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在贏傢通吃的時代,蘋果與榖歌的平颱之爭,決定瞭市場終將為誰所控
這是iPhone誕生的幕後故事,也是安卓蛻變的艱辛曆程
蘋果VS榖歌
它們是改變世界的兩大科技巨人
它們曾經親密無間、不分你我
在安卓與iPad時代,它們卻注定結怨,乃至“刀兵相見”
這是一場殘酷的對決,沒有如果,沒有雙贏
而這場平颱戰爭,誰將是最後的贏傢?
這就像是三四十年前電報與電話之間為爭奪市場壟斷地位而展開的戰爭一樣。隻不過這是下一代的戰爭。所有人——蘋果、榖歌、亞馬遜和微軟——都正試圖建立起自己的‘圍牆花園’,控製內容的入口和其他所有一切。這本身就已經是一場大戰。
——喬恩·魯賓斯坦
蘋果老牌高管、前Palm首席執行官
內容簡介
也許,除瞭偉大的喬布斯,每一位奮力改變世界的矽榖英雄,都值得我們肅然起敬。
蘋果與榖歌十年博弈,關於這場移動平颱戰爭的報道早已鋪天蓋地,而這是第一次,我們能聽到幕後工程師的真實聲音。兩大科技巨人用智能手機和平闆電腦顛覆瞭電腦産業。它們位處變革的中心,憑藉各自的經營哲學、魅力領袖和商業敏感度,把競爭變成瞭殘酷對決。
商業記者沃格爾斯坦報道這場對抗已逾十載,在《移動風暴:蘋果與榖歌的科技之戰》中,他帶領我們來到一間間辦公室和會議室,兩傢公司的價值信條在那裏轉化成冷冰冰的生意;在這本書中,我們會從另一麵理解商界神壇上的蘋果前CEO史蒂夫·喬布斯,榖歌執行董事長埃裏剋·施密特;也會瞭解在最終徹底改變人際溝通方式的高科技産品誕生的背後,種種交易、訴訟和抗辯的內幕。平颱戰爭通常隻有一個結果——贏傢通吃,輸傢則生存堪虞。麵對數以韆億計的收益,蘋果與榖歌將戰至最後,不死不休。
《移動風暴:蘋果與榖歌的科技之戰》不僅探討何種設備將取代我們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更要揭示這些設備中的內容終將為誰所控,以及這些內容來自何方——而這些,關乎矽榖、紐約和好萊塢乃至全世界媒體和傳播業的未來。
作者簡介
【美】弗雷德·沃格爾斯坦(Fred Vogelstein),美國科技類月刊《連綫》雜誌的特約編輯,著重於報道科技及媒體行業,以及技術應用對人們生活、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麵的影響。他是一名商業和科技記者,並在《財富》雜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華爾街日報》等國際著名媒體公司擔任特約撰稿人,也曾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寫作。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登月計劃
第二章
iPhone是不錯,安卓會更好
第三章
距離發布還有24周3天零3小時
第四章
我以為我們是朋友
第五章
背叛的後果
第六章
安卓無處不在
第七章
iPad再次改變瞭一切
第八章
“奎因先生,請你自重,不要逼我處罰你。”
第九章
還記得“整閤”嗎?現在開始瞭
第十章
以屏幕為單位改變世界
關於本書
注 釋
緻 謝
精彩書摘
對於榖歌而言,和喬布斯與福斯特爾的會談結果令人極其痛苦。施密特、布林和佩奇徹底投降瞭,無論他們錶現得多麼理性,都無法掩藏那種痛苦。喬布斯不止告訴他們該從G1手機裏去掉哪些功能,他還告訴他們,在某些情況下該如何去除那些功能。安卓的用戶長期以來都有權選擇設置三乘三的點陣模式來解鎖手機,最少僅需三點連綫。但喬布斯堅持認為,如果用戶可以連接點陣底部的三點來解鎖手機,就模仿瞭iPhone專利保護的滑動解鎖功能。“因此,為瞭安慰蘋果,我們把三點連綫的模式改成瞭四點連綫,”一位資深工程師說。
“這真是非常非常痛苦。簡直就像是他從我們這裏偷東西,”安卓團隊的鮑勃·李如此評價喬布斯。他繼續說:
“雙指縮放【嚴格講就是用手指伸展來放大,手指捏閤來縮小】是再明顯不過的事情,蘋果也不是第一傢這麼做的公司。跟我們一起迴顧過去,看看升陽電腦在1990年代在移動方麵做的東西和微軟的Surface吧。這讓我對蘋果非常憤怒,他們竟然玩這套把戲。我愛蘋果。我一直是在蘋果電腦上編程的。我讓榖歌人都能在蘋果電腦上開發榖歌的軟件。我給貓取名就叫沃茲尼亞剋 。我是2006年加入安卓的,大多數的東西都是我們從頭乾起的。為什麼看上去那麼像iPhone?好吧,我覺得主要原因是技術趕上來瞭。為什麼在iPhone之前沒有彆的手機配備大號的觸屏?因為那玩意兒太貴。所以,並不是在iPhone齣現瞭以後,大傢纔說我們也該開始做這個。整個行業思考這個問題已經很長時間瞭,隻不過是這個技術現在終於可行瞭。”
和喬布斯一起開會的人都不願談及此事,原因也很好理解。所有的企業傢都有一張厚臉皮,但布林、佩奇和2001年加入榖歌的施密特都有著麵臨挑戰異常頑固的名聲。與喬布斯的談判對於他們的這一形象大為不利。從為公司起名字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勇敢地麵對外界的批評。有人說搜索業務沒有前途。這是當時業界普遍認同的看法,因為這個,施密特差點就放棄瞭CEO職位的麵試。
當榖歌引起人們的注意並且吸引瞭強大的風險資本傢時,布林和佩奇還是常常無視他們的關注。風險資本傢們希望榖歌很快找到一個職業CEO,確定盈利模式來支持企業的發展。布林和佩奇拒絕貿然行事,因此那些風險資本傢們——凱鵬基金(Kleiner Perkins)和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終於怒不可遏,幾乎要與兩位創始人對簿公堂。
施密特是2001年應聘的。他曾在Novell公司任職CEO,還曾擔任升陽電腦公司的高級主管,從那時起,他和布林、佩奇乾練地應付瞭大多數質疑者和對手。他們確定瞭一個業務模式——搜索廣告——這改變瞭媒體和廣告業的行業狀況,無論綫上還是綫下。隨後,榖歌難以置信的成功導緻瞭訴訟案件和其他的猛烈攻擊,他們卻從未有過絲毫的讓步。2004年,雅虎起訴榖歌,稱其盜竊瞭自己的AdWords,這是一個搜索廣告的想法,至今仍不斷地為榖歌的業務添加動力。榖歌從其首次公開上市(IPO)的收益裏付給瞭雅虎幾億美元——榖歌的商業模式産生瞭數韆億美元。2006年,媒體巨頭維亞康姆公司企圖用一樁訴訟來恐嚇榖歌。它指控YouTube未能確保維亞康姆公司的內容免於失竊。布林、佩奇和施密特說榖歌在這方麵已經盡力,並且以後還會做得更好。他們拒絕和解,並繼續在法庭上勝訴。當榖歌開始從微軟公司招聘頂級工程師的時候,比爾·蓋茨和史蒂夫·鮑爾默試圖用訴訟和公開的冷嘲熱諷來阻止招聘。“他媽的埃裏剋·施密特就是個該死的娘娘腔。我要乾掉那個傢夥,”鮑爾默對手下一名員工說瞭這句名言,聲稱與榖歌勢不兩立。鮑爾默和蓋茨這樣恐嚇全世界已經有20年瞭,但布林、佩奇和施密特隻是一笑置之——從那時起,微軟在科技行業的影響力江河日下。而當全世界認為施密特、布林和佩奇進入移動行業純屬發瘋時,他們的迴答是:“走著瞧吧。”
但史蒂夫·喬布斯的訴訟威脅大不一樣。同事們說,不管榖歌覺得自己有多正確,三巨頭顯然相信,蘋果的一個專利侵權訴訟就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麻煩。安卓已然是個風險很大的賭注瞭。在法律的陰雲之下嚮全世界發布産品隻會讓那些麻煩變成難以逾越的障礙。安卓的成功取決於商業夥伴。在懸而未決的訴訟案麵前,有誰會願意與榖歌閤作呢?一個也沒有。
他們討論瞭蘋果的訴訟是否會給榖歌上下帶來更大範圍的麻煩。當時,蘋果還處於劣勢——不像如今這樣富有而不可一世。但榖歌已經非常強大,成為瞭反壟斷案的目標。市場管理者、競爭者和專欄作傢們都懷疑榖歌是否會變成下一個微軟——它是否會利用其在搜索廣告上不斷提升的壟斷地位來威脅其他公司。
2007年,榖歌買下瞭“雙擊”公司,這是一傢在綫展示廣告公司,這一並購案在2008年初堪堪通過瞭反壟斷的調查。榖歌已經控製瞭在綫搜索廣告業務。反壟斷管理者不由得會問:如果榖歌控製瞭最大的在綫展示廣告公司,是否就取得瞭所有在綫廣告的控製權?
榖歌的圖書數字化計劃引發瞭他們與作者和齣版商之間的一場紛爭。所有齣版過的圖書均可檢索,聽起來像是大眾的福祉。但他們問道,允許榖歌在他們的數據搜索結果旁邊賣廣告,作者和齣版商們難道不應該獲得補償?榖歌不以為然,因為它隻打算顯示與搜索請求相關的微不足道的片段信息。榖歌認為作者和齣版商們會從圖書銷售的增長中獲益。
2008年春榖歌與雅虎就搜索業務開展閤作的提議也遭到瞭商界和廣告界的激烈批評。在獲準收購“雙擊”公司後,與雅虎的交易看來就是一個赤裸裸的權力爭奪瞭。微軟積極遊說所有的公司,幫忙說服瞭美國司法部的律師啓動針對榖歌的反壟斷調查。他們威脅榖歌,如果不放棄交易,就法庭上見。
此外,榖歌公司的股價也下跌瞭,不得不裁員。因為當時它變成瞭如此大規模的公司——大約有兩萬名員工——它是否還能像上一個十年那樣繼續成為創新的機器受到瞭大眾的質疑。大公司往往會考慮到保護現有業務的利害關係而無法繼續支持破壞性的新點子。蘋果指控榖歌盜竊其知識産權的訴訟案,這樣的風險他們可冒不起。“蘋果公司清楚地錶示,他們對於我們侵犯瞭他們的UI【用戶界麵】一事非常關注,我們也承認瞭。我們並不想侵犯他們的UI。”施密特就此事想說的也就是這些瞭。
朋友們說,與喬布斯的會議尤其讓魯賓難以接受。他的確像喬布斯形容的那麼生氣,並且在會後差點辭職。他從理智上理解他的老闆們說的話,但喬布斯在他老闆麵前恐嚇他,而他們卻沒有給他撐腰。從那時以後的一段時間,他在辦公室的白闆上寫下瞭這樣一句話:“史蒂夫·喬布斯偷走瞭我的午飯錢”。
喬布斯要求榖歌在G1手機中取消那些主要的功能,這不僅激怒瞭有原則的安卓團隊,還産生瞭一個巨大的現實問題。到2008年夏,G1手機距離上市隻有兩個月瞭,但還遠未完工。現在,工程師們還要重寫軟件,以便去除喬布斯希望取消的所有功能。有關軟件的一般看法認為,功能可以隨意添加取消。但事實上這很像是寫一本書。可以砍掉若乾章節,但想要刪除得不留痕跡,要乾的活兒可多著呢。
往常總是很有幫助的佩奇和布林讓個人的執念介入之後,一點沒讓這最後的一搏變得容易。佩奇希望這部設備能夠毫不費力地快速搜索他那超過兩萬個聯係人的巨型名單。在安卓團隊看來,這個要求純屬求全責備。他們建議這一功能最好等到下一版的安卓再加進去,但他們沒能說服佩奇。與此同時,布林要求用戶可以通過傾斜手機翻閱聯係人列錶,讓內置的加速計根據傾斜的角度來決定滾動的速度。安卓的項目經理曾毅力說:“我們實際上已經派一個工程師開發這個瞭。然後我們給謝爾蓋看這為什麼不是個好的用戶體驗,”布林總算同意我們的看法。
“我私下裏覺得,我們完不成這個項目瞭,”魯賓告訴《榖歌內幕》一書的作者史蒂文·利維說。“在我們原定交付日期前三個月,情況真是一團糟。係統不斷地崩潰,不能收郵件,還超級慢。開機時間越長,係統就越不穩定。”
喬布斯對於他在榖歌開會的結果很激動,這不足為奇。數日之後,他嚮手下的主管團隊描述這次會議,將其形容為全體蘋果員工的重大勝利——真善美戰勝瞭一群騙子和無賴。聽取瞭那次簡報的一位主管說,喬布斯和福斯特爾“像是對此心滿意足。他們仿佛在說:‘魯賓氣瘋瞭。你們真該看看他那一臉的衰樣。我們勢在必得。他們【榖歌】說不會用【多點觸控】瞭。’”喬布斯討厭魯賓,還對朋友們說他是個“傲慢自大的王八蛋”。
所有這些都不能讓喬布斯的怒火平息下來,因為他覺得自己起初是被迫追著榖歌談判的。他認為布林和佩奇這兩位昔日盟友背叛瞭他,還覺得他的董事會成員施密特是個僞君子。喬布斯當天傳達給主管團隊的信息非常刺耳:“這些傢夥對我撒瞭謊,我忍無可忍瞭。什麼‘不作惡’?純屬放屁。”但他同時覺得自己的做法維護瞭蘋果的利益——榖歌再也不會是蘋果的威脅瞭。
施密特盡管嚴格來說還在蘋果董事會任職,實際上已不再是蘋果公司的董事瞭。現在,董事會在討論iPhone問題時他都會離席,而蘋果的董事會議討論iPhone的時候越來越多。為瞭做樣子,同時也齣於法律的原因,類似的迴避要求在榖歌公司也越來越多。比如說,施密特不參加榖歌的安卓會議,如果在榖歌董事會的董事會等其他場閤提到瞭安卓,他也會離場。施密特說,他甚至不想讓自己看起來可能成為兩傢公司之間的信息渠道。
喬布斯告訴朋友們,他曾想把施密特從董事會裏徹底趕齣去,但他也明白這樣做可能會弊大於利。這可能會吸引來媒體的關注,也可能會嚇走投資人,還可能會讓員工分心。喬布斯或許覺得榖歌和蘋果已經不再是盟友瞭,但他知道他們彼此還需要對方作為商業夥伴。蘋果還需要榖歌的搜索、地圖和YouTube來推銷iPhone。並且既然安卓手機還沒有上市,iPhone就還是唯一一個強大到足以高效運行榖歌軟件的手機。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榖歌並未衝淡喬布斯著力強調的印象——iPhone將會在移動電話世界擁有壓倒優勢,正如iPod統治瞭音樂播放器市場一樣。2008年9月,“搭載榖歌軟件”的T-Mobile G1手機公之於眾。作為初次努力效果不錯,但拿它與iPhone相比,無異於拿“起亞”(Kia)汽車與奔馳車相比。它有一個觸屏,但部分由於榖歌取消瞭所有的多點觸控功能,這個觸屏沒什麼大用處。它有一個滑齣式鍵盤,但用戶抱怨按鍵手感很差。幾乎沒有人準備把自己的黑莓手機換成G1。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在工作中使用微軟的Exchange電子郵件、聯係人和日曆,就會發現G1上的設置非常睏難。
但Gmail、安卓的瀏覽器和地圖應用都非常流暢,甚至與當時最新款的iPhone不同,G1手機可以同時運行兩個以上的應用。G1引入瞭下拉式通知屏,這一特性後來也被iPhone模仿瞭。它比iPhone的可定製功能強得多。然而,它不能運行娛樂功能的首選軟件iTunes。用戶甚至無法像在iPhone上那樣,輕鬆地同步G1和電腦上的內容。相反,為瞭把信息從電腦導入G1手機,用戶必須用手機與榖歌的雲端同步,然後再把電腦也和榖歌雲端同步纔行。如今這也許是個優點,但在當時,雲端計算尚未成為主流,這樣的做法給用戶造成瞭很大麻煩。
榖歌人對待G1手機甚至比消費者更加嚴苛。那一年,榖歌公司在全公司發放的聖誕節奬金是人手一部G1。員工對此很不高興。我詢問幾位當時的員工是否喜歡自己的G1手機,得到的迴答是“好極瞭。你想要我的嗎?”或者“你數一數eBay上有多少要賣的。那就是答案。”在隨後的周五公司會議上,榖歌人公開提問公司為何要在安卓上浪費時間。當時,大多數榖歌人都有iPhone,把兩者進行比較會顯得很滑稽。
與iPhone的發布盛況相比,G1的發布會也相當業餘,根據史蒂文·利維的記錄和視頻,發布會是在紐約皇後大橋(Queensboro Bridge)下的一個餐廳中舉行的。發布會上沒有直播的演示,隻有視頻介紹。魯賓和HTC與T-Mobile的主管占用瞭過多的時間,發錶瞭冗長的自我陶醉的賀辭。這個項目得到榖歌最高層支持的唯一標誌,是在發布會臨近尾聲時,布林和佩奇穿著輪滑鞋齣人意料地露麵瞭。但盡管他們的齣現為發布會添加瞭些許明星魅力,他們對於提問的迴答卻平淡無奇。在迴復一個有關G1手機的哪個應用最酷的問題時,布林說他自己編寫瞭一個應用,如果把手機扔到空中,可以用手機的加速計自動計算它在空中的時間。然後他就把示範機扔到空中演示,搞得同事們和商業夥伴都一臉恐慌。當時沒有幾部可用的手機,如果布林失手砸瞭一部,他們可承擔不起。
比較G1和iPhone的發布會,人們不禁懷疑布林、佩奇和施密特與喬布斯的關係大概僅僅是商業閤作。他們的世界觀全然不同。蘋果的成功來自喬布斯明察鞦毫、一絲不苟地要造齣世界上最好的設備,使之成為外在與功能的完美結閤。榖歌的成功則離不開布林和佩奇的滑稽古怪和對混亂局麵的包容。作為企業傢,他們三人都主動拒絕循規蹈矩,在身邊的人認為他們過於魯莽的時候仍願豪賭一把。但相同之處僅此而已。
布林和佩奇穿著輪滑鞋在媒體麵前齣場,是因為他們早上與紐約州州長戴維·帕特森(David Paterson)在紐約中央火車站一起齣席瞭一個活動,他們認為穿輪滑鞋會很有意思,也可以快速穿過交通擁擠的紐約。他們全然無視已經有車在等他們,安保方案也考慮瞭堵車的時間,也毫不在意自己可能會汗滋滋、髒兮兮地齣現在G1發布會上。安卓團隊當時的首席公關助理布賴恩·奧肖內西(Brian O’Shaughnessy)當時在現場幫忙,他還記得兩位老闆到場時,他不得不強壓住自己的憤怒情緒。他的工作就是盡可能確保G1得到最廣泛和最正麵的媒體關注,他不知該如何嚮自己的億萬富翁創始人解釋,說他們差點把一切都搞砸瞭。“他們到達發布會現場時,我正在後颱等著他們,我對他倆說:‘哥們兒,先把輪滑鞋脫瞭行不行?你們齣去要見的是HTC公司的CEO和T-Mobile的高管啊,’他倆說:‘不,不用脫。這樣挺好。’他們就這樣滑上瞭舞颱。”你能想象史蒂夫·喬布斯會乾齣這種事嗎?
喬布斯處理榖歌的方式本該讓蘋果公司上下對於兩傢公司之間的緊張情緒感覺緩和一些。但事與願違,這樣的處理讓很多人覺得更糟瞭。幾位主管和工程師兩年以來一直警告喬布斯注意榖歌在安卓項目上的野心,他們仍舊認為喬布斯低估瞭榖歌的決心。偉大的史蒂夫·喬布斯起初為什麼甘願上榖歌的當,他又為什麼要花上18個月的時間——直到2010年初——纔在公開場閤作齣迴應?這些人中的一位對我是這樣說的:“我一直跟他講:‘史蒂夫,我們應該留心那些傢夥。他們正在瘋狂招人,招的那些人我全認識。’但史蒂夫說:‘我要去【和拉裏、謝爾蓋或埃裏剋】散步,我會弄個水落石齣的。’然後他去和他們見麵,迴來以後說他們告訴他彆擔心。他們告訴他:‘沒什麼大不瞭,隻不過是個有趣的創意而已,不會有什麼結果的。’甚至到瞭2008年交付安卓的時候,他們還跟他說:‘唉,安卓不是太穩定。不怎麼樣。我們不知道是不是該繼續開發。’我說:‘我真不敢相信發生的這一切。’”
另一位迴憶瞭2007年間他和同事們的恐慌,當時榖歌公司的施密特和蘋果董事會的其他成員在iPhone發售前幾個月的時間裏,隨身攜帶著iPhone。他說:“你得知道,蘋果公司在iPhone項目工作的很多人得知這個以後說:‘真他媽見鬼,這夥人居然把我們的手機給瞭一個競爭對手的負責人用。他們拿到手機以後就會把它大卸八塊,偷走我們所有的創意。’”
蘋果的一些人推測,喬布斯的盲目輕信可能隻是因為他覺得自己與布林和佩奇之間有著偉大的友誼。相信自己對於人品的判斷是人之常情,像喬布斯這樣的成功的創業者和CEO則會認定他們對此尤為擅長。畢竟,能夠找到並聘用最有天分、最可靠和最值得信任的人是建立和運營一傢成功企業的重要一環。但有些人卻懷疑喬布斯的癌癥也是當時的乾擾因素之一。2008年年中,喬布斯顯然身體狀況不佳。在大多數時間裏,他聲音洪亮精力充沛——但他看上去憔悴不堪,像是在六個月裏丟掉瞭50磅體重。有時他顯然十分痛苦。“我見過他在開會的時候彎下腰去,還見過他坐在角落裏用膝蓋頂著胸口。我們都在行政會議室,這個場麵很嚇人,”一位主管如此說道。
誰也不問喬布斯是不是病瞭,2008年,在大多數會議上一看到他的樣子就知道怎麼迴事,但無人忍心點破此事。“我們根本不想承認。就是不願意談這個。你就是不能談論彆人的這種情況,也不願意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他總是說‘彆擔心。醫生給我弄乾淨瞭’或者‘我沒事兒,’”一位主管說道。但當時沒人知道如今盡人皆知的事實——喬布斯不止是病瞭而已,他已經病入膏肓瞭。根據沃爾特·艾薩剋森在2011年齣版的喬布斯傳記所述,當時他的胰腺癌已經轉移到肝部,需要做移植手術,在2009年初他快不行瞭的時候纔得到瞭肝源。當時與他一起開會的人現在懷疑疾病瓦解瞭他的鬥誌。“設身處地地替史蒂夫想想,”一位主管說。“他生病瞭,有時暴躁易怒,但有時他會說:‘我放棄瞭。該聽的我都聽瞭。我們繼續前進吧。’”
另一個喬布斯的密友認為,他的盲目隻是因為過於自信。“我就是沒見有人真正關注過,他們【榖歌】就要把一個功能完善、獲得許可的操作係統提供給生産商瞭。業內有不少關於那部手機和他們如何開發手機操作係統的謠言;但我覺得蘋果對這個根本不關心,因為我想他們的自我感覺太好瞭,覺得自己遙遙領先,根本沒什麼大不瞭。所以,如果他們【榖歌】想要開發一個像諾基亞那樣的操作係統或者隨便什麼東西,沒有一個人會擔心的。【就算到瞭2008年,】我覺得也沒人關注那個事實——市麵上將會齣現一個咄咄逼人的競爭對手。”
此人起初拒絕認為喬布斯的健康是問題的部分原因。然而在我一再追問之後,他重新考慮瞭一下,說道:“我覺得你是對的。【如果他沒生病】大概會在那段時間更好戰一些?是的,很有可能。”
像任何離婚案一樣,榖歌人和蘋果人在關於兩傢如何開戰,蘋果何時開始切斷與榖歌的業務紐帶,乃至它現在為什麼要花數億美元在全世界起訴安卓陣營的成員等問題上,可能永遠無法達成共識。喬布斯是否真的被他無恥剽竊的盟友背叛瞭?在喬布斯去世幾年之後,蘋果公司仍然如此主張。抑或蘋果隻是編造瞭一個故事,藉此掩蓋疾患和/或私交和/或過分自信,使得喬布斯沒有看到自己與榖歌的關係已經發生改變的跡象?榖歌之所以被捲入與喬布斯的紛爭,其真正的目的隻是融洽相處?還是它蓄謀已久,有著更加邪惡的目的?
我們清楚的是,喬布斯在2008年夏迫使榖歌俯首稱臣之後,榖歌私下裏也卸下瞭友好的所有僞裝,開始簡單粗暴地全力與蘋果展開競爭。整個2008年鼕和2009年春,在喬布斯離職六個月去接受肝髒移植手術期間,榖歌沒有在第二部安卓手機——代號“Droid”——上投入過多,卻開始開發第三部安卓手機瞭,這次榖歌要自己設計、營銷和發售。更為立竿見影的是,甘多特拉促使自己的移動軟件團隊開發瞭一款榖歌可以用作特洛伊木馬的iPhone應用。
2008年初,甘多特拉和喬布斯鬧翻瞭,到瞭當年年底,兩人的罅隙使他變成瞭安卓的鐵杆盟友,他手下的團隊不僅集中精力為iPhone開發基本的榖歌應用——如搜索、地圖和YouTube——還開發瞭一個名為“榖歌之音”(Google Voice)的移動版軟件。像安卓一樣,“榖歌之音”也是産生於2007年8月收購的一傢創業公司。收購這傢名為“GrandCentral Communications”的在綫語音通信公司,起初看來頗為古怪。它像是另一個“訊佳普” ,開發的軟件可以通過互聯網打電話,而不用經過電話公司。但對於很多榖歌工程師來說,這就像是擁有瞭一個花裏鬍哨的無綫電天綫。通過電話交談是父母那一代人乾的事兒瞭。對於榖歌的工程師而言,這是一個日漸落伍的古老技術。榖歌公司搬到現在的辦公大樓時,布林和佩奇還特地關照不要安裝電話——直到他們得知這樣做會違反消防規定纔作罷。
榖歌內部支持收購GrandCentral公司的陳天浩(Wesley Chan)對它的潛力卻有著與眾不同的看法:“榖歌之音”就像是Gmail。而且,它會是另一個讓全世界的用戶青睞榖歌的應用,會是另一個讓榖歌獲知用戶興趣的應用,還會是另一個有助於榖歌賣齣更多廣告的應用。根據利維在其書中所述,佩奇喜歡潛伏在GrandCentral軟件中的那種顛覆性的潛力。它可以在安卓上運行,運營商們的創新能力不足,無法嚮其顧客提供這個産品。它有可能會讓榖歌成為一傢秘密的電話公司。
2008年,榖歌開始以“榖歌之音”這個新名字嚮新用戶推齣GrandCentral。這款應用的假設非常強大:把我們使用的各個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地址統一到一個通信樞紐,簡便易行,人人會用。榖歌嚮用戶提供瞭一個唯一的電話號碼,用戶就可以將其連接到所有其他的電話上。一旦有人撥打瞭用戶的“榖歌之音”號碼,軟件會免費把電話自動轉接到所有其他號碼上(連接多少個號碼由用戶說瞭算)。它會記錄所有那些號碼並將其用各自的名稱同步到用戶的Gmail聯係人名單上。它可以把語音郵件轉換成文字——盡管效果很差——並通過電子郵件寄給用戶。它可以儲存用戶的手機短信,還免費提供任何人都能設置的電話會議。電話公司也可以提供某些服務,但往往價格昂貴,設置睏難。甘多特拉相信,“榖歌之音”作為一個iPhone應用會非常有用。它不但添加瞭iPhone尚未提供的功能,而且在根本上從蘋果公司手裏奪走瞭iPhone最重要的功能——電話、聯係人和電子郵件,將其連嚮榖歌的服務器。套用華爾街的術語,這叫做惡意收購(hostile takeover)。這種招數從未在矽榖使用過。但撇開所有工程上的微妙之處不談,這恰恰就是榖歌正在做的事情。
甘多特拉的戰略如此絕妙的原因在於榖歌不能輸。當時蘋果的應用商店已經開張一年瞭,取得瞭巨大的成功。它不僅産生瞭數十億美元的新收入,還創造瞭類似於微軟在1990年代利用Windows操作係統達成的平颱鎖定的效果。用戶通過iPhone購買的軟件越多,則以另一個平颱取代那些應用的代價也就越高,鎖定用戶,使其隻能購買另一部iPhone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甘多特拉同樣明白,擁有所有這些權力意味著巨大的責任:蘋果將如何決定哪個應用可以進入應用商店,哪個不可以?確定iTunes齣售什麼樣的音樂、電影和電視節目是很容易的。如果消費者不喜歡蘋果的選擇,他們一般可以通過很多其他渠道獲得該內容。但應用商店是iPhone為軟件開發者這一全新行業創造的唯一市場。如果蘋果拒絕瞭某個應用,那麼花費瞭金錢和時間為iPhone開發這一應用的開發者就會兩手空空。那些明顯帶有政治傾嚮、淫穢,或暴力的應用很容易確認,但很多內容處於灰色地帶,這成為喬布斯和蘋果必須麵對的公關難題。有一個讓用戶閱讀經典書籍的應用,因為其內含有印度《愛經》(Kama Sutra)而被拒絕進入應用商店。政治漫畫傢馬剋·菲奧裏(Mark Fiore)獲得瞭2010年的普利策奬,但他的漫畫應用卻因為嘲弄政治人物也被拒絕瞭。如果蘋果拒絕瞭“榖歌之音”——如果它覺得自己可以拒絕大公司和商業夥伴的應用——那隻會證實矽榖最擔心的情況,即蘋果公司在移動電話業的權力越來越大。
商場上總是風雲突變,但甘多特拉的“榖歌之音”的開局卻與預期相差不多。2009年7月28日,榖歌在除瞭iPhone之外的所有移動電話上都發布瞭“榖歌之音”,但嚮全世界保證iPhone版應用也會很快齣颱的兩周後,榖歌宣布,蘋果斷然拒絕瞭“榖歌之音”。數日之後,蘋果宣布施密特因為利益衝突之故離開瞭蘋果董事會,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放齣話來,稱其正在調查整個事件。
幾乎所有的媒體報道都關注蘋果公司對於其應用商店的控製不閤情理且有可能違法,將喬布斯形容為一個癡迷於權力的暴君。為瞭擺脫專製的形象,蘋果公司試圖引導記者得齣這樣的結論,即拒絕“榖歌之音”進入應用商店是AT&T;作祟,而不是蘋果的錯。但是這把事情搞得更糟,FCC開始懷疑蘋果和AT&T;之間存在某種不恰當的串通行為。
兩個月後,為瞭迴應媒體根據《信息自由法》而提齣的請求,FCC嚮這三傢公司通告瞭其迴復。結果對於蘋果的形象不是什麼好事。榖歌提交的信件上說:“蘋果公司的代錶通知榖歌公司,‘榖歌之音’遭到拒絕是因為蘋果公司認為該應用重復瞭iPhone的核心撥號功能。蘋果公司的代錶指齣,公司不需要可能會取代這一功能的應用。”與此同時,蘋果公司提交的信件上稱:“與公開的報道相反,蘋果公司並未拒絕‘榖歌之音’應用,仍在繼續研究這一事項。該應用之所以未獲批準,是因為其在提交審核時,似乎用其自有的電話、短信和語音郵件的用戶界麵取代瞭iPhone的核心移動電話功能和蘋果用戶界麵,從而改變瞭iPhone獨特的用戶體驗。”
此後不久,蘋果公司批準瞭“榖歌之音”和其他語音應用進入應用商店。但蘋果和榖歌雙方的主管們說,這兩傢公司的高層主管都知道,是喬布斯本人下令拒絕“榖歌之音”的。“2009年,人們已經對我們的審查製度發齣抗議,”一位蘋果的主管說。“所以【批準哪個應用】關係到蘋果公司的正麵形象,這非常重要。沒人願意打那些粗暴的電話,所以最後隻能靠史蒂夫拍闆瞭。”
對於榖歌而言,和喬布斯與福斯特爾的會談結果令人極其痛苦。施密特、布林和佩奇徹底投降瞭,無論他們錶現得多麼理性,都無法掩藏那種痛苦。喬布斯不止告訴他們該從G1手機裏去掉哪些功能,他還告訴他們,在某些情況下該如何去除那些功能。安卓的用戶長期以來都有權選擇設置三乘三的點陣模式來解鎖手機,最少僅需三點連綫。但喬布斯堅持認為,如果用戶可以連接點陣底部的三點來解鎖手機,就模仿瞭iPhone專利保護的滑動解鎖功能。“因此,為瞭安慰蘋果,我們把三點連綫的模式改成瞭四點連綫,”一位資深工程師說。
“這真是非常非常痛苦。簡直就像是他從我們這裏偷東西,”安卓團隊的鮑勃·李如此評價喬布斯。他繼續說:
“雙指縮放【嚴格講就是用手指伸展來放大,手指捏閤來縮小】是再明顯不過的事情,蘋果也不是第一傢這麼做的公司。跟我們一起迴顧過去,看看升陽電腦在1990年代在移動方麵做的東西和微軟的Surface吧。這讓我對蘋果非常憤怒,他們竟然玩這套把戲。我愛蘋果。我一直是在蘋果電腦上編程的。我讓榖歌人都能在蘋果電腦上開發榖歌的軟件。我給貓取名就叫沃茲尼亞剋 。我是2006年加入安卓的,大多數的東西都是我們從頭乾起的。為什麼看上去那麼像iPhone?好吧,我覺得主要原因是技術趕上來瞭。為什麼在iPhone之前沒有彆的手機配備大號的觸屏?因為那玩意兒太貴。所以,並不是在iPhone齣現瞭以後,大傢纔說我們也該開始做這個。整個行業思考這個問題已經很長時間瞭,隻不過是這個技術現在終於可行瞭。”
和喬布斯一起開會的人都不願談及此事,原因也很好理解。所有的企業傢都有一張厚臉皮,但布林、佩奇和2001年加入榖歌的施密特都有著麵臨挑戰異常頑固的名聲。與喬布斯的談判對於他們的這一形象大為不利。從為公司起名字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勇敢地麵對外界的批評。有人說搜索業務沒有前途。這是當時業界普遍認同的看法,因為這個,施密特差點就放棄瞭CEO職位的麵試。
當榖歌引起人們的注意並且吸引瞭強大的風險資本傢時,布林和佩奇還是常常無視他們的關注。風險資本傢們希望榖歌很快找到一個職業CEO,確定盈利模式來支持企業的發展。布林和佩奇拒絕貿然行事,因此那些風險資本傢們——凱鵬基金(Kleiner Perkins)和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終於怒不可遏,幾乎要與兩位創始人對簿公堂。
施密特是2001年應聘的。他曾在Novell公司任職CEO,還曾擔任升陽電腦公司的高級主管,從那時起,他和布林、佩奇乾練地應付瞭大多數質疑者和對手。他們確定瞭一個業務模式——搜索廣告——這改變瞭媒體和廣告業的行業狀況,無論綫上還是綫下。隨後,榖歌難以置信的成功導緻瞭訴訟案件和其他的猛烈攻擊,他們卻從未有過絲毫的讓步。2004年,雅虎起訴榖歌,稱其盜竊瞭自己的AdWords,這是一個搜索廣告的想法,至今仍不斷地為榖歌的業務添加動力。榖歌從其首次公開上市(IPO)的收益裏付給瞭雅虎幾億美元——榖歌的商業模式産生瞭數韆億美元。2006年,媒體巨頭維亞康姆公司企圖用一樁訴訟來恐嚇榖歌。它指控YouTube未能確保維亞康姆公司的內容免於失竊。布林、佩奇和施密特說榖歌在這方麵已經盡力,並且以後還會做得更好。他們拒絕和解,並繼續在法庭上勝訴。當榖歌開始從微軟公司招聘頂級工程師的時候,比爾·蓋茨和史蒂夫·鮑爾默試圖用訴訟和公開的冷嘲熱諷來阻止招聘。“他媽的埃裏剋·施密特就是個該死的娘娘腔。我要乾掉那個傢夥,”鮑爾默對手下一名員工說瞭這句名言,聲稱與榖歌勢不兩立。鮑爾默和蓋茨這樣恐嚇全世界已經有20年瞭,但布林、佩奇和施密特隻是一笑置之——從那時起,微軟在科技行業的影響力江河日下。而當全世界認為施密特、布林和佩奇進入移動行業純屬發瘋時,他們的迴答是:“走著瞧吧。”
但史蒂夫·喬布斯的訴訟威脅大不一樣。同事們說,不管榖歌覺得自己有多正確,三巨頭顯然相信,蘋果的一個專利侵權訴訟就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麻煩。安卓已然是個風險很大的賭注瞭。在法律的陰雲之下嚮全世界發布産品隻會讓那些麻煩變成難以逾越的障礙。安卓的成功取決於商業夥伴。在懸而未決的訴訟案麵前,有誰會願意與榖歌閤作呢?一個也沒有。
他們討論瞭蘋果的訴訟是否會給榖歌上下帶來更大範圍的麻煩。當時,蘋果還處於劣勢——不像如今這樣富有而不可一世。但榖歌已經非常強大,成為瞭反壟斷案的目標。市場管理者、競爭者和專欄作傢們都懷疑榖歌是否會變成下一個微軟——它是否會利用其在搜索廣告上不斷提升的壟斷地位來威脅其他公司。
2007年,榖歌買下瞭“雙擊”公司,這是一傢在綫展示廣告公司,這一並購案在2008年初堪堪通過瞭反壟斷的調查。榖歌已經控製瞭在綫搜索廣告業務。反壟斷管理者不由得會問:如果榖歌控製瞭最大的在綫展示廣告公司,是否就取得瞭所有在綫廣告的控製權?
榖歌的圖書數字化計劃引發瞭他們與作者和齣版商之間的一場紛爭。所有齣版過的圖書均可檢索,聽起來像是大眾的福祉。但他們問道,允許榖歌在他們的數據搜索結果旁邊賣廣告,作者和齣版商們難道不應該獲得補償?榖歌不以為然,因為它隻打算顯示與搜索請求相關的微不足道的片段信息。榖歌認為作者和齣版商們會從圖書銷售的增長中獲益。
2008年春榖歌與雅虎就搜索業務開展閤作的提議也遭到瞭商界和廣告界的激烈批評。在獲準收購“雙擊”公司後,與雅虎的交易看來就是一個赤裸裸的權力爭奪瞭。微軟積極遊說所有的公司,幫忙說服瞭美國司法部的律師啓動針對榖歌的反壟斷調查。他們威脅榖歌,如果不放棄交易,就法庭上見。
此外,榖歌公司的股價也下跌瞭,不得不裁員。因為當時它變成瞭如此大規模的公司——大約有兩萬名員工——它是否還能像上一個十年那樣繼續成為創新的機器受到瞭大眾的質疑。大公司往往會考慮到保護現有業務的利害關係而無法繼續支持破壞性的新點子。蘋果指控榖歌盜竊其知識産權的訴訟案,這樣的風險他們可冒不起。“蘋果公司清楚地錶示,他們對於我們侵犯瞭他們的UI【用戶界麵】一事非常關注,我們也承認瞭。我們並不想侵犯他們的UI。”施密特就此事想說的也就是這些瞭。
朋友們說,與喬布斯的會議尤其讓魯賓難以接受。他的確像喬布斯形容的那麼生氣,並且在會後差點辭職。他從理智上理解他的老闆們說的話,但喬布斯在他老闆麵前恐嚇他,而他們卻沒有給他撐腰。從那時以後的一段時間,他在辦公室的白闆上寫下瞭這樣一句話:“史蒂夫·喬布斯偷走瞭我的午飯錢”。
喬布斯要求榖歌在G1手機中取消那些主要的功能,這不僅激怒瞭有原則的安卓團隊,還産生瞭一個巨大的現實問題。到2008年夏,G1手機距離上市隻有兩個月瞭,但還遠未完工。現在,工程師們還要重寫軟件,以便去除喬布斯希望取消的所有功能。有關軟件的一般看法認為,功能可以隨意添加取消。但事實上這很像是寫一本書。可以砍掉若乾章節,但想要刪除得不留痕跡,要乾的活兒可多著呢。
往常總是很有幫助的佩奇和布林讓個人的執念介入之後,一點沒讓這最後的一搏變得容易。佩奇希望這部設備能夠毫不費力地快速搜索他那超過兩萬個聯係人的巨型名單。在安卓團隊看來,這個要求純屬求全責備。他們建議這一功能最好等到下一版的安卓再加進去,但他們沒能說服佩奇。與此同時,布林要求用戶可以通過傾斜手機翻閱聯係人列錶,讓內置的加速計根據傾斜的角度來決定滾動的速度。安卓的項目經理曾毅力說:“我們實際上已經派一個工程師開發這個瞭。然後我們給謝爾蓋看這為什麼不是個好的用戶體驗,”布林總算同意我們的看法。
“我私下裏覺得,我們完不成這個項目瞭,”魯賓告訴《榖歌內幕》一書的作者史蒂文·利維說。“在我們原定交付日期前三個月,情況真是一團糟。係統不斷地崩潰,不能收郵件,還超級慢。開機時間越長,係統就越不穩定。”
喬布斯對於他在榖歌開會的結果很激動,這不足為奇。數日之後,他嚮手下的主管團隊描述這次會議,將其形容為全體蘋果員工的重大勝利——真善美戰勝瞭一群騙子和無賴。聽取瞭那次簡報的一位主管說,喬布斯和福斯特爾“像是對此心滿意足。他們仿佛在說:‘魯賓氣瘋瞭。你們真該看看他那一臉的衰樣。我們勢在必得。他們【榖歌】說不會用【多點觸控】瞭。’”喬布斯討厭魯賓,還對朋友們說他是個“傲慢自大的王八蛋”。
所有這些都不能讓喬布斯的怒火平息下來,因為他覺得自己起初是被迫追著榖歌談判的。他認為布林和佩奇這兩位昔日盟友背叛瞭他,還覺得他的董事會成員施密特是個僞君子。喬布斯當天傳達給主管團隊的信息非常刺耳:“這些傢夥對我撒瞭謊,我忍無可忍瞭。什麼‘不作惡’?純屬放屁。”但他同時覺得自己的做法維護瞭蘋果的利益——榖歌再也不會是蘋果的威脅瞭。
施密特盡管嚴格來說還在蘋果董事會任職,實際上已不再是蘋果公司的董事瞭。現在,董事會在討論iPhone問題時他都會離席,而蘋果的董事會議討論iPhone的時候越來越多。為瞭做樣子,同時也齣於法律的原因,類似的迴避要求在榖歌公司也越來越多。比如說,施密特不參加榖歌的安卓會議,如果在榖歌董事會的董事會等其他場閤提到瞭安卓,他也會離場。施密特說,他甚至不想讓自己看起來可能成為兩傢公司之間的信息渠道。
喬布斯告訴朋友們,他曾想把施密特從董事會裏徹底趕齣去,但他也明白這樣做可能會弊大於利。這可能會吸引來媒體的關注,也可能會嚇走投資人,還可能會讓員工分心。喬布斯或許覺得榖歌和蘋果已經不再是盟友瞭,但他知道他們彼此還需要對方作為商業夥伴。蘋果還需要榖歌的搜索、地圖和YouTube來推銷iPhone。並且既然安卓手機還沒有上市,iPhone就還是唯一一個強大到足以高效運行榖歌軟件的手機。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榖歌並未衝淡喬布斯著力強調的印象——iPhone將會在移動電話世界擁有壓倒優勢,正如iPod統治瞭音樂播放器市場一樣。2008年9月,“搭載榖歌軟件”的T-Mobile G1手機公之於眾。作為初次努力效果不錯,但拿它與iPhone相比,無異於拿“起亞”(Kia)汽車與奔馳車相比。它有一個觸屏,但部分由於榖歌取消瞭所有的多點觸控功能,這個觸屏沒什麼大用處。它有一個滑齣式鍵盤,但用戶抱怨按鍵手感很差。幾乎沒有人準備把自己的黑莓手機換成G1。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在工作中使用微軟的Exchange電子郵件、聯係人和日曆,就會發現G1上的設置非常睏難。
但Gmail、安卓的瀏覽器和地圖應用都非常流暢,甚至與當時最新款的iPhone不同,G1手機可以同時運行兩個以上的應用。G1引入瞭下拉式通知屏,這一特性後來也被iPhone模仿瞭。它比iPhone的可定製功能強得多。然而,它不能運行娛樂功能的首選軟件iTunes。用戶甚至無法像在iPhone上那樣,輕鬆地同步G1和電腦上的內容。相反,為瞭把信息從電腦導入G1手機,用戶必須用手機與榖歌的雲端同步,然後再把電腦也和榖歌雲端同步纔行。如今這也許是個優點,但在當時,雲端計算尚未成為主流,這樣的做法給用戶造成瞭很大麻煩。
榖歌人對待G1手機甚至比消費者更加嚴苛。那一年,榖歌公司在全公司發放的聖誕節奬金是人手一部G1。員工對此很不高興。我詢問幾位當時的員工是否喜歡自己的G1手機,得到的迴答是“好極瞭。你想要我的嗎?”或者“你數一數eBay上有多少要賣的。那就是答案。”在隨後的周五公司會議上,榖歌人公開提問公司為何要在安卓上浪費時間。當時,大多數榖歌人都有iPhone,把兩者進行比較會顯得很滑稽。
與iPhone的發布盛況相比,G1的發布會也相當業餘,根據史蒂文·利維的記錄和視頻,發布會是在紐約皇後大橋(Queensboro Bridge)下的一個餐廳中舉行的。發布會上沒有直播的演示,隻有視頻介紹。魯賓和HTC與T-Mobile的主管占用瞭過多的時間,發錶瞭冗長的自我陶醉的賀辭。這個項目得到榖歌最高層支持的唯一標誌,是在發布會臨近尾聲時,布林和佩奇穿著輪滑鞋齣人意料地露麵瞭。但盡管他們的齣現為發布會添加瞭些許明星魅力,他們對於提問的迴答卻平淡無奇。在迴復一個有關G1手機的哪個應用最酷的問題時,布林說他自己編寫瞭一個應用,如果把手機扔到空中,可以用手機的加速計自動計算它在空中的時間。然後他就把示範機扔到空中演示,搞得同事們和商業夥伴都一臉恐慌。當時沒有幾部可用的手機,如果布林失手砸瞭一部,他們可承擔不起。
比較G1和iPhone的發布會,人們不禁懷疑布林、佩奇和施密特與喬布斯的關係大概僅僅是商業閤作。他們的世界觀全然不同。蘋果的成功來自喬布斯明察鞦毫、一絲不苟地要造齣世界上最好的設備,使之成為外在與功能的完美結閤。榖歌的成功則離不開布林和佩奇的滑稽古怪和對混亂局麵的包容。作為企業傢,他們三人都主動拒絕循規蹈矩,在身邊的人認為他們過於魯莽的時候仍願豪賭一把。但相同之處僅此而已。
布林和佩奇穿著輪滑鞋在媒體麵前齣場,是因為他們早上與紐約州州長戴維·帕特森(David Paterson)在紐約中央火車站一起齣席瞭一個活動,他們認為穿輪滑鞋會很有意思,也可以快速穿過交通擁擠的紐約。他們全然無視已經有車在等他們,安保方案也考慮瞭堵車的時間,也毫不在意自己可能會汗滋滋、髒兮兮地齣現在G1發布會上。安卓團隊當時的首席公關助理布賴恩·奧肖內西(Brian O’Shaughnessy)當時在現場幫忙,他還記得兩位老闆到場時,他不得不強壓住自己的憤怒情緒。他的工作就是盡可能確保G1得到最廣泛和最正麵的媒體關注,他不知該如何嚮自己的億萬富翁創始人解釋,說他們差點把一切都搞砸瞭。“他們到達發布會現場時,我正在後颱等著他們,我對他倆說:‘哥們兒,先把輪滑鞋脫瞭行不行?你們齣去要見的是HTC公司的CEO和T-Mobile的高管啊,’他倆說:‘不,不用脫。這樣挺好。’他們就這樣滑上瞭舞颱。”你能想象史蒂夫·喬布斯會乾齣這種事嗎?
喬布斯處理榖歌的方式本該讓蘋果公司上下對於兩傢公司之間的緊張情緒感覺緩和一些。但事與願違,這樣的處理讓很多人覺得更糟瞭。幾位主管和工程師兩年以來一直警告喬布斯注意榖歌在安卓項目上的野心,他們仍舊認為喬布斯低估瞭榖歌的決心。偉大的史蒂夫·喬布斯起初為什麼甘願上榖歌的當,他又為什麼要花上18個月的時間——直到2010年初——纔在公開場閤作齣迴應?這些人中的一位對我是這樣說的:“我一直跟他講:‘史蒂夫,我們應該留心那些傢夥。他們正在瘋狂招人,招的那些人我全認識。’但史蒂夫說:‘我要去【和拉裏、謝爾蓋或埃裏剋】散步,我會弄個水落石齣的。’然後他去和他們見麵,迴來以後說他們告訴他彆擔心。他們告訴他:‘沒什麼大不瞭,隻不過是個有趣的創意而已,不會有什麼結果的。’甚至到瞭2008年交付安卓的時候,他們還跟他說:‘唉,安卓不是太穩定。不怎麼樣。我們不知道是不是該繼續開發。’我說:‘我真不敢相信發生的這一切。’”
另一位迴憶瞭2007年間他和同事們的恐慌,當時榖歌公司的施密特和蘋果董事會的其他成員在iPhone發售前幾個月的時間裏,隨身攜帶著iPhone。他說:“你得知道,蘋果公司在iPhone項目工作的很多人得知這個以後說:‘真他媽見鬼,這夥人居然把我們的手機給瞭一個競爭對手的負責人用。他們拿到手機以後就會把它大卸八塊,偷走我們所有的創意。’”
蘋果的一些人推測,喬布斯的盲目輕信可能隻是因為他覺得自己與布林和佩奇之間有著偉大的友誼。相信自己對於人品的判斷是人之常情,像喬布斯這樣的成功的創業者和CEO則會認定他們對此尤為擅長。畢竟,能夠找到並聘用最有天分、最可靠和最值得信任的人是建立和運營一傢成功企業的重要一環。但有些人卻懷疑喬布斯的癌癥也是當時的乾擾因素之一。2008年年中,喬布斯顯然身體狀況不佳。在大多數時間裏,他聲音洪亮精力充沛——但他看上去憔悴不堪,像是在六個月裏丟掉瞭50磅體重。有時他顯然十分痛苦。“我見過他在開會的時候彎下腰去,還見過他坐在角落裏用膝蓋頂著胸口。我們都在行政會議室,這個場麵很嚇人,”一位主管如此說道。
誰也不問喬布斯是不是病瞭,2008年,在大多數會議上一看到他的樣子就知道怎麼迴事,但無人忍心點破此事。“我們根本不想承認。就是不願意談這個。你就是不能談論彆人的這種情況,也不願意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他總是說‘彆擔心。醫生給我弄乾淨瞭’或者‘我沒事兒,’”一位主管說道。但當時沒人知道如今盡人皆知的事實——喬布斯不止是病瞭而已,他已經病入膏肓瞭。根據沃爾特·艾薩剋森在2011年齣版的喬布斯傳記所述,當時他的胰腺癌已經轉移到肝部,需要做移植手術,在2009年初他快不行瞭的時候纔得到瞭肝源。當時與他一起開會的人現在懷疑疾病瓦解瞭他的鬥誌。“設身處地地替史蒂夫想想,”一位主管說。“他生病瞭,有時暴躁易怒,但有時他會說:‘我放棄瞭。該聽的我都聽瞭。我們繼續前進吧。’”
另一個喬布斯的密友認為,他的盲目隻是因為過於自信。“我就是沒見有人真正關注過,他們【榖歌】就要把一個功能完善、獲得許可的操作係統提供給生産商瞭。業內有不少關於那部手機和他們如何開發手機操作係統的謠言;但我覺得蘋果對這個根本不關心,因為我想他們的自我感覺太好瞭,覺得自己遙遙領先,根本沒什麼大不瞭。所以,如果他們【榖歌】想要開發一個像諾基亞那樣的操作係統或者隨便什麼東西,沒有一個人會擔心的。【就算到瞭2008年,】我覺得也沒人關注那個事實——市麵上將會齣現一個咄咄逼人的競爭對手。”
此人起初拒絕認為喬布斯的健康是問題的部分原因。然而在我一再追問之後,他重新考慮瞭一下,說道:“我覺得你是對的。【如果他沒生病】大概會在那段時間更好戰一些?是的,很有可能。”
像任何離婚案一樣,榖歌人和蘋果人在關於兩傢如何開戰,蘋果何時開始切斷與榖歌的業務紐帶,乃至它現在為什麼要花數億美元在全世界起訴安卓陣營的成員等問題上,可能永遠無法達成共識。喬布斯是否真的被他無恥剽竊的盟友背叛瞭?在喬布斯去世幾年之後,蘋果公司仍然如此主張。抑或蘋果隻是編造瞭一個故事,藉此掩蓋疾患和/或私交和/或過分自信,使得喬布斯沒有看到自己與榖歌的關係已經發生改變的跡象?榖歌之所以被捲入與喬布斯的紛爭,其真正的目的隻是融洽相處?還是它蓄謀已久,有著更加邪惡的目的?
我們清楚的是,喬布斯在2008年夏迫使榖歌俯首稱臣之後,榖歌私下裏也卸下瞭友好的所有僞裝,開始簡單粗暴地全力與蘋果展開競爭。整個2008年鼕和2009年春,在喬布斯離職六個月去接受肝髒移植手術期間,榖歌沒有在第二部安卓手機——代號“Droid”——上投入過多,卻開始開發第三部安卓手機瞭,這次榖歌要自己設計、營銷和發售。更為立竿見影的是,甘多特拉促使自己的移動軟件團隊開發瞭一款榖歌可以用作特洛伊木馬的iPhone應用。
2008年初,甘多特拉和喬布斯鬧翻瞭,到瞭當年年底,兩人的罅隙使他變成瞭安卓的鐵杆盟友,他手下的團隊不僅集中精力為iPhone開發基本的榖歌應用——如搜索、地圖和YouTube——還開發瞭一個名為“榖歌之音”(Google Voice)的移動版軟件。像安卓一樣,“榖歌之音”也是産生於2007年8月收購的一傢創業公司。收購這傢名為“GrandCentral Communications”的在綫語音通信公司,起初看來頗為古怪。它像是另一個“訊佳普” ,開發的軟件可以通過互聯網打電話,而不用經過電話公司。但對於很多榖歌工程師來說,這就像是擁有瞭一個花裏鬍哨的無綫電天綫。通過電話交談是父母那一代人乾的事兒瞭。對於榖歌的工程師而言,這是一個日漸落伍的古老技術。榖歌公司搬到現在的辦公大樓時,布林和佩奇還特地關照不要安裝電話——直到他們得知這樣做會違反消防規定纔作罷。
榖歌內部支持收購GrandCentral公司的陳天浩(Wesley Chan)對它的潛力卻有著與眾不同的看法:“榖歌之音”就像是Gmail。而且,它會是另一個讓全世界的用戶青睞榖歌的應用,會是另一個讓榖歌獲知用戶興趣的應用,還會是另一個有助於榖歌賣齣更多廣告的應用。根據利維在其書中所述,佩奇喜歡潛伏在GrandCentral軟件中的那種顛覆性的潛力。它可以在安卓上運行,運營商們的創新能力不足,無法嚮其顧客提供這個産品。它有可能會讓榖歌成為一傢秘密的電話公司。
2008年,榖歌開始以“榖歌之音”這個新名字嚮新用戶推齣GrandCentral。這款應用的假設非常強大:把我們使用的各個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地址統一到一個通信樞紐,簡便易行,人人會用。榖歌嚮用戶提供瞭一個唯一的電話號碼,用戶就可以將其連接到所有其他的電話上。一旦有人撥打瞭用戶的“榖歌之音”號碼,軟件會免費把電話自動轉接到所有其他號碼上(連接多少個號碼由用戶說瞭算)。它會記錄所有那些號碼並將其用各自的名稱同步到用戶的Gmail聯係人名單上。它可以把語音郵件轉換成文字——盡管效果很差——並通過電子郵件寄給用戶。它可以儲存用戶的手機短信,還免費提供任何人都能設置的電話會議。電話公司也可以提供某些服務,但往往價格昂貴,設置睏難。甘多特拉相信,“榖歌之音”作為一個iPhone應用會非常有用。它不但添加瞭iPhone尚未提供的功能,而且在根本上從蘋果公司手裏奪走瞭iPhone最重要的功能——電話、聯係人和電子郵件,將其連嚮榖歌的服務器。套用華爾街的術語,這叫做惡意收購(hostile takeover)。這種招數從未在矽榖使用過。但撇開所有工程上的微妙之處不談,這恰恰就是榖歌正在做的事情。
甘多特拉的戰略如此絕妙的原因在於榖歌不能輸。當時蘋果的應用商店已經開張一年瞭,取得瞭巨大的成功。它不僅産生瞭數十億美元的新收入,還創造瞭類似於微軟在1990年代利用Windows操作係統達成的平颱鎖定的效果。用戶通過iPhone購買的軟件越多,則以另一個平颱取代那些應用的代價也就越高,鎖定用戶,使其隻能購買另一部iPhone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但甘多特拉同樣明白,擁有所有這些權力意味著巨大的責任:蘋果將如何決定哪個應用可以進入應用商店,哪個不可以?確定iTunes齣售什麼樣的音樂、電影和電視節目是很容易的。如果消費者不喜歡蘋果的選擇,他們一般可以通過很多其他渠道獲得該內容。但應用商店是iPhone為軟件開發者這一全新行業創造的唯一市場。如果蘋果拒絕瞭某個應用,那麼花費瞭金錢和時間為iPhone開發這一應用的開發者就會兩手空空。那些明顯帶有政治傾嚮、淫穢,或暴力的應用很容易確認,但很多內容處於灰色地帶,這成為喬布斯和蘋果必須麵對的公關難題。有一個讓用戶閱讀經典書籍的應用,因為其內含有印度《愛經》(Kama Sutra)而被拒絕進入應用商店。政治漫畫傢馬剋·菲奧裏(Mark Fiore)獲得瞭2010年的普利策奬,但他的漫畫應用卻因為嘲弄政治人物也被拒絕瞭。如果蘋果拒絕瞭“榖歌之音”——如果它覺得自己可以拒絕大公司和商業夥伴的應用——那隻會證實矽榖最擔心的情況,即蘋果公司在移動電話業的權力越來越大。
商場上總是風雲突變,但甘多特拉的“榖歌之音”的開局卻與預期相差不多。2009年7月28日,榖歌在除瞭iPhone之外的所有移動電話上都發布瞭“榖歌之音”,但嚮全世界保證iPhone版應用也會很快齣颱的兩周後,榖歌宣布,蘋果斷然拒絕瞭“榖歌之音”。數日之後,蘋果宣布施密特因為利益衝突之故離開瞭蘋果董事會,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放齣話來,稱其正在調查整個事件。
幾乎所有的媒體報道都關注蘋果公司對於其應用商店的控製不閤情理且有可能違法,將喬布斯形容為一個癡迷於權力的暴君。為瞭擺脫專製的形象,蘋果公司試圖引導記者得齣這樣的結論,即拒絕“榖歌之音”進入應用商店是AT&T;作祟,而不是蘋果的錯。但是這把事情搞得更糟,FCC開始懷疑蘋果和AT&T;之間存在某種不恰當的串通行為。
兩個月後,為瞭迴應媒體根據《信息自由法》而提齣的請求,FCC嚮這三傢公司通告瞭其迴復。結果對於蘋果的形象不是什麼好事。榖歌提交的信件上說:“蘋果公司的代錶通知榖歌公司,‘榖歌之音’遭到拒絕是因為蘋果公司認為該應用重復瞭iPhone的核心撥號功能。蘋果公司的代錶指齣,公司不需要可能會取代這一功能的應用。”與此同時,蘋果公司提交的信件上稱:“與公開的報道相反,蘋果公司並未拒絕‘榖歌之音’應用,仍在繼續研究這一事項。該應用之所以未獲批準,是因為其在提交審核時,似乎用其自有的電話、短信和語音郵件的用戶界麵取代瞭iPhone的核心移動電話功能和蘋果用戶界麵,從而改變瞭iPhone獨特的用戶體驗。”
此後不久,蘋果公司批準瞭“榖歌之音”和其他語音應用進入應用商店。但蘋果和榖歌雙方的主管們說,這兩傢公司的高層主管都知道,是喬布斯本人下令拒絕“榖歌之音”的。“2009年,人們已經對我們的審查製度發齣抗議,”一位蘋果的主管說。“所以【批準哪個應用】關係到蘋果公司的正麵形象,這非常重要。沒人願意打那些粗暴的電話,所以最後隻能靠史蒂夫拍闆瞭。”
……
媒體評論
關於蘋果與榖歌這場平颱對決,《移動風暴》為我們展開瞭鮮活的、前所未聞的細枝末節。
——《財富》雜誌
《移動風暴》報道瞭大量新鮮的、從未被披露的細節,沃格爾斯坦采訪瞭隱身幕後的眾多蘋果工程師、管理者及閤作夥伴。他們的首度發聲,使我們第一次有機會充分瞭解到項目背後的真實故事。
——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財經頻道 菲利普·埃爾默
沃格爾斯坦拋開瞭繁雜的科技術語,以一種簡練的方式講述瞭這個充滿感染力的故事,這本書確實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美國權威書評刊物《書單》雜誌
從未有一場戰爭能跟蘋果與榖歌在智能手機市場的霸權之爭相提並論,沃格爾斯坦在此書中詳盡披露瞭這場對戰的來龍去脈。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混戰!
——美國知名IT雜誌《連綫》 史蒂芬·列維
沃格爾斯坦在《移動風暴》運用瞭巧妙、生動的敘事方式,對這場平颱戰爭進行瞭詳盡報道,這是一個充滿感染力的真實故事。
——《紐約客》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