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作为钱基博先生生平重要的国学著作之一,他编撰的这部《钱基博著作集:国学文选类纂》,兼顾了“国学”横的分类介绍和纵的历史叙述,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国学启蒙读物。
《钱基博著作集:国学文选类纂》有甲集、乙集、丙集三部,所选文章分论小学、经学、诸子学;每集各有叙目,叙文指示途辙,考镜源流,偏重“纵断的视察”;大多数选文末附考证部分,有对文字上的校勘,也有对文章的解释、论述和阐发。
内容简介
钱氏出身书香门第,四岁起即读《四书五经》,十五岁时读《资治通鉴》、《续通鉴》、《读史方舆纪要》等书。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一生的学术走向。钱氏在思想上基本上秉持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根本理路,以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为自撰门径,同时亦以此为驾驭新知识、新学问的一种方法。辛亥革命兴,钱氏曾在军政府中任职,但其一生的事业主要还是在于教育。钱氏自十九岁始任家庭教师,二十六岁任无锡小学教员,二十九岁任吴江丽则女子中学教员,此后更历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国文教授、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国立浙江大学教授、湖南国立师范学院教授、国文系主任等职,直至最后以华中师范学院教职工的身份去世,钱氏一生可说是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教育者的身份,使得钱氏在秉持和改造传统学术理念的同时,又十分注意传统学问的传播和普及。
内页插图
目录
总叙
甲集 小学之部
许慎《说文解字叙》
朱筠《重刻许氏叙》
江声《六书说》
章炳麟《小学略说》
章炳麟《理惑论》
姚华《说文古籀补补序》
杨荫杭《挨及文与华文同源说》
乙集 经学之部
龚自珍《六经正名》
章学诚《经解》
魏源《两汉经师今古文家法考序》
江藩《南北朝经术流派论》
赵坦《唐孔颖达得失论》
胡培晕《诂经文钞序》
陈寿祺《经郛条例》
蒙文通《议蜀学》
丙集 子学之部
《庄子·天下篇》
太史公谈《论六家要指》
刘孚京《诸子论甲》(儒家)
陈三立《读荀子》
刘孚京《诸子论乙》(道家)
陈三立《老子注序》
章炳麟《庄子释序》
陈三立《读列子》
谢无量《韩非叙略》
孙诒让《墨子间诂序》
戴望《汪仲伊序》
姚鼐《读》
汪中《吕氏春秋序》
梅曾亮《淮南子书后》
精彩书摘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〇海宁王国维《史籀篇疏证序》曰:“史篇文字就其见于许书者观之,固有与殷周间古文同者。然其作法大抵左右均一,稍涉繁复,象形象事之意少,而规旋矩折之意多;推其体势,实上承石鼓文,下启秦刻石,与篆文极近。至其文字出于《说文》者才二百二十余。然班固、许慎谓《仓颉》、《爰历》、《博学》三篇文字,多取诸《史籀篇》。……《史籀》十五篇,文成数千,而《说文》仅出二百二十余字,其不出者必与篆文同者也。考战国时,秦之文字,如传世《秦大良造鞅铜量》,乃孝公十六年作,其文字全同篆文。《诅楚文》摹本文字,亦多同篆文,而彀、奓、、意四字,则同籀文。篆文固多出于籀文,则李斯以前秦之文字,谓之用篆文可也;谓之用籀文亦可也。则《史籀篇》文字,秦之文字,即周、秦西土之文字也。至许书所出古文,即孔子壁中书,其体与籀文、篆文颇不相近,六国遗器亦然。壁中古文者,周、秦间东土之文字也。然则《史籀》一书,殆出宗周文胜之后,春秋、战国之间,秦人作之以教学童,而不行于东方诸国;故齐、鲁间文字作法体势与之殊异;诸儒著书口说,亦未有及之者;惟秦人作字书,乃独取其文字,用其体例;是《史篇》独行于秦之一证。”又《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日:“秦之小篆,本出大篆;而《仓颉》三篇未出,大篆未省改以前,所谓‘秦文’,即籀文也。六艺之书,行于齐、鲁,爰及赵、魏而罕流布于秦,犹《史籀篇》之不行于东方诸国。其书皆以东方文字书之;汉人以其用以书六艺,谓之古文;而秦人所罢之文与所焚之书,皆此种文字;是六国文字,即古文也。观秦书八体中有大篆,无古文,而孔子壁中书与《春秋左氏传》凡东土之书,用古文,不用大篆;是可识矣。
……
前言/序言
钱基博著作集:国学文选类纂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