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先生开设“汉字源流”选修课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受到容希白老师的影响。记得希白师为讲授《说文研究》时讲过这样一段开场白,大意是说,他研究古文字是从读《说文》开始的,他研究《说文》是从拿《说文》小篆同甲骨文和金文作对比开始的,而他的教学生涯则是从东莞中学教《文字源流》开始的。接着他用许多甲骨文和金文的材料来证明许慎的哪些说法是对的,哪些说法有所不足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有关汉字历史的常识让我们印象十分深刻,终身受用。
评分研究文字很好的参考书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1980年春,中山大学容庚、商承祚两位老教授受教育部的委托,举办了一期古文字学师资培训班。随后,学校为了发挥学科优势,满足年轻学子对传统学科相关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要求古文字研究室多为本科生开设选修课,作为本校培养人才的一个特色。
评分酷爱文字学 所以很喜欢
评分教材
评分只能说不错。
评分本人开设“汉字源流”选修课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是受到容希白老师的影响。记得希白师为我们讲授《说文研究》时讲过这样一段开场白,大意是说,他研究古文字是从读《说文》开始的,他研究《说文》是从拿《说文》小篆同甲骨文和金文作对比开始的,而他的教学生涯则是从东莞中学教《文字源流》开始的。接着他用许多甲骨文和金文的材料来证明许慎的哪些说法是对的,哪些说法有所不足甚至是错误的。这些有关汉字历史的常识让我们印象十分深刻,终身受用。
评分其次是受到饶选堂先生的启示。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本人有幸追随选堂先生从事楚地出土文献的研究工作。选堂先生研究出土文献的特点是既要释文字,又要明义理,更强调从文化史的高度,明因果,溯源流,窥探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在研究方法上,他主张把研究对象的相关事物尽可能汇集起来,从时间方面探讨其产生、衔接的先后层次,从空间方面考察其交流、传播和互相挹注的历史事实,进而从错综交叉的关系中寻找其说明种种现象的内部规律。饶先生的这些论述,在不知不觉中植下自己对探讨汉字的因果和源流的强烈意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