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较高的文学涵养,古诗、比喻……恰当又能调节气氛。新文化史的特征也是文学与史学的结合,以尊重事实为基础,一改叙述的沉闷笔调,让人耳目一新。
评分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新史学的发展,由研究大的支干转向研究小的细节,与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结合,强调科学性,以小见大地证明、得出结论。这与社会分工细致,学科的渗透越来越强是分不开的。同时,全球化的趋势在近百年越来越强,于是眼光从西方中心转向世界。费正清“西方挑战,中国回应”言犹在耳,此时已把中国的近代化与西方联系在一起,又有声音“中国与西方处同一时代,不分古代现代近代,拥有各自的发展轨迹。”
评分因为主要是演讲文,所以很多问题比较简要,点到为止
评分继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谈》之后系统论述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书,内容待细读。
评分王老师常在海外,近水楼台先得月。
评分热天热帖热帖热帖热帖
评分年的北大,有一群教授。 梁漱溟,25岁;胡适,27岁;刘半农,27岁; 刘文典,27岁;林损,27岁;周作人,33岁; 陈独秀,39岁;朱希祖,39岁…… 校长是蔡元培,50 岁。 最年轻的是画法研究会导师徐悲鸿,23岁。 这个年龄,搁现在许多人还是“啃老一族”, 而前辈们已经
评分观点很新颖,文字很灵动,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