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以堅實的文史哲功底為底蘊,沿著“逆嚮迴溯”的治學路徑結緣清史,可謂大器早成、中年蹉跎、晚年達至巔峰,成就從傳統走嚮現代的學術大傢。“究天人之際,窮古今之變,成一傢之言”,司馬遷之言,正是謙遜的史學傢心嚮往之的清史境界。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人生底色
1.書香氤氳
2.小人書大世界
3.麯摺求學路
4.少年俊彥
第二章 名校抉擇
1.初進交大
2.重考北大
3.投身學運
4.離開北大
第三章 史學之舟
1.奔嚮解放區
2.學術始航
3.近代史教學與研究
第四章 歲月有痕
1.結緣清史
2.禍從文起
3.乾校生活
第五章 潛心著述
1.迴到北京
2.積澱學術
3.領軍清史研究
第六章 曠世巨著
1.筆耕不輟
2.源遠流長
3.共襄盛舉
4.十年磨一劍
第七章 清史人生
1.治學境界
2.難忘師德
3.讀史有味身忘老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相傳,常熟地名的由來源於年年豐收的萬頃良田。常熟彆稱虞城,因城內有山名虞山,商周之際江南先祖虞仲(即仲雍)葬於此而得名。虞山像一頭臥著的水牛,南與靈秀的尚湖相伴,舒展而伸人城內。有詩曰:“七溪流水皆通海,十裏青山半人城。”據《史記》記載,虞仲為殷末周族領袖古公旦父(周太王)次子,為避位與兄太伯來到吳地,與民同耕,人鄉隨俗,斷發紋身,立為句吳。太伯無子,後由仲雍繼位,是為吳君。仲雍是吳文化的始祖,他把中原的先進農耕技術和文化帶到瞭吳地,使天下常熟,常熟天下。先祖的恩澤,為世代常熟人民樹立瞭榜樣,也為常熟文明、常熟文化開啓瞭優良傳統。
言子墓沉靜於虞山的蒼穹之間,沉靜於數韆年的天地之間。言子就是孔子的學生子遊,勤奮好學,將早期儒學傳播南來,沉積和豐富瞭常熟的文化底蘊。文氣的一脈相承曆代可見,曆代名人輩齣。如明清之際領袖東南文壇的錢謙益;曾受到清康熙皇帝禦賜褒奬、因追隨者甚眾開啓“虞山派”的清初傑齣的山水畫傢王暈;開創瞭根植江南、傾動京城的“蔣派”花鳥畫,清朝康熙、雍正年間著名的花鳥畫傢蔣廷锡;一身而為清同治、光緒兩代帝師的晚清名臣、大學者翁同穌……城內的進士第、狀元坊令人相熟相頌。源於崇文尚教的優良傳統,當地曆代藏書傢不勝枚舉,自明代藏書傢趙用賢、趙琦美父子的“脈望館”,到錢謙益晚年所建的“絳雲樓”,翁氏傢族延續六代的“翁氏藏書”,城東郊古裏村更有一座江南著名藏書樓鐵琴銅劍樓彌漫著經年書香。
古人常在二伏天或重陽節,視天氣朗然,設幾案,置群書其上,以曝其書。紙墨精湛,觸手如新,展捲悅目,是藏書傢的追求,亦是讀書人的追求。東門大街傢傢戶戶的門楣上,臨照著煦暖的陽光。時光的日腳指嚮20世紀二三十年代,正是曝書時日,深紅的木樓,木櫥木櫃,樓上樓下,滿眼都是綫裝書冊,綠樹掩映間,散發著紙頁之間的氣味。瞬間刺鼻的書味,或濃或淡,飄散於整條街巷的上空。每年此際,陽光從久遠的時光跋涉而來,和暖無風,心境明朗,曝的是宋元刻本,曝的是歲月如歌。這一天,愛書者必傳承著先祖的儀式,在堂前敬上一炷裊裊的清香。這一天,和鄉間麥收季節有幾分相似,道路和麥場上傢傢戶戶晾曬麥子,人們的臉孑L和空氣中飛揚著豐收的紅暈。或許,兩者本來就相差無幾,精神食糧和果腹之物有時是可以畫上等號的。
……
大傢叢書·史海尋蹤:戴逸傳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