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點心是正餐之外的食品,且用於充飢,所以既不同於正餐的米飯、麵條之類的食品,又不同於“吃白相”的零食,通常指糕、餅之類的糧食做的食品。北方藝麥,南方蒔稻,於是北人以麵食為主,而南人以米飯為主糧。對南方人來講,米飯之外,其他用麵粉製作的食品,以及除米飯外的稻米加工食品都屬於點心的範疇。
《點心劄記》圍繞五榖做的各種點心小吃,從曆史記載到百科知識、逸聞軼事、味道品性,娓娓道來,既長見識,亦添情趣。
作者簡介
薛理勇,原籍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鎮,1947年齣生於上海。上海市曆史博物館研究員,長期從事上海史研究工作,對飲食文化亦頗多興趣,並擔任上海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其有關飲食文化的著述有《食物趣話》、《說魚遭蝦》、《素食雜談》、《談瓜論果》、《點心劄記》等。
內頁插圖
目錄
麥粉為“麵”,米粉為“粉”
過年說“年糕”
元宵食粥吃元宵
清明說“團子”
七夕說“巧果”
中鞦說“月餅”
重陽說“糕”
臘八食粥與晦日送窮
蚵仔餅與油墩子
油炸檜·油炸果
從天津“狗不理包子”到上海“生煎饅頭”
蒸餅·炊餅·饅頭·包子
盤龍饅頭和上梁饅頭
鬼蓬頭·驢打滾·薩其馬·老虎腳爪
餛飩與餃子
春餅與春捲
不大的大餅和很大的羌餅
山東煎餅與上海“包腳布”
從“鬍”字說古代的“鬍餅”
“湯餅會”上食“湯餅”
冷淘是冷麵的一種
饊子古稱寒具
粽子溯源
定勝糕與壽桃
“四大金剛”說餐飯
小鉢鬥甜酒釀
道傢的青精飯與佛教的阿彌飯
“搶羹飯”與“豆腐羹飯”
過橋米綫與過橋麵
米花糖與爆炒米花
豆腐及其他豆製品
中國奶酪——乳腐和臭豆腐乾
並非豆類製品的豆製品——麵筋和烤麩
綫粉·粉皮·粉條·麻腐
用糧食做的各種糖
上海的廣式食品名稱
精彩書摘
節日是指一年中有相對固定活動的日子,於是,節日往往與曆法有密切的關係。使用同一種曆法的國傢或民族,往往會有相同或相似的節日。中國是世界上古天文學最發達的國傢之一,也是曆法編訂最早和最精確的國傢。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周邊的許多國傢也以中國的農曆為他們國傢法定的曆法,於是在古代,許多國傢會有與中國相同或相似的節日和節慶活動,如韓國的“端午祭”類似中國“端午節”,日本神戶地區七月十五的“盂蘭盆節”直接就是從中國傳過去的。中央電視颱的《新聞聯播》和其他節目中多次提到:日本的不少地區流行正月十五喝粥的風俗。日本人認為,在這一天喝粥可以消災免難。正月十五在中國稱為“上元”。農曆的每月十五稱“望”,是每月中月亮最圓的一天,以前,正月、七月、八月的十五都是節日,閤稱“三元”,又分彆稱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八月十五為“下元”。“三元”的節日活動集中子夜間進行,於是,“上元”又被叫做“元宵”,是最主要和隆重的節日。如今,正月十五鬧元宵依然是中薛理勇,原籍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鎮,1947年齣生於上海。上海市曆史博物館研究員,長期從事上海史研究工作,對飲食文化亦頗多興趣,並擔任上海食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其有關飲食文化的著述有《食物趣話》、《說魚遭蝦》、《素食雜談》、《談瓜論果》、《點心劄記》等。
……
前言/序言
點心劄記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