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8
《古典哲學的趣味》與那些以時間為順序、以偉大思想傢為軸綫介紹古典哲學的著作不同,本書著意嚮讀者展示古典哲學的清新與生動,以及古典哲學傳統在主題與風格上的廣泛多樣性。本書將古代關於情感與理智、幸福與美德等主題的論辯呈現給讀者,並引導讀者理解這些主題在古代的流變。
《古典哲學的趣味》 銳利、精練,充滿哲學研究的激情。作者的這本《古典哲學的趣味》導論在敘述與古希臘、古羅馬相關的內容時,大膽突破按時間順序行文的傳統寫法,直接切入人類問題的核心,涵蓋範圍從理性與激情的關係到真理的客觀性。我想不齣還有比這更好的敘述方式。
茱莉亞·安納斯,亞利桑那大學哲學係董事教授(Regents Professor)。曾在牛津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執教,已齣版多部著作,內容涉及古代哲學諸多方麵,尤其是認識論、心靈哲學和倫理學等領域。
第一章 人與獸:認識我們自己
美狄亞的復仇
科爾喀斯國王的女兒美狄亞由於愛戀希臘冒險傢伊阿宋而背叛瞭自己的祖國和傢庭,伊阿宋把她帶迴瞭希臘。他們的日子變得艱難起來;為瞭扭轉自己的時運,伊阿宋離開瞭美狄亞和他們的兩個兒子,準備另娶科林斯國王的女兒為妻。他不瞭解美狄亞對他的恨有多深,她的犧牲和奉獻對他來說也微不足道。美狄亞意識到,隻有一個辦法能讓伊阿宋認識到他做瞭些什麼、背棄瞭什麼承諾。要讓他受到的傷害與他給她帶來的傷害一樣深,唯一的辦法就是殺死他們的兒子,使他失去子嗣,生活一無所有。但是她能這樣做嗎?他們也是她的孩子呀。
在公元前5世紀雅典上演的歐裏庇得斯名劇中,美狄亞決心殺死她的兒子,但當她看到他們時又猶豫不決。把他們打發走以後,她又硬起心腸打算采取行動,並說齣瞭一席舉世聞名的話:
我知道我要做的是一件壞事,但憤怒主宰瞭我的計劃,它是人類的最大災難之源。
她發現在她身上有兩樣東西在起作用:她的計劃和她的憤怒或惱恨(thumos)。她也發現她的憤怒是計劃的“主宰”,而那計劃是她經過仔細考慮要實施的。
這兒發生著什麼?我們可能認為這裏沒有什麼是值得哲學傢關注的。這兒發生的僅僅是日常瑣事,盡管通常情況下它們不是以這種引人注目的方式來錶現的。比如我認為我選擇A方案比B方案更好,但我受憤怒或某種其他情感的驅使,而選擇瞭B。
但我們如何知道正在發生著什麼?如果我采取瞭B方案,我怎麼能發自內心地認為A是一種更好的做法?憤怒,或任何其他的情緒或情感,是如何使人們背離自己已深思熟慮決心要做的事情的?在我們擁有係統的方法來理解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和我們的行為方式對我們自身來說是神秘莫測的。當然,許多人就是處於這種狀態,他們對自己行動的原因及行為模式並不清楚。歐裏庇得斯戲劇得以在當時的社會上演並繼續成為經典,這就引發瞭一種思考,我們稱之為哲學思考。這種沉思的、探索性的思考,主張從他們和許多年後的我們所認同的哲學角度來詮釋和理解美狄亞的處境。
如前所示,如果古代哲學及其方法有自己的主要特徵,那麼它們是什麼?這個問題會在本書結尾處討論。這裏我們將集中論述一個有助於我們理解古代哲學傢在做些什麼的問題。
斯多葛學派:靈魂是個統一體
在美狄亞身上真的有兩種不同的事物——她的計劃和她的極度憤怒——在起作用嗎?它們是如何與十分清楚事態發展的美狄亞本人聯係起來的?古代哲學的一個流派,即斯多葛學派,提齣瞭一種詮釋美狄亞的獨特觀點作為他們的倫理學和心理學的一部分。他們認為,在美狄亞身上確實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力量或動機在起作用的看法是個錯覺。在這種境況下起作用的始終是美狄亞本人,即完整的當事者,而認為她思想中的不同部分在起作用是錯誤的。畢竟,她非常清楚自己在想些什麼。首先她決心做一件事,之後做另一件事——但兩者都是她決心耍做的事,是權衡愛與恨的結果。
作為一個統一體的美狄亞一會兒轉嚮一個方嚮,一會兒又轉嚮另一個方嚮。那麼她怎麼能在明智地判斷齣該做什麼後又受更強大的憤怒的驅使去行動呢?斯多葛學派認為,事實不過是當情緒激動的時候,她遵從的是與那種狀態相一緻的理性——尋求復仇,因為那是憤怒者的思考方式。但美狄亞思想內部並沒有真正分裂。她是作為一個整體而搖擺於不同決定之間的;而所謂她的不同部分之間的內部鬥爭,其實並不存在。她的情形類似於剋呂西普常用來解釋情感的例子:一個跑步者跑得太快停不下來,以至於整個人會失去控製。所以,當她說憤怒是她計劃的主宰時,其意指憤怒控製瞭’她的計劃;她在思考,但思考的方法已受製於憤怒並達到瞭其目的。憤怒的人沒有停止思考——他並不盲目行動,但他的思考受憤怒的支配。
斯多葛學派認為人的靈魂不能被分成幾個部分或區域,它是完全理性的。(他們所指的靈魂,是使人類能以一種獨特的人的方式生活的東西。)情感並非能夠推翻理智決定的盲目的非理性力量,它們本身就是一種人們決心按其行事的理性。後期的斯多葛派學者愛比剋泰德說,“她認為滿足自己的憤怒及報復自己的丈夫要比救自己的孩子更可取”。盲目的狂怒不會使美狄亞擁有如此精心計劃且意識清晰的復仇行動。
但是,我們說美狄亞是身不由己的;她受激情控製,因此可以肯定地說,她無法作真正的選擇。愛比剋泰德聲稱情況並非如此:她認為自己沒有真正的選擇機會,但她錯瞭。她本該調整自己來麵對所失去的東西,盡管這麼做十分睏難。他說,“彆再要你的丈夫迴來,那麼你所想的一切都將如願”。
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負責,我總有可能做瞭彆的事情,采取瞭彆的態度。如果非要說我是被情感控製瞭,則是逃避瞭這樣一個事實:我纔是行為的主體,而且當時也認定自己在做的一切是應該做的。愛比剋泰德認為我們應該同情美狄亞,她的行動畢竟“源自一種偉大的精神”。甚至當我們明白為什麼她放棄那些復仇的理由會更好時,我們仍能理解她的理由。“她不知曉去做我們想做之事的力量所在——它不會來自我們自身之外,也不會靠改變或重新安排事物而得到。”
斯多葛學派將情感作為一種理性可能不為人所熟知,而且在剛提齣的時候,聽上去也很古怪。在剛開始瞭解斯多葛派時,我也是一頭霧水;斯多葛學派屬於亞裏士多德之後的哲學階段,這一時期常被稱為“希臘化”時期。我們可能更熟悉下麵要談的關於美狄亞的哲學闡釋。它顯得更近常理,是由更早時期、更為人所知的哲學傢柏拉圖提齣的。
柏拉圖:靈魂有幾個部分
柏拉圖利用心理衝突(即兩種選擇之間的抗衡)的現象來說明處於如此分裂狀態的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統一體;在靈魂中的兩個或更多不同部分由於動機而産生的作用力之間,他也的確感到瞭分裂。柏拉圖舉瞭兩個例子。一個例子為,一個人具有強烈的飲酒欲望,但理性地認為不該這樣做,可能因為這不利於他的健康。這樣他就有飲酒欲望,同時在同一方麵又有一種力量拒絕這種欲望。然而爭論産生瞭:同一事物不可能同時受兩股反方嚮力量的影響,因此處在這種矛盾情形中的一定不是作為統一體的個人,而是其自身中朝相反方嚮拉扯的不同部分。當我仔細思考時,我會發現我不想飲酒,我想要的是不飲酒;更確切地說,我的一部分——柏拉圖稱之為欲望——想要飲酒,而我的另一部分——理性(我理解理性並按其行事的能力)——卻被激發來抑製我的飲酒欲。
柏拉圖認為我們的心理活動過於復雜,不能單純地就理性和欲望這些方麵來解釋。在此之外,還有被稱為精神或憤怒的第三個部分,包括被我們稱為情感的大部分內容。它與欲望對立,如柏拉圖在《理想國》第四捲中論及的另一種情形下的衝突所示;依此情形屈從於病態的欲望會使人對其自身感到惱怒和恥辱。這種情感不同於理性,因為它也存在於不會推理的動物和孩子的身上。盡管它通常贊同理性,但從根本上來說卻語焉不詳,也完全不能掌握或理清原由。
靈魂的不同部分並非同等的;理性不隻是一個獨立的部分,它能洞察各部分的主要利益以及作為整體的個人的利益。柏拉圖堅信在靈魂中理性處於主導地位,因為理性瞭解自身的需求,也瞭解其他部分的需求,而其他部分卻有其局限且目光短淺,僅瞭解自身的需求和利益。因此,真正的差異存在於理性和其他各部分之間:理性清晰地代錶瞭作為整體的人的利益,而其他各部分不能突破各自需求的局限。由此,不難理解,盡管柏拉圖花瞭許多筆墨描述想象中的三組分靈魂,可其思想的核心仍然在於我身上的理性與非理性之彆,所以跟兩組分靈魂說其實是一緻的。
如果柏拉圖的觀點正確,那麼當美狄亞決定最好還是放過自己的孩子,而之後又受憤怒的驅使去殺掉他們時,這其中她就經曆瞭真正的內心矛盾和鬥爭。理性告訴她怎樣做最好,然而靈魂的另一個部分——極度的憤怒卻占瞭上風,成為她單獨的動機之源,並且在此情況下使她走上瞭與理性相悖之路。
顯然,柏拉圖會把美狄亞的關鍵颱詞解釋為,她的理性知道最好的做法是什麼,但憤怒作為一種更強大的力量徵服瞭理性。這看起來是人所共知的道理;我們的確常常會經曆內心衝突,理性或激情因自身更強而占上風。乍聽起來,它比斯多葛學派關於憤怒和其他情感都是某種理性的說法更閤常理。但在解釋受憤怒支配的人如何仍然能以一種清醒、復雜而又有計劃的方式行事時,斯多葛學派與柏拉圖相比則略勝一籌。美狄亞的戕子行為盡管駭人聽聞,卻是她精心策劃的行動。她並沒有淪為殺人狂。那麼作為原動力的憤怒,真的能夠使她絲毫沒有理性地行事嗎?
在思考內心衝突以及我們在理解這些內心活動方麵所齣現的問題時,有兩種不同的方法來詳盡闡釋柏拉圖的觀點。這兩種方法均由柏拉圖提齣,而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必須擇其一。
什麼是靈魂的一個“部分”?是諸如憤怒或其他的什麼情感嗎?到目前為止,我們一直視其為一種直覺,在我們身上似乎有兩種不同的動力源。對於理性這一部分的特點和作用,我們能夠形成很清楚的概念。畢竟,我們一直在理性地思考,思考事物存在的實然狀態或應然狀態,以及我們該做些什麼。在每種情況下我在思考的是我將做什麼,而不是我的一部分將做什麼。
但獨立於理性而推動我的力量是靈魂的哪個部分呢?可以將其視為一種完全非理性的力量嗎?雖然從與理性抗衡並獲勝的激情那兒會得到些許啓示,但很難看齣蓄意的行動來自於某種完全非理性的力量。那麼在美狄亞的憤怒中,是否肯定具有至少與理性相呼應的某種力量?
柏拉圖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靈魂的幾個部分均具有充分的理性,能夠互相溝通,互相理解。它們能夠全部協調一緻,人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發揮作用。而除理性之外的幾個部分卻不能像理性一樣運作,即使人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思考;但是它們仍能對理性所要求的東西作齣響應,並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理性。例如,欲望能夠漸漸明白在某些情況下理性會禁止其得到滿足,因此會調整自身,不緻引發爭鬥。欲望由此被理性說服並得到教化,而不是受到壓製。從作為整體的人的角度考慮,當我發現某種行為不正確的時候,我如此行事的欲望便會減弱,控製自己不去做也就容易些。柏拉圖將這種情形視為靈魂的幾個部分達成默契,和諧一緻。理性之外的幾個部分對被理性視為正確的觀點有充分的掌握,並樂於接受這些觀點,結果呈現的便是和諧而完整的人格。
但是這樣的情形便意味著:理性從根本上控製著靈魂的其他幾個部分——可以說理性要求它們做它們能夠理解並贊同的事。那麼為瞭理解和順應理性部分的要求,其他幾個部分是否有一種它們自己的理性呢?是否所有的部分均有其自身的理性?——這使得我們該用什麼方式找到靈魂中獨立於理性存在的部分這一點變得含混不清。
假設我身上有某種完全非理性並獨立於理性存在的一麵:這一麵看起來像我的一個不同部分,但這一部分內部完全沒有理性在起作用;它是如何聆聽理性的,或者如何為瞭整體人的利益而與理性所要求的保持一緻,卻不為人知。這樣的部分類似比人低級的動物。我們也確實發現,在柏拉圖描述靈魂分裂的一些最著名篇章中,他將靈魂中除理性之外的幾個部分稱為非人的動物。在《理想國》接近結尾的一段論述中,柏拉圖說我們身上都有一個小人在試圖控製兩個動物。一個部分為精神,它狂熱,但穩定可控製,似獅子。另一個部分為欲望,不可預測,不斷變換形狀。顯然,柏拉圖認為我們內心的情感和欲望就其自身來說是比人類低級的力量,但可以經過理性的錘煉而形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實際上也形成他認為的人類生活中最快樂形式的一部分。
《費德羅篇》中的另一段論述更為著名:人類的靈魂在此被比喻成一駕馬車,理性為駕馭者,駕著兩匹馬。一匹馬馴良,服從命令,而另一匹馬耳聾且桀驁,隻能靠武力控製它。在一段生動的描述中,柏拉圖敘述瞭駕馭者如何拼命控製這匹壞馬所代錶的性欲,但費瞭很大的氣力。這匹馬一直在盡力掙脫束縛,又不得不被拉迴。它隻是因為害怕懲罰纔學會收斂自己。
這幅圖景的可取之處,就在於它映射瞭我們自身;我們確實常常受到內心某些力量的驅使,而這些力量卻與我們所接受的理性相抵觸。但是如果我們對某些後果條分縷析,這幅畫麵會更令人不安。如果我自身的一部分可以用一個動物來恰當代錶的話,那麼我的某部分實質上是低於人類的,嚴格說來也就不會是我的一部分。它之所以成為我的一部分,隻是因為它對真正代錶我的“理性”錶示順從。這就齣現瞭一種自我異化現象,我的一部分被視為脫離瞭自我本身而存在,因為它以其自然麵貌呈現,且從不馴服於真正的自我。
這其中的道理是不難看齣的,自視為柏拉圖主義者的後世作傢蓋侖在描述美狄亞時指齣:
她明知自己在做一件邪惡而又恐怖的事……但憤怒又一次像一匹桀驁不馴的烈馬掙脫瞭駕馭者的控製,用強力牽著她奔嚮孩子們……理性又拖著她迴來……之後又是憤怒……然後又是理性。
基於此,美狄亞最後的行動是自身不同力量搏鬥的結果;強者勝,暴力徵服瞭理性。這種解釋便會讓人很難接受斯多葛學派的分析,即美狄亞實際上采取的是精心策劃的行動。愛比剋泰德認為,美狄亞顯然是按照經深思後對她而言是最佳的方案在行動;問題是,這一想法遭到瞭憤怒的侵蝕而變形。在憤怒的前提下,她的行為便完全可以理解瞭。她不是被衝昏瞭頭腦,而是她的理性被淹沒瞭。
……
牛津通識讀本:古典哲學的趣味(新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牛津通識讀本:古典哲學的趣味(新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寫得很好,古典哲學的魅力
評分對西方古典哲學有瞭直觀的瞭解,當然不錯哈
評分序言
評分還沒看,是中英對照的
評分書很棒,給同學生日和好.
評分幫人買的,不知道,習慣性好評。。。。。。。。。。。。。。
評分評分
東西很好,發貨很快,下次還來
評分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東西不錯
牛津通識讀本:古典哲學的趣味(新版)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