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日本本格推理作家协会会长有栖川有栖代表作,被媒体誉为日本版《希腊棺材之谜》当代不可多得的本格推理小说向黄金时代致敬的纯粹的游戏。
内容简介
她妩媚动人,娇唇似火。每一个微笑似乎都在吐露着无数秘密……被尊称为“王妃”的三松妃沙子,身边总是聚集着年轻俊美的男子这些贫穷、不幸的少年们究竟想从“于妃”那里谋求什么?可以实现三个愿望的“猿猴之手”真的可以帮助他们吗?
在伦理和理论交错的两个事件的背后,浓妆艳抹的“王妃”露出了神秘的微笑临床犯罪学家火村英生,挑战伦理与罪孽的犯罪深渊!
作者简介
有栖川有栖,一九五九年生于大阪,新本格派旗帜人物,日本本格推理作家俱乐部会长,创作有火村英生系列、江神二郎系列和诸多非系列作品。有栖川有栖始终坚持本格推理创作,重视缜密的逻辑推演,被誉为“日本的埃勒里·奎因”。
张倩倩,毕业于贵州大学日语系,目前就读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日本文学方向。推理小说爱好者。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比起之前的长篇系列,中篇作品的诡计更为凝练,恐怖气氛和推理理性的完美结合!
——日本
本作和有栖川以前作品的感觉稍稍不同,依然是本格推理的精髓,但是节奏更为明快,带来纯粹的解谜快感。
——朝日新闻
目录
前言
第一部 猿之左手
幕间
第二部 残酷的摇篮
精彩书摘
1
“糟糕,失去平衡了!”刹那间,船艇倾覆,他落入了水中,这时湛蓝的天空映入了他的视线。
他在水中挣扎着,叫喊着,海水不时地灌人他的口中。他闭上嘴,尽量用鼻子呼吸,可海水从鼻子吸入时的那种疼痛仿佛深入脑髓,让他难以忍受。
我快要被淹死了……
呼出的气体与水结合形成了大量的气泡,包围着他的脸。他的两只胳膊拼命地划着水,两腿拼命地蹬着,可身体刚刚浮出水面又沉了下去。
我快要被淹死了,快要被淹死了……
他忽然想让自己的身体沉下去,因为这样他的脚就可以碰到海底,在海底的沙子上使劲一蹬或许还会浮起来。然而这种期待是徒劳的,他的身体无论怎么往下沉,脚都碰不到海底。难道是自己划到了水很深的地方,还是这附近的海水突然变深了?这片海应该很浅啊,如果是成年人就算到了离海边很远的水中也可以站着行走,可是……他怎么也想不通。 救命啊…… 他仰着头,拼命挣扎着。阳光照在水面上,呈现出梦幻般美丽的光线,这光线渐渐远去,他周围的气泡也一个个破碎了,看着这一切,他感到无比恐慌与绝望,痛苦得仿佛快要失去知觉。
我不想死,不想死啊!
渐渐地,他不但浮不上来,反而感到有一只恶魔般的手在拉着他的腿,把他往海里拽。
完了,我就要死在这里了!
“谁——”
水中怎么会有人说话?他想着想着睁开了眼睛,看到了卧室熟悉的天花板,原来是场噩梦。他这才发现自己呼吸急促,浑身都是汗。忽然有一只手轻轻地摸了摸他那满是汗水的额头,接着他听到一个女人担心地问:
“小润,怎么了?”
“没什么,妈妈。刚才做了个奇怪的噩梦。没事了。”他舔了一下干燥的嘴唇说。
他靠着床头坐了起来,妈妈披着外套,温柔地抚摸着他的头。他有点不耐烦,觉得这未免太小题大做了,但他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因为他知道顺着她的意思才是最重要的。
“我在隔壁听到你的呻吟声,吓了一跳。做什么噩梦了,快跟妈妈说说,说出来心情就会好一些。”
他轻推了妈妈一下,笑着说:“已经没事了,我梦到自己溺水了。”“是跟你七岁那年在海上翻船的经历有关吧?真的是很可怕呢,都这么久了你还经常梦到,看来这件事给你留下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光我听你说起就有三回了。哎呀,看看你,满身都是汗,真的像刚从海里出来一样。”
妈妈张着大嘴,没完没了地唠叨着。他望着妈妈惊愕的表情,连忙道歉:“让你担心了,对不起啊!”这是他必须遵守的规则,因为妈妈会从这种道歉中体会到一种快感。
“现在几点了?”透过朝西的窗户向外望去,外面还是漆黑一片,但已经可以隐隐约约地感受到黎明的气息了。
“五点。”妈妈说。
“这么早啊,不过还是起床吧。”他怕再睡过去又会有噩梦在等着他。于是就起床到了厨房。他感觉妈妈好像在背后盯着自己,顿时很生气,但还是极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转过身说:“你也该去睡觉了吧!”说罢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矿泉水,对着瓶口咕咚咕咚大口地喝起来,像在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
装在塑料瓶中一点五升的水可真是生命之源啊。它犹如一股甘泉,滋润着他干渴的身体。可是,如果这水变成现在的几千倍、几万倍,那就十分可怕了。他把瓶子举到眼前摇了摇,水在瓶中晃动,仿佛是一个缩小的海洋,海面上波涛汹涌,此时他忽然觉得呼吸困难,无法再看下去。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说她也口渴。于是他把手中的瓶子递给了妈妈。妈妈好像不放心他一个人待着。
“人真是麻烦的生物,不愉快的回忆怎么都忘不了。要是有一把魔法扫帚能把这些自己不愿想起的事从脑海中扫除该多好。”
……
前言/序言
英国的威廉·雅各布斯写有一篇短篇小说《猿之手》,这篇小说作为志怪小说享誉甚高。我想在这里事先说明的是,在《猿之左手》当中提到了这部小说的梗概。这部作品虽然很有名,但是应该有很多人都没有读过,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留意一下。为了及时传达这个信息我决定写在前言而不是后记里。换句话说,即使没有读过这本短篇小说的读者,阅读本书也是没有问题的。
作品当中,围绕《猿之手》的解释,登场人物展开了一系列的论战。这也是在北村熏氏和我之间真正发生过的事。我正是以此为契机构思了《猿之左手》这个故事。我在这部作品中插入了我和北村对问题的讨论,也是征得了他本人同意的。只是,作品中有栖川有栖的见解并不是作者有栖川有栖的见解。明确地说,火村英生的观点才是我的观点。其对错暂且不论,不管是作为小说的作者还是读者,能够和平时自己很敬佩的北村氏愉快地讨论《猿之手》这部作品,我觉得是很幸福的事。这让我感到做推理作家真是不错。
《猿之手》有很多版本的译文,本书中引用的是森英俊·野村宏平编写的《乱步最佳恐怖小说选》(筑摩文库)中所收集的仓阪鬼一郎的译文。
本书是以犯罪学者火村英生为侦探的长篇小说(火村系列)的第八篇,写作的形式与之前的有所不同。我想对其原委加以说明。“等等,这是长篇吗?只是把发表在杂志上的中篇罗列在一起罢了吧?”或许有的读者会抱有这样的疑问,我想在这里一并加以解释。
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从跟北村讨论《猿之手》中获得灵感而写了《猿之左手》这部中篇小说并发表在Giallo杂志2005年秋季刊上。我觉得这篇小说可以超越我们当初的讨论——虽然作者不应该是作出评价的入。当时写完的时候,我只想把它作为独立的作品暂时收录到中篇小说集里。
然而,两年后我再次受到了Gia//o杂志的中篇约稿,这时我想到了《猿之左手》的续集,这是在我的预料之外的。更准确地说我在构思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时脑海里闪现的却是《猿之左手》里的人物。这种感觉就好像与之前和自己在街上擦身而过的人又见面了。
达样我就完成了《残酷的摇篮》,并相继刊登在Gia/lo杂志的冬季刊和春季刊上。我开始动笔写的时候头脑中就闪现出一种想法:把这部作品和前面的作品联系到一起不就成长篇了吗?这才是应有的形式。因为我是把这部分作为长篇的后半部分来写的,所以只阅读这部分的读者,可能会觉得结尾部分火村说的话有点突然。但是,如果把两部分联系起来作为长篇来读的话,就没有这种不协调的感觉了。
因为要把两部分联系起来写成长篇,所以我加了“幕间”部分。在这部分里面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件,“幕间”只是起到了连接前后两部分的作用。在这部小说里似乎能听到一曲哀歌,我一直在搜寻着类似这种感觉的歌曲,偶然间我想起了阿玛利亚·罗德里格斯的名曲。这首歌在日本似乎比在葡萄牙更受欢迎。同时我还得到西川牧子氏的允许引用了她的译诗。
我最后思考的是这篇长篇小说的题目,在这里我依然是借用了前面那首歌的意象。想出题目后,我忽然觉得这个故事就是为这个题目而写的。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有同感。
前言有些长了。
这本书的完成过程得到了各方人士的鼎力相助。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包括即将阅读本书使其成为作品的读者)都是我不认识的人。在此我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中也有我知道名字的。
激发我创作灵感的北村熏氏。
谢谢各位。
二OO八年六月十九日
《王妃的遇难船》:一段被遗忘的旋律 夜色如墨,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低沉而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古老船只的呻吟。在这样一个漆黑的夜晚,一艘承载着无数梦想与期望的船只,在滔天巨浪中挣扎,最终破碎,沉入深邃的幽蓝。船上,曾有一位年轻的王妃,她的命运,如同那艘遇难的船,在一瞬间被命运的巨轮碾碎,留下的,是关于勇气、牺牲与爱的无声传说。 《王妃的遇难船》并非一个简单的海难故事,它更像是一曲被时间尘封的挽歌,一幅描绘人性在极端环境中绽放与熄灭的画卷。故事以一艘载满贵族与财富的船只即将启航为序幕,拉开了层层叠叠的命运帷幕。船上的每一位乘客,都带着各自的秘密、期盼与不安,踏上了这段注定不平静的旅程。他们中有雄心勃勃的商贾,渴望拓展疆域的贵族,以及那些怀揣着个人恩怨与政治阴谋的幕后操纵者。然而,所有这些世俗的算计,在自然伟力面前,都显得渺小而脆弱。 故事的主角,那位年轻的王妃,她的身份尊贵,却拥有一颗不甘被命运束缚的心。在出嫁前,她曾是深受百姓爱戴的公主,以其聪慧、善良和对民间疾苦的关注而闻名。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联姻,将她推向了遥远的国度,也让她不得不背负起沉重的使命。她的丈夫,一位新继位的国王,虽然年轻有为,却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挑战。这场婚姻,本应是两国和平的契约,却也像一条无形的锁链,束缚住了王妃自由的灵魂。 在踏上这艘命运之船前,王妃的心中充满了忐忑与不安。她知道,这场远行的意义非凡,她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更是两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她曾在御花园中,默默地仰望星空,祈祷着旅途的平安,也祈祷着自己能够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然而,命运的剧本,远比她想象的更加残酷。 当灾难降临的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瞬间静止。巨浪翻滚,狂风呼啸,船只在狂涛中摇曳,仿佛一片即将被吞噬的枯叶。惊恐的尖叫声,绝望的呼喊声,与海浪的咆哮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末日的交响乐。在这混乱与绝望之中,王妃展现出了她内心深处非凡的勇气与镇定。她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惊慌失措,而是努力安抚身边的侍从,引导他们寻找生机。 在船舱断裂,海水涌入的危急关头,她没有选择自保,而是将救生圈让给了更年幼的孩子和体弱的妇人。她甚至主动承担起组织幸存者,分配有限资源的重任。在黑暗与冰冷中,她的声音,虽然微弱,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激励着那些濒临绝望的人们。她用自己所学到的急救知识,帮助受伤的人们,用坚定的眼神,传递着希望的光芒。 在船只逐渐沉没的最后时刻,王妃并没有放弃。她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对海洋的些许了解,带领着一小部分幸存者,利用船上的残骸,努力搭建简易的漂浮工具。她鼓励他们不要失去希望,即使身处绝境,也要奋力求生。她曾是尊贵的王妃,但在生命的尽头,她更像是一位无畏的战士,一位坚韧的母亲,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那些本应拥有美好未来的生命。 故事的另一条线索,则聚焦于船上几位关键人物的命运纠葛。一位是年轻的画家,他曾被王妃的美丽与才华所吸引,对她怀有深深的爱慕之情。在遇难的船上,他用自己最后的生命,为王妃描绘了一幅感人至深的肖像,记录下她临危不惧的容颜。另一位是身世神秘的船长,他似乎背负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在灾难发生后,他的表现异常冷静,甚至在某些时刻,他的行为显得有些奇怪。他的过去,以及他在这场灾难中的真实角色,成为了故事中一个引人深思的谜团。 此外,还有一位老谋深算的宰相,他此次出行的目的,是为了处理一桩可能引发两国战争的政治危机。在船上,他试图与船上的一位敌国使者进行秘密谈判,然而,这场谈判的进程,却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断。他的命运,以及他所携带的机密文件,也在这场海难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王妃的遇难船》通过对这些人物命运的描绘,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有人选择了牺牲与奉献,有人则暴露了自私与贪婪。有人在绝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力量,有人则在恐惧中迷失了自我。船上的每一个角落,都上演着关于爱、恨、勇气与背叛的戏剧。 当救生艇漂流在茫茫大海之上,幸存者们在饥渴与疲惫中挣扎。王妃以她坚强的意志,维系着团队的凝聚力。她讲述着家乡的美丽,讲述着未来的希望,用一种近乎神圣的力量,感染着每一个疲惫的心灵。她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将自己仅存的一点水源,让给了最需要的人。她的身影,如同黑夜中的灯塔,指引着迷失的方向。 然而,生命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饥饿、寒冷、绝望,如同无情的潮水,一点点地侵蚀着幸存者的生命。最终,只有极少数人,凭借着惊人的毅力,以及王妃最后的嘱托,在绝境中看到了生的希望。 《王妃的遇难船》的故事,不仅仅关于一次悲壮的海难,更关于一个时代的缩影,关于那些被历史洪流裹挟的个体命运。王妃的牺牲,并非无声无息,她的勇气与仁爱,如同一颗颗珍贵的珍珠,散落在时间的海洋中,等待着被重新发掘。船上的秘密,那些未竟的谈判,以及那些扑朔迷离的身份,都为这个故事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悬疑色彩。 在故事的最后,当幸存者们被远远驶来的船只救起时,他们所讲述的,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在大海中求生的经历,更是关于那位年轻王妃,那位在绝境中展现出人性光辉的女性。她的故事,将作为一段不为人知的传说,被口耳相传,成为激励后人,勇敢面对人生风浪的永恒力量。 《王妃的遇难船》,它是一声沉重的叹息,也是一曲不朽的赞歌。它让我们反思,在生命的洪流中,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在面对生死考验时,我们内心深处的选择,又将如何定义我们自己。这艘遇难的船,承载的不仅仅是财富与生命,更是关于人性最深刻的启示,一段关于勇气、牺牲与爱的,永不褪色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