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美国》一书中,波德里亚倒是不仅时常提到托克维尔,还有意借鉴了他的一些观点。但与托克维尔在美国呆了九个月相比,他只呆了三个月不到,所以,《美国》并不像《论美国的民主》那样是厚厚的专门性的研究著作,而只是一本游记。
作者简介
让·波德里亚(JeanBaudrillard,1929-2007)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先后任教于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撰写了一系列分析当代社会文化现象、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著作,产生了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其代表作主要有《消费社会》、《物体系》、《生产之镜》、《象征交换与死亡》、《冷记忆》、《美国》、《完美的罪行》等。《论诱惑》是其中晚期的思想代表作。关于泽者
张生1969年9月生,河南焦作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曾为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现为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系教授、系主任。2005年12月至2006年11月曾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文学系做访问学者。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个特务》、《刽子手的自白》、《地铁一号线》,长篇《白云千里万里》、《十年灯》、《倾诉》、《个别的心》,随笔集《可言,可思》及学术专著《鸡尾酒时代的记录者--(现代)杂志》,译有《文化理论关键词》(丹尼·卡瓦拉罗著,合译)、《权力的精神生活》(朱迪斯·巴特勒著)、《蝴蝶君》(黄哲伦著)等。
精彩书评
美国是现代性的原始版本,而我们是配了音或加了字幕的版本。美国人驱除了起源问题,它对起源或神秘的真实性问题没有兴趣,它没有过去,也没有立国的真理。因为没有经历时间的原始积累,它就生活在一种永恒的当下中。因为没有经历真理法则缓慢的、数百年的积累,它就生活在永恒的仿真中,生活在符号永恒的当下性中。它没有祖传的土地,今天,印第安人的土地被局限在自然保护区中,就像美国人把伦勃朗和雷诺阿保存在博物馆里。但这不重要--美国没有身份问题。未来的权力将属于那些没有起源、没有真实性的民族,他们知道如何充分利用这种情况。看看日本,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美国更好地赢得了这场赌博,并在某个我们无法理解的悖论之中,成功地把领地制和封建制的权力转变成了去领土化的、失重的权力。日本已经是地球这颗行星的卫星。但美国在它的时代已经是欧洲这颗行星的卫星。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未来已经向人造卫星转移。
美国是实现了的乌托邦。
——让·波德里亚
目录
对波德里亚《美国》的解读(代译序)
没影点
纽约
星形的美国
实现了的乌托邦
权力的终结?
永远的沙漠
译后记
精彩书摘
为什么人们要住在纽约?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除了某种因纯粹拥挤而产生的内在电流。一种彼此接近的奇妙感觉,和受某一人工向心性吸引的奇妙感觉。这是它成为某个自我吸引的宇宙的原因,没有任何理由从此逃离。没有任何人性的理由让人呆在这里,只有对拥挤状态的纯粹迷醉。
纽约黑人女性和波多黎各女人的美丽。除了各种族混杂聚居产生的性刺激之外,不得不说,黑色这一暗肤色种族的色素,就像一种自然妆容,受人工妆容映衬,成为了美的组成要素——不是性感的美,而是动物性的、崇高的--,这种美绝望地缺失于苍白的脸上。白色仿佛是身体装饰的弱化,一种中性,并可能由此占有了语词全部的秘传力量,但它归根到底永远无法拥有人工性所具有的隐秘的和仪式的力量。
这里飘着的不是朵朵白云,而是大脑。云朵漂浮在城市上空,像被风吹动的大脑半球。而人的头颅布满卷云,云从他们的眼睛飘出,仿佛海绵似的水蒸气,从被热雨打得噼啪作响的大地上升起。在天空中,是云朵的性的孤独;在地球上,是人的语言的孤独。
在这里,大街上独自思考、独自歌唱、独自吃饭、独自说话的人的数量难以置信。可是,他们并没有彼此叠加起来。恰恰相反。他们彼此扣除,而他们之间的相似性是不确定的。
然而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孤独:大庭广众下准备一餐饭的人的孤独,在一堵墙边,或在他的汽车引擎罩上,或沿着一个栅栏,独自一人。在这里,到处可见这种场面,这是世界上最悲伤的场景。比贫穷更悲伤,比乞丐更悲伤的,是那个当众独自吃饭的人。没什么比这更与人或野兽的法则相抵触,因为动物总是以彼此分享或争夺食物为荣。那个独自进食的人已经死了(但独自喝酒的人却不是,为什么呢?)。
……
前言/序言
美国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适合成年人阅读
评分
☆☆☆☆☆
这套书是小开本的,拿在手里把玩挺好的
评分
☆☆☆☆☆
一直想买的,有返券就下手啦,慢慢看
评分
☆☆☆☆☆
评分
☆☆☆☆☆
不错 ,是本值得看的好书
评分
☆☆☆☆☆
冲着波德里亚的著作而取去购买的,拿到这本书后太无语了。小开本,像个笔记本一样,纸张一般,每页纸上印刷的字估计400个不到,行间距拉得忒大了些。完全为了费纸张好多赚钱,不到10万字,用了两百多页纸,定价居然是28元。关键这压根儿就没有学术著作的味道,看着就想丢掉。
评分
☆☆☆☆☆
非常不错的书,值得一看
评分
☆☆☆☆☆
物流配送很快,包装很好,活动时候买的,很便宜。。。。买书上京东,又快又便宜,赞!
评分
☆☆☆☆☆
听说作家的第一本书是写他自己,最后一本书也是写他自己。 “第一本书”指自传式的小说,“最后一本书”指作家的回忆录。 我曾经想写“第一本书”,始终没写出来。现在,我想写“最后一本书”了。 我向不热衷歌颂名利,虽然在我举目所及之处也曾出现雍正乾隆。 竞逐名利是向前看,恋念情义是向后看。 人,从情义中过来,向名利中走去。有些人再回情义,有些人掉头不顾。 这是一本向后看的书。所谓情义,内容广泛,支持帮助是情义,安慰勉励也是情义。潜移默化是情义,棒喝告诫也是情义。嘉言懿行是情义,趣事轶话也是情义。 这“最后一本书”为生平所见的情义立传,是对情义的回报。无情义处也涂抹几笔,烘云托月。 我并不是写历史。历史如江河,我的书只是江河外侧的池泊。不错,池泊和江河之间有支流相通,水量互相调节。一位历史学者说,“历史是个小姑娘,任人打扮。”这也没什么,小姑娘尽管穿衣戴帽,而出水当风,体态宛然。 也许,历史是一架钢琴,任人弹奏乐曲。因此才有书,才有第一本书和最后一本书。我不是在写历史,历史如云,我只是抬头看过;历史如雷,我只是掩耳听过;历史如霞,我一直思量“落霞与孤鹜齐飞”何以成为千古名句。 我以为都不是。人的一生只能是一部回忆录,是长长的散文。诗、剧、小说,都有形式问题,都要求你把人生照着它们的样子削足适履。而回忆录不预设规格,不预谋效果。回忆录是一种平淡的文章,“由绚烂归于平淡”。诗、剧、小说,都岂容你平淡?西谚有云:“退休的人说实话。”退休的人退出名利的竞技场,退出是非旋涡,他说话不必再存心和人家交换什么或是间接为自己争取什么。有些机构为退休的人安排一场退休演讲,可以听到许多真心话。古代的帝王“询于刍荛”,向打柴割草的人问长问短,正为这些人没有政治目的,肯说实话。所以回忆录要退休以后过若干年抄写,这时他已没资格参说谎俱乐部。回忆录的无上要件是真实,个人主观上的真实。这是一所独家博物馆,有些东西与人“不得不同,不敢苟同”,或是与人“不得不异,不敢立异”。孔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岂舍诸。”“今天的云抄袭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