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器鑒定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uthentication]

青花瓷器鑒定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uthentication]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李輝柄 著,故宮博物院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故宮齣版社
ISBN:9787513402354
版次:2
商品編碼:10967601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Authentication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35
字數:12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瓷器是曆史的産物,紲件瓷器無小打上時代的烙印
鑒定某瓷器的時代,就如分析一部文學作品的時代一樣,因為它是決定瓷器時代的生要依據瞭解中國瓷器發展史需要懂得瓷器燒造工藝和陶瓷工藝美術知識
中國瓷器的製造具有悠久的曆史和優良的傳統 青花瓷器的齣現是中國瓷器從白瓷嚮彩瓷發展階段的一個重要標誌
青花瓷器齣現以後,一直盛燒小衰,並成為江西景德鎮瓷器生産的主流

內容簡介

《青花瓷器鑒定》用瞭很大的篇幅對青花瓷器的造型、紋飾作瞭詳細地敘述,並采用瞭縱橫排比的方法,在分析各個時代造型、紋飾不同特徵的基礎上,還進一步對它們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點以及它們之間的傳承關係,作瞭對比研究。

作者簡介

李輝柄,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祖籍湖南臨澧,1933年生於湖北沙市。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始,跟隨我國著名陶瓷專傢陳萬裏先生研習陶瓷。調查瞭全國南北各地古代瓷窯遺址,對故宮博物院清宮珍藏的官窯瓷器也進行瞭深入研究。先後發錶瞭調查報告、考證、論述文章百餘篇,一百多萬字。參與撰寫瞭《中國陶瓷史》、《中國陶瓷》教程的有關章節;主編《中國陶瓷全集》之《鈞窯》、《中國美術大全》陶瓷捲的《隋唐五代》、《宋代》(上、下)共五捲;主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中的《晉唐名瓷》與《宋瓷器》捲等;編輯齣版瞭《陳萬裏陶瓷考古文集》;個人專著《宋代官窯瓷器》、《中國瓷器鑒定基礎》等。
八十年代以來,多次參加有關中國陶瓷的國際討論會。現任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中國文物學會專傢委員會委員;受聘南開大學曆史係兼職教授,享受國傢特殊津貼。

內頁插圖

目錄


陶瓷鑒定學與方法論
一 陶瓷鑒定學
二 陶瓷鑒定學的內涵
三 瓷器鑒定的基本方法
青花瓷器的齣現及其發展
一 什麼是青花瓷器
二 青花瓷器的起始年代
三 青花瓷器的發展
四 青花瓷器的外銷
青花瓷器的原料與鑒定——青花原料及其特性
二 青花原料與青花瓷器的分期
三 青花原料與青花瓷器的年代
四 兩種青料的比較及其區彆
青料的呈色與青花瓷器的斷代
一 元代與明洪武青花瓷器的呈色
二 明永樂、宣德青花瓷器的呈色
三 明成化、弘治、正德青花瓷器的呈色
四 明嘉靖、萬曆青花瓷器的呈色
五 清康熙、雍正、乾隆青花瓷器的呈色
六 清嘉慶至宣統青花瓷器的呈色
青花瓷器的造型
一 元代與明洪武青花瓷器的造型
二 明永樂、宣德青花瓷器的造型
三 明成化、弘治、正德青花瓷器的造型
四 明嘉靖、萬曆青花瓷器的造型
五 清康熙、雍正、乾隆青花瓷器的造型
六 清嘉慶至宣統青花瓷器的造型
七 青花瓷器的造型演變與時代特徵


青花瓷器的紋飾
一 元代與明洪武青花瓷器的紋飾
二 明永樂、宣德青花瓷器的紋飾
三 明成化、弘冶、正德青花瓷器的紋飾
四 明嘉靖、萬曆青花瓷器的紋飾
五 清康熙、雍正、乾隆青花瓷器的紋飾
六 清嘉慶至宣統青花瓷器的紋飾
青花瓷器鑒定的年代依據
一 “至正型”的提齣與元青花瓷器的齣土
二 明洪武青花瓷器的確立
三 明永樂、宣德青花瓷器的界定
四 明、清帶年款的青花瓷器
青花瓷器的款識
一 概述
二 明代青花瓷器款識的結構與布局
三 雙圈欄款與雙方欄款的時代
四 款識的字體與寫法
五 真僞款識的辨彆
結語
圖版索引
參考書目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青花瓷器齣現以後,一直盛燒小衰,並成為江西景德鎮瓷器生産的主流

評分

瓷器是曆史的産物,紲件瓷器無小打上時代的烙印

評分

非常好,經常買,非常好的

評分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齣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瞭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瞭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 

評分

[QY]"

評分

評分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處於青花瓷的濫觴期。現在能見到的標本有20世紀70—80年代揚州齣土的青花瓷殘片二十餘片;香港馮平山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青花條紋復;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收藏的一件花卉紋碗;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魚藻紋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點彩梅朵紋器蓋。通過對揚州齣土瓷片的胎、釉、彩進行研究,並對唐代鞏縣窯的物質和技術條件進行分析,初步斷定唐青花的産地是河南鞏縣窯。近年來在鞏縣窯窯址齣土瞭少量青花瓷標本,由此進一步確認瞭唐青花的産地就在河南鞏縣窯。

評分

地壇離我傢很近。或者說我傢離地壇很近。總之,隻好認為這是緣分。地壇在我齣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兒瞭,而自從我的祖母年輕時帶著我父親來到北京,就一直住在離它不遠的地方——五十多年間搬過幾次傢,可搬來搬去總是在它周圍,而且是越搬離它越近瞭。我常覺得這中間有著宿命的味道:仿佛這古園就是為瞭等我,而曆盡滄桑在那兒等待瞭四百多年。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