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教授奈尔伯夫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迪克西特的这本著作《策略思维(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作者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巴里·J·奈尔伯夫),用许多活生生的例子,向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展示了博弈论策略思维的道理。试看一例:奈尔伯夫大学毕业的时候,在剑桥大学的正式舞会上参加轮盘赌游戏并且以700:300的大比数领先。眼看大奖在望,鬼使神差他却无视已经具有的后动优势,在*后一轮大意先行,结果功败垂成。事后他回忆那天酒喝多了,忘记了博弈论的教导:领先的时候要采取让对手先行的保守策略。这位博弈论的高才生,就这样输在原来处于第二位并且曾经求和建议分享奖励的女士手下(参见《策略思维(商界政界及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竞争)》**章)。
人生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决策过程。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打理一宗生意,该和谁结婚,怎样将孩子抚养成人,要不要竞争总裁的位置,都是这类决策的例子。你不是在一个真空的世界里做决定。相反,你身边全是和你一样的决策制定者。虽然冲突的成分很多,但是合作的因素也不少。
本书将帮助你学会策略地思考,在人生博弈中扩大胜面。
本书以讲故事取胜。它的学术根源是迪克西特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开设的“策略博弈”课程。简而言之,这是关于了解对手打算如何战胜你,然后你战而胜之的艺术。怎样打赢一场网球,少数如何战胜多数,为什么要“喜爱”你*讨厌的对手等等,都在讨论之列。
这是一门新兴的策略科学,由一些简单的基本原理组成。不同背景和行业的读者掌握了这些原理,运筹帷幄取得胜利的本领就会上升—个层次。
序言 什么是策略行为?
**部分
**章 10个策略故事
1.妙手传说
2.领先还是不领先
3.直奔牢房
4.我将坚持到底
5.给猫拴个铃铛
6.楔子的尖端
7.三思而后行
8.多管齐下
9.别跟笨蛋对等打赌
10.博弈论可能危害你的健康
11.未来的模样
12.案例分析之一:红色算我赢,黑色算你输
第2章 准备接招
1.轮到你了,查理?布朗
2.两种策略互动
3.策略的**法则
4.决策树与博弈树
5.更加复杂的树
6.讨价还价
7.战争与和平
8.英国人玩的博弈
9.案例分析之二:汤姆?奥斯本与1984年橙碗球场决赛的故事
第3章 看穿对手的策略
1.优势策略
2.封面之战
3.劣势策略
4.均衡策略
5.盛宴还是饥荒
6.案例分析之三:莽汉软招
**部分结语
第2部分
第4章 走出囚徒困境
1.如何达成合作
2.觉察作弊
3.对作弊者的惩罚
4.惩罚的保证
5.惩罚方式的选择
6.以牙还牙
7.以牙还牙策略的一个替代选择
8.案例分析之四:国会对联邦储备委员会
第5章 策略行动
1.无条件行动
2.威胁与许诺
3.警告与保证
4.核阻吓
5.时报的策略
6.更多的策略行动
7.杀鸡焉用牛刀?
8.案例分析之五:波音、波音,完蛋了?
第6章 可信的承诺
1.建立可信度的八正道
2.只有一次生命可以献给你的祖国
3.你难以拒绝的提议
4.案例分析之六:你会不会宁可向IBM租一台电脑?
第7章 不可预测性
1.怎样使输赢机会相等?
2.有人要打网球吗?
3.为什么你应该选择正确的混合策略?
4.为什么不能依赖对手的随机化?
5.你的技巧变化了,你的*佳混合策略怎样变化?
6.怎样随机行动?
7.****的情况
8.谎言的安全措施
9.出人意料
10.得势不饶人
11.案例分析之七:霸王行动
第2部分结语
1.历史注记
2.深入阅读
3.我们的遗满责任
4.从这里开始
第3部分
第8章 边缘政策
1.为什么选择不确定性?
2.风险机制
3.风险控制
4.逃离边缘
5.跌落边缘
6.核边缘政策
7.案例分析之八:大西洋上的边缘政策
第9章 合作与协调
1.钟为谁而鸣?
2.那条人迹罕至的路线
3.第22条军规?
4.比超速驾驶传票还快
5.他们为什么离开?
6.可能高处不胜寒
7.政治家与苹果酒
8.股市与选美
9.复习
10.案例分析之九:牙医分布的解决方案
*10章 投票的策略
1.打破平局
2.中点的选民
3.天真的投票
4.法庭的秩序
5.老于世故者
6.历久不衰的名人
7.爱一个可恶的敢人
8.案例分析之十:全取或全失
*11章 讨价还价
1.谈判中的锄强扶弱体系
2.“这对你的伤害大于对我的伤害”
3.边缘政策与罢工
4.同时就许多事情讨价还价
5.案例分析之十一:施比受好?
6.附录:耐性自有回报
*12章 激励
1.怎样奖赏工作表现?
2.怎样组织一个合作项目?
3.招标、拍卖的策略
4.案例分析之十二:取胜的风险
*13章 案例分析
1.别人的信封总是更诱人
2.末位应该变成首位
3.三方对决
4.弄巧成拙的防鲨网
5.糊涂取胜
6.大好时节与时机选择
7.坚持就是胜利?
8.贵人行为理应高尚
9.独霸天下
10.海湾大桥
11.公用地悲剧
12.1美元的价格
13.李尔王的难题
14.美国诉艾科亚
15.错错得对
16.赢得*后一步
17.边缘政策与陪审团
18.管闲事的自由
19.给市长发一枚“大奖章 ”
20.大洋两岸的武装
21.慈善捐助的局限性
22.再分配的局限性
23.有时骗倒所有人:拉斯韦加斯的老虎机
注释
索引
附录约翰?纳什:现代博弈论奠基人
译后记
这是一本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书。它不是那种读完就丢在一旁的“快餐书”,而是会让你反复咀嚼,并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回味和实践的书。作者在书中分享了很多他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反思,这些真实的案例让这本书充满了人情味,也让那些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鲜活。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风险管理”的部分,它不仅仅是讲如何规避风险,更是讲如何评估和驾驭风险,将风险转化为机遇。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充满力量的思维方式,让我不再畏惧挑战,而是敢于拥抱不确定性。书中的一些小练习和思考题,也帮助我将书中的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能力。我发现,通过这些练习,我开始能在日常的沟通和决策中,有意识地运用书中提到的策略性思维。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它让我不再是被动地随波逐流,而是能主动地去塑造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评分读这本书的体验,就像是在和一位高明的棋手对弈。他不会直接告诉你怎么走,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让你自己去思考每一步棋的意义和影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比较理性的人,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的理性也会受到认知偏差的限制。作者通过一些心理学上的研究成果,帮助我识别出那些隐藏在思维背后的陷阱,比如“锚定效应”和“确认偏误”。这让我感到既惊叹又有些后怕,原来我过去很多看似理性的判断,可能早就被这些无意识的偏见所左右了。书中提供的“假设-验证”模型,更是让我学会了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前行。不再是凭空猜测,而是有条理地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去验证它。这种科学的探究方法,让我对自己的决策过程有了前所未有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明白,策略性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学习和迭代的过程。每一次的实践,每一次的复盘,都是在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模型。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工具箱,而不仅仅是空洞的理论。我一直对商业策略和决策过程非常感兴趣,但总觉得离我有些遥远,好像是那些大公司高管才需要掌握的技能。这本书打破了我的这种固有观念,它将复杂的策略性思维拆解成一个个可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机会识别”的章节,它教会我如何敏锐地捕捉市场中的潜在机遇,并且分析这些机遇的可行性和风险。比如,作者提到要关注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以及那些“行业痛点”,这些都给了我很多启发。我曾经以为发现机会需要灵光一现,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机会其实是可以通过系统性的观察和分析发现的。此外,书中关于“资源配置”的讨论,也让我受益匪浅。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的效益,这在任何领域都是一个核心问题。这本书提供的分析模型,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评估不同选项,做出更明智的资源分配决策。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之前总觉得很多事情处理起来杂乱无章,就像在迷宫里打转,找不到方向。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被表象迷惑,没有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它教会我如何抽丝剥茧,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到核心的驱动因素。书中提供的分析框架,比如 SWOT 分析,我以前也听说过,但这本书让它变得非常实用,不再是纸上谈兵。作者用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案例,让我能立刻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是如何在现实中应用的。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逆向思维”的部分,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直线思考,但如果换个角度,从目标出发倒推,反而能找到更有效的路径。这本书不是那种一味灌输理论的书,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地引导你去思考,去发现。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能主动地去分析和判断,这对于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都有了巨大的提升。那些曾经让我头疼不已的难题,现在似乎都能找到清晰的解决思路了。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思考”的认知!一直以来,我以为只要智商高,就能做出明智的决策。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策略性思维,远不止于此。它强调的不是“聪明”,而是“有效”。作者花了很大篇幅去阐述如何建立一个清晰的思考模型,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做出最优选择。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系统思考”的部分,它让我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不再是孤立地看待问题。比如,书中分析一个企业的成功,不再只看它的产品有多好,而是会深入到它的供应链、市场营销、人才管理等各个环节,并且分析这些环节是如何协同作用的。这种全局观的培养,对我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前我可能会纠结于某个细节,而忽略了整体的战略。现在,我学会了先看大局,再细抠细节,并且能预判不同决策可能带来的长期后果。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平实,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术语,即使是复杂的概念,也能被作者解释得清晰易懂,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够理解和运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