學術領域的開拓與展開打下一定基礎。

作者簡介

王嚮遠(1962-),學者、著作傢、翻譯傢,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著有《王嚮遠著作集》(全10捲,400萬字,2007年版)及各種單行本著作21種(含閤著4種),發錶論文160餘篇。譯有《審美日本係列》(全4捲,含《日本物哀》《日本幽玄》《日本風雅》《日本意氣》)、《日本古典文論選譯》(全4捲)及井原西鶴等日本古今名傢名作多種,共計250餘萬字。

內頁插圖

目錄

《古代捲(上)》
古代捲譯序:日本古代文論的傳統與創造
一 和歌論
空海
文筆眼心抄
藤原濱成等
歌經標式
喜撰式
孫姬式
石見女式
菅原道真
《新撰萬葉集》序
紀貫之
《古今和歌集》真名序
《古今和歌集》假名序
《新撰和歌集》序
壬生忠岑
和歌體十種
藤原公任
新撰髓腦
和歌九品
源俊賴
俊賴髓腦
藤原俊成
古來風體抄
鴨長明
無名抄
藤原定傢
近代秀歌
每月抄
藤原親經
《新古今和歌集》真名序
後鳥羽院
後鳥羽院禦口傳
京極為謙
為謙卿和歌抄
正徹
正徹物語
荷田在滿
國歌八論
賀茂真淵
歌意考
本居宣長
石上私淑言
香川景樹
《新學》異見
歌學提要
二 連歌論
二條良基
連理秘抄
築波問答
十問最秘抄
心敬
私語
宗祗
長六文
宗長
連歌比況集

《古代捲(下)》
《近代捲(上)》
《近代捲(下)》

精彩書摘

在《古今集》之後編纂《後撰集》,從延喜五年始,曆經硃雀帝①在位時,僅有四十年時間。然而,當時從大臣到大納言、中納言等中下層官吏,例如曾是大納言、後官至西宮左大臣的高明公②、師氏大納言、朝中中納言、敦忠中納言等等,歌人眾多。曾經入選《古今集》的歌人,後來也吟詠瞭許多新作品。女性方麵,伊勢、中務、承香殿大輔等人,也是人纔輩齣。並且天皇也十分熱衷詩歌之道,故再次敕撰瞭這部和歌集。
一四、《拾遺集》
此後,花山法皇③敕撰《拾遺集》,將《古今集》、《後撰集》遺漏的作品編纂起來,故名日《拾遺集》。由此,《古今集》、《後撰集》和《拾遺集》,總稱“三代集”。大納言藤原公任又將《拾遺集》做瞭摘抄,名日《拾遺抄》。後世更多人的欣賞《拾遺抄》,而《拾遺集》則多少被掩蔽瞭。從《拾遺集》,到《後拾遺集》的編纂,時間也不太長,但因為被《古今集》、《後撰集》遺珠者不少,《後拾遺集》予以收錄,並瞭加上瞭當時的歌人寫瞭許多新作品,對《萬葉集》中的和歌,如柿本人麻呂、山部赤人的和歌也選收不少,優秀作品固然很多,但也不免有些雜亂。還是《拾遺抄》盡收優秀之作,而且隨著時光推移,更閤今世讀者之心。近世的歌人作和歌時,也多效法《拾遺抄》的風格。
一五、《後拾遺集》
《拾遺集》後,和歌長時間沒有收集編纂。歌人及其作品積纍多瞭,白河天皇④頒詔編選和歌集,通俊卿領命。因編纂的是《拾遺集》之後的作品,故名為《後拾遺集》。從該集的和歌可以看齣,和歌的風格有所變化。《古今集》之後的《後撰集》,歌風較為古樸,用詞較為古雅,其中贈答歌為多,和歌的編排有些雜亂。
……

前言/序言

unll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想我們很多觀眾朋友應該也都或多或少都看過一些有關甲午戰爭的書籍或者是文章,但是我們看這本書裏麵,比方說他在有關這個戰爭雙方的軍備,兵戰的體係、情報、戰地通信、戰地醫療、戰爭的俘虜、戰場的軍紀、紀律,還有戰爭的媒體、戰爭的科技、戰地的民政,還有清朝官的行程啊、戰爭與民眾、軍國與天皇、戰爭的反省等這幾個方麵,尤其是我前麵說的戰爭中像醫療、後勤、通信、情報等等這方麵,過去的中國曆史學傢所寫的有關甲午戰爭的書當中,很少涉及,或者有的完全沒有涉及。

評分

   所以,作者他用清日戰爭,從日本的角度來講,就是日清戰爭,是有它的深意的。然後我們要講到作者,剛纔我已經說過瞭作者他其實並不是一個科班齣生的曆史學傢,宗澤亞先生他原來在中國科學院,我們知道中國科學院它是一個自然科學這樣的一個機構,中國最高的科學機構,原來在中國科學院的某一研究所工作。

評分

   所以,作者他用清日戰爭,從日本的角度來講,就是日清戰爭,是有它的深意的。然後我們要講到作者,剛纔我已經說過瞭作者他其實並不是一個科班齣生的曆史學傢,宗澤亞先生他原來在中國科學院,我們知道中國科學院它是一個自然科學這樣的一個機構,中國最高的科學機構,原來在中國科學院的某一研究所工作。

評分

   作者宗澤亞他講瞭為什麼這本書他要稱為清日戰爭。我們知道1894到1895年這一場中日之間的戰爭,清國他是用乾支紀年的甲午年命名為甲午戰爭,而日本是把它命名為明治二十八年戰役,而歐美國傢他們是把這場戰爭稱為FIRST SINO JAPANESE WAR,就是第一次中日戰爭。這個作者宗澤亞先生因為他旅居日本已經二十多年瞭,他非常熟悉日本的曆史和文化,他有這樣的一個解說。

評分

好書,譯者辛苦瞭

評分

好書。推薦。好書。推薦。好書。推薦。好書。推薦。。。。

評分

難得的文論翻譯薈萃。要是能同時附上日文原文就更好瞭。

評分

東西不錯,值得購買。

評分

其中古代兩捲單獨齣過,現代兩捲無替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