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统性情者也。
评分明道先生曰: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而于道亦思过半矣。
评分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至之谓神,以其伸也;反之谓鬼,以其归也。
评分天体物不遗,犹仁体事而无不在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物而非仁也。“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无一物之不体也。
评分作为马尔克斯的第一部获奖作品,《恶时辰》讲述了一个十分简单的故事:在一座无名小镇上,发生了一桩由匿名帖而引起的杀人事件,借着这桩事件,小镇在短短的两周内风云变幻、人心思变。马尔克斯用一种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了一幅诡异时期的小镇“浮世绘”。但就是这个简单故事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作者此后在《百年孤独》中着重渲染的那种情绪——孤独。
评分或问:"圣人之门,其徒三千,独称颜子为好学。夫诗书六艺,三千子非不习而通也,然则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伊川先生曰:“学以至圣人之道也。”“圣人可学而至与?”曰:“然。”“学之道如何?”曰:“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其本也真而静,其未发也五性具焉,曰仁义礼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动其中矣。其中动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惧爱恶欲。情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是故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愚者则不知制之,纵其情而至于邪僻,梏其性而亡之。然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诚之之道,在乎信道笃;信道笃,则行之果;行之果,则守之固。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久而弗失,则居之安,动容周旋中礼,而邪僻之心无自生矣。故颜子所事,则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仲尼称之,则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又曰:“不迁怒,不贰过。”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此其好之笃,学之道也。然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颜子则必思而得,必勉而后中。其与圣人相去一息,所未至者,守之也,非化之也。以其好学之心,假之以年,则不日而化矣。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不求诸己而求诸外,以博闻强记、巧文丽辞为工,荣华其言,鲜有至于道者。则今之学与颜子所好异矣。”
评分这种“快乐的科学”美是美,我只是想反思一下这是否可取——逃进理念以实现这种“快乐的科学”。这是施氏的立脚点,同时也展现他对这个“基本和广泛的问题的真实领悟。”其实一旦迈出了这一步,我又似乎身处Straussism之中了。无论如何,施氏确实够狡猾的,他逼迫我们对问题进行最基本和广泛的反思,从这点看,无论是否接受施氏的看法,我们都领受了他的财富。
评分横渠先生问于明道先生曰:定性未能不动,犹累于外物,何如?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