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晚清民谚有“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之说,《曾国藩智谋全书》集合曾国藩一生的为官处世经验和著作菁华,并结合现代官场、职场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是不可多得的为人处世智慧全书!
内容简介
《曾国藩智谋全书》汲取了他的传记、书信、著述的菁华,讲述他从一个生长深山、出身“寒门”的普通农家子弟,到跻身仕途,平步青云过程中的全智慧。既有为官从政之道,又有圆融处世之谈,可谓曾国藩的智谋的全攻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曾国藩的言行、思想和所作所为,对于今天的人们仍不乏借鉴作用。学习曾国藩的智慧,会让我们迅速成熟起来,并帮助我们在现代的社会交际、职场生涯以及人生规划中赢得新的成功。
精彩书评
“愚人近人,独服曾文正。”“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毛泽东
“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功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左宗棠
“足为吾人之师资。”
——蒋介石
“带兵如带子一语,最为慈仁贴切。能以此存心,则古今带兵格言,千言万语皆付之一炬。”
——蔡锷
目录
第一章:做人谋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利己利人,达己达人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浑能处世——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
为人处世,刚柔并济
常怀敬畏之心
为人不可有傲气
名利二字要看得淡一些
戒除虚妄,静以养心
让他三尺又何妨
读书是生命的重要部分
用静心伏住“妄念”
慎独乃修身之第一良方
打脱牙,和血吞
独立而不惧怕,确立而坚忍不拔
内圣外王,同类之中我最强
第二章:识人用人:中兴人才,皆出曾门
诚心、智慧、度量:用人者应具备的三大素质
用人先要有知人之明
选人不可以眼光太高
人才以忠义血性为本
求才当如鹰隼击物,不得不休
得人心之法在于“诚”字
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
情感、利益、约束:用人者应掌握的三大手段
运用好情感的艺术
用共同的追求凝聚人
重用为你着想的人
没有梧垌树,引不来金凤凰
合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
“钱”与“权”是凝柔成“网”的内在动力
给优秀的下属以独立发展的舞台
宽严相济,制人攻心
成大事在于是否后继有人
第三章:做官谋略: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上下皆说好,左右都逢源,
争取上级的理解与支持
摆平部属之间的利益关系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
学会用糊涂包住聪明
推功让名,不做“摘桃人”
勤是成功的保障
“黑”“伪”“滑”的官场生存原理门
龙蛇伸屈之道
居官之要谨言慎行
羽翼不丰,不可以高飞
凡事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以迂为直达到目的
是真龙必有云,是真虎必有风
自削羽翼,明哲保身
治军:以能战为第一要义门
治军先治心
用钱养军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
行军之道贵在人和
养精蓄锐,后发制人
第四章:做事谋略:将决策进行到底
用兵如对奕,谋势不谋子门
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
抓住战略重心
顾全大局,示弱待变
棘手问题,模糊处理
从跌倒处爬起来
要知道自己败在哪里
危急之时不能靠别人
大柔非柔,以屈求伸
在对手的失误中寻找机余
齐家:家和万事兴门
家和万事兴
持家之道在于节俭
兴家之道在于勤劳
不给儿孙留下大笔遗产
家庭教育贵在言传身教
附录1:冰鉴
上编 识人之道,
一人才
二将才
下编 相人之法,
第一 神骨
第二 刚柔
第三 容貌
第四 情态
第五 须眉
第六 声音
第七 气色
附录2:挺经
上编
坚挺——开宗明义,挺为第一
立志——欲变化气质,须先立坚卓之志
慎独——人生第一自强之道
明强——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
坚忍——不怨不忧,勿忘勿助
勇毅——戒惧惕厉,以挽回时事
虚心——恭敬厚藏,身为鼎镇
勤廉——俭可以养廉,勤可以生明
下编
学问——凡物加倍磨治,皆能变换本质
推诚——以自立为体,以推诚为用
雅量——言足以兴,默足以容
知耻——人所以稍顾面,冀人之敬重也
知悔——动心忍性,知悔无咎
知足——君子之处顺境,兢兢焉常觉天之厚我
仁爱——人能求仁,则万物同春
拂逆——借人之拂逆,磨砺我之德性
附录3:曾国藩遗嘱
精彩书摘
同治十年(1871)十一月二十二日,曾国藩移居经过翻修的总督衙署,他到署西的花园游览,花园修工未毕,正在赶办。游观后,他感叹道:“偶一观玩,深愧居处太崇,享用太过。”这是他逝世前两个月最后一次游览。
晚年,他自感身体太差,实在“有玷此官”,他多次上书恳辞官职,而两位弟弟曾国荃和曾国潢便与他不相同,尤其是曾国荃,攻下吉安、安庆、天京后,三次搜刮,一次比一次凶。他在家乡所起的“大夫第”,长达一华里,房子数百间,中储大量财宝、家具和仆人婢女,为当时所罕见,被人讥为“老饕”。曾国藩对此极反对,他认为“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浩大是真正受用”。曾国藩的确在戒妄念上下了不少功夫,做到了思想清静。如果能去除妄念,一个人就会明白他到底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慎独乃修身之第一良方
培养砺志精神,注重道德修养,是一个成功者的基本素质。《礼记·大学》说:“白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曾国藩认为人人都有向善的能力,能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德”的人,关键就在于能否提高道德修养。
曾国藩平时很注重道德修养,并时时以品德上的进步惕厉自己,这么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格和态度,无疑是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的。正因为曾国藩一生兢兢业业,在自己的道德修养上一刻不敢放松,所以他的人品方得到了世人的一致好评。
曾国藩在他的《金陵节署中日记里》说: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有恶,却不能尽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所谓自慊,《中庸》之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平是。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曾国藩这一番关于“慎独”的宏论可谓透彻而精彩。
慎独,是理学家们最重要的修养方法。郑玄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无人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也要加以检束。《礼记·中庸》云:“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忍心的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并且要时刻检点自己的行动,警惕是否有什么不要当的言行而自己没有看到和听到,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而自己不知道。因此,一个有道德的人在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坚持慎独,在“隐”和“圣”上下功夫,即有人在场和没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允许有丝毫邪恶念头萌发,才能防微杜渐,使自己的忍道心境提升到很高的境界。
曾国藩对儿子曾纪泽、曾纪鸿提出的全面修身养性要求的第一条就是慎独。曾国藩说,只要做到“慎独”,就能保证内省不疚,既然对鬼神可以泰然处之,可以快乐、满足、欣慰、平静。慎独就是真诚,真诚就是快乐。难怪孟子说,反问自己是真诚的,就是最大的快乐;难怪苟子说,没有比真诚更好的养心方法了。因此,在曾国藩看来,慎独“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关于慎独,曾国藩专门做过~篇《君子慎独论》,他说:
“尝谓独也者,君子与小人共焉者也。小人以其为独而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君子懔其为独而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谦之功密。其间离合几微之端,可得而论矣。
盖《大学》自格致以后,前言往行,既资其扩充;日用细故,亦深其阅历。心之际乎事者,已能剖晰乎公私;心之丽于理者,又足精研其得失。则夫善之当为,不善之直去,早画然其灼见矣。而彼小人者,乃不能实有所见,而行其所知。于是一善当前,幸人之莫我察也,则越焉而不决。一不善当前,幸人之莫或伺也,则去之而不力。幽独之中,情伪斯出,所谓欺也。推夫君子者,惧一善之不力,则冥冥者有堕行;一不善之不去。则涓涓者无已时。屋漏而懔如帝天,方寸而坚如金石。独知之地,慎之又慎。此圣经之要领,而后贤所切究者也。
自世儒以格致为外求。而专力于知善知恶,则慎独之旨晦。自世儒以独体为内照,而反昧乎即事即理.则慎独之旨愈晦。要之,明宜先乎诚,非格致则慎亦失当。心必丽于实,非事物则独将失守。此入德之方,不可不辨者也。”
曾国藩认为,能够做到慎独,就可以内省不疚。为了克服自身存在的毛病,曾国藩上承三省吾身的祖训,下开自我批评的先河,时刻不忘修身养德。如果一个人广泛地学习,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他就会变得聪明,而且行为也没有过错。曾国藩对自己的要求比荀子还严格,也更具体。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正月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凡事之须逐日检点,一旦姑待,后日补则难矣。况进德修业之事乎?”十月初一,曾国藩给自己订了个“日课册”,名之日《过隙集》,“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此外,为了彻底改正自己晚起的毛病,曾国藩还特意写信让弟弟监督提醒自己。
曾国藩不仅逐日检点,而且事事检点,曾国藩的这种检点思想,并不是他心血来潮的奇思异想,实在是扎根于深厚的文化传统的自然秉承。孔子就说过“见贤思齐(看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别人有毛病就反省自己,孟子大概是中国第一个善于反省的大师,曾国藩最服膺于他,表示“愿终身私淑孟子”,“虽造次颠沛”也愿“须臾不离”。而孟子是从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中来反省的,他最著名的方法就是“反求诸己”:爱人不亲,反其仁(反问自己的仁德);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曾国藩认真钻研过的程朱理学也强调“正己为先”。曾国藩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来“逐日检点”的,由于认为检点是事关进德修业的大事,所以他才对自己要求得那样严格,不许自己有一天的怠慢。
曾国藩说,一个人如果在心境上不能平淡。则应思考为什么不能平淡的原因,并进行反省和改过。为此。他一生坚持写日记。把每天的所作所为如实地记录下来,认真反省。综观他写下的一百多万字的日记,其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自艾自责的语句。譬如,他在朋友家中见到别人奉承卖唱之女子,“心为之动”;梦中见人得利,“甚觉艳羡”,等等。于是,他痛责自己:“好利之心至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方欲痛自湔洗,而本日闻言尚怦然欲动,真可谓下流矣!”仅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冬天,他就连续十来天写下了诸如说话太多,且议人短——“细思日日过恶,总是多言,其所以致多言者,都从毁誉心起”,“语太激厉,又议人短,每日总是口过多,何以不改?”等语。
前言/序言
曾国藩从一个生长深山、出身“寒门”的普通农家子弟,以并不超人的资质,跻身于仕途,平步青云,10年7迁,连跃10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后又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来文人封武侯的第一人,真可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风起云涌的危急关头,以一书生起家的曾国藩竟能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清朝的中兴,使清朝的统治又延续了半个世纪。
曾国藩作为历史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传记、日记、书信、著述、轶事、传说等都随处可见,晚清时就有民谚说: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一百多年来,章太炎、梁启超、袁世凯、蒋介石、毛泽东等等中华大地上的风云人物都曾受到曾国藩的影响,并对曾国藩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评价。梁启超说:“吾党不欲澄清天下则已,苟有此志,则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毛泽东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中最厉害的人物。”并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而蒋介石,对曾国藩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是为吾人之师资。”他把《曾胡治兵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把《曾文正公全集》置于案旁,终生捧读不辍,蒋一生的养生方法,行为举止,都是在模仿曾国藩。
尽管时代发展,世事变迁,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曾国藩的言行、思想和所作所为,对于今天的人们仍不乏借鉴作用,为人们的成功之路提供了路标。这就是我们编这本书的目的和初衷,如果能帮助人们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有所裨益,那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曾国藩智谋全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