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集林業多個學科於一體,對林學專業主要學科的理論和技術進行瞭介紹。其內容涵蓋森林生態、良種壯苗培育、森林營造基本技術、森林資源與管理、主要樹種栽培技術、主要樹種木材性質與用途、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理論與實踐、森林病害及其控製、森林蟲害及其控製、森林防火等。在栽培技術中,樹種涉及用材林(馬尾鬆、濕地鬆、火炬忪、杉木、楊樹、楸樹、楓香、毛竹)、園林(樟樹、國槐、廣玉蘭、柏類)、經濟林(油茶、山核桃、闆栗、棗樹、柿樹)和生物能源林(黃連木、油桐)等。具有較強的係統性、新穎性和實用性,反映瞭當代林業抖學與技術發展的基本特徵與趨勢。
該書可供林業、農業、園林生産人員和技術管理人員從事林業生産以及生態建設之用;也可作為各級林業技術培訓、大專院校農林專業的教材或科研工作的參考資料。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現代林業概論
第二章 森林與環境
第三章 森林群落與生態係統
第四章 農林復閤生態係統經營
第五章 林木育種
第六章 種子經營
第七章 苗木培育
第八章 森林營造基礎
第九章 森林營造技術
第十章 撫育間伐與整枝
第十一章 森林資源經營管理
第十二章 森林資源資産評估
第十三章 主要用材林樹種造林技術
第十四章 主要園林樹木栽培技術
第十五章 主要經濟林樹種造林技術
第十六章 主要樹種木材性質和用途
第十七章 森林病害
第十八章 森林害蟲及其控製
第十九章 森林防火
第二十章 現代林業生態工程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一章 現代林業概論
森林是陸地生態係統的主體,也是人類文明誕生的搖籃。在人類文明進步的曆史長河中,森林始終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林業的主要任務就是培育保護和閤理開發利用森林資源,林業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傳統行業,曆史上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從有巢氏的“晝拾橡栗、暮棲木上”,到燧人氏的“鑽木取火”;從構木為巢,到蔡倫造紙,中華民族文明進步的每一個腳印,都與森林及其開發利用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當前人類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生態危機和生存危機。作為林業工作者,我們需要從人類文明發展的曆史進程中,認識林業在經濟社會的地位和作用,深刻地認識到我們肩負的神聖使命,從而自覺地擔負起振興和發展林業的光榮任務。
第一節 林業的地位和作用
森林為人類衣、食、住、行提供豐富多樣的森林産品,並且為人類提供瞭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過去我們常常把森林作為一種普通的自然資源,把林業作為一個以木材生産為主的産業,在此基礎上衍生齣林業“大木頭”經濟,毫無節製地開發森林資源,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産生瞭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大氣汙染、溫室效應等現象,導緻洪澇、乾旱、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人類需要在對過去行為的反思中重新認識森林。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科學發展,對於森林與人類生存、生活和生産之間關係的理解在不斷地深化,林業的內涵也在不斷地擴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地位和作用顯得更加突齣,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方麵。
(1)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承擔著維護生態平衡、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森林是自然界功能最完整的資源庫、生物庫、基因庫、蓄水庫、貯碳庫、能源庫。森林的生態效益是指在森林生態係統及影響所及範圍內,森林環境對人類社會有益的全部效用。森林生態效益是反映在很多方麵的,主要包括:①貯碳效益。森林是地球最大的貯碳庫,在維持地球碳循環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於工業化帶來的大量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導緻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形成“溫室效應”,全球氣溫升高,這是當今人類社會所麵臨的最嚴峻的挑戰。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麵要求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傢,節能減排;而另一方麵則要保護和培育森林,充分發揮森林的固碳作用。據測算,森林每生産1噸乾物質,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63噸。②釋放氧氣。森林在吸收二氧化碳的同時釋放氧氣,森林每生産1噸乾物質,可以釋放氧氣1.2噸。③涵養水源。森林可以有效地攔截和儲存降水,並通過濕潤土壤和補給地下水維持水分的有效循環。形象地說,森林生態係統就像無形水庫,水多可以貯蓄,水少可以釋放。據測算,有林地比無林地每公頃(hm2)多蓄水300立方米,三韆多公頃林地就相當於100萬立方米的水庫。
……
前言/序言
現代林業理論與應用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本書除瞭適閤學生去閱讀,也適閤喜歡編程的人。如果是喜歡編程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本書就是一本有趣的題目書籍,會去用來挑戰自己的能力。
評分
☆☆☆☆☆
評分
☆☆☆☆☆
評分
☆☆☆☆☆
-內文有些數學算式混閤瞭 #的寫法(如、!),建議用正式的數學符號。如果數學算式能排版成質素就更好。
評分
☆☆☆☆☆
評分
☆☆☆☆☆
我其實不太喜歡這書的書名現代林業理論與應用,因為本書和麵試直接有關的文章其實隻有開頭的8頁,本書的內容其實是一些編程題目集錦。或許潛書名是現代林業理論與應用,不過我也明白這樣的書名可能會影響銷路。
評分
☆☆☆☆☆
評分
☆☆☆☆☆
本書也有些美中不足,列舉如下:
評分
☆☆☆☆☆
-可能是因為多個作者的原因,文中有些程序的編程風格有點差異(例如單行的是否用{}),建議盡量統一。另外我提瞭一些改善程序「美」的意見,不在此詳述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