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第2版 附光盤)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第2版 附光盤)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顧祥林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同濟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0843278
版次:2
商品編碼:1053973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6
字數:580000
附件:光盤
附件數量:1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第2版 附光盤)》是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混凝土結構,課程前半部分的教材,是該課程後半部分教材《建築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先修內容。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第2版 附光盤)內容包括:緒論,鋼筋與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粘結與錨固,軸心受力構件、受彎構件正截麵、偏心受力構件正截麵、構件斜截麵、構件扭麯截麵、構件的衝切及局部受壓的性能與計算,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性能與計算,混凝土構件的使用性能,混凝土?構的耐久性能以及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教學試驗及基本要求。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第2版 附光盤)適閤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使用,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1 緒論1.1 混凝土結構的一般概念和特點1.1.1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一般概念1.1.2 鋼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因1.1.3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一般概念1.1.4 混凝土結構的組成1.1.5 混凝土結構的優缺點1.2 混凝土結構的發展1.2.1 混凝土結構的誕生1.2.2 混凝土結構材料方麵的發展1.2.3 混凝土結構體係方麵的發展1.2.4 混凝土結構理論研究方麵的發展1.2.5 混凝土結構的模型試驗技術和計算機仿真技術1.3 混凝土結構的應用1.4 本課程的特點和學習方法思考題
2 鋼筋與混凝土材料的基本性能2.1 鋼筋的強度和變形2.1.1 鋼筋的形式和成型2.1.2 單調荷載下鋼筋的強度和變形2.1.3 鋼筋的冷加工和熱處理2.1.4 鋼筋的徐變和鬆弛2.1.5 重復和反復荷載下鋼筋的強度和變形2.2 混凝土的強度和變形2.2.1 混凝土立方體受壓2.2.2 混凝土軸心受壓2.2.3 混凝土受拉2.2.4 復閤應力狀態下混凝土強度2.2.5 重復荷載下混凝土的強度和變形2.2.6 長期荷載下混凝土的變形2.2.7 混凝土的收縮、膨脹和溫度變形思考題附錶2-1 普通鋼筋強度標準值、設計值、彈性模量及極限應變附錶2-2 預應力鋼筋強度標準值、設計值、彈性模量及極限應變附錶2-3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疲勞應力幅限值附錶2-4 預應力筋疲勞應力幅限值附錶2-5 混凝土強度標準值、設計值,彈性模量,疲勞變形模量附錶2-6 不同疲勞應力比值P:時混凝土受壓疲勞強度修正係數
3 粘結與錨固3.1 粘結作用與粘結機理3.1.1 裂縫齣現前的粘結作用3.1.2 裂縫齣現後的粘結作用3.1.3 粘結試驗山3.1.4 粘結機理及粘結破壞形態3.1.5 搭接的工作機理3.2 鋼筋與混凝土間的粘結強度3.2.1 粘結強度3.2.2 影響粘結強度的因素3.3 鋼筋在混凝土中的錨固長度3.3.1 錨固長度的理論分析3.3.2 實用的錨固長度計算公式思考題
4 軸心受力構件的性能與計算4.1 工程實例及構件的配筋形式4.2 軸心受拉構件的受力分析4.2.1 軸心受拉構件試驗研究4.2.2 軸嚮拉力與變形的關係4.3 軸心受拉構件承載力計算公式的應用4.3.1 既有構件軸心抗拉承載力計算4.3.2 基於承載力的構件截麵設計4.4 軸心受壓短柱的受力分析4.4.1 短柱的試驗研究4.4.2 短柱壓力與變形的關係4.4.3 荷載長期作用下短柱的受力性能4.5 軸心受壓長柱的受力分析4.5.1 長柱的試驗研究4.5.2 穩定係數4.5.3 軸心受壓柱的承載力計算公式4.6 軸心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公式的應用4.6.1 既有構件軸心抗壓承載力計算……5 受彎構件正截麵的性能與計算6 偏心受力構件正截麵的性能與計算7 構件斜截麵的性能與計算8 構件扭麯截麵的性能與計算9 構件的衝切及局部受壓性能與計算10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性能與計算11 混凝土構件的使用性能12 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能

精彩書摘

  既有混凝土結構的性能評估一般認為是擬建結構設計的逆過程,很長時間以來人們也一直這樣去做。可是,既有結構是已經存在的客觀實體,有著與擬建結構不同的顯著特點:①一些在設計階段按隨機變量處理的永久荷載可以按確定量考慮。結構自重是最常見的永久荷載,在設計階段考慮它的隨機性,是由於存在材料、施工等方麵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但是結構一旦建成,這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便成為曆史,結構自重在客觀上是確定的。②對擬建結構而言,截麵的幾何尺寸、材料性能等參量皆為隨機變量,而對既有結構而言,則是這些隨機變量的一次具體實現,理論上這些量也都是確定量,大部分是可測的。③既有結構的使用曆史也為人們提供瞭大量的有用信息,比如結構所承受過的最大荷載以及在該荷載下的使用性能,等等。國內外對既有結構的性能評估方麵已做瞭大量的工作。國外已將部分成果寫入規範,如美國AcI31895規範規定:如果構件的尺寸和材料的強度均通過實測獲得,則可提高設計驗算公式中的強度摺減係數,以此來驗算既有結構的承載力。作者對既有結構目標使用期內的荷載和結構抗力概率模型進行瞭分析研究,提齣瞭基於近似概率的既有結構構件安全性分析方法。並被上海市地方標準《既有建築物結構檢測與評定標準》(DG/TJ08—804—2005)所采納。  3.結構的全壽命維護  結構全壽命維護涵蓋結構檢測、監測、既有結構性能評估、結構維修、結構加固和結構改造等多方麵的內容。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外大量學者在上述相關領域進行瞭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瞭較完善的結構全壽命維護理論體係,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工程實踐。目前,國內已在國傢、行業、協會和地方等不同層次上製定瞭相應的標準、規範。  1.2.5混凝土結構的模型試驗技術和計算機仿真技術  結構試驗在“混凝土結構理論”的誕生和發展過程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世界各國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都是以大量的試驗數據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體形特殊、結構復雜的混凝土結構物往往還要通過整體結構的模型試驗來驗證設計理論、改進設計方法。隨著試驗設備的不斷改進、數據采集係統的不斷完善、結構模型試驗理論的不斷完備,混凝土結構的試驗已從單純的材料性能試驗發展至今天的材料、構件和結構試驗並用;試驗中的加載方式也由單純的靜力加載發展至今天的靜力、僞靜力、擬動力和動力等多種方式(圖1一6)。但是,結構試驗尤其是大型結構的試驗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同樣的試驗很難重復做多次,且縮尺模型試驗具有“失真”效應。若能建立一種通過計算分析來“模擬足尺模型試驗”的方法,作為輔助的研究手段,則能彌補實體試驗的不足,對混凝土結構理論的發展與應用將産生積極的作用。  20世紀60年代以來,計算機仿真技術(又稱計算機模擬技術)已由最初的數值模擬以及數值模擬結果的圖形顯示,發展成為今天的與信息論、控製論、模擬論、人工智能、多媒體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相關的一門高新技術學科。應用計算機仿真技術可進行試驗模擬、災害預測、事故再現、方案優化、結構性能評估等難以進行甚至由於當時條件的限製而不可能進行的一些工作。近年來,計算機仿真技術在混凝土結構工程中的應用日益普遍,國內外很多學者已在這方麵做瞭大量的工作。如,日本東京大學的學者用離散單元法對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在遭遇強烈地震作用時的倒塌過程進行計算機仿真分析;國內清華大學江見鯨等對混凝土構件的破壞過程進行過模擬。  ……

前言/序言

  科學技術的進步、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要求教材應有明確的目標、閤適的體係、創新的內容和言簡意賅的錶達方式。這正是編者所追求的。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是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一門主要專業基礎課。設置該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由鋼筋及混凝土兩種材料所組成的結構構件的基本力學性能和計算分析方法,瞭解該課程與先修力學課程的區彆和聯係,初步獲得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為後續專業設計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  作為一門專業基礎課,“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與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先修力學課程以及後續結構設計課程都有明顯的不同。與前者相比,混凝土結構的基本理論不能僅靠嚴密的邏輯推導來建立;與後者相比,本課程較注重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的介紹,而不是趨於成為結構設計規範的說明書。為此,本教材在思維方式上既強調理論推導,又不忽視經驗歸納;在體係的構架上力求理論與應用並重:在內容的選編上以材料性能、混凝土和鋼筋的共同工作性能以及混凝土構件基本性能的分析與計算為主綫,循序漸進,並注重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其他同類教材相比,本教材的特點是:注重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的介紹,以及基本理論在擬建結構設計和既有結構性能評估兩方麵的應用。教材每章都附有思考題和練習題。  本教材是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係列教材編寫計劃項目之一,是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築工程係、地下建築工程係和橋梁工程係長期從事混凝土結構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的教師通力閤作、辛勤勞動的結果。全書共分12章。其中,顧祥林完成瞭第1章和第5章的寫作,周剋榮負責第2章和第9章的寫作,蘇小卒負責第7章和第8章的寫作,林宗凡負責第11章的寫作,屈文俊負責第10章的寫作,湯永淨負責第3章和第4章的寫作,吳迅負責第6章的寫作,張偉平負責第12章的寫作,結構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陳少傑完成瞭第5章中所有例題的計算,結構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李玉鵬協助進行瞭部分文檔的處理和修改工作。最後,由顧祥林統一修訂成稿。  在本教材編寫之前,同濟大學教授張譽先生已主編過一本《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教材,並在三年多以前由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齣版,為本教材的編寫提供瞭很好的範本。在此,謹嚮張譽教授及有關編寫者錶示衷心感謝!  限於編者的學識,本書中定有不當或錯誤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用戶評價

評分

不錯的書,是正版的

評分

質量很好 早就想買瞭 最終還是在京東買瞭 質量非常的好 下次還來。。。。。

評分

書一下子買瞭好幾本,這本還沒有辦法看呢,有光盤,應該不錯

評分

用著不錯,上京東,我放心

評分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good

評分

還沒讀,但之前聽說很好。

評分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的結構設計、施工和科研人員參考。

評分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評分

今天剛剛拿到書,這本(:..美1.美):..吉姆·蘭德爾1.吉姆·蘭德爾(:..1.)寫的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很不錯,經過對人們的學習方式進行多年研究,作者推齣瞭這一叢書,旨在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釋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話題。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內容以故事的形式呈現,妙趣橫生、發人深省。企業傢兼獲奬作傢吉姆·蘭德爾及其係列叢書作傢團隊,通過對時間這一主題進行全麵和幽默的概述,同我們一起分享瞭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其成果便是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其對時間管理謀略的分析發人深思,讓人受益無窮。這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將是你曾擁有過的最美好的時光!閱讀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你將學會擊退拖延的衝動專注,專注,再專注提高記憶力和速讀技巧處理多重任務創建時間日誌戰勝分心創立目標—步驟一時間分析充分利用時間間隙如何利用時間強大且有影響力進行優先選擇執行二八定律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為簡單有趣的個人管理叢書之一。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作者從大量關於時間管理的書籍和文章中歸納齣約50條原則,並在書中一一展示。時間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時以故事的形式來介紹時間管理,行文生動活潑,配有精美描圖。適閤對時間管理感興趣的讀者休閑閱讀。歡迎您閱讀本係列物。本書用圖畫、對話和文本來傳遞信息,既簡潔明瞭,又賞心悅目。在我們這個惜時如金而又信息如潮的時代,大多數人擠不齣時司去進行閱讀。因此,我們對重要問題的理解往往浮光掠影——不像長年纍月專注於此類研究的思想傢和教師那樣見解獨到、入木三分。這套叢書旨在解決這一問題。為瞭把這套叢書呈現給你,我們的讀者和研究人員做瞭大量的工作。我們閱讀手頭可以找到的與主題有關的一切材料,同時與專傢作瞭深入交談。然後,結閤自己的經驗,提煉齣這一係列叢書,期望你讀後能有所受益。我們的目標就是為瞭你的閱讀。故此力求聚集要點、提取精華,集教育意義和閱讀樂趣於一書。本書設計簡約,但我們對待其中的信息卻極其嚴肅認真。請不要把形式和內容混為一談。你閱讀本書投入的時間,必將會換來無數倍的報償。即使你的大腦一次能夠容納幾大組信息群,你也難以在同一時間對多個信息群進行意識清晰的處理——卻不産生不良影響盡管從生理角度來說,有時一次能夠從事幾種不同的腦力勞動,但其精確度和效果將很快會大打摺扣。科學傢哈羅德·帕施勒()錶示當人們同時在做兩種認知任務時,他們的認知能力可能會從哈佛的水平下降至一名八歲兒童。這種現象被稱為雙重任務乾擾教訓很清楚如果準確性很重要,那麼,就不要分散你的注意力。多重任務執行者是在用混亂代替專注。而那是一種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