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机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48132
版次:1
商品编码:1105530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37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结合出土文物,详细介绍了汉代农业、手工业的成就,内容涉及耕作、渔猎、窑业、冶铸、纺织、钱币、车船、武备、建筑、家具、服饰、文具、医药、饮食器、灯、熏炉、玉器、金银器、乐器、杂技、娱乐、少数民族文物等。书中附有上千幅汉代文物图样。作者在解说这些物质遗存时,大量引用相关的史料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对于每件物品的产生、发展及其沿革都作了系统、扼要的阐述,时有独到精辟之见。

目录

1 农业Ⅰ 起土、碎土农具
2 农业Ⅱ 犁
3 农业Ⅲ 播种、中耕农具
4 农业Ⅳ 灌溉设施,收获农具
5 农业Ⅴ 粮食加工用具
6 农业Ⅵ 作物品种
7 渔猎
8 手工工具
9 计量器
10 窑业
11 制盐,采矿
12 冶铸Ⅰ 冶铁
13 冶铸Ⅱ 铸铁的热处理,炼钢
14 冶铸Ⅲ铸造
15 纺织Ⅰ 蚕,桑,麻,纺织机具
16 纺织Ⅱ 素,缣,纱,觳,罗,绮
17 纺织Ⅲ 锦(1)
18 纺织Ⅳ 锦(2)
19 纺织Ⅴ 刺绣,染色,印花
20 纺织Ⅵ 布,纻布,叠布,褐,厨,绦
21 漆器
22 钱币Ⅰ
23 钱币Ⅱ
24 车Ⅰ 轺车,轓车,轩车,安车
25 车Ⅱ 辎车,辎车,牛车,驼车
26 车Ⅲ 斧车,鼓吹车,戏车
27 车Ⅳ 轮、轴及其部件
28 车Ⅴ 车盖及其部件
29 车Ⅵ 辕,轭,衡,轭,车义,銮,锡,衔,镳
30 车Ⅶ 马车的组装与系驾法
31 辇,鹿车,舆,梮,担,负,戴,鞍具
32 船
33 武备Ⅰ 戈,戟,矛,稍,锬,铤,铍,铩
34 武备Ⅱ 钺,长斧,长椎,棁,殳,棓,钺戟,钩镶
35 武备Ⅲ 剑,刀,拍髀,匕首
36 武备Ⅳ 弓,箭,镞,菔,椟丸,盾,简锜
37 武备Ⅴ 弩,礅
38 武备Ⅵ 甲,胄
39 旌旗,符节,金鼓,骑吹
40 塞防设施
41 建筑Ⅰ 版筑,构架,柱式
42 建筑Ⅱ 屋顶,斗棋,藻井
43 建筑Ⅲ 瓦,鸱尾,下水管
44 建筑Ⅳ 砖
45 建筑Ⅴ 砌墙,铺地,门,窗
46 建筑Ⅵ 阙,阙门
47 建筑Ⅶ 高台建筑
48 建筑Ⅷ 楼,台榭
49 建筑Ⅸ 院落
50 建筑Ⅹ 庄园
51 建筑Ⅺ 城,市,关,坞
52 建筑Ⅻ 国都
53 建筑 篙,困,廪,仓,桥,栈道
54 建筑Ⅲ 厕,溷,厩,圈,塒,塘
55 家具Ⅰ 枰,榻,床,席,镇,凭几,衣杆
56 家具Ⅱ 案,檈,阁,几,虞,桌,匮,厨
57 家具Ⅲ 承尘,屏风,帷幔,幄帐,步障,璧翣
58 服饰Ⅰ 笠,帽,冠,帻,冕,爵弁
……
图版说明
索引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硬精装。印制精良,内容丰富。

评分

下单的时侯觉得贵,书送到后就非常喜欢了,图文并茂,纸质很棒,排版印刷都好,内容丰富,满意的一次购扬。

评分

中华书局的书,朴实无华,大气。书挺贵的,不过赶上京东读书节,这类好书难得这么优惠,果断入手。

评分

古代物质文化是指古代人们所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系于物质财富之上的各种文化内涵。中欧和西欧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因出有钟形杯状陶器和用于战斗的穿孔石斧而得名。年代约在公元前第3千年中期至前第2千年初。集中分布在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罗讷河流域和西班牙、英国、联邦德国平原地区。典型遗址有西班牙马德里附近的先波苏埃洛斯和法国布列塔尼省的凯尔韦赞等地。

评分

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

评分

哈哈,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哦!

评分

图文并茂有深度的书,一下子买了三本孙先生的书。包装保护略不到位,有一个脚损伤,不过也无伤大雅

评分

《元白詩箋證稿》是陈寅格集,主要内容包括寒柳堂集、金明馆业稿初编、金明馆业稿二编、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登稿、柳如是别传、诗集、书信集、说书札记一集、说书札记二集、说书札记三集、讲义及杂稿详细的内容。作者认为,一个人在为人行事上不能持有双重道德标准,而以两种或多种标准为自己行为的不一互做辩解,他在本书中对此有极深刻的分析。他说:纵览史乘,凡士大夫阶级之转移升降,即新道德标准与旧道德标准,新社会风习与旧社会风习并存杂用。各是其是,而互非其非也。斯诚亦事实之无可如何者。虽然,值此道德标准社会风习纷乱变易之时,此转移升降之士大夫阶级之人,有贤不肖拙巧之分别,而其贤者拙者,常感受痛苦,终于消灭而后已。其不肖者巧者,则多享受欢乐,往往富贵荣显,身泰名遂。其故何也?由于善利用或不善利用此两种以上不同之标准及习俗,以应付此环境而已。作者作为中西文化养育大的一代学人,在为人处事、为学为文,特别是时势变迁、道德混杂之时,能以极清醒的判断,持一认定之道德标准而行事,绝不以享受欢乐,富华荣显而稍有改变,这是何等的气节。

评分

历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