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属稿,远在抗战以前。乃因参考书遗留家乡,焚毁无余,待欲尽力搜求,设法将资料弥补,奈抗战频年,播迁各地,此点竟元从办到。出版之事,图之久矣,兹者终于刊印,亦算了却心愿。但历历年拼凑,虽略有心得,究不能补原始之缺于万一,殊引为怅耳。
评分为法学学生不可不读之书
评分评分
评分
ps,若有觉此书太过浅白者,欢迎去读周汝昌先生另一本著作《红楼梦新证》,是周先生认为最能代表其生平水平的作品。
评分评分
当初起草之时,随身有书可查,只图方便,引证疏简,符号标帜俱皆脱漏;及至书籍完全毁失,疏简的引证,亦成为毫无价值。兹已将所有原文,其出处,以及参照各书之页数号码,尽数删去矣。甚且参照之语原系某一学者之意见,年月一久,不敢断定其必为某人所说者,亦即迳以“一部分学理”,“德国学者”,“法国学者”等名词代替之。搪塞之处,自属难免。
评分一、附有条件之法律行为
评分一、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