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迄今为止全本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畅销的史学读本。
★全新修订,雅致收藏
★第19届全国书博会金口碑好书榜
★2009年京华书榜年度十大畅销书首位
★2009年读者特别喜爱的24本书
★2010年中国图书馆借阅量排行TOP10
内容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第4部粉饰太平》上接第三部,从嘉靖即位、“议礼之争”开始。嘉靖皇帝借“议礼之争”清除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一心想得道成仙,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以长期把持大权。同时大明财政空虚,兵备废弛,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因此,本书主要讲述了朝廷的权力之争和边疆的抗倭斗争。
惊心动魄的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必将使您欲罢不能。
作者简介
当年明月,副研究员,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畅销书作家,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为三十年来尤为畅销之史学读本,多次获得“新浪图书风云榜”年度图书等荣誉,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2007—2008年度畅销书,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
精彩书评
★我特想跟写《明朝那些事儿》的人聊,那本书很好。
我觉得喜欢看的人都是有思想、愿意想事情的人,这是本好书,除了把史实摆出来,还要评论、挖掘,用现代的语言去说,他有他的角度。
——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
★历史是千百万人的历史,是大家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解读历史的权利。《明朝那些事儿》的确是别开生面的,是一种创造。我热情地支持这种探索和创造!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毛佩琦
★《明朝那些事儿》是我自认为所读过的ZUI好的书。这样的奇文,亘古少有,多一字是狗尾续貂,少一字又言犹未尽,文字表达浑然天成,近乎十全十美。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底气,作者不露庐山真面目,没有借助任何学历、经历、名号、头衔的光环效应,却能在充斥着“假、大、空”的出版市场脱颖而出,仅以文字的魅力(甚至连一幅插图都没有)就能深深地吸引读者,使千万人趋之若鹜,为世间又创造出一例“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典型。
——金牙大状首席律师
★我有个宏大的愿望,希望大伙能坚持不懈地一起将《明朝那些事儿》直接顶入中学课堂,成为每个中学生必备的书。
——潜水潜到2008
★《明朝那些事儿》注定会成为一个里程碑事件。这不在于当年明月的文学功底有多好,而在于这套书以足够有趣的笔法还原了历史原貌,吸引了像我这样每天追踪的读者。可以说,没有《明朝那些事儿》,“明矾”对于那个朝代的印象,肯定还是电视剧里胡编乱造的片断。
——资深“明矾”公孙扬眉
★文章以通俗的小说方式,用瑞士表匠的耐心,德国制造工人的严谨,法国酿酒师的情怀,美国戏剧演员的幽默(化身为魔语)讲述了600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元末农民起义,并将继续讲述至明末的276年历史。此文做工严谨而又不乏幽默,可做明史普及读物,也可用于茶余饭后消遣,皆是居家旅行、学习阅读、无事消遣之必备读物。
——接近真理的理
目录
第一章 皇帝很脆弱
第二章 大臣很强悍
第三章 解脱
第四章 龙争虎斗
第五章 锋芒
第六章 最阴险的敌人
第七章 徐阶的觉醒
第八章 天下,三人而已
第九章 致使的疏漏
第十章 隐藏的精英
第十一章 勇气
第十二章 东南的奇才
第十三章 天下第一幕僚
第十四章 强敌
第十五章 天才的谋略
第十六章 战争—— —最后的抉择
第十七章 名将的起点
第十八章 制胜之道
第十九章 侵略者的末日
第二十章 英雄的结局
第二十一章 曙光
第二十二章 胜利
精彩书摘
可是朱厚□不愿意,他不但不愿意,甚至表现出了极度的愤怒。因为像他这样的皇家子弟,十分清楚这一行为代表着什么意思——皇太子即位。根据明代规定,这条路线是专门为皇太子设计的,做皇帝不走这条路。“我要走大明门,进奉天殿!”这才是正牌的皇帝进京路线。然而官员们不同意,他们也不多说,只是堵在那里不走。在他们看来,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会乖乖地就范,听他们的话。可惜朱厚□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这个十五岁的少年有一种天赋,杨廷和正是看中了他的这种天赋,才决定扶持他成为新一代的皇帝,使他脱颖而出。他的这种天赋叫做少年老成,虽然只有十五岁,但他工于心计,城府很深,十几岁正好是少年儿童长身体的时候,可这位仁兄很明显多长了心眼儿。他拿出了朱厚照的遗诏,告诉他们自己是根据法律文书继承皇帝位,不是来给人当儿子的。搞完普法教育,朱厚□又开展了屠刀教育:如果你们再敢挡道,将来登基后第一个就收拾掉你们。然而大臣们的顽固超出了他的想象,他们摆出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神态,看那意思,你朱厚□想进大明门,得从我尸体上迈过去。“好吧,我不去大明门了。”朱厚□叹了口气。看来他准备屈服了。可大臣们还没来得及庆祝胜利,就听到了一句让他们震惊的话:“东安门我不去了,我要回安陆。”下面是集体沉默时间,在朱厚□挑衅的眼光下,大臣们被制伏了,他们看着眼前这个略显稚嫩的少年,陷入了空前的恐慌。不要紧,不要紧,既然不让我进大明门,我连皇帝都不做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古语有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可是眼前的这位仁兄既不是玉,也不是瓦,而是一块砖头。拦路的官员们商量片刻,换了一副恭谨的态度,老老实实地把朱厚□迎了进去。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这就是少年朱厚□学到的第一课。皇帝从大明门进宫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杨廷和那里,但他并没有在意,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小孩子耍耍性子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话虽如此,他也没有放松警惕,必须让这小子接受点儿教训,才能使他彻底明白,这个地方到底由谁来管事。很快,他就拟定了一个计划。朱厚□进了皇宫,却并没有丝毫的不适应,他看着金碧辉煌的宫殿,十分踏实地坐上了堂兄的座位。这里应该是属于我的,我本就是这里的主人。从这一天起,明代历史上最为聪明、心眼儿最多的嘉靖皇帝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前面等待着他的,将是无数的考验和折磨。在他登基后的第六天,第一次攻击开始了。这一天,礼部尚书毛澄突然上疏,奏疏中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列举了很多人的事迹,念了很长时间。一般来说,这种东西都会让皇帝听得打瞌睡,但这一次例外发生了。朱厚□从第一个字开始就在认真地听,而且越听脸色越难看,到后来竟然站了起来,脖子上青筋直冒,怒目盯着毛澄,恨不得撕了他。为什么呢?这倒真不能怪朱厚□先生没有风度,换了是你,听到了毛澄说的那些话,估计你早就操起板砖上去拍毛先生了。事情全出在毛澄的奏折上。他的这份文件写得很复杂,但意思很简单:皇帝陛下,我们认为您现在不能再管您的父亲(兴献王)称为父亲了,根据古代的规定,您应该称呼他为叔叔(皇叔考),您的母亲也不能叫母亲了,应该叫叔母(皇叔母)。从今以后,您的父亲就是孝宗皇帝,管他叫爹就行。最后顺便说一句,为保证您能够顺利地改变称呼,免除您的后顾之忧,我们几个人商定,如果大臣中有谁反对这一提议的,可以定性为奸邪之人,应该推出去杀头(当斩)。朱厚□虽然年纪小,但读书很早,这篇文章的意思他十分明白,但也十分纳闷:怎么回事?当个皇帝竟然连爹都当没了?不能认自己的爹,我爹是谁还得你们给我指定一个?这种事还能强行摊派?他发出了怒吼:“父母都能这样改来改去吗?”皇帝发怒了,后果不严重。因为杨廷和先生的回答是可以。朱厚□不是个笨人,当他看见朝中大臣们异口同声支持杨廷和的时候,就已经清楚了这个幕后人物的可怕。于是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丢掉了皇帝的尊严,叫来了身边的太监,让他去请杨廷和进宫。朱厚□叫杨廷和进宫,却并没有在大殿上下达命令,而是安排他进了偏殿,恭恭敬敬地请他喝茶。说白了,他是找杨廷和来谈判的。于是这位少年皇帝放下皇帝的架子,用恭维上级的口气吹捧了杨廷和一番,表扬他的丰功伟绩,最后才为难地表示,自己的父母确实需要一个名分,希望杨先生能够成全。可是这个历经四朝,已经六十三岁的老头子却是一点儿面子都不给。他认真地听取了皇帝大人的意见,表示会认真考虑,之后却是如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无奈之下,朱厚□只好和杨廷和玩起了公文游戏,他把表达自己意思的文书下发,要内阁执行。然而,这所谓的圣旨竟然被杨廷和先生退了回来,因为根据明代规定,内阁首辅如果认为皇帝的意见不对,可以把圣旨退回去,这种权力的历史学名叫做“封驳”。普通老百姓如果有了委屈没处告状,可以去上访,然而朱厚□先生连这个最后的退路都没有,因为他的上访信只能交给他自己。P2-4
……
前言/序言
历史原来很精彩
旷野上,当年明月踽踽而行。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那些残台断瓦、古庙荒冢吗?就是那些发黄的书本吗?不是,绝对不是。
“历史原来是很精彩的呀!”当年明月大喊一声。声音消失在风中,当年明月继续踽踽地走着,山野一片寂静。
好一段时间,远远地,传来一阵阵回声:“很精彩的呀,很精彩的呀,很精彩的呀,很精彩的呀……”声音渐渐消失,山野又归于寂静。
前面那座古庙里有点儿动静,一个小和尚好像刚睡醒,慢腾腾地伸了个懒腰,抖落了身上厚厚的尘土。噢!那不是朱重八吗?他朝四下看了看,然后向当年明月走来了。那边还有人,朱棣骑着马,风尘仆仆,身上浸着汗水,也向这边赶来。后边是方孝孺,一脸正气,拉着朱允 ,有点儿嫌他走得太慢;沮丧的胡惟庸,骄横的蓝玉,都来了。远远地,过来一个瘦了吧唧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朱厚照,还是那样儿,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走路也是一摇一晃的……
这么多人都围上了当年明月,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乱哄哄地,有的拍着当年明月的肩膀,有的指手画脚,吵吵嚷嚷,只听清几个词儿:很精彩的,很精彩的,写写吧,写写吧……写吧,写吧,就像写你们公司的老板,那个胖子,写厂子里那个猴儿精小李、前村儿的嘎子、胡同儿里的小三儿;写吧,想到哪儿写哪儿,就这么写吧……
当年明月也不知是惊喜,还是兴奋,都快晕了。
镜头拉远。
声音淡出。
旷野上又是一片寂静。
忽然,一阵风吹来,一摞纸被吹散了,漫天飞舞。一个过路人捡起一张,一看,原来是书稿,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
这也算我给它写的序,比上次那篇序轻松点儿。
毛佩琦
2006年9月8日于北七家村
明朝那些事儿.第4部 粉饰太平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同一段历史,不同的朝代——《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评分
☆☆☆☆☆
都挺好的,京东不错
评分
☆☆☆☆☆
明朝那些事儿算是很经典的历史小说,上高中的时候就想买,可惜没钱,现在把高中时期的梦想完成
评分
☆☆☆☆☆
它以一种网络语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四川省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6]
评分
☆☆☆☆☆
京东买书没的说,便宜实惠,活动价非常合算,很久之前就想买这些书了,趁着活动买了
评分
☆☆☆☆☆
《明朝那些事儿》,网络连载历史小说,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1-2] 。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3] 。
评分
☆☆☆☆☆
它以一种网络语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四川省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6]
评分
☆☆☆☆☆
包装很好618价格太实惠了,家里屯了很多书,要慢慢看了
评分
☆☆☆☆☆
记不得从何时开始看《明朝那些事儿》,反正是在一个月前的某一天,因为我是用手机看的电子书,看书的地点大多是被窝、会议室、车站、地铁、洗手间等等地方,看书的进度也极不稳定,有时候两天就可以看一本,有时候却要花上两个星期。前天,这个浩大的工程终于完工,洋洋洒洒140多万字,整整7大本,不知道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手机断电,多少次死机重起,看累了,点几滴眼药水——继续看。过程是漫长的,艰辛曲折的,痛并快乐着,终于看完了,似乎意犹未尽,又似乎终于解脱,复杂又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