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

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严佐之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711774
版次:2
商品编码:1021811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学基础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目录之学,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目录学著作,对了解我国文化、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明清两代,私人藏书盛极,因而私家目录著作也极为丰富。《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对近三百年来古籍目录著述中较为重要和有价值者作了梳理,对其源流、古籍收藏、学术价值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清代私家藏书目录琐论(代前言)
《绛云楼书目》
《千顷堂书目》
《也是园藏书目》、《述古堂藏书目》和《读书敏求记》
《传是楼书目》和《传是楼宋元本书目》
《季沧苇藏书目》
《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
《上善堂宋元版精抄旧抄书目》
《拜经楼藏书题跋记》
《百宋一廛赋注》、《百宋一廛书录》、《求古居宋本书目》
和《士礼居藏书题跋记》、《荛圃藏书题识》
《知圣道斋读书跋》
《孙氏祠堂书目》、《平津馆鉴藏书记》和《廉石居藏书记》
《爱日精庐藏书志》
《郑堂读书记》
《楹书隅录》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和《铁琴铜剑楼藏书题跋集录》
《开有益斋读书志》
《持静斋书目》和《持静斋藏书纪要》
《滂喜斋藏书记》
《艺风藏书记》
《醑宋楼藏书志》和《仪顾堂题跋》
《善本书室藏书志》和《八千卷楼书目》
《日本访书志》和《观海堂藏书目》
《群碧楼书目初编》、《群碧楼善本书录》和《寒瘦山房鬻
存善本书目》
《观古堂藏书目》和《郎园读书志》
《木犀轩藏书题记及书录》
《双鉴楼善本书目》、《双鉴楼藏书续记》与《藏园群书经眼录》、《藏园群书题记》
后记

前言/序言

  严君佐之初来上海图书馆时,适值我馆重编古籍善本书目,君即参与是役。一书之书名、作者,刊刻年岁,装订形式,皆须明辨而著录之。君好学深思,泛览群籍,于是有志于目录学之业。后即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受业于徐震塄、程俊英、周子美诸教授,学业孟晋。余尝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潜心探索,收效必宏”之语勉之。未几,君著《古籍版本学概论》问世,极便初学,外省读者展转求之。近又以《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一稿见示,属为之序。窃维自来私家藏书近三百年来有目者不过一二百种,其中正式之书目、书志不多,而属于书账者不少。噫,可见编辑书目之不易也。私人藏书可以反映主人之学术研究,蒐集方向。昔洪亮吉《北江诗话》有云:“藏书家有数等:钱少詹大昕、戴吉士震,为考订家;卢学士文弨、翁阁学方纲,为校雠家;鄞县范氏天一阁、钱唐吴氏瓶花斋、昆山徐氏传是楼,为收藏家;吴门黄主事丕烈、邬镇鲍处士廷博,为赏鉴家;吴门书估钱景开、陶五柳,湖南书估施汉英,为掠贩家。”洪氏之言盖有深意,各家藏书自有其不同之旨趣。余谓编辑私人藏书之目,务求因书制宜,将其治学之特点反映于书目之中,使人阅之即可觇主人专攻何学,涉猎何书。然亦有展转得自旧家者,流传有绪,尤足珍贵。昔全榭山撰《天一阁藏书记》,有云:“但是阁肇始于明嘉靖间,而阁中之书,不自嘉靖始,固城西丰氏万卷楼旧物也。”又云:“盖万卷楼之书实自元祜以来启之。”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还可以,不错。很值得读一下。

评分

读书要读“精品”,就是要多读经典原著。经典著作一般艺术性、趣味性很强的,常读常新,读多了,潜移默化,便会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学识、品位等。哪怕只是一瞬间,它都会使人从中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义;那怕读“精”虽量不大,但读后根基扎实,学识精纯,给人的印象反而是读书很多。人们常说要提高某种事物的质量,但这个质量的标准不应当是个抽象的,而应该是具体的、鲜明的标准。比如说,要提高作品的质量,提到什么水平呢?这个水平不能是个抽象的东西。一般来说,精品书籍往往具有如下特征:超前的预见性,超强的概括性,深邃的思想性,丰富的哲学内涵,或寓意深刻、或具有科学性、或鲜明的时代特征,或将之融合为一体。时间最无情,历史最无情。中国的经典文化囊括了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历史大浪淘沙,经受住时间考验而留存下来的书,是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为从中得到特别启迪而阅读的书。不是很多书都能经受住这种考验的。试想一下,现在一年之中有多少“畅销书”在我们面前呼啦啦的赶过去了,三年五年几十年,没有多少能够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下来,成为“经典”。一部经典名著不管是不是够格,总是时间和空间节选的结果,我们可以不在乎经典名著,却不可以不在乎时间和空间。经过那么多年流传下来的、经过多少代人检验过的经典书籍,之所以没有被日新月异的社会所淘汰,当然有它们优秀之处,总会有它们闪光的地方。这些文化没有时间的限制,永远都会对后人有所启迪。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诗经、九歌、汉赋、唐诗宋词们,已经穿越过时代的光芒,给了我们一种仰望人类文明的机会。比如,罗曼·罗兰的很多作品读完后,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感受到某种道德的熏陶。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取源”的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读书不在多,能精就行!这里的精是指在某一领域的高、精、尖;是指在追求时的专注;是指辩证的吸收与扬弃。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各行各业的深入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各个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空前的高涨。我们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呢?我认为,还是要从经典原著读起,使自己作到一进入就站在一个高的起点上,进而要读那些新书。

评分

目录学必读的书,出版社一般,但比较实惠。

评分

每个学科都有若干经典名著,这些经典名著都是每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每个学科都有一批大师,这些大师的著作也充满了智慧。读这些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就是为了吸收他们的智慧,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使自己更快地成熟起来。我在读经典名著中比较注意想象和联想。因为再抽象的理论表述,在进行思辨理解的同时,要把它还原成日常生活的图景,有些需要现成的联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构造。我一直认为,无法进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认为理解抽象概念,这个概念在他那里也已经是一个死的东西了,既没有联结能力,也没有生成能力。读经典名著中强调了想象和联想,从而在生活中与人交流中,在教书育人中,在科学研究、著书立说中,才能“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均任翁张”,才能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妙语连珠,得心应手。这都是一种熏陶,一种潜移默化。今天的书市像时装一般迷离。稍好一点的小说马上被拍成影视作品。唯有中外名著的光芒会照亮人的一生。那里面的主人公是那么鲜活,仿佛随时都可能站起来与你对话;书中的人物的命运,不时在向你预示着人生的无常,叫你笑对人生;背景是那么的宏大,让你走进一个史诗般的年代;作品的思想是那么的深刻,时时激起你的共鸣;语言是那么的华彩,不得不叫你惊叹文学的神奇感染力。“你以为我穷,我不漂亮,我就没有感情吗?你错了,我们是平等的,正如你和我一样最后都站在上帝的面前”。多少年岁月的沦桑,简爱在罗切斯特面前那充满自尊、闪烁个性魅力的表白都在我心中铿锵作响,挥之不去。那么,如何读好经典原著?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有一套精选读书法。他在《基督山伯爵》中,塑造了一个博学多识的人物――法利亚长老,并通过长老之口谈了这样的读书方法:“在我罗马的书房里,我将近有五千本书,但把它们读了许多遍以后,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150本精选过的书,对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可齐备了。”在这里,他认为150本书就能囊括“人类的一切知识”,显然不够科学。但是,大仲马注重“读精选过的好书”,却是值得借鉴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据估计,一个最勤奋的读者,毕其一生所能读完的书也不会超过两千本。因此,我们作为为教师不仅要会读书,还要会严格地挑选书籍并善于指导读书。教师的读书,有别于社会上的阅读喜好,教师读书要有一定的指向性,除了要广泛涉猎报纸、杂志,以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外,更要多读专业方面的书、教改方面的文章,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的论著。同时在读书时要勤思考多观察,不要成了“读书匠”,要做到开卷有益。现在,有一些青年人对经典原著有一种逆反心理,为了保持自由而故意避开,这是孩子气的举动。

评分

2014年3月19日,本案申请人中国酒业协会代表国内葡萄酒产业提出撤销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的申请,并请求终止此次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二十七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商务部决定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终止对原新华网北京3月24日电(记者 雷敏)商务部24日发布2014年第19号公告,决定自即日起终止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的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

评分

评分

读书要读“精品”,就是要多读经典原著。经典著作一般艺术性、趣味性很强的,常读常新,读多了,潜移默化,便会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学识、品位等。哪怕只是一瞬间,它都会使人从中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义;那怕读“精”虽量不大,但读后根基扎实,学识精纯,给人的印象反而是读书很多。人们常说要提高某种事物的质量,但这个质量的标准不应当是个抽象的,而应该是具体的、鲜明的标准。比如说,要提高作品的质量,提到什么水平呢?这个水平不能是个抽象的东西。一般来说,精品书籍往往具有如下特征:超前的预见性,超强的概括性,深邃的思想性,丰富的哲学内涵,或寓意深刻、或具有科学性、或鲜明的时代特征,或将之融合为一体。时间最无情,历史最无情。中国的经典文化囊括了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历史大浪淘沙,经受住时间考验而留存下来的书,是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为从中得到特别启迪而阅读的书。不是很多书都能经受住这种考验的。试想一下,现在一年之中有多少“畅销书”在我们面前呼啦啦的赶过去了,三年五年几十年,没有多少能够在岁月的长河中沉淀下来,成为“经典”。一部经典名著不管是不是够格,总是时间和空间节选的结果,我们可以不在乎经典名著,却不可以不在乎时间和空间。经过那么多年流传下来的、经过多少代人检验过的经典书籍,之所以没有被日新月异的社会所淘汰,当然有它们优秀之处,总会有它们闪光的地方。这些文化没有时间的限制,永远都会对后人有所启迪。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诗经、九歌、汉赋、唐诗宋词们,已经穿越过时代的光芒,给了我们一种仰望人类文明的机会。比如,罗曼·罗兰的很多作品读完后,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感受到某种道德的熏陶。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取源”的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读书不在多,能精就行!这里的精是指在某一领域的高、精、尖;是指在追求时的专注;是指辩证的吸收与扬弃。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各行各业的深入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各个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空前的高涨。我们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呢?我认为,还是要从经典原著读起,使自己作到一进入就站在一个高的起点上,进而要读那些新书。

评分

好书。喜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