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生都在追求一种幸福,而过程却是在忍受痛苦和折磨。那么幸福是什么呢?正如叔本华所说,幸福只是痛苦的减轻,而无法清除,只是伴随着幸福在逐渐减轻的过程。所以,幸福应该是相对于痛苦而存在的,并不能够独立存在。幸福的本质依然是痛苦。读着他的文章,会使我们在现实世界里保持一份清醒和淡泊。人生也许就是一段充满痛苦和绝望的旅程。我们都是在不断的追逐痛苦,看尽了这种痛苦,最后就能享受终极的清雅和淡泊。人最忠实的伴侣就是疾病,人生最终的目的地就是死亡,人们充满希望的背后就是彻底的绝望,轻轻松松地跳下人生悬崖——死亡。
评分 评分内容很感兴趣,好好品读吧
评分哲人常常对生活和生命有多种认知,也许某一种思想可以全面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或者只是在思维中有灵光一现的光芒。唯物的,唯心的,辩证的,形而上的,他们对生存的意义有着各种解释。一位哲人说,真理不会使我们发财,却使我们自由。世事无常,纷繁变换,在种种思想的撞击中才会产生火花,照亮认识生存意义的黑暗隧道。
评分 评分 评分叔本华的思想中糅合了很多佛家的思想。一位著名禅者曾说:老僧30年前,见山是山、水是水;后来略有领悟,见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及至大彻大悟,见山仍是山、水仍是水。第一重境界所描述的无疑是常人状态,认为一切都是实实在在、天经地义;后来对万物之实在性发生怀疑,这便是哲人境界;最终悟到虚妄的不是外物而是自己的偏执,去掉无明,见到世界依旧是它的本来面目,这可谓是佛家境界。叔本华的思想虽然和佛家的“无我”还相差甚远,但是其强调一切都是有条件的存在,只有主体通过直观器官才能感知这种表象。固然,在佛教中无论般若学还是唯识学,都着重强调世界的“如梦如幻”,而叔本华说:“梦和现实之间是否有准确的标准?我们的人生不就是一场梦吗?”他继承了柏拉图的说法:“人们只在梦中生活,唯有哲人挣扎着要觉醒过来。”
评分哲人常常对生活和生命有多种认知,也许某一种思想可以全面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或者只是在思维中有灵光一现的光芒。唯物的,唯心的,辩证的,形而上的,他们对生存的意义有着各种解释。一位哲人说,真理不会使我们发财,却使我们自由。世事无常,纷繁变换,在种种思想的撞击中才会产生火花,照亮认识生存意义的黑暗隧道。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