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講李先生文集序
自序
捲第一
賦
長江賦
麻姑山賦
疑仙賦並序
捲第二
禮論七篇並序
禮論第一
禮論第二
禮論第三
禮論第四
禮論第五
禮論第六
禮論第七
禮論後語
捲第三
易論十三篇
易論第一
易論第二
易論第三
易論第四
易論第五
易論第六
易論第七
……
捲第四
捲第五
捲第六
捲第七
捲第八
捲第九
捲第十
捲第十一
捲第十二
捲第十三
捲第十四
捲第十五
捲第十六
捲第十七
捲第十八
捲第十九
捲第二十
捲第二十一
捲第二十二
捲第二十三
捲第二十四
中國思想史上很有名的人物,可惜我連名字都不會讀。。
評分中國思想史資料叢刊這一套陸續買齊。
評分原來是新排的,錯字不少,定價較高
評分李覯在政治思想方麵,反對道學傢不許談"利""欲"的說教,認為"人非利不生"(《原文》),"治國之實,必本於財用"(《富國策》),提齣瞭一些發展經濟的辦法,對王安石變法有直接影響。其詩歌內容,大多涉及政治得失,人民疾苦。構思遣辭,新穎獨創,甚至有些奇特,齣人意外。他在《論文》詩中寫道:"今人往往號能文,意熟辭陳未足雲。若見江魚須慟哭,腹中曾有屈原墳。"可見他有意避免"意熟辭陳"而力求生新,彆闢蹊徑。他作詩師法皮(日休)陸(龜濛)、以中興詩道自命。如《獲稻》、《鄉思》、《苦雨初霽》、《讀長恨辭》等詩,清新可誦。《方平》、《璧月》、《梁帝》、《送僧遊廬山》、《憶錢塘江》諸絕句,王士□《居易錄》以為"風緻似義山"。但集中通體完善的詩並不很多。李覯的文章實較詩為佳。
評分北宋功利派之先驅,唯物、富國、強兵、安民,長於禮,亦以文章著稱於世。舊字型且小,漶漫不清。
評分此公為北宋時期一代儒宗,思想傢、經濟學傢,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不論教學和著述,處處皆以“康國濟民為意”,他的著作被譽為“皆從大處起議論”“醫國之書”。此書值得收藏、值得研讀。
評分中國思想史資料叢刊,中華書局齣版的經典古籍,持續關注購藏中,極具研藏價值。
評分這套書有好幾種是掃描版的,這本是新排印的,印刷更清晰瞭,內容以策論為多,後麵還有一些詩,作為一位比較重視實際的思想傢,集中的文字也比較簡潔,沒有太多的思辨性的。
評分李覯曾在麻姑山讀書林講學,對傢鄉麻姑山的贊美詩文頗多,他在《麻姑賦》中寫道:“慨麻姑之去遠,緬王蔡其猶昔。俯稚川濯丹之泉,驗福唐遺簡之地。丹崖翠壁,邀接太清。碧殿紫壇,風清月白。雨滴槽牙之溜,風搖樓角之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