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栽培技术(第2版)

菠菜栽培技术(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程智慧,陆帼一 著
图书标签:
  • 菠菜
  • 蔬菜栽培
  • 园艺技术
  • 农业技术
  • 设施农业
  • 无公害蔬菜
  • 有机蔬菜
  • 土壤肥料
  • 病虫害防治
  • 第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ISBN:9787508273846
版次:2
商品编码:11075357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7-01
页数:156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菠菜栽培技术(第2版)》自出版发行以来已重印9次,销售量达8.7万册。本次修订汇集了近年来我国菠菜生产和科研中出现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内容更加充实完善。书中概括介绍了菠菜的简介与简史、植物学特征、生长发育过程、生长条件及产量形成特性,具体介绍了菠菜的栽培变种及品种、栽培方式和栽培季节、轮间套作高效栽培模式、种子生产、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与贮藏加工、品质控制等内容。内容翔实,技术先进,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促进菠菜生产有积极作用。适合广大菜农、园艺技术人员和农业院校师生阅读。

目录

一、菠菜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一)植物学特征
1.根
2.茎
3.叶
4.花
5.果实及种子
6.植株的性型
(二)生长发育过程
1.种子时期
2.营养生长时期
3.生殖生长时期
(三)对生长条件的要求
1.温度和光照
2.水分
3.土壤和营养
(四)产量形成特性

二、菠菜栽培品种及栽培方式
(一)栽培品种
1.有刺变种
2.无刺变种
3.优良品种
(二)栽培方式
1.露地栽培
2.设施栽培

三、菠菜栽培技术
(一)露地菠菜栽培
1.越冬菠菜
2.埋头菠菜
3.春菠菜
4.夏菠菜
5.秋菠菜
6.冻藏菠菜
(二)设施菠菜栽培
1.小拱棚越冬菠菜
2.大棚早春菠菜
3.大棚秋菠菜
4.大棚遮阳夏菠菜
5.日光温室遮阳夏菠菜
6.日光温室育苗移栽菠菜

四、菠菜轮间套作高效栽培模式
(一)一年(季)两作模式
1.菠菜、蒜苗轮作栽培模式
2.菠菜、大葱轮作栽培模式
3.菠菜、黄瓜轮作栽培模式
4.菠菜、韭葱轮作栽培模式
5.春菠菜、香菜复种油豆角栽培模式
6.大棚西芹、菠菜间作栽培模式
(二)一年三作模式
1.菠菜、春黄瓜、秋黄瓜轮作栽培模式
2.菠菜、番茄、黄瓜轮作栽培模式
3.大叶菠菜、黄秋葵、小松菜轮作栽培模式
4.春鲜食玉米、夏秋甘蓝、秋冬菠菜轮作栽培模式
5.大棚春黄瓜、越夏番茄、冬春菠菜轮作栽培模式
6.大棚菠菜、番茄、芹菜轮作栽培模式
7.大棚春甜瓜、夏芹菜、秋菠菜轮作栽培模式
8.大棚番茄、秋黄瓜、菠菜轮作栽培模式
9.大棚辣椒、番茄、菠菜轮作栽培模式
10.大棚番茄、花椰莱、菠菜轮作栽培模式
11.大蒜、菠菜、苦瓜间套栽培模式
(三)一年四作模式
1.菠菜、大白菜两头搭配瓠瓜、甜玉米套作栽培模式
2.菠菜、瓠瓜、甜玉米、蒜苗间套栽培模式
3.菠菜、毛豆、甜玉米、药芹间套栽培模式
4.菠菜、毛豆、糯玉米、大白菜轮作栽培模式
5.菠菜、西葫芦、扁豆、药芹间套栽培模式
6.菠菜、西葫芦、糯玉米、药芹轮作栽培模式
7.春花椰菜、夏黄瓜、秋豇豆或菜豆、冬菠菜间套栽培模式
8.春萝卜、毛豆、秋白菜、菠菜轮作栽培模式
9.春马铃薯、夏玉米、秋白菜、冬菠菜间套栽培模式.
10.大棚马铃薯、夏茄子、秋白菜、越冬菠菜套作栽培模式
11.大棚菠菜、马铃薯、番茄、西葫芦轮作栽培模式
12.大棚草莓、西瓜、糯玉米、菠菜间套栽培模式
13.大棚西葫芦、黄瓜、豇豆、菠菜间套栽培模式
14.大蒜、菠菜、糯玉米、秋黄瓜间套栽培模式
(四)一年五作模式
1.菠菜、西葫芦、糯玉米、毛豆、蒜苗套作栽培模式
2.春黄瓜、生菜、青菜、茼蒿、菠菜、香菜混套栽培模式
3.大蒜、菠菜、糯玉米、甘蓝、大白菜间套栽培模式

五、菠菜种子生产技术
(一)种子生产条件和采种田管理技术
1_种子生产条件
2.采种方式
3.采种田管理
(二)常规品种及其种子生产技术
1.常规品种及其选育
2.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技术
(三)杂交一代品种及其种子生产技术
1.杂交一代品种
2.杂交一代品种种子生产技术

六、菠菜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1.霜霉病
2.炭疽病
3.病毒病
4.叶斑病
5.根腐病
6.灰霉病
7.根结线虫病
(二)虫害防治
1.菜蚜
2.甘蓝夜蛾
3.斜纹夜蛾
4.菠菜潜叶蝇

七、菠菜采后处理与贮藏加工
(一)采后处理技术
1.整理分级
2.包装
3.预冷
(二)贮藏技术
1.家庭简易贮藏法
2.沟藏法
3.冻藏法
4.袋装自发气调冷藏法
5.微孔膜气调保鲜包装
6.真空预冷贮藏
(三)加工技术
1.脱水菠菜
2.微波干制菠菜
3.速冻菠菜
4.菠菜颗粒食品
5.菠菜纸

八、菠菜的品质控制
(一)品质及其构成要素
1.感官品质和商品品质
2.营养品质
3.安全卫生品质
(二)影响品质的因素和提高品质的途径
1.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及其控制途径
2.草酸和单宁含量及其控制
3.农药残留及其控制
4.有害元素等污染及其控制

前言/序言


《绿叶的秘密:土壤、阳光与生命的交响曲》 在这本《绿叶的秘密:土壤、阳光与生命的交响曲》中,我们将一同踏上一段深入探索植物生命奥秘的旅程。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栽培手册,而是一次关于生命孕育、生长周期、以及它们如何与我们生存的环境和谐共处的深度对话。我们剥离了繁复的技术细节,专注于植物最根本的需求——生命赖以生存的要素,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上演的壮丽篇章。 第一章:孕育的起点——生命的基石 在本章,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土壤开始。土壤,这看似平凡的泥土,实则是孕育万物的摇篮。它不仅仅是植物生长的物理支撑,更是一个庞大而活跃的生态系统。我们会深入了解土壤的构成,认识那些看不见的微生物——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以及那些微小的生命,如线虫、螨虫,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将有机物分解,为植物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我们会探讨土壤的物理性质,如质地(沙、粉、黏的比例)和结构(团粒结构),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水分的渗透、空气的流通和根系的伸展。 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土壤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其中蕴含的宏量营养元素(氮、磷、钾)和微量营养元素(铁、锰、锌、铜、硼、钼、氯)。这些元素如同植物的“食谱”,它们的缺乏或过剩都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我们还会介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它如何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并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能量。理解土壤,就是理解生命的起点,理解万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第二章:光之舞曲——能量的源泉 植物,是地球上最伟大的能量转化者。它们捕捉太阳的光芒,将其转化为维持自身生命和支撑整个食物链的能量。在本章,我们将揭示光在植物生命中的核心作用。我们会深入浅出地解释光合作用的原理,这个被誉为“地球上最重要化学反应”的过程。从叶绿素捕捉光能,到水和二氧化碳被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将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这个神奇的转化过程。 我们将探讨不同波长的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红光和蓝光是光合作用最主要的参与者,而其他波长的光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会介绍光周期现象,即植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以及它如何调控植物的开花、休眠等关键生命过程。我们还将审视光照强度和时长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理解为何有些植物喜阳,有些则喜阴,以及过度光照或光照不足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光,是植物生命的能量之源,是它们与宇宙连接的通道。 第三章:生命之泉——水分的律动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植物而言更是如此。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本章,我们将深入探索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关键作用。我们会详细介绍水分如何通过根系的吸收,沿着维管束(木质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从叶片表面的气孔蒸腾作用,我们将看到水分如何驱动植物内部的物质循环,并将热量散发出去,维持植物的体温。 我们会讨论土壤水分的动态平衡。土壤的持水量、萎蔫点等概念将帮助我们理解植物在不同土壤湿度下的生存状态。我们将探讨水分的不足(干旱)和过剩(水涝)对植物的危害,以及植物自身如何发展出各种机制来应对水分的挑战,例如深层根系、蜡质层、绒毛等。我们还将关注雨水、灌溉水以及土壤水分的质量,认识到洁净的水源对于植物健康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律动,是植物体内永不停止的河流。 第四章:呼吸与代谢——内在的生命律动 如果说土壤、阳光和水是外部的供给,那么植物的呼吸和代谢则是它们内在的生命律动。在本章,我们将揭开植物内部生命活动的神秘面纱。我们会介绍植物的呼吸作用,尽管通常我们更关注光合作用,但呼吸作用同样至关重要。在呼吸过程中,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结合氧气,释放出能量,用于维持生长、修复组织、合成新的物质。我们将探讨呼吸速率如何受到温度、氧气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植物的营养代谢。从对无机养分的吸收、转化和利用,到有机物质的合成(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我们将看到植物如何精妙地构建自身的生命体。我们会介绍植物激素的作用,这些微小的化学信使如何精确地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如细胞分裂、伸长、分化,以及对环境刺激的反应,例如向光性、向地性等。植物的呼吸与代谢,是它们持续运转、生生不息的内在引擎。 第五章:生命的循环与繁衍——延续的篇章 生命不仅仅是生长,更是循环与繁衍。在本章,我们将把目光投向植物的生命周期,以及它们如何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延续生命的篇章。我们会从种子萌发开始,追溯植物从幼苗到成熟,再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生命力的展现和对环境的适应。 我们将详细阐述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和无性繁殖(如扦插、嫁接、压条等)。我们会探索植物如何利用风、水、昆虫、鸟类等媒介进行授粉和传播种子,以及它们为了吸引传粉者而演化出的各种奇妙策略,如鲜艳的花朵、芬芳的香气、甜美的花蜜。我们还会讨论果实的形成及其对种子传播的贡献。生命的循环,是自然界最壮丽的循环,是生生不息的承诺。 第六章:环境的低语——和谐共生 植物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与周围的环境以及其他生物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态网络。在本章,我们将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审视植物的生存。我们会讨论温度、湿度、风等气候因素对植物生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以及植物如何演化出对不同气候条件的适应性。 我们将探讨植物与土壤微生物之间共生关系的重要性。菌根真菌如何帮助植物吸收养分,而植物又如何为它们提供能量。我们还会触及植物与昆虫、鸟类、甚至其他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互利共生、竞争、捕食等。理解这些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每一个生命体在自然界中都有其独特的位置和价值。 最后,我们将思考人类活动对植物生命的影响。从农业耕作到城市化进程,我们如何改变了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本书希望唤起读者对植物生命更深的敬畏和理解,认识到保护植物,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 《绿叶的秘密:土壤、阳光与生命的交响曲》是一次邀请,邀请您走进植物的内心世界,去聆听它们无声的语言,去感受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去领略自然界最深刻的智慧。这并非一本讲述“如何做”的书,而是一本引领您去“理解”的书。通过对植物生命奥秘的探索,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生命本身,以及我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我是在一个社区农场的朋友那里看到的,当时我对在自家小院里种点东西非常感兴趣,但对菠菜这种绿叶菜的了解几乎为零。我原本以为种菠菜不就是挖个坑埋种子,浇点水那么简单吗?这本书入手后,我才发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在跟你拉家常。比如,书中花了很大篇幅讲了不同土壤类型对菠菜叶片口感的影响,这一点对我这个住在城市里,土质不太理想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添加不同的有机物来改良黏土或沙土,甚至还配有非常直观的图示,教你如何通过“手感”来判断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气性。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菠菜的两次收获策略”有独到的见解,教你如何通过控制株距和追肥时机,实现一茬种出两季的收成,极大地提高了小面积种植的效率。这本书的实用性让我感觉我不是在读一本技术手册,而是在听一位导师的亲身教学,非常接地气。

评分

我对病虫害防治这部分的内容印象最为深刻,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我能不能吃到“干净”的蔬菜。很多书上防治病虫害的手段都是推荐使用强力化学农药,读完心里七上八下,总觉得种出来的东西吃了不放心。但这本书的第二版显然是紧跟时代潮流,花了大篇幅介绍“生态防控”和“生物防治”的策略。它不仅列举了菠菜常见的白锈病、蚜虫等问题的识别图谱,更重要的是,它给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构建方案。比如,如何通过间作种植特定的芳香植物来驱赶害虫,以及如何科学地在菜园里引入瓢虫等益虫的“居住环境”。书中甚至有一个详细的表格,对比了不同有机杀菌剂(如辣椒水、大蒜提取液)的有效浓度和适用时机,并且强调了“预防为主”的理念。这让我感到非常踏实,仿佛掌握了一套可以长期信赖的、对环境友好的种植哲学。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买过几本园艺书,很多都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读起来非常吃力,感觉像是被扔进了一个学术研讨会。但《菠菜栽培技术(第2版)》的文字风格却异常流畅,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与非专业人士沟通。我尤其喜欢它关于“光照与温度的微气候管理”那一章。我们都知道菠菜喜凉爽,但具体“凉爽”是个什么概念?书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温度范围,而是详细解释了在不同季节,如何在城市高楼间的缝隙、阳台的朝向等实际场景中,通过搭建临时的遮阳网或利用建筑物的热量反射来微调环境。它甚至还提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想过的点:菠菜在受到轻微胁迫(比如短时间的轻微缺水)后,其次生代谢产物会增加,从而让叶子风味更浓郁。这种对植物生理的深入浅出地讲解,既满足了我的求知欲,又没有让我感到压力,读起来像在读一本轻松的科普读物,非常适合周末在阳光下慢悠悠地翻阅。

评分

这本书的版式设计和信息呈现方式也值得称赞。作为一本技术手册,它没有做成那种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采用了非常现代化的排版。例如,在介绍不同菠菜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宜收获期时,它用的是信息图表的形式,将“耐寒性”、“出苗速度”、“叶形”等关键指标都量化在一个清晰的矩阵中。我特别关注了它对“旱作菠菜”和“水培菠菜”的对比分析。对于我这种居住在缺水地区的人来说,水培菠菜的介绍简直是救星。书中对水培系统的搭建、营养液配方的精确比例,以及pH值和EC值的日常监测流程,都做了极其细致的步骤拆解,连我这种机械操作能力很弱的人都能照着做。图文并茂,逻辑清晰,阅读过程几乎没有卡壳的地方,效率非常高。

评分

这本书的更新迭代做得非常到位,这正是我选择“第2版”而不是旧版本的原因。我听说第一版在介绍新品种方面略显不足,但第二版明显吸取了教训。它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来讨论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一些高抗病性和高产量的杂交新品种。比如,书中详细对比了‘耐热王’和‘丰产绿’这两个品种的生长特性,并根据不同季节的温度波动,给出了种植它们各自的最佳播种窗口期。更重要的是,它还讨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菠菜育种的发展趋势,以及我们普通种植者应该如何根据当地未来的气候预测来选择种植策略。这种前瞻性的分析,让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怎么种”的层面,更上升到了“为什么要这样种”的战略高度。这让我对自己的小菜园规划更有信心,感觉自己拥有一本与时俱进的、值得信赖的农业参考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