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中醫藥類專業用)

中藥學(中醫藥類專業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張廷模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18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高等教育齣版社
ISBN:9787040296785
版次:1
商品編碼:1033770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國傢精品課程主講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8-01
頁數:519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中藥學(中醫藥類專業用)》主要供中醫、中藥及中西醫結閤等各專業本科學生使用,亦可供廣大中醫藥工作者閱讀參考,以提高有關中藥方麵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知識水平。
《中藥學(中醫藥類專業用)》分上篇和下篇兩部分。上篇為總論共四章,第一章中藥與中藥學的發展,主要介紹中藥(包括中藥材、飲片、中成藥等相關術語)、中藥學(包括本草、臨床中藥學)的含義,各個曆史時期有代錶性的本草著作;第二章中藥的功效,主要介紹中藥功效的含義與分類;第三章中藥的性能,主要介紹四氣、五味與歸經等主要性能的含義、確定依據及臨床意義;第四章影響中藥臨床效應的因素,主要介紹中藥的品種、産地、采收、貯存、炮製、配伍、劑型、用法等對臨床療效的影響。各論收載藥物約460種(包括附藥和參考藥140餘種),按各藥主要功效,分為22章。各章節的概述部分分項簡介各類藥物在功用、性能、配伍應用和使用注意方麵的共性;具體藥物則主要介紹其性能、功用及用法方麵的個性。
《中藥學(中醫藥類專業用)》的總論各章節和各論的各類藥概述,均分項介紹,使條理更清楚,可讀性更強。對各藥性能、功效與主治詳加考訂;對於特殊的用法和使用注意,盡量說明其理由,使學習時能知其所以然,加深理解,增強記憶。在總論的中藥功效、性能、配伍及應用,各論的章節分類及藥物應用知識等方麵,均有不少創新,使教材內容更加翔實,體例更加優化,用語更加規範。
為瞭讓學生更好掌握學習要求,在各章章名之下,增加瞭“學習指導”一項,簡明扼要地指齣瞭各章節的學習要求及其難點。

目錄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中藥與中藥學的發展
第一節 中藥
第二節 中藥學的發展

第二章 中藥的功效

第三章 中藥的性能
第一節 四性
第二節 五味
第三節 歸經
第四節 升降浮沉
第五節 毒性

第四章 影響中藥臨床效應的因素
第一節 中藥的品種、産地、采收與貯存
第二節 中藥的炮製
第三節 中藥的配伍與用藥禁忌
第四節 中藥的劑型與劑量
第五節 中藥的給藥途徑與湯劑的煎煮及服用方法

下篇 各論
第五章 解錶藥
第一節 發散風寒藥
羌活
槁本
防風
荊芥(附藥:荊芥炭)
麻黃
桂枝
紫蘇葉(附藥:紫蘇梗)
香薷
生薑(附藥:生薑皮、生薑汁)
細辛
白芷
蒼耳子
辛夷
蔥白(附藥:鬍荽、檉柳、鵝不食草)
第二節 發散風熱藥
薄荷
蟬蛻(附藥:蟬花)
牛蒡子

桑葉
菊花(附藥:野菊花)
蔓荊子
柴鬍
升麻
葛根(附藥:葛花)
淡豆豉(附藥:大豆黃捲)

第六章 清熱藥
第一節 清熱瀉火藥
石膏
知母
蘆根
天花粉
淡竹葉(附藥:竹葉、竹葉捲心)
梔子
夏枯草
決明子
榖精草
密濛花
青葙子
第二節 清熱燥濕藥
黃芩
黃連
黃柏
穿心蓮
龍膽
苦參
白鮮皮
第三節 清熱解毒藥
金銀花
連翹
大青葉
闆藍根
青黛
貫眾
魚腥草
蒲公英
紫花地丁
敗醬草
大血藤
土茯苓
白花蛇舌草
射乾
山豆根
馬勃
馬齒莧
白頭翁
秦皮
重樓
拳參
漏蘆
青果
半邊蓮
鴉膽子
熊膽粉
白蘞
第四節 清熱涼血藥
地黃
玄參
牡丹皮
赤芍
水牛角
紫草
第五節 清虛熱藥
青蒿
地骨皮
白薇
鬍黃連
銀柴鬍

第七章 瀉下藥
第一節 攻下導滯藥
大黃
芒硝
番瀉葉
蘆薈
第二節 潤腸通便藥
火麻仁(附藥:鬆子仁)
鬱李仁
第三節 峻下逐水藥
甘遂
京大戟(附藥:紅大戟)
芫花
商陸
牽牛子
巴豆(附藥:韆金子)

第八章 祛風濕藥
第一節 祛風濕止痛藥
獨活
威靈仙
川烏(附藥:草鳥、雪上一枝蒿)
防已(附藥:木防己、鬆節、尋骨風、海
皮、雷公藤、昆明山海棠)
第二節 祛風濕舒筋活絡藥
秦艽
稀薟草
臭梧桐
絡石藤
木瓜(附藥:蠶沙)
烏梢蛇(附藥:蘄蛇、金錢白花蛇)
伸筋草(附藥:老鸛草、桑枝、絲瓜絡)
第三節 祛風濕強筋骨藥
五加皮(附藥:刺五加、香加皮)
桑寄生(附藥:槲寄生)
狗脊(附藥:韆年健、雪蓮花、鹿
銜草)

第九章 化濕藥
廣藿香
佩蘭
蒼術
厚樸(附藥:厚樸花)
豆蔻(附藥:豆蔻殼)
砂仁(附藥:砂仁殼)
草豆蔻
草果

第十章 利濕藥
第一節 利水消腫藥
茯苓(附藥:茯苓皮、茯神)
薏苡仁
豬苓
澤瀉
鼕瓜皮(附藥:鼕瓜子)
第二節 利水通淋藥
車前子(附藥:車前草)
滑石
木通(附藥:關木通、川木通、通草、燈
心草)
石韋
草莓
海金沙(附藥:海金沙藤)
瞿麥
篇蓄
地膚子
鼕葵子
第三節 利濕退黃藥
茵陳
金錢草
虎杖

第十一章 溫裏藥
附子
乾薑
肉桂
吳茱萸
小茴香(附藥:八角茴香)
丁香(附藥:母丁香)
高良薑(附藥:紅豆蔻)
花椒(附藥:椒目)
鬍椒
蓽茇
蓽澄茄

第十二章 行氣藥
陳皮(附藥:橘絡、橘核、橘葉、化橘紅)
青皮
枳實(附藥:枳殼)
佛手
香櫞
木香
香附
沉香
烏藥
荔枝核
川楝子
薤白
柿蒂
玫瑰花
綠萼梅
九香蟲
甘鬆

第十三章 消食藥
山楂
雞內金
神麯
麥芽(附藥:稻芽)
萊菔子
雞矢藤
隔山消
阿魏

第十四章 驅蟲藥
檳榔(附藥:大腹皮)
使君子
苦楝皮
雷丸
榧子
南瓜子
鶴草芽
鶴虱
蕪荑

第十五章 止血藥
第一節 涼血止血藥
小薊(附藥:大薊)
地榆
槐花(附藥:槐角)
側柏葉
白茅根
苧麻根
第二節 化瘀止血藥
三七
茜草
蒲黃
五靈脂
降香
第三節 收斂止血藥
白及
仙鶴草
棕櫚炭
血餘炭(附藥:花蕊石、紫珠、藕節)
第四節 溫經止血藥
艾葉
炮薑(附藥:竈心土)

第十六章 活血化瘀藥
第一節 活血止痛藥
川芎
延鬍索
鬱金
薑黃
乳香
沒藥
第二節 活血調經藥

……
第十七章 化痰藥
第十八章 止咳平喘藥
第十九章 安神藥
第二十章 平肝潛陽藥
第二十一章 息風止痙藥
第二十二章 開竅藥
第二十三章 補虛藥
第二十四章 收澀藥
第二十五章 湧吐藥
第二十六章 攻毒殺蟲去腐劍瘡藥
參考文獻
中藥藥名筆畫索引

精彩書摘

一、中藥的起源
在距今200多萬年到公元前21世紀的原始社會時期,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的生産和生活實踐中逐漸發現瞭藥物,並形成瞭藥物知識。綜閤研究原始社會的有關資料後,曆史學傢認為:原始人群在“飢不擇食”的覓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誤食一些有毒之物,會産生嘔吐、腹瀉等中毒反應,甚至引起死亡。同時,也可能因偶食這些“食物”,因吐、瀉而使原有的病痛得以減輕或消除;或當時處理外傷,也可能順便取材一些植物、礦物或動物來塗敷局部,由此發現外用藥物。經過世世代代無數次的嘗試和經驗積纍,獲得瞭區分食物、藥物和毒物的知識,並進而有意識地加以利用,中藥開始萌芽。
《淮南子·修務訓》中說:“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蜾贏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嘗百草之滋味,察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這一有關神農嘗百草的傳說,生動而形象地概括瞭藥物知識的起源,是與人類尋求食物的生活實踐密切相關的。也反映齣在這一過程中,充滿艱辛與危險,祖先們並為此付齣過巨大的代價。
有關研究認為,人類早期主要以植物性食物充飢,最先發現和使用瞭植物藥。在廣泛的漁獵活動開展之後,又相繼認識瞭某些動物藥。進入原始社會後期,隨著采礦和冶煉生産的齣現,纔掌握瞭礦物藥的加工和應用知識。在這一時期,還將有毒植物用於狩獵,並從野果與榖物的自然發酵現象中,發明瞭酒的釀製,這對日後的醫藥産生瞭深遠影響。酒除瞭作為飲料之外,還具有祛寒邪、通血脈、行藥勢、消毒和助溶等多方麵的醫療作用,故古人將酒譽為“百藥之長”。從醫(臀)字的漢字結構中,亦體現瞭酒對早期中醫藥的影響。
上述藥物知識,經曆瞭漫長的由零星分散而逐漸集中和係統的積纍過程。進入奴隸社會後,隨著文字的齣現和使用,藥物知識也由口耳相傳到書麵記載,其傳播速度得以大大加快。
先秦時期認識的藥物品種已十分可觀。如《詩經》一書,涉及植物140多種和動物100餘種,後世作為藥物的植物就有50多種。《山海經》收錄瞭植物、動物及礦物藥127種,所言各物産地更加具體,還介紹瞭若乾品種的藥用知識。1977年安徽阜陽齣土的漢簡《萬物》,其中載有藥物70餘種,主治疾病30多種,如“薑葉使人忍寒”、“商陸、羊頭已鼓張(臌脹)”等,十分準確。1975年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墓齣土的《五十二病方》,記載方劑達280多個,不僅以復方為主,而且對藥物的貯藏、炮製、製劑、服法或外用方法、禁忌等,均有說明,其中涉及藥物247種,當時使用藥物的數量之多,由此可見一斑。《周禮》中還有“醫師,聚毒藥以共醫事”及“五味、五榖、五藥養其病”等內容,可謂中藥五味理論的先聲。這些藥學知識的大量積纍,為藥學專著的齣現,奠定瞭基礎。

前言/序言

在我國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院校的係列教材中,中藥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中醫藥各專業的本科學生在學習瞭中醫學基礎和中醫診斷學之後,再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中藥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常用(或有代錶性)藥物的應用技能,為進一步學習方劑學和各臨床課程打下基礎。本課程和方劑學一起,在中醫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之間,起著承前啓後的作用,使中醫學理、法、方、藥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本規劃教材的編寫中,既注意瞭教材的延續性,充分吸收各種版本《中藥學》或《臨床中藥學》教材成功的編寫經驗,繼承其體例和內容精華;又注意瞭與國傢學科建設相適應,力求符閤中醫藥本科教育改革更新、更高的要求,全麵進行瞭訂正,並有一定的創新。為瞭拓展本科學生在中藥學方麵的學術視野和創新型思維,本教材對於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做瞭較多充實,並及時引用瞭一些新觀點和不同的學術觀點,以供教學時參考。同時,又力求與現行的其他本教材相匹配,並嚴格按照高等中醫藥教育本科《中藥學教學大綱》和《執業中醫師考試大綱》、《執業藥師考試大綱》精選其內容。
根據中藥學本科教學的教學大綱的規定,對本課程具體內容的三級要求是:
掌握上篇總論部分的中藥性能理論(主要是四性、五味、歸經、升降浮沉及毒性的有關理論)、應用知識(主要是中藥的配伍及用藥禁忌知識);下篇各論各章節“概述”中概述各類藥物在性能特點、功效、主治、配伍應用及使用注意方麵的共性;以及大約140味常用(或有代錶性)的重要中藥的分類歸屬,性能,功效,應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熟悉總論部分中藥炮製的目的及主要炮製方法的含義,中藥應用中的中藥劑量和用法知識,各論各章節中90味左右較重要藥物的分類歸屬,以及功效、主治病證、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並熟悉品種來源不同,但作同一味藥使用,而且功用存在差異的少數藥物。
瞭解總論部分中藥與中藥學的含義,中藥功效的含義和分解,産地與采收(主要是中藥材的地域性、道地藥材的含義、著名的道地藥材);各論中各類藥物的含義,以及約90味一般中藥的分類歸屬及其功效、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以及各掌握、熟悉藥應用中“此外”部分的功用。
中藥學(中醫藥類專業用)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藥學(中醫藥類專業用)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藥學(中醫藥類專業用)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藥學(中醫藥類專業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比較理想!!!!!!!!!!!!

評分

不知道啊,不知道啊,真不知道啊

評分

書的內容很好,,就係包裝的不好……搞得書都爛瞭

評分

內容可以,就是隻有點薄

評分

非常好!質量也很好!

評分

本書很好京東很好京東很好

評分

書好,配送服務好,支持京東!

評分

和教學視頻配套,必備

評分

很好的書籍,就這樣,沒什麼問題吧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藥學(中醫藥類專業用)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