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形式新颖:图表贯穿操作技术全程,突出读图的时代特色,阅读轻松。 内容实用:以生产流程为主线,重点介绍关键环节和技术控制点,让读者轻松掌握要领。 名家力作:行业知名技术专家群策群力,汇聚百家智慧,倾心打造专业图书精品。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图解技术规范操作 突出要领把握重点 抓住关键解决疑难 轻松阅读效益明显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奶业经历了起步发展、调整巩固和快速增长三个阶段,目前,中国奶业综合生产能力、乳制品加工生产规模、城乡乳制品消费数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奶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产业。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一、奶牛品种和挑选方法 1.奶牛的发展历史 2.奶牛体型结构与外貌特征 3.主要奶牛品种 4.良种奶牛的挑选方法 二、奶牛选育 1.奶牛品种登记 2.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3.奶牛外貌的线性评定 4.奶牛选种选配 三、奶牛饲料 1.粗饲料 2.精饲料 3.多汁饲料 4.矿物质饲料 5.饲料添加剂 四、奶牛繁殖 1.母牛生殖系统 2.奶牛发情监测 3.人工授精 4.奶牛妊娠诊断 5.奶牛分娩与助产 五、奶牛生产阶段划分及其主要生产任务 1.奶牛生产阶段划分 2.奶牛各阶段生产任务 六、奶牛饲养 1.犊牛的饲养 2.育成牛和青年牛的饲养 3.成年母牛的饲养 七、奶牛管理 1.奶牛分群饲养管理 2.奶牛技术资料的建立与管理 3.奶牛饲草饲料管理 4.奶牛产奶管理 5.奶牛干奶管理 6.奶牛给水管理 八、牛舍卫生与奶牛保健 1.牛场环境卫生 2.牛舍及牛体卫生 3.奶牛乳腺及蹄部保健 4.牛场防疫 九、奶牛场选址与牛舍建设 1.奶牛场场址选择 2.奶牛场规划布局 3.牛舍建筑设计 4.奶牛场的配套建筑 十、奶牛场粪污无公害处理 1.肥料利用 2.能源利用(沼气) 3.生物利用 4.饲料利用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5)酶制剂动物由于生理(如幼龄、老年、高产)或病理(如应激、疾病)因素的影响使体内缺乏某些酶(如单胃动物的纤维素分解酶、植酸酶)或消化酶分泌不足,而添加的一类物质。 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蛋白质,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主要是助消化的水解酶,品种约20~30种。 ①作用特点: ◆饲料中加酶能够提高动物生长速度; ◆改善饲料利用率; ◆降低动物发病率; ◆减少有机质、氮、磷等养分的排泄量; ◆提高生产效益; ◆一种最安全的、“天然”或“绿色”的饲料添加剂。 ②使用饲料添加剂的原则(注意事项): ◆要选好添加剂选用的饲料添加剂应属于农业部公布的《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中所列品种;根据奶牛所缺营养,有目的地选择使用。 ◆搅拌均匀添加剂在饲料中的添加量很小,直接加入配合饲料中很难混匀。应先加入少量饲料中混匀,再加入配合饲料,使用前务必搅拌均匀。如搅拌不均匀,牛吃少了不起作用,吃多了会引起中毒。 ◆添加剂用量适当添加剂用量一定要按照使用说明添加,过多过少都会产生不良后果,用量过大不仅浪费,还会引起中毒。 ◆不宜拌后久存饲料添加剂只能混合于饲料中,最好随配随喂,一次拌混存放时间不能超过7天。
前言/序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奶业经历了起步发展、调整巩固和快速增长三个阶段,目前,中国奶业综合生产能力、乳制品加工生产规模、城乡乳制品消费数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奶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产业。
当前,我国存栏奶牛1400多万头,但平均每头牛年产奶不足5000千克,生产水平较低,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奶牛养殖必须从数量发展型向质量发展型转变,依靠科技、良种、先进的饲养技术来改变原始的、粗放的奶牛养殖现状,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发展现代奶牛养殖业。
目前,奶牛养殖者主要是广大农村的农户,其提供的奶源占到我国奶源的60%以上。而农村奶牛养殖科学技术推广相对滞后,生产效率较低。所以,提高农民奶牛养殖技术水平对推动整个奶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场经营者的智慧:现代奶牛养殖的进阶之道》 简介 这本书并非一本轻松入门的指南,而是为那些已具备基础奶牛养殖知识,并渴望在现代畜牧业中实现精细化、智能化、效益最大化的农场主、技术人员及有志于此的创业者量身打造的进阶读物。它深入剖析了现代奶牛养殖体系中一系列复杂而关键的环节,从牧场规划与设计、优良种群的选择与繁育,到精细化饲养管理、科学的疫病防控策略,再到现代化挤奶技术与乳品质量控制,以及最终的成本控制与市场营销,力求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前瞻性的经营思路与实践方法。 本书旨在打破传统养殖模式的思维局限,强调利用科技手段和科学管理来提升奶牛的健康水平、繁殖能力和产奶量,最终实现农场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我们不回避行业面临的挑战,比如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波动剧烈的市场价格以及对高品质乳制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反而将其视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动力,并提供应对这些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 第一章:前瞻性牧场规划与设计——打造高效运营的基础 本章将超越简单的“牛圈搭建”,而是从宏观角度审视牧场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水源以及政策法规,科学地选择牧场地址,并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这包括但不限于: 选址原则与环境评估: 深入分析地形、土壤、水源质量、空气流通、周边环境(如居民区、水源保护区)等因素对牧场选址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确保合规性与可持续性。 功能分区与动线设计: 详细阐述牛舍(分为育成牛舍、泌乳牛舍、干奶牛舍等)、挤奶厅、饲料储存区、粪污处理区、兽医隔离区、管理办公室、员工生活区等区域的科学划分,以及优化人员、物料、奶牛和粪污的流转动线,最大限度地减少交叉污染,提高工作效率。 牛舍建筑学与智能化系统集成: 探讨不同类型牛舍(如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的优缺点,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通风、采光、保温、降温系统来为奶牛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在此基础上,将重点介绍智能化环境控制系统、自动饲喂系统、粪污收集与处理系统在牧场设计中的集成应用,强调这些技术如何提升管理精度和响应速度。 牧场设施的耐久性与维护: 讨论选择耐腐蚀、易清洁、坚固耐用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重要性,并提供牧场设施定期维护的策略,以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 第二章:优良种群的科学选择与繁育——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本书强调,奶牛的品质是决定生产效益的根本。本章将聚焦于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选择和繁育高产、健康、适应性强的奶牛群体。 品种特性与选择策略: 深入介绍不同优良奶牛品种(如荷斯坦牛、娟珊牛等)的生理特点、生产性能、抗病性、繁殖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我们将提供一套评估体系,帮助农场主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品种或进行杂交育种。 遗传改良与育种技术: 详细讲解利用基因组选择、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进行遗传改良的原理与实践。我们将探讨如何建立健全的育种档案,追踪个体性能,并制定长远的育种目标,以持续提升牛群的生产潜力。 生命周期管理与个体化培育: 关注从胎儿到成年奶牛的每一个生长阶段。详细介绍犊牛早期培育(如初生护理、初乳管理、断奶期管理、育成期饲养)的关键技术,以及如何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牛只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和管理方案,最大化其生长潜力。 繁殖管理优化与高效利用: 深入探讨奶牛发情监测、配种时机选择、妊娠诊断、助产技术以及产后康复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我们将介绍利用繁殖记录分析和预测工具,提高受胎率,缩短不孕期,实现牛群的健康高效繁殖。 第三章:精细化饲养管理——从“吃饱”到“吃好”的质变 饲养管理是奶牛生产的核心,本书将重点放在“精细化”和“科学化”上,强调根据奶牛的生理需求和生产阶段,提供精准的营养和最佳的饲养环境。 营养需求与精料配方: 详细分析奶牛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生理周期(如泌乳期、干奶期)、生产性能(如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下的营养需求,包括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科学的饲料分析技术,结合本地可获得的饲料资源,精准设计日粮配方,优化饲料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 饲料的储存、加工与投喂: 探讨饲料的科学储存方法(如青贮、干草的品质控制),以及饲料加工(如粗细饲料的粉碎、混合)对营养吸收的影响。重点介绍不同饲喂方式(如TMR全混合日粮、分段饲喂)的优劣及适用性,强调定时、定量、定质的饲喂原则。 环境对采食行为与健康的影响: 深入分析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噪音等环境因素对奶牛采食量、饮水量、休息时间以及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我们将提供改善饲养环境的具体措施,如利用风扇、喷淋系统降温,优化通风系统,减少应激源等。 饮水管理的重要性: 强调充足、清洁的饮水是保障奶牛健康和产奶量的基础。介绍饮水设备的类型、维护,以及不同情况下奶牛的饮水需求。 第四章:科学的疫病防控策略——构筑坚实的健康屏障 疾病是奶牛养殖业最大的威胁之一。本章将重点介绍如何从预防、诊断、治疗和管理等多个维度,建立一套主动、系统的疫病防控体系。 常见奶牛疫病及其预防: 详细介绍奶牛养殖中常见的传染病(如乳房炎、蹄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繁殖障碍性疾病等)的病原、传播途径、临床症状及危害。重点阐述生物安全措施在疫病预防中的核心作用,包括人员、车辆、物资、动物等进出牧场的严格管理,隔离区的使用,以及疫苗接种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诊断技术与早期预警: 介绍实验室诊断技术(如血清学检测、病原分离鉴定、PCR检测)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对奶牛行为、采食量、产奶量、粪便等日常观察,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问题。 个体与群体治疗方案: 讲解不同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常用药物,强调遵医嘱用药、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药物残留。在此基础上,将重点介绍群体性疾病(如高产期乳房炎)的综合防治策略。 淘汰与更新策略: 论述如何科学地评估奶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制定合理的淘汰标准,及时淘汰病残、低产或繁殖有问题的奶牛,保证牛群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率。 第五章:现代化挤奶技术与乳品质量控制——保障产品价值的关键 高品质的牛奶是农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来源。本章将聚焦于现代化挤奶技术以及从牧场到终端的乳品质量保障体系。 挤奶设备的维护与操作: 详细介绍不同类型挤奶设备(如并列式、转盘式、并箱式挤奶机)的工作原理、日常维护和保养要点。强调规范的挤奶操作流程,包括产前准备、乳头消毒、挤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挤奶后处理等,以最大化减少乳腺炎的发生,提高牛奶质量。 乳房健康管理与乳品检测: 深入讲解乳房炎的预防、诊断(如体细胞计数、微生物培养)与治疗。介绍如何通过精细化的管理,保障牛奶的卫生指标(如菌落总数、体细胞含量),并满足各项质量标准。 牛奶的冷却、储存与运输: 强调牛奶从挤出到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清洁卫生以及防止二次污染的重要性。介绍现代化的冷藏罐、冷链运输系统,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持牛奶的新鲜度和品质。 乳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探讨建立完善的乳品质量追溯体系,从奶牛的饲养、挤奶、加工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记录和管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 第六章:成本控制与市场营销——实现农场盈利最大化 技术和管理最终都要服务于经济效益。本章将带领读者深入分析奶牛养殖的成本构成,并探讨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实现农场的盈利最大化。 精准成本核算与效益分析: 详细解析饲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兽药疫苗成本、管理费用等各项成本的构成。介绍如何利用现代化的管理软件,进行精细化的成本核算,识别成本控制的薄弱环节,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降本增效方案。 市场调研与产品定位: 引导读者关注当前乳品市场的需求趋势、竞争格局以及消费者偏好。分析不同类型乳制品(如生鲜奶、奶粉、奶酪、发酵乳等)的市场潜力,帮助农场主进行科学的产品定位,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生产方向。 品牌建设与渠道拓展: 探讨如何通过打造优质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介绍多种营销渠道,包括直销、合作社、电商平台、传统零售等,以及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有效的销售模式。 风险管理与可持续经营: 关注市场价格波动、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潜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风险规避和应对策略。强调构建长期、稳定的供应链,与合作伙伴建立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是实现农场可持续经营的关键。 结论 《农场经营者的智慧:现代奶牛养殖的进阶之道》并非一本“速成宝典”,而是一部系统性的经营哲学和实践指南。它要求读者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并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探索和实践。本书旨在成为您在现代奶牛养殖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帮助您洞察行业趋势,掌握核心技术,优化经营管理,最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打造出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奶牛养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