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图形笔记(第2版)

建筑师图形笔记(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新生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344391
版次:2
商品编码:10708669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6
字数:34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建筑师必须具备的技能——绘图,作为人类的共同语言,绘图的意义就像音乐家手中的五线谱一样,一目了然。

内容简介

《建筑师图形笔记(第2版)》具有造型训练、收集素材、记录细部、发展构思等方面的功能。图形笔记徒手画是在设计创作早期构思阶段中最有效的方法,能够捕捉灵感的火花,发展设计的形象思维,是建筑师应该具备的良好习惯。《建筑师图形笔记(第2版)》遵循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图形笔记的各种技法。《建筑师图形笔记(第2版)》内容包括绪论、基本技能、立体构成、建筑配景素材、雕塑与建筑、传统建筑语言、体会大师理念、透视与视点、光影与明暗、形式对比要素、线描记录、表现性速写、随笔图形、设计平立面表现、钢笔淡彩15个部分。《建筑师图形笔记(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学、城市规划、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及相关专业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陈新生,198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室内设计学会高级室内建筑师,曾先后出版:《国外城市建筑集锦》、《钢笔手绘风光图案集锦》、《风情装饰小品集》、《卧房装饰》、《室内设计》、《钢笔手绘巴黎建筑》、《设计快速表现》、《写生设计》、《建筑钢笔表现》、《手绘室内外设计效果图》、《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建筑速写技法》、《建筑设计资料图典》、《室内设计资料图典》、《设计速写》、《景观设计表现枝法》、《人物速写》、《建筑快速表现技法》、《建筑表现》等二十余部专著与教材。并在《建筑师》、《建筑画》、《中国东部建筑素描》、《装饰》等杂志、画册上发表过作品。2004年,两幅平面设计作品随中国数码美术作品展赴法国展出。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绪论
基本技能
立体构成
建筑配景素材
雕塑与建筑
传统建筑语言
体会大师理念
透视与视点
光影与明暗
形式对比要素
线描记录
表现性速写
随笔图形
设计平立面表现
钢笔淡彩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在进行建筑透视表现图的创作时,都有一个表现的技法和技能问题,透视是绘制建筑透视表现图最重要的基础,对于建筑表现图来说至关重要。就算有着再高超的绘图技巧、再精彩的线条和细节,如果在透视方面出现了问题,那所完成的建筑表现图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在绘制建筑透视表现图时必须掌握透视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判断能力。一张好的建筑表现图必须符合几何投影规律,较真实地反映特定的环境空间效果。如果我们在眼睛前及物体之间设一块玻璃,把玻璃假设为画面,那么在玻璃上所反映的就是物体的透视图,这块玻璃距眼睛的远近就决定了物体在画面中的大小。透视图的基本原则有两点:一是近大远小,离视点越近的物体越大,反之越小。二是不平行于画面的平行线其透视交于一点,透视学上称为消失点。当然,在建筑表现图中并不要求,也不可能做到每一根线都符合透视的规律,但是必须在大的透视关系上避免失误,能够根据实际场景把握视点的选择以及透视感的强弱。为了在大的透视关系上保证准确,首先必须使所画的轮廓线符合透视原理,只要保证建筑物在大的轮廓和比例关系上基本符合于透视作图的原理就够了。至于细节,多半是用判断的方法来确定,因而,在建筑透视表现图的实际写生做画中,多是凭经验和感觉来画透视轮廓的。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买的这本书真的还可以,便宜

评分

很好很喜欢...比预计时间先到...

评分

送货很快,书不错。。

评分

帮别人买的,京东送货速度很快。

评分

很好很喜欢...比预计时间先到...

评分

非常好!质量也很好!

评分

非常好!质量也很好!

评分

这位老师的画风原来很喜欢 大学一直临摹他的钢笔表现来着 但是这本 感觉好失望。。。。。。。。。。。。甚至有种。。是不是他自己画的感觉。。。。。。。囧。。。。郁闷

评分

很好很喜欢...比预计时间先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