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修订本之主要增加内容:依据满文、汉文、英文史料;依据满文档案;利用满文、汉文玉牒:增加对康熙帝去世前后相关情况的阐述;对康熙后期兴建郑家庄行宫与王府、雍正初年弘皙迁移郑家庄及其有关问题做了增补;对左副都御史劳之辨疏请复立皇太子、雍正帝第三子弘时在康熙年间的情况,补充史料,加以论述;道咸年间汉族士人对于秘密建储制度的看法等问题,均补充史料,加以论述;对《爱新觉罗宗谱》中若干记载,予以订正;等等。
内容简介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修订本)》采用第一手材料满文档案,并广泛搜集、运用其他史料,将清朝皇位继承制度的嬗变与清朝皇权的产生、发展、中衰、消亡进程作为一个整体,从历史、政治、文化、心理等不同视角,进行了综合考察。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具有与其他王朝迥然不同之处。它先后有过四种皇位继承形态,经历了从不立储君,到公开建储,又到暗定储君,再到不立储君的曲折变化;它所创立的秘密建储制度,解决了皇储矛盾与储位之争问题,是对中国皇位继承制度的重大改革。
作者简介
杨珍,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曾参加《中国史稿》《清代全史》《清代人物传稿》《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书的写作,著有《康熙皇帝一家》,《康熙帝本传》(合著),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皇权与皇权传承
第二节 清朝皇权与皇权传承
第三节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研究回顾
第二章 汗位推选制度
第一节 汗位推选制的产生与实施
一、后金汗权的建立与努尔哈赤选立继承人的失败
二、八王共治国政制与皇太极继位
1.建立在八王其治国政制基础上的汗位推选制
2.八王共治国政制对于皇太极的“保护”作用
第二节 崇德时期的皇位传承
一、天聪汗权向崇德皇权的转变
二、皇太极的建储意图
三、形同而质异的汗位推选制
第三节 汗位推选制的消亡
一、清朝入关与皇权高度集中、强化韵奠基阶段
二、顺治帝的建储意图
1.孝庄太后与顺治帝的关系
2.储君人选分歧
三、顺康之际皇位交接
第四节 关于汗位推选制的几点思考
一、与氏族推选制及世选制的异同
二、短暂的最高权力传承制度
三、天、崇、顺、孝(庄)权力传承思想之演变
第三章 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度(上)
第一节 实施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的政治环境
一、康熙朝皇权的集中与强化
1.清除鳌拜集团
2.改进中枢辅政机构解决皇权与阁权的矛盾
二、崇儒重道方针的确立
三.建储前的形势
四、满汉朝臣对建储的态度
第二节 康熙帝对子嗣的教育
一、以满文化为本、汉文化为用的教育宗旨
二、文武兼备的培养目标
三、注重实践的施教特色
四、亲自谕教严格要求
第三节 权力关系:皇帝与储君、储君与皇子之间
一、皇帝与储君关系的嬗变
1.皇太子的成长环境
2.皇帝与储君矛盾的积累深化
二、太子党的构成特点
1.皇太子与汉族大臣的疏离
2.太子党中的满族大臣
3.索额图的谋主角色
三、皇子中反太子派的形成
1.天潢贵胄的地位与权势
2.反太子派与中立派
第四章 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度(下)
第一节 两废太子(197)
一、皇权的限度:嫡长子皇位继承制下储权对皇权的反作用
二、反太子派与皇太子的第一次较量:一废太子
1.“帐殿夜警”与皇长子等在一废太子中的作用
2.皇太子的“狂易之疾”
3.满汉传统观念的冲突与复立太子
4.一度太子的社会反响
三、反太子派与皇太子的第二次较量:二废太子
1.反太子派的倒太子活动
2.二废太子的导火线:景熙首告托合齐结党会饮案
3.皇太子再废反太子派受挫
四、康熙朝晚期的储位之争
1.废太子的潜在威胁与康熙帝的防范措施
2.皇八子的角色转换皇四子的韬晦之策
3.康熙帝晚年的忧虑
第二节 秘密建储计划
一、秘密建储计划的形成
二、康熙帝的秘密建储思想
三、皇十四子西征
第三节 康熙帝之死
一、三种文字六则记载
二、传位疑点
三、“惟一的、可疑的见证人”
第四节 关于康熙朝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的几点思考
一、与历代汉族王朝不同之处
二、严格与宽容:两种文化形成的差异
三、下五旗王公扮演的角色
四、对嫡庶有别原则的部分背离
五、康熙帝的性格、作风因素
六、皇权高度集中与强化态势的影响
第五章 秘密建储制度
第一节 秘密建储方针的成功实践
一、雍正帝急于秘密建储的背景分析
二、雍正帝的秘密建储思想
三、雍正帝杀子辨疑
第二节 秘密建储制度的确立
一、秘密建储制度化与乾隆帝的建储思想
1.乾隆帝的秘密建储
2.乾隆帝对康雍二帝建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乾隆帝的重要贡献
二、弘皙“心怀异志”案
三、乾隆帝内禅与秘密建储
第三节 成为“家法”后的秘密建储制度
一、继续专权颓势难挽
二、嘉道二帝建储
三、清朝中衰之势在皇位传承中的反映
第四节 关于秘密建储制度的几点思考
一、对秘密建储制度的总体评估
1.中国皇位(皇权)传承中的制度创新
2.对于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立储原则的局部扬弃
3.秘密建赌制度的局限性
二、皇权极度集中与强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秘密建储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历史过程
四、秘密建储制度的多元文化特色
五、两种皇位继承制度下统治集团成员的不同关系与心态
第六章 懿旨确立嗣君
第一节 晚清皇权
一、主权不断丧失与皇权的重大变化
二、慈禧专权
1.皇权衰微与辛酉政变
2.垂审听政体制的确立
3.慈禧专权的四个阶段
4.慈禧长期专权的原因
三、地方势力的增长
第二节 内外矛盾交织下的皇位传承
一、秘密建储制度的终结
二、光绪帝继统
三、戊己废立
四、最后一次皇位交接
第三节 慈禧的权力传承思想
一、对秘密建储制度的吸收借鉴
二、传位不传权的主旨
三、联姻的策略
结语
附表一:清朝皇帝简表
(一)清朝入关前诸帝
(二)清朝入关后诸帝
附表二:清朝皇子简表
(一)太祖天命汗诸子
(二)太宗崇德帝诸子
(三)世祖顺治帝诸子
(四)圣祖康熙帝诸子
(五)世宗雍正帝诸子
{六)高宗乾隆帝诸子
{七)仁宗嘉庆帝诸子
(八)宣宗道光帝诸子
(九)文宗咸丰帝诸子
主要参考文献与书目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节 皇权与皇权传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依据秦国原有的政治制度,并吸取夏、商、周及关东六国政治制度之长,创建了皇帝制度,中国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
中国皇帝制度,是以皇帝为核心,绝对专权的官僚政治制度。从秦始皇建立第一个大一统中央王朝开始,这一君主专制政体,在中国存在2100余年(前211-1911年)之久。
皇权即皇帝拥有的国家全部统治权。它的行使及其传承,即行权与传权,是皇权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统治权的行使中,皇帝对大政方针的决策权乃是重中之重。
皇帝制度下,举凡国家立法、司法、人事、财政、军事、外交、内政、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权力,无不为皇帝所独揽,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习俗以及思想,也在皇帝不同程度的监控之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①的诗句表明,早在周朝,人们就已产生一切权力归于最高统治者(王)个人的思想。其后,在社会剧烈变动,诸侯兼并战争愈演愈烈,中国的大一统局面日益临近的形势下,经过诸子百家中一些学派的发展、鼓吹,上述思想终于演变为绝对专权的大一统政治理念,并在秦始皇创建的皇帝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
前言/序言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修订本)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让长子执政,他自小心胸狭窄,不体恤部众,容易出问题;如果让弟弟执
评分
☆☆☆☆☆
很喜欢的图书,支持京东
评分
☆☆☆☆☆
焦点。原本钩心斗角、各怀鬼胎的五大臣和四贝勒,心照不宣地结成同盟
评分
☆☆☆☆☆
这种书买了不看,想看的时候拿过来直接翻资料,挺好的
评分
☆☆☆☆☆
好书一件,京东价格给力。
评分
☆☆☆☆☆
作者写的书都很好,喜欢。对清朝感兴趣的不妨看看,很有意思。
评分
☆☆☆☆☆
挺好的书就是薄了点啊!要是能写的再深入专注一点就好了!但是原题命名还是值得借鉴的!
评分
☆☆☆☆☆
败来犯之敌一万人。此役让褚英赢得了“阿尔哈图图门”的嘉号。阿尔哈
评分
☆☆☆☆☆
从后来五大臣和四贝勒呈递给努尔哈赤的诉状来看,褚英的政治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