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家针灸讲稿(共4本)针灸问答+中国针灸学讲义+新国医针灸讲义六种+针灸学讲义

民国名家针灸讲稿(共4本)针灸问答+中国针灸学讲义+新国医针灸讲义六种+针灸学讲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慕周 等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金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ISBN:9787507750669
商品编码:1111836421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民国名家针灸讲稿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套装目录 (以实物为准)
  序号   ISBN   民国名家针灸讲稿   单价(元)   作者
  1  9787507750645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针灸学讲义   39.00(元)   梁慕周
  2  9787507750676   新国医针灸讲义六种   36.00(元)   杨医亚
  3  9787507750652   针灸问答   42.00(元)   谭志光
  4  9787507750669    民国名家针灸讲稿   48.00(元)   承淡安
  内容简介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针灸学讲义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针灸学讲义》主要内容包括:下针之端正、针刺之活法、用针之权变、经络之审视、针法之解结、针法之推上、针法之引下、针人之气合、针出之气离、用针之行泻、用针之行补、气至之审求、气至之标准、深浅之针考、徐疾之针考、刺肥之针辨等。

新国医针灸讲义六种

《新国医针灸讲义六种》主要内容包括:灸之健康及病体作用、灸术之应用、施灸之方法、施灸之前后、施灸上之注意、灸痕化脓之理由、灸之善后、灸痕化脓之防止法、灸之适应症、灸之不适应症及于身体之禁忌症、艾灸之大小及壮数之决定等。

针灸问答

《针灸问答》以问答形式,歌注体裁,并附图14幅,阐述了针灸学的基本知识。《针灸问答》分上、下两卷,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解说、十二经穴、十五络穴、奇经八脉及其腧穴、经外奇穴、制备针灸法、行针法、用灸法、补泻法、针灸歌赋等。

中国针灸学讲义

《内经》有日: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又日: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此古人用针之目的也。从今日科学目光观察之,通经脉,调气血,即为刺激其神经与血管,使血行流畅也。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即近代针医“谓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也。所谓虚,乃某组织机能之减退也。所谓实,乃某组织机能之亢奋也。菀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无非散其郁血、充血而已。

再言之,兴奋、制止、诱导,三种之作用与方法。

  目录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针灸学讲义

第一章 备论针刺妙用

第一节 针刺之终始

第二节 经脉之取裁

第三节 阴阳之刺异

第四节 针治之探本

第五节 迎随之审度

第六节 针法之辨用

第七节 持针之慎重

第八节 手术之讲求

第九节 针态之去留

第十节 经气之慎守

第十一节 行针之谨密

第十二节 持针之坚定

第十三节 用针之专

第十四节 下针之端正

第十五节 针刺之活法

第十六节 用针之权变

第十七节 经络之审视

第十八节 针法之解结

第十九节 针法之推上

第二十节 针法之引下

第二十一节 针人之气合

第二十二节 针出之气离

第二十三节 用针之行泻

第二十四节 用针之行补

第二十五节 气至之审求

第二十六节 气至之标准

第二十七节 深浅之针考

第二十八节 徐疾之针考

第二十九节 刺肥之针辨

第三十节 刺瘦之针辨

第三十一节 刺壮之针辨

第三十二节 刺婴之针辨

第三十三节 数刺之病状

第三十四节 缪刺之病形

第三十五节 春刺之确要

第三十六节 夏刺之确要

第三十七节 秋刺之确要

第三十八节 冬刺之确要

第三十九节 逆治之禁刺

第四十节 现象之禁刺

第四十一节 五夺之禁刺

第四十二节 四避之禁刺

第四十三节 过分之禁刺

第四十四节 失宜之禁刺

第四十五节 误刺之变病

第四十六节 误刺之死亡

第四十七节 反实之针误

第四十八节 死征之针戒

……

第二章 针体总论

第三章 灸法总论

第四章 寻穴揭要

第五章 穴道备要

第六章 十四经穴部位疗治

第七章 针灸要录

第八章 针灸赋选


新国医针灸讲义六种

针科学讲义

一、针术之定义

二、针之构造

三、针之种类

四、针之制法

五、针尖之形状

六、针之选择与保存法

七、刺针之练习

八、刺针之方式

九、刺针之押手

十、刺针之方向

十一、针之生理作用

十二、针之深部治疗“介达作用”

十三、刺针时医者与病者之体位

十四、针术之手技

十五、刺针时应注意要项

十六、进针时之程序

十七、补泻迎随说

十八、近世针家十四法

十九、通关过节十六法

二十、刺针刺激之强弱

二十一、从解剖生理学上之见解对于身体之刺针

二十二、刺针之健体及病体作用

二十三、针术之适应症

二十四、刺针之禁忌点

二十五、针术之不适应症及禁忌症

二十六、晕针之处置

二十七、出针困难之处置

二十八、折针之处置

二十九、出针后之遗感觉之处置

三十、出针后皮肤变色及高肿之处置法

三十一、针尖刺达骨节时之处置

中国灸科学

一、灸术之定义

二、灸术之种类

三、施灸之用料

四、灸之生理作用

五、灸之刺激作用

六、灸之健康及病体作用

七、灸术之应用

八、施灸之方法

九、施灸之前后

十、施灸上之注意

十一、灸痕化脓之理由

十二、灸之善后

十三、灸痕化脓之防止法

十四、灸之适应症

十五、灸之不适应症及于身体之禁忌症

十六、艾灸之大小及壮数之决定

……


针灸问答

针灸问答 卷上

第一章 十二经名歌注

第二章 十二经循行部位歌注

第三章 手太阴肺经穴歌注

第四章 肺经解说

第五章 手阳明大肠经穴歌注

第六章 大肠经解说

第七章 足阳明胃经穴歌注

第八章 胃经解说

第九章 足太阴脾经穴歌注

第十章 脾经解说

第十一章 手少阴心经穴歌注

第十二章 心经解说

第十三章 手太阳小肠经穴歌注

第十四章 小肠经解说

第十五章 足太阳膀胱经穴歌注

第十六章 膀胱经解说

第十七章 足少阴肾经穴歌注

第十八章 肾经解说

第十九章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歌注

第二十章 心包络解说

第二十一章 手少阳三焦经穴歌注

第二十二章 三焦经解说

第二十三章 足少阳胆经穴歌注

第二十四章 胆经解说

第二十五章 足厥阴肝经穴歌注

第二十六章 肝经解说

...........


中国针灸学讲义

针科学讲义

一、针术之由来

二、针术之定义

三、针之构造

四、针之种类

五、针之制法

六、针之长短大小与应用

七、针尖之形状

八、针之选择修理与保存

九、刺针之练习

十、刺针之方式

十一、刺针之方向

十二、针刺之目的

十三、直接的刺激、与间接的刺激

十四、针刺之感通作用

十五、刺针时之准备

十六、刺针时之注意要项

十七、刺针时医与病者之体位

十八、进针时之程序

十九、进针后之手技

二十、晕针之处置

二十一、出针困难之处置

二十二、折针之处置

二十三、出针后之遗感觉之处置

二十四、出针后皮肤变色及高肿之处置法

二十五、针尖刺达骨节时之处置

二十六、针治之禁忌

结论

灸科学讲义

一、灸法之起源

二、灸术之定义

三、施灸之原料

四、艾之制法

..........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