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概论》叙述了如何把握好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回答了马克思主义如何应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引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变革。解答了马克思主义如何回应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掀起的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概论》可供现代科学技术革命领域师生研读使用。
目录
导论马克思主义:解读科学技术革命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新课题
第一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诞生及其影响
第二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在宇宙学提出的哲学问题
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在物理学提出的哲学问题
第四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在生物学提出的哲学问题
阅读材料《时间简史》节选
第二章 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构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政治的互动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互动
第四节 科学技术与教育的互动
第五节 贝尔纳、默顿的科学社会学分析
阅读材料科学的建制
第三章 科学技术革命与国家创新体系
第一节 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与功能
第二节 发达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
第三节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阅读材料硅谷之路
第四章 科学技术革命与伦理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生态伦理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医学伦理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学术伦理
阅读材料人的克隆:支持和反对的论证
第五章 科学技术革命与全球化
第一节 全球化内涵
第二节 全球化三次浪潮及其背景之下的社会变革
第三节 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阅读材料《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节选)
第六章 科学技术革命与西方社会思潮
第一节 科学主义与哈耶克对科学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
阅读材料从历史的观点看“两种文化
第七章 科学技术革命与21世纪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溯源和时代背景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精彩书摘
而在这一时代,自然科学的其他部门还处于襁褓之中。物理学除光学(主要是几何光学)由于天文观测的需要有了较大的发展,对于磁、电、热、声的研究还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化学只是到了18世纪末期才刚刚摆脱燃素说的统治;生物学虽然建立了生理学和动植物分类体系,但是对于整个自然界的研究还处于启蒙阶段。
因此,尽管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但毕竟处于人类认识自然的初级阶段。由于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当时科学研究方法(实验、解剖、分析、归纳)养成的习惯以及社会的、阶级的原因,使得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不能不打上机械论、形而上学和经验论的烙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宇宙不变”和“物种不变”,代表人物是牛顿和林耐。在近代早期搜集材料阶段,为了认识自然事物,首先必须认识它是什么,不是什么,然后再弄清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和运动发展规律,于是把它从现实的普遍联系中割裂开来,暂时将它看作是孤立的、静止的、与周围事物没有任何联系的对象。后经哲学家的总结和概括并上升到哲学世界观的高度,就形成了18世纪具有广泛影响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所以,形而上学自然观是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相对应的。
恩格斯指出:“在从笛卡儿到黑格尔和从霍布斯到费尔巴哈这一长时期内,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进入19世纪,科学研究的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以前主要是搜集经验事实转向对事实材料的综合整理,并将经验材料概括提高为系统的理论。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阶段过渡到整理材料阶段,由经验阶段发展到理论阶段,自然科学各学科走向全面繁荣是这一时期科学发展最重要的特点。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进展又是发端于天文学领域,继而引起地质学领域观念的新变革。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发表了《宇宙发展史概论》,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尽管在这一假说中还有牵强之处,但它仍不失为具有较大价值的科学假说。遗憾的是,当时没有引起科学界的注意。直到41年后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在其出版的《宇宙体系说》中又提出类似假说时,才得到人们的重视。康德一拉普拉斯星云假说有一个逻辑推论:地球表面的地质应该与太阳系以及地球一样,是一个长期演化过程的产物。
前言/序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作为博士生政治理论公共课程,已经有不少版本的教材面世,纵览这些教材,虽然各有特色,但尚存某些不足。本书试图立足于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见长、医农文史相辅相成的基本点,在内容安排、编写模式上力求有所突破、我们的原则是:不求体系完整,但内容力求标新,方法力求创意;政治学术力求相切,思想知识力求融合;叙述分析力求并举,广度深度力求兼顾。经过多次酝酿,反复商榷,形成由导论和七个章节构建的逻辑框架。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如何把握好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或关系是个难点。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几乎在所有学科领域全面展开,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课题,马克思主义应该作出怎样的应对?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引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变革以及全球化的趋势,马克思主义应该作出怎样的判断?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掀起的西方各种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应该作出怎样的回应?对这些问题,本书试图加以回答,供博士生参考借鉴。
本书由孙毅霖任主编,闫宏秀任副主编,各章的具体编写分工如下:导论、第七章,孙毅霖;第一章,杨庆峰;第二章,董煜宇;第三章;吕旭龙;第四章,闫宏秀;第五章,王嫒;第六章,王延峰。孙毅霖拟定了编写提纲,并与闫宏秀负责全书的统稿定稿。
我们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阅引用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由于篇幅所限,未能一一注明,谨表由衷的感谢!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985二期工程的资金赞助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领导的鼎力支持,谨表诚挚的谢意!
由于水平有限和时间仓促,有疏漏和不足之处尚待各位同仁和读者不吝赐教。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概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内容比较科普,是了解新科技革命的普及读物,如果更深入一点更好
评分
☆☆☆☆☆
内容比较科普,是了解新科技革命的普及读物,如果更深入一点更好
评分
☆☆☆☆☆
学校考试用书,平时上课不用书也就算了,要考试还是开卷考,没书不行啊,至于内容,并非本专业,不作评论。
评分
☆☆☆☆☆
上课用书,考试要用,必须得买
评分
☆☆☆☆☆
学校考试用书,平时上课不用书也就算了,要考试还是开卷考,没书不行啊,至于内容,并非本专业,不作评论。
评分
☆☆☆☆☆
上课用书,考试要用,必须得买
评分
☆☆☆☆☆
内容比较科普,是了解新科技革命的普及读物,如果更深入一点更好
评分
☆☆☆☆☆
上课用书,考试要用,必须得买
评分
☆☆☆☆☆
内容比较科普,是了解新科技革命的普及读物,如果更深入一点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