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lder

高僧传奇

高僧传奇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陈笑呐,陈英呐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3-28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ISBN:9787806964934
版次:1
商品编码:1065100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走近佛教文化丛书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8-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5
字数:3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高僧故事》从佛法东来到西去取经;从译经功德到弘扬佛法;从高僧降世到高僧之死;从为法殉道到山居修炼;从高僧风范到佛国趣闻;从善僧之举到恶僧之报;从智僧之慧到武僧之德;从艺僧书画到诗僧魂魄;从奇僧之怪到神奇预言,乃至怪诞故事,共分十九个题目。讲述着历代高僧们磨难与奋斗相伴、正义与邪恶斗争、黑暗与光明消长、幸福与理想相系的种种故事。

内容简介

《高僧传奇》这本书,主要是通过佛教“三宝”之一的僧宝——高僧的其人其事,来表现他们的精神世界。这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材料来源,主要是从历代僧传、笔记小说、民间传闻等移植过来,经过筛选推敲,润色改造,写成现代故事。尽量做到寓教于故事,体现古老美好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利国益民。全书共分十九类故事,每类故事之前,写有提纲式说明短语,介绍一些佛教知识,帮助读者了解此类故事梗概,提示读者应注意的问题;本书还采取脚注的方式,对故事中的一些佛教术语和某些难懂词语作了注解;另外还配有几十幅插图,力争起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目录

佛法东来1
中国第一僧/4
和尚“释”姓始于道安/5
临别赠言/6
一苇渡江/6
九年面壁/9
顽石点头/11
西去求法13
西去求法/16
译经功德21
中国第一个佛经翻译家/25
第一大译经师/26
彦琮译经/29

弘扬佛法3l
为老师说“大乘”/34
慧远与东林寺/35
法显出家/37
昙翼伐木/38
戒虎(二则)/39
观音为昙颖除癣疮/41
讲经说法/身体力行/41
虔诚修持/44
大石佛/46
袈裟之地/46
慧能南下度道明/48
大相国寺谁建?/50
替民除恶/52
百岁碗/54
祗园法戒/58
化缘建庙/59

为法殉道61
捧心向佛/65
留下一颗心/67
护法/71
天降红雨/74
20岁,40岁,70岁,90岁/76

高僧降世79
佛国智子/82
真观出生/84
慧也,能也/85
玄奘出世/87
济公降生/88

山居修炼91
僧虎情(六则)/95
景泰坑/98
回归自然/99
山居/102
山居奇遇/103
僧与鹅/104
水火定/104

高僧示寂107
梧桐落叶/钟不发声/110
死之从容/111
最后的嘱咐/112
大师圆寂/113
灵异的圣光/114

高僧风范117
荆杖自责/120
敢坐皇帝椅子的和尚/122
不事权贵/123
千里一苗/124
管天/128
“三车”和尚/131
“第八名”/134
山中奇遇/135
“储粮”/138
适意人生1140
三老谈寿/141
寒潭救娃/143
少林寺的日本“首座”/144
睡和尚/147

善僧之举15l
接生/154
报恩/155
赶虎/156
抢娃风波/159
抢狗肉/160
破扇济贫/161
斗蛐蛐儿/163
梁上济公/167
南塘神医/168
断臂建桥/170

智僧之慧173
巧对/176
巧思/178
才思敏捷/178
奇童/179
“花轿和尚”/180
妙用石碑1183
摘匾/185
华蓥老僧救元璋/187
“一桶姜山”/189
“要篮子/不要江山!”/191

武僧之德193
大力士/196
少林和尚救唐王/198
“铁脑壳”/201
拜师/203
换盐/206
抓·蹬·捏/208
野拂退贼/211
离寺收“三礼”/212
“燕南飞”/213
功在不语中/216

艺僧书画219
“真迹”如命/223
怀素练字/226
怀素画月/230
照影图形/232
“下下人为上上人”/238
弯腰观音/240

诗僧魂魄247
神臂诗人/250
“天公强生我”/251
诗僧三友/253
“推敲”/256
悟道诗/258
鱼跃鸟飞/260
诗罢宴/261
诗僧与松(三则)/261
沾泥絮/265
雨中鹤/265
跳篱取火/265
九字梅花咏/267
思母(二则)/268
“恨不相逢未剃时”/269

奇僧之怪271
耆域治病/274
神奇的木杯和芦因子/274
不死的怀度/277
心里干净/278
水落水涨/280
“没寺好!”/282
疯僧扫“秦”/284
挑缸/287
笑和尚收徒/290

恶僧之报293
监守自盗的下场/296
忘恩负义/297
僧贪寺毁/299
变虎/300
诱惑——生命之敌/302
恶僧化缘/304

神奇预言307
大预言家/3lO
巧合/313
女预言家/315
“自有天成”/316
“傻子”的预言/317

佛国趣闻319
神秘的钟声/322
佛境中的竹林寺/324
舍利之光/326
神奇的记忆/328
溪水倒流/329
《金刚经》的神力/331
暗语复仇/332
三生石上/335
古井运木/338

怪诞故事341
龙的回报/344
求雨/346
天堂讲经/348
禅杖击狐头/350
借雨/351
主要参考书目/353
后记/355

精彩书摘

临别赠言
耆域来中国,住在洛阳好多年了。这一年,洛阳发生战乱,耆域要离开洛阳回印度去。
有一个叫竺法行的和尚,是当时有名的高僧,人们把他比作乐令。法行和尚对耆域说:“大师既然是位得道高僧,请留下一句话,作为永久性的警诫之词吧。”
耆域说:“可把大家都召集来。”
众人都来了,耆域登上讲坛,说:
“守口摄身意,慎莫犯众怒;修行一切善,如是得度世。”
说罢,便闭目静默入定了。
竺法行又请求说:“希望大师告诉一些前所未闻的话。像您刚才说的一道偈语,8岁小孩子也能背下来,这可不是我们希望从得道之人那里所听到的话啊!”
耆域笑着说:“8岁孩子虽然能背诵,可是活到100岁都不去履行,背诵又有什么益处呢?人们都知道尊敬得道的人,却不知道履行能使自己得道的法则,可悲啊!我说的虽少,可是做起来好处可就大了。”
说罢,就告辞了。耆域慢慢地走着,后面的人却追不上。耆域用手杖在地上画着说:“在此分别了!”一苇渡江
据传说,印度禅宗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把衣钵传给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后,欲派达摩往东土传经授法。
般若多罗问他:“往东土输教传经,任重道远,你能担当得起吗?”
达摩坚定地答道:“我有一颗红心献佛,一定不负师望!”
般若多罗又问:“若要失败怎么办?”
达摩又答:“按戒律处治,粉身碎骨无怨!”
般若多罗见达摩志坚如钢,便批准他到东土立宗传禅教大法。达摩辞别师父和众僧友,便只身东来。他从南印度乘船,劈波斩浪,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梁武帝普通年间(公元520—527年)来到了中国的广东。他从广东北上,来到金陵(今南京市),在金陵住了一段时间,与梁武帝对话不契,便离开金陵,准备渡江北上。
这一天,他来到江边。只见茫茫江水,不见一只渡船。这时,后面有梁武帝派来追赶他的人。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达摩见身旁有棵芦苇随风摇曳,便随手折下,心里默默地祷告:“我佛天佑,助弟子一力,一苇能渡我过江,弟子誓将禅法传遍中土大地!”
告罢,便将芦苇往江中一放,用自己平时“坐禅”练就的轻功,双脚踏上芦苇,双手合十,便要踏苇渡江。说也神奇,一阵微风吹来,芦苇轻飘飘地在江面滑动,不到一顿饭工夫,已到长江北岸。来追赶达摩的人见此情景,个个目瞪口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直到达摩弃苇登岸走远,才如梦初醒,跑回去报告梁武帝去了。
九年面壁
达摩一苇渡江之后,便来到中岳嵩山的少林寺落迹传教。
在少林寺北有座五乳峰。离五乳峰山顶不远,有个约一丈见方的石屋。石屋门前荆棘杂草丛生,将石门遮蔽。达摩在少林寺住下以后,一日来到五乳峰,拨开杂草,发现此屋,便看中这是个修心念佛的清静之地。于是除草芟棘,准备在此修行。
达摩为什么要选这个僻静处修行呢?原来达摩东来之后,满怀宏愿,恨不能立刻将禅法普传开去。但传教弘法并不顺利,特别是与梁武帝交谈不契,使他弘法更加处于困难境地。他心情十分苦闷,临行前的发誓,何日实现?心中便有些急躁。来到少林寺后,他开始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感到必须静下心来,消除烦恼,让自己的修行成果做证。于是,他决定面壁苦修。少林寺当时已是一座大寺,整天人声熙攘,于静修不利,所以他才选中这个石屋,作为自己面壁苦修的场所。
所谓面壁,又叫壁观,即坐禅的一种方式。通过面壁而坐,眼观鼻、鼻观心、心入定,达到“外止诸缘,内心无惴,心如墙壁”的境界。一开始,达摩白天登山入石屋壁观,晚上归少林寺传经说法。后来,他便整日整夜在石屋面壁,再也不下山一步。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达摩已经忘记了时间。春秋在石屋坐禅还可过得去。一到夏天,石屋闷热难挨,到了晚上,蚊蠓叮咬,非常人所能耐得。一年夏天,达摩脸上被蚊虫叮得生疮流血,浑身也体无完肤,但达摩毫不在意,继续面壁苦修。冬天到了,大雪封山,送饭僧人因路滑,三天两头上不了山。达摩在石屋里忍饥受冻,更是常人所不能做到的,但达摩做到了,他仍然坚持苦修下去。
四季节候对达摩是个考验,狼虫虎豹对其更具威胁。有一次,送饭僧走进石屋,见一只恶狼两条前腿搭在达摩肩上,正张开血盆大口要啃他的脖子,送饭僧吆喝一声,饿狼才慌忙逃走,而达摩竟不知不觉,坐在那里已完全入定了。
达摩在石屋里一住就是九年!精诚贯石中,面壁之石上有影,酷肖其像,九年面壁图破壁,他终于了悟出了在中土传法所要开拓的道路,这才有了“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中国禅宗的延续和发展。人们为了纪念达摩面壁的功德,便把五乳峰的这个石屋称为“达摩洞”,面对的石壁称为“面壁石”(今已移置少林寺后殿)。
达摩面壁,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五乳峰山腰的石洞仍在。洞前立有一座单孔石坊,石坊南额上题有“默玄处”三个字,乃宋代胡斌的墨迹;石坊的北额上题有“东来肇迹”四个字,是明代人近溪的墨宝。在初祖庵中还有莆阳蔡卞书“达摩面壁之庵”六个大字,这是目前留下的最早记录达摩面壁的刻迹。在洞外的石壁上,还有明代苏民望题写的七言绝句一首,诗曰:“西来大意谁能劳,五乳峰头九载功。若道真诠尘未了,达摩应自见圆通。”
顽石点头
禅宗初祖达摩,原是印度高僧,他是佛祖释迦牟尼的高徒摩诃迦叶的第二十八代徒弟,人们称他为二十八祖,他携经东来,开中国佛教禅宗一派,中国禅宗又称他为“初祖”。
初祖达摩刚来中土,人们并没有马上皈依他。他到处传经讲道,却没有人听。但他毫不灰心,依然婆心苦口,每天照常讲经传道。一天,他来到福州市东的鼓山,在喝水岩下跌坐讲经,没人来听。达摩便搬来很多石头当听众,执著地向石头讲解佛法,传授经文。讲着讲着,天上的白云驻足不飘了,小溪的流水不流了,鸟儿鸣叫停止了,松涛不啸,虎豹不吟,就连块块顽石,都在频频点头,好像对佛心禅意心领神会而颔首称道。
就这样,达摩的虔心诚意终于感动了中土的佛徒,使禅宗一派流传兴旺起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传经讲道的虔诚之心,便在鼓山喝水岩下的石壁上,刻下他趺坐讲经的影像,并在旁边题下“顽石点头”四个大字。年深日久,影像和题字虽然有些模糊不清了,但达摩讲经的故事却依然在民间流传着……

前言/序言

佛教自古印度传人中土,史载始于汉,扎根于魏、晋、南北朝,盛于隋、唐,逶迤于宋、元、明、清,直至而今,绵延相传,历经两千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佛教已不仅仅是中国佛教徒信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宗教,而且它已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已故的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生前曾多次提到,在大家习惯提宗教的“五性”(民族性、国际性、特殊性、复杂性、长期性)中再加上一性,即宗教的“文化性”。而他老人家身体力行,时时处处坚持首先在佛教中倡导、论述佛教的文化性。他在《佛教常识答问》(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的序言中是这样讲“佛教是文化”的:
我看过曾是毛主席的勤务员李银桥写的书。有一天,毛主席在延安出门散步,对李银桥说:“我们看看佛教寺庙,好不好?”“那有什么看头?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说:“片面片面,那是文化,你懂吗?”我因而想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周建人先生写信给我说:“文革”初期范文澜先生向他说,自己正在补课,读佛书。范老说,佛教在中国将近两千年,对中国文化有那么深厚的影响,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中国文化史。一九八七年我到四川一个佛教圣地看到被人贴迷信标语的事实,回来写了一份报告,钱学森博士看见了,写信给我说:
“宗教是文化。”
这三个人,一是伟大的革命家,一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一是当代的大科学家,所见相同,都承认佛教是文化。
上面所引的这段文字,再一次证明了赵朴初先生对“佛教是文化”这一提法的赞同。
恩格斯曾经指出,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在欧洲的中世纪,基督教曾经将各门科学统摄到自身统治之下,使它们成为神学的奴仆。佛教并没有形成如基督教那种凌驾于一切的精神统治力量。特别是在中国,由于固有传统文化的作用,佛教始终未能成为思想文化上的主导势力。但佛教影响于社会以及文化学术的许多方面是明显而深刻的。这种影响特别突出地表现在哲学、伦理学、文学、语言学、艺术(书法、美术、音乐、舞蹈、建筑等)诸多方面。在某些历史时期,佛教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也起过一定作用。佛教影响更深浸到人们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以及感情之中。人们通常将“儒(孔子)释(佛教)道(道教)”三教合流看成中华民族主流思想和传统文化的代表。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分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决不能忽视和抛开中国佛教文化。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研究和开展宗教文化活动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佛教文化这些年被炒得很热,有关佛教文化方面的书也出得不少。这对了解佛教和禅学,进一步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很有好处,但这也引出一些问题。毋庸讳言,这些年出版界对佛教文化的宣传,做了不少工作,但其中良莠不齐的现象是存在的,有些出版物言过其实,哗众取宠,不肯做一些基础性工作。有的急功近利,不惜去粗制滥造。为了对这种现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纠正,我们想尝试做一点踏踏实实的基础性工作,即从研究、介绍某些个别的佛教文化现象做起,用事实和形象说话,先引起大家的兴趣,以便引导人们正确地走近佛教文化,渐深渐远,最后达到真实地而不是虚假地,深入地而不是皮毛地了解和认识佛教文化的目的。在如此思考的基础上,我们与天津古籍出版社的编辑和领导达成共识,共同策划出版一套《走近佛教文化丛书》。
这套丛书首先推出四本。即:
《佛经故事》佛经是佛教文化的源头,要想走近佛教文化,必须对佛经有所了解。但佛经卷帙浩繁,博大精深,别说我们普通人,就是得道高僧、佛学专家,穷其一生,也难识其万一。所以我们只能从中选一部分容易理解且有故事性的经文,用说故事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高僧传奇》高僧是佛教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佛教的中国化,是通过许许多多佛教徒和佛教学者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而高僧,就是这批优秀人物的代表,他们以其坚忍不拔的毅力、深邃的学识、高洁的品格垂范后世,为佛教的发展和佛教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辉煌的贡献。我们从历代高僧传记、小说、笔记、野史、民间传说中搜集了一部分高僧故事,加以删削、改编,进行重新创作,利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故事”的这种“劝善惩恶”、“动存鉴借”的功能和虚实相济的形式,将高僧事迹介绍给读者。
《妙谭观音》观音被称为在人间救苦救难的大菩萨。按佛教的说法,菩萨是已经成就佛道、而发愿住世度人的一类“有情”。观音可以说是体现菩萨精神的一个典型。在中国,观音信仰是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采用“妙谭”(类似“说书”)的形式把观音的故事说给大家。
《禅宗公案》禅宗是最能体现佛教中国化的一个佛教宗派。禅宗公案是禅宗的血脉,是记录中国禅宗的主要文献,也是禅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公案”起源于唐末,兴盛于五代和两宋。据计算,禅宗的公案大约有一千七百余则。通常所用也不过四五百则左右。公案的内容大都与实际的禅修生活密切相关。禅师在示法时,或用问答,或用动作,或二者兼用,来启迪众徒,以使顿悟。这些内容被记录下来,便是禅宗公案。近些年的所谓佛教文化热,很大程度上是禅文化热。为了使大家初步了解禅的知识,我们选出二百则公案,加以简单解说,以使人们正确认识禅文化,走近禅文化。
因为参与本丛书写作的作者其观点和专业领域不同,写作风格也就不甚相同,编者在统稿时尽量调整统一。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担心达不到读者要求,望请见谅。加之我们的知识和能力有限,书中肯定会有很多错误,希望读者批评指正。说句心里话,只凭几本书就想把“佛教是文化”这个课题说清楚是不可能的,好在我们是用这四本书投石问路,如果能得到读者的认可,我们将总结经验教训,再陆续推出若干册,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走近佛教文化丛书》做好。
感谢为《走近佛教文化丛书》出过力的所有同志,感谢即将购读此套丛书并不吝赐教的广大读者!
陈耳东谨识
2007年12月于天津忍斋
高僧传奇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高僧传奇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高僧传奇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高僧传奇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内容一般

评分

书的质量很不错 买给别人的 他非常喜欢 下次还会继续的

评分

很好的購买经验,服务很好,態度很不错。

评分

OK,是正品的说,很好

评分

很好的購买经验,服务很好,態度很不错。

评分

评分

内容一般

评分

评分

很好!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高僧传奇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