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普天王、《哲学家杂志》主编巴吉尼畅销著作,龟毛症侯群、自以为逻辑严密者自检手册!
台湾高中职百校百大阅读推荐图书之一。
面对社会上众多混乱的声音,找回理性判断的能力,拥有清晰的思路,解除根深蒂固的痛苦。
严密有趣的进阶测试,清晰易懂的题目解析,使本书成为英国受欢迎的哲学普及类读物。
“这本书挑战了你的思维方式。书中有很多测试,揭示了面对不同问题,你是如何思考的。非常有趣!”——读者推荐
全球智慧分享大会 TED演讲嘉宾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在《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中,作者精心设计了12道检测思考清晰度的逻辑谜题,涵盖哲学、逻辑推理、信仰、思想一致性、禁忌底线、道德标准、艺术、身心灵、自由逻辑常识等多个有趣话题。
读者可以通过12道逻辑谜题检测思考的清晰度,快速提高思考力,抓住别人的思维漏洞!
作者简介朱利安?巴吉尼
《哲学家杂志》共同创办人、主编,英国知名的畅销哲普作家。
哲学博士,定期为《卫报》《独立报》《泰晤士报》《展望》及《新人文》等报刊撰稿,并且固定在英国广播公司第四电台上发声。
《卫报》称他:“拥有一颗清明的心智,使得他在哲学及书籍的领域中格外杰出。”
杰里米?斯唐鲁姆
《哲学家杂志》共同创办人,英国知名作家。
社会学博士,目前是作家、网页设计者与程序设计师。
他和巴吉尼合作多多本哲学普及著作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作者的又一著作。
挖掘思想漏洞,颠覆认知,脑洞大开。
思想实验是真实场景的简化浓缩,现在甚至未来都难以真实发生。实验中剔除复杂变量,将变量引向极端,旨在让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个核心概念或问题上,挖掘我们的真实想法和思想漏洞。这既不是一本参考书,也不是古老谜题的解答合集,看完并不能直接得到答案。这只是个开始,你不只会爱不释手,还会抑制不住地思考。
一天一个故事,锻炼思维,发人思考,通勤路上的不二选择。
内容简介·如果研究红颜色的专家是红绿色盲,还算不算专家?
·如果实现了长生不死,那么每一天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救生艇上的物资只够维持12个人的生命,那么第13个人还要不要救?
·如果一幅被埋葬的作品公之于众之际就会被损毁,该不该公开?
·“忒修斯”号船在修补过程中材料被全部替换,用替换下的旧材料又建造了一艘船,那么哪一艘才是原来的“忒修斯”号呢?
……
100个思想实验,挖掘我们的真实想法和思想漏洞。
《好用的哲学》收集与汇总了哲学进行区别、论证及批判的工具,也讲述了哲学的局限性,涵盖了著名哲学家提出的前沿概念和原则。文中配以哲学大师字字珠玑的肖像,让哲学不再枯燥,使阅读充满乐趣;更重要的是,让你也可拥有推理大师般无懈可击的逻辑思考能力!
《简单的哲学》和《好用的哲学》是一套介绍哲学推理方法和原则的指南丛书。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阅读众多文献才能够掌握的内容,初学者抑或哲学家都能从中方便地找到。不管你是刚刚拜在哲学门下的菜鸟,还是哲学大师的骨灰级粉丝,都会让你爱不释手!
目录第1章概念的区别工具
事物多具有两面性,哲学对概念的划分方法亦是两两相对。清晰地区分辩论双方各自所持的观点,有助于我们辩证地思考事物的本质属性、形式与范畴、发展逻辑关系,对认识人类的思想意志、行为动机,构建社会伦理道德及完善日常语言逻辑也大有裨益。
案例:
谁是先验,谁是后验
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时间是同一个“时间”吗
“ 7+5=12”心理学、逻辑学解读大不同
“ 杀人是错的”会阻止你杀人吗
上帝存在还是不存在
哲学家如何照单点菜
1.1 先验与后验 / 002
1.2 绝对与相对 / 008
1.3 分析与综合 / 014
1.4 直言与模态 / 020
1.5 条件与双条件 / 023
1.6 从物与从言 / 027
1.7 可撤销与不可撤销 / 032
1.8 蕴含与蕴涵 / 036
1.9 本质与偶性 / 042
1.10 内在论与外在论 / 049
1.11 亲知的知识与描述的知识 / 055
1.12 必然性与偶然性 / 061
1.13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 066
1.14 客观与主观 / 073
1.15 实在论与非实在论 / 078
1.16 含义与指称 / 083
1.17 句法与语义 / 087
1.18 厚的概念与薄的概念 / 092
1.19 类型与个例 / 096
第2章大师级的工具
休谟之叉、奥卡姆剃刀、罗素悖论是怎么回事?
哲学里还有哥白尼革命?哲学是精妙、简练、准确而深刻的语言真理,且看尼采、柏拉图、康德、笛卡儿、亚里士多德及黑格尔这些大师,是如何雄辩形而上学、存在与同一性这些宇宙级别命题的!让你也有机会具备哲学家的思考能力!
案例:
哲学家们的微博体
“ 会笑”并不决定人之为人
克尔凯郭尔的“间接沟通”
真人火星乾坤大挪移
2.1 格言、片段、短评 / 104
2.2 范畴和种差 / 110
2.3 诘难和绝境 / 116
2.4 休谟之叉 / 121
2.5 间接话语 / 127
2.6 莱布尼茨的同一律 / 133
2.7 奥卡姆剃刀 / 141
2.8 现象学方法 / 147
2.9 符号和能指 / 154
2.10 先验论证 / 161
第3章激进的批判工具
哲学追问的是对世界上一切事物深层的反思与批判,在历史的长河中鲜有自成理论体系的不朽学说传世,它们事关政治、道德、权利、法律等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们是伟大的思想家留给
后人的无价财富。
案例:
权力的微观物理学
如何用拉康的方法消解男权主义
“ 世界灵魂”在哪里,请出示证据
如何用好尼采这把剑
如何用实用主义批判或评价其他思想
如何指责别人在否定自身的自由
3.1 阶级批判 / 170
3.2 解构主义对“在场”的批判 / 175
3.3 经验主义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 180
3.4 女性主义的批判 / 184
3.5 福柯对权力的批判 / 188
3.6 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 193
3.7 拉康的批判 / 198
3.8 对自然主义的批判 / 202
3.9 尼采对基督教- 柏拉图主义文化的批判 / 207
3.10 实用主义者的批判 / 212
3.11 萨特的“自欺”批判 / 217
第4章工具的局限性
一些人长久地在哲学的小径上踽踽独行,能将其心灵汇集为这些工具表达出来已弥足珍贵,且文本所能够承载的思想亦是寥寥。而哲学是人的学问,要受到哲学家所处时代及人类自身的局限,而他们所遗留的问题,也正是哲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案例:
如何应用不完全性定理
哪些哲学家信奉“神秘主义”
与集合相悖的“罗素悖论”
如何分解“善”的概念
“ 我思,故我在”是自明的吗
如何证明“太阳围绕地球转”
4.1 基本信念 / 224
4.2 哥德尔和不完全性定理 / 229
4.3 哲学与艺术和作为艺术的哲学 / 233
4.4 神秘的经验和启示 / 238
4.5 悖论 / 243
4.6 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 249
4.7 初始概念 / 254
4.8 自明真理 / 259
4.9 怀疑主义 / 264
4.10 非充分决定性 / 270
译者后记/ 274
《简单的哲学》从论证的工具到评价的工具,教你如何运用哲学进行有效又健全的思考……它用凝炼概括的术语,辅以生动有趣的插画,结合生活中富有趣味性的辩论话题,为你一一解析论证推理的秘诀,可谓哲学入门工具书的不二选择!
在《简单的哲学》和《好用的哲学》里,我们将高深莫测的哲学知识简单化,把触不可及的哲学工具变得好用,不管你是刚刚拜在哲学门下的菜鸟,还是哲学大师的骨灰级粉丝,都会让你爱不释手!
目录第1章论证的基本工具
哲学是理性的推理,更是思辨的论证。而论证就像个
生产三明治的机器,放入前提这种原料,经过演绎或
归纳的构建加工,就会得到或真或假的结论三明治。
其论证生产过程环环相扣,属性稍异,便是公理与谬误
两重天。完整的逻辑思维构建,基本工具来铺路。
案例:
凶手一定是三文鱼博士吗
太阳明天会不会升起呢
诗意的、宗教的、哲学的真理
“赌徒谬误”名字的“谬误”
别说自由贸易公不公平
任何一种理论都可能是错误的,即便它看起来正确
1.1 论证、前提和结论
1.2 演绎
1.3 归纳
1.4 有效性和可靠性
1.5 无效性
1.6 一致性
1.7 谬误
1.8 反驳
1.9 公理
1.10 定义
1.11 确定性和可能性
1.12 重言式、自相矛盾和矛盾律
第2章论证的高级工具
推理的形式与论证的方法过程,是促使哲学前进的发动机。
辩证法旨在认识人类自我和世界的本质,揭示其最深层的真理;
而还原则要求我们透过复杂的现象,去寻求那个最为根本、简
单的现象,进而解释它,这便是哲学的追求;虚构的思想实验散
发着哲学的独特魅力,它运用想象进行推理来检验我们的直觉,
可谓论证高级工具的奇思妙想。
案例:
一道数列难题 1、2、3、4、5、6、__?
乌鸦悖论
迸发的直觉可不可靠
桌子是不是一种逻辑建构
“多”和“一”
可能世界和孪生地球
2.1 不明推论
2.2 假说演绎法
2.3 辩证法
2.4 类比法
2.5 特例与例外证明规则
2.6 直觉泵
2.7 逻辑建构
2.8 还原
2.9 思想实验
2.10 有用的虚构
第3章评价的工具
日常生活里种种滑稽戏谑的事例都充满了哲学思辨的色彩,
而如何评判一个论证的好坏,却众说纷纭。有效地运用哲学
来理性地思考事件的因果、自然规律、伦理道德,与人类自
身及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案例:
我们有自由意志吗
“所有事物”的“一个”起因
瘦了一克又一克的胖子
心灵的本质是什么
钱给“倪脑”还是“倪身”
3.1 替代性解释
3.2 歧义谬误
3.3 二值律和排中律
3.4 范畴谬误
3.5 其他条件不变
3.6 循环论证
3.7 概念的不连贯性
3.8 反例
3.9 标准
3.10 误差理论
3.11 虚假二分法
3.12 虚假因果
3.13 起源谬误
3.14 两难困境
3.15 “是”与“应该”的区分
3.16 蒙面人谬误
3.17 同样有罪
3.18 宽容原则
3.19 乞题
3.20 归谬法
3.21 冗余
3.22 无穷倒退
3.23 拯救现象
3.24 自我击败论证
3.25 充足理由律
3.26 可检验性
《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这本书的视角实在太刁钻、太引人深思了。它挑战了我们最根深蒂固的道德直觉。我以前从未认真思考过动物的权利问题,总觉得那是个遥远且不紧迫的话题。但作者通过这个看似荒诞的假想情境,将功利主义、义务论等伦理学流派的核心矛盾暴露无遗。阅读过程中,我的内心经历了无数次的挣扎和自我辩驳,仿佛我就是那个必须做出选择的决策者。那种思维上的“煎熬”是阅读的乐趣所在,它迫使你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舒适区,去尝试用完全不同的生命视角去理解“价值”和“权利”的边界。文字的张力把握得极好,既有严密的逻辑推导,又不失文学作品应有的感染力。这本书读完后,我去看待餐桌上的食物,乃至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态度,都发生了微妙但持久的转变,这正是优秀哲学作品的力量。
评分这套书真的让我对哲学产生了全新的认识,它不是高不可攀的学院派理论,而是真正能与我们日常生活连接起来的工具。读完《简单的哲学》,我才明白,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其实都值得我们停下来思考一下背后的逻辑。它用一种非常亲切的方式,把那些晦涩的概念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我们听,让我这个哲学“小白”也能迅速抓住重点。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自由意志”的讨论,作者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引导我们去审视自己做决定的过程,那种被激发的好奇心,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它就像一本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只不过这次的线索是关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我甚至开始在跟朋友聊天时,不自觉地运用书里的一些思考框架,那种思维被拓宽的感觉,简直太棒了。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快餐读物,更像是装在了脑子里的一把瑞士军刀,随时可以拿出来解决生活中的“疑难杂症”。
评分另一本《好用的哲学》简直是为我这种实用主义者量身定制的。我一直觉得哲学太虚了,跟我的工作和生活八竿子打不着。但是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展示了哲学思想是如何渗透到我们决策制定、批判性思维乃至人际交往中的。我尤其欣赏作者如何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商业案例相结合,比如如何用斯多葛学派的原则来应对职场上的不确定性,或者如何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观来评估一个项目的道德风险。它不是教你成为哲学家,而是教你如何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去生活得更好、更有效率。书里的案例分析非常扎实,逻辑链条清晰得让人拍案叫绝。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心智模型”得到了升级,处理复杂问题时不再是凭感觉乱撞,而是有了一套更稳健的底层操作系统在支撑。强烈推荐给所有觉得“哲学没用”的人,这本书会证明哲学工具箱里装的都是实打实的扳手和螺丝刀。
评分整套书给我的整体感受是——构建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哲学思维阶梯。从最基础的观念梳理(《简单的哲学》),到实战层面的应用指导(《好用的哲学》),再到针对伦理困境的深度挖掘(《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最后是对我们自身思维误区的校准(《你以为你以为》)。它们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补充,共同作用。购买这套书,就像是为自己的心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除尘”和“升级”。它提供的不是答案,而是比答案更宝贵的东西——提出更好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复杂世界时,能够保持清醒和独立判断的勇气。我特别欣赏湛庐文化在引进和编排上的用心,让这些看似宏大的思想,能够以最易于消化的形态抵达普通读者手中。这是一次物超所值的精神投资,我现在看待世界的方式,已经不再是从前的那个自己了。
评分关于《你以为你以为》这本书,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对“认知偏差”的无情解构。我们都以为自己很理性,以为自己的判断是基于事实的,但这本书像一面照妖镜,无情地揭示了我们大脑中那些自动运行的、充满偏见的捷径。比如“确认偏误”是如何让我们固步自封,只接受自己想听到的信息;“锚定效应”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消费决策和谈判策略。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幽默,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清醒和戏谑,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它不是空泛地指责我们“愚蠢”,而是提供了一整套“为什么我们会犯错”的科学解释。这种理解,让人在面对争议性话题时,能多一份谦逊和开放,也更懂得如何去辨别信息的可信度。说实话,这本书对我个人最大的帮助是,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极端言论时,我能更快地按下暂停键,而不是立刻被情绪裹挟。它教会我:在相信自己“知道”之前,先问问自己,“我是真的知道,还是我只是以为我知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