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国史要义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国史要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柳诒徵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84451
版次:1
商品编码:10915883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第二辑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国史要义》收录上自晚清下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体兼及其他,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

目录

史原第一
史权第二
附:汉之尚书
史统第三
史联第四
史德第五
史识第六
史义第七
史例第八
史术第九
史化第十
柳诒徵先生学术年表
揭开“现代”的遮蔽,走向对传统理解的澄明

精彩书摘

又二百二十:至德二载,李怀玉杀平卢节度使王宣志之子,推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因以希逸为节度副使。节度使由军士废立自此始。……夫民生有欲,无主则乱,是故圣人制礼以治之。自天子诸侯,至于卿大夫士庶人,尊卑有分,大小有伦,若纲条之相维,臂指之相使。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其在《周易》,上天下泽《履》,《象》曰: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此之谓也。(今日民主国家,总统虽由民选,及履行职务,则国中官吏民众,罔不遵守其命令。依然天泽之义,民志所由定也。)凡人君所以能有其臣民者,以八柄存乎己也。(胡注引《周礼》八柄全文。)苟或舍之,则彼此之势均,何以使其下哉?肃宗遭唐中衰,幸而复国,是宜正其上下之礼,以纲纪四方。而偷取一时之安,不思永久之患。彼命将帅,统藩维,国之大事也,乃委一介之使,徇行伍之情,无问贤不肖,惟其所欲与者则授之。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然则爵禄废置,杀生予夺,皆不出于上而出于下,乱之生也,庸有极乎?(《吕氏春秋》曰一则治两则乱,即此义也。)且夫有国家者,赏善而诛恶,故为善者劝而为恶者惩。彼为人下而杀逐其上。恶孰大焉?乃使之拥旄秉钺,师长一方,是赏之也。赏以劝恶,恶其何所不至乎?《书》云:远乃猷。(《康诰》)《诗》云:猷之末远,是用大谏。
……

用户评价

评分

柳诒征1923年完成《中国文化史》 ,为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柳诒征透过许多着作,阐明中国文化义理,是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柳诒征是现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国学导师。作为现代中国文化宗师,创办《学衡》杂志、《国风》半月刊、《史地学报》等学刊,致力於中华文化的昌明、发扬。柳诒征是现代儒学宗师。作为史学家,由史学昌明儒学。他认为,儒家经典《诗》 、《书》、《礼》、《乐》,皆史也,皆载前人之经验而表示其得失以为未经验者之先导也;另一面,中国史学通贯儒学,儒学精神是中国古代史学的核心。柳诒征发表论著,对孔教正本清源,指出了儒学之於现代社会的意义,“以儒家之根本精神,为解决今世人生问题之要义”,“在现代科学昌明的物质状态下”,以孔教拯救现代社会,“不至以物质生活问题之纠纷,妨害精神生活之向上,“此吾侪对於全人类之一大责任也”。以柳诒征为南雍双柱之一的南京大学,是现代儒学复兴的策源地;以其为国学支柱的学衡派,成为后世新儒家的学术滥觞。柳诒徵是一位历史哲学家。“史学与哲学相结合,是其治学的特色”。他在《国史要义·史识》篇中定义历史哲学:“治史之识,非第欲明撰着之义法,尤须积之以求人群之原则。由历史而求人群之原理,近人谓之历史哲学。”柳诒徵是一位目录学家、图书馆学家。1927年主持国学图书馆,直至1948年。其间提供住读方式便利来馆的远方好学之读者,为中国“图书馆事业中之创举”。为便於“群彦之责索”,乃编著藏书总目,延聘王焕镳、周雁石等数人经数载努力,1935年完成《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这是中国第一部图书馆藏书总目。作为教育家,柳诒征爱才、重才,言传身教,培植弟子,“多能卓然而立”,人称“柳门成荫”。更多的人则是受到柳氏学问、道德、人格、理想的影响。

评分

经典作品,收藏阅读两相宜。

评分

商务书局,必出好书,细细品读

评分

民生有欲,无主则乱,是故圣人制礼以治之。自天子诸侯,至于卿大夫士庶人,尊卑有分,大小有伦,若纲条之相维,臂指之相使。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其在《周易》,上天下泽《履》,《象》曰: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此之谓也。(今日民主国家,总统虽由民选,及履行职务,则国中官吏民众,罔不遵守其命令。依然天泽之义,民志所由定也。)凡人君所以能有其臣民者,以八柄存乎己也。(胡注引《周礼》八柄全文。)苟或舍之,则彼此之势均,何以使其下哉?肃宗遭唐中衰,幸而复国,是宜正其上下之礼,以纲纪四方。而偷取一时之安,不思永久之患。彼命将帅,统藩维,国之大事也,乃委一介之使,徇行伍之情,无问贤不肖,惟其所欲与者则授之。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然则爵禄废置,杀生予夺,皆不出于上而出于下,乱之生也,庸有极乎?(《吕氏春秋》曰一则治两则乱,即此义也。)且夫

评分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柳诒徵被聘为国文历史教授,并曾任史地部和历史部主任。国立东南大学时期,他主讲中国文化史和中国通史,“声如洪钟,有条不紊,娓娓动听,文法理工诸科学生,不论选读与否,大都趋之若鹜,课堂总是座无虚席,挤得水汇不通。”柳诒徵“对来学之士,无不因材施教,诲而不倦,且为之曲予裁成”。著名地理学家张其昀曾谈到他在南高师受三位教师的影响最深,即刘伯明、柳诒徵和竺可桢。他当年报考南京高师时,由于体格瘦弱而被认为不符录取条件,后柳诒徵力陈其成绩优异,提请复议,因而得被录取。在学期间,柳之教泽,使他终生受用不尽。而得益最多的:一是方志学,柳诒徵认为,各省县的志书,卷帙浩繁,比国史所记载尤为详备,应该充分利用,以补国史之所不足;二是图谱学,柳诒徵曾引宋人郑樵语:“古之学者,左图右书,不可偏废”,并亲创以搜求图谱和实物为职志的史地陈列室;三是史料学,柳诒徵曾引黄梨洲明儒学案语:“学问之道,以自己用得着为真”,强调史藉如烟海,必须有方法加以选择。并认为章实斋在《文史通义》中所说的两种方法,“裁篇别出”和“重复互注”,是做学问必须具备的功夫。而在张其昀离校毕业时,柳诒徵在其纪念册上仅题“守约”二字,告诫他读书不宜广而宜专,并向他解释说,“重要的书宜分精读与浏览两类,对精读者必须自始至终丝毫不苟,一字一句地加圈加点,虚心涵泳,融汇体察,如此方能贯通领悟;至于浏览者,仅系供参考之用,庋藏储备,随时调阅,能提要钩玄,明其大体即可。”张其昀所在的一班国文系一班学生十多人,经他精心培植,以后在学术上都卓有成就,除张其昀外,如缪凤林、景昌极等人,因而吴宓曾评价为南高东大“空前而绝后”之最优秀之一班。[1]

评分

可與 史通 文史通义 比足而三 不可不讀

评分

商务的这套书好像容易开裂~

评分

订单拆分后分开送达,多次收货也是困扰,希望有所改进,合箱后一并送达

评分

名家之作,在别的出版社也有出版,但这个版本印刷更显精良,值得阅读和收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