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古籍善本書目》又告問世,在對外宣傳我館豐富古籍收藏方麵做瞭一些有益的工作,但這還遠遠不夠。本次展覽的舉辦,是我們嚮公眾展示和宣傳自己,和讀者進行直接交流的一次大膽嘗試。意想不到的展齣效果,同樣為我們提供瞭一個體現古籍文獻價值的良好契機,對此,我們一定要藉此東風,抓住機遇,趁熱打鐵,大力開拓古籍文獻,使之更好地為我校的教學與科研服務,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做齣貢獻。
我館古籍文獻的利用,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和製約,發展現狀並不盡如人意。從收藏情況來看,富藏150萬冊,居全國三甲之列,高校之首。但由於典藏條件和編目力量所限,目前仍有40餘萬冊未編。在已編的100多萬冊中,由於前人的編目水平參差不齊,編目規則不統一,造成著錄混亂,錯誤百齣。曆史淵源問題,造成分類係統多,由此導緻目錄頭緒多,檢索繁瑣不便。目前,讀者尚不能在網上全麵檢索古籍文獻,因此,我們一是要進一步完善現有的卡片式目錄體係;二是加速古籍機讀目錄建設,一方麵將未編古籍直接在網上編目,另一方麵對已編古籍進行迴溯性機編。相信隨著古籍目錄網絡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我館古籍文獻的影響力將會大大提高。
古籍是我館典藏的一大特色,在努力挖掘現有潛力的基礎上,我們還要謀求新的發展,一方麵豐富品種,另一方麵豐富類型。這兩年,隨著我館經費狀況的不斷改善,館領導對古籍資源建設格外重視,每年撥齣專款采購古籍。僅去年一年,我部即從浙江杭州寶貽齋購得古籍百餘種,為瞭將錢用在刀刃上,我們把購買對象集中在傢譜上,因為其多為孤本,收藏價值很高。另外,我們還注意收藏其它有價值的文獻類型,如地契、票據、魚鱗冊等等。
內頁插圖
目錄
書目類錶
經部
易類
書類
詩類
禮類
一 周禮
二 儀禮
三 禮記
四 三禮總義
五 通禮雜禮
樂類
春鞦類
四書類
一 學庸
二 論語
三 孟子
四 四書
孝經類
小學類
一 訓詁
二 文字
三 音韻
群經總義類
經叢類
史部
紀傳類
一 通代
二 斷代
編年類
一 通代
二 斷代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史抄史錶類
傳記類
一 總傳—通代
一 總傳—斷代
一 總傳—郡邑
二 彆傳—事跡
二 彆傳—年譜
三 傢乘
四 科第錄
五 職官錄
六 雜錄日記
地理類
一 總誌(附輿圖)
二 方誌—北京
二 方誌—上海
二 方誌—天津
二 方誌—河北
二 方誌—山西
二 方誌—內濛古
二 方誌—遼寜
二 方誌—吉林
二 方誌—黑龍江
二 方誌—陝西
二 方誌—甘肅
二 方誌—寜夏
二 方誌—青海
二 方誌—新疆
二 方誌—山東
二 方誌—江蘇
二 方誌—浙江
二 方誌—安徽
二 方誌—江西
二 方誌—福建
二 方誌—河南
二 方誌—湖北
二 方誌—湖南
二 方誌—廣東
二 方誌—廣西
二 方誌—四川
二 方誌—貴州
二 方誌—雲南
二 方誌—西藏
三 專誌—山川
三 專誌—名勝古跡
三 專誌—其它
四 邊防
五 遊記
六 雜記
外國史地類
一 曆史
二 地理
時令類
政書類
一 通製
二 儀製
三 職官—官製
三 職官—官箴
四 詔令
五 奏議—總集
五 奏議—彆集
六 邦計—賦稅財政
(附契約地畝冊)
六 邦計—鹽法貨幣
六 邦計—墾荒
七 邦交
八 軍政
九 律例
十 考工
十一 雜錄—論著
十一 雜錄—公牘
十一 雜錄—檔冊
十一 雜錄—其它
書目類
一 著錄—藝文誌
一 著錄—專目
一 著錄—存毀
一 著錄—題跋考證
二 收藏—公藏
二 收藏—私藏
三 圖書學
考古類
一 總錄—目錄
一 總錄—圖象
一 總錄—文字
一 總錄—題跋考訂
二 郡邑
三 甲骨
四 金—圖象
四 金—文字
四 金—錢幣
五 石—目錄
五 石—圖象
五 石—文字
六 匐器
七 其它
史評類
子部
儒傢類
兵傢類
法傢類
農傢類
醫傢類
一 叢輯
二 內經金匱
三 傷寒難經緘灸
四 本草方書
五 婦 幼 外 五官科
六 病總
七 雜錄
八 獸醫
天文算法類
一 推步
二 算書
術數類
一 數學
二 占候
三 相宅相墓
四 占蔔
五 命書相書
六 陰陽五行
七 其它
藝術類
一 總錄
二 書
三 畫
四 篆刻
五 雜技
譜錄類
一 器物
二 食譜
三 草木烏獸蟲魚
雜傢類
一 雜學
二 雜考
三 雜說
四 雜纂
五 雜記
小說傢類
一 文言短篇
二 通俗
三 彈詞
類書類
釋傢類
一 叢輯
二 阿含 本緣 般若
三 法華 華嚴 實積
四 大集 經集
五 密教 律
六 昆曇 中觀 瑜伽
七 經疏
八 論疏
九 史傳
十 事匯
十一 諸宗
十二 目錄
十三 其它
道傢類
子叢類
集部
總集類
一 閤集—通代
一 閤集—斷代
二 選集—通代
二 選集—漢至唐
二 選集—宋金至元
二 選集—明至清
三 郡邑
四 族姓
五 雜錄—尺牘
五 雜錄—製藝
六 外國
彆集類
一 漢至唐
二 宋金至元
三 明
四 清
五 民國
六 外國
詩文評類
詞類
一 閤集
二 選集
三 彆集
四 詞譜詞話
麯類
一 叢輯
二 傳奇
三 選集
四 彆集
五 麯譜麯律
叢書部
雜叢類
自著類
前言/序言
北京大學圖書館是我國五大圖書館之一,所藏150萬冊古籍約占館藏的三分之一。其中古籍善本書有160,000餘冊,15,000餘種,珍稀品種和版本已超過5000種,在全國善本書收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並為海內外學界所矚目。這些善本書,主要包括原北京大學收藏的以皮高品分類法分類的善本書,1952年全國院係調整時燕京大學圖書館並入北大圖書館的以裘開明分類法分類的善本書,以及1939年入藏的近代著名藏書傢李盛鐸藏書中之善本。長期以來,我館所藏善本書未能形成一個統一的書本目錄。1956年,在嚮達館長主持下,內部編印瞭《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善本書目》(上下冊)和《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李氏書目》(上中下三冊),40年來,這兩套目錄一直和卡片目錄共同使用。
由於目錄不集中,且《李氏書目》中善本書與普通書混編,讀者使用起來極為不便,又因年代久遠,所存書目多已殘損,鑒於此,我們組織編輯瞭這本館藏善本書目,以方便讀者使用。我們在上述兩個目錄的基礎上進行瞭統編目錄的212作。
北京大學善本書的收藏曆史與北京大學建校史是同步的。1898年京師大學堂正式批準成立,1902年大學堂藏書樓建立,從1904年開始收藏善本書。館藏首批善本書來自巴陵方氏碧琳琅館的捐贈。碧琳琅館主人方功惠,字慶齡,號柳橋。曾祖父曾任漳州知府。父方宗徽任廣東清道司巡檢,喜藏書。由於傢教熏陶,方功惠酷愛圖書。傢境富裕,使他有條件多方購求古籍善本。居粵40餘年,購得一批善本。方氏於光緒初年還派人去日本購書,在日本購得圖書之中,最值得稱道的是日本著名藏書堂佐伯文庫的一批藏書。至方氏去世時,藏書已逾10萬捲。1898年,其孫方湘賓將藏書全部運抵北京,適逢庚子之變,其孫棄書南逃,藏書有所散失。後來,大部分圖書賣與琉璃廠書肆,將剩餘部分通過同鄉、大學堂提調李希聖捐贈大學堂,方相賓也因此而得一知縣之職。所捐$為明清刻本,不乏精品。方氏書為粵中裝訂,冊前附丹箋副葉,以防蟲蠹;書根宋體書寫,精美整齊。這批書奠定瞭大學堂藏書樓善本藏書的基礎。此後,清政府每年撥款萬餘兩白銀為購書經費,其中一半經費用於購買古籍,使得善本書得以持續增長。到30、40年代,接收名傢藏書則成為發展善本書的主要途徑。
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古籍善本書目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學古文獻的手裏備一本翻起來方便。
評分
☆☆☆☆☆
黃丕烈像黃丕烈像[1]
評分
☆☆☆☆☆
一直想買的書,查書比較方便。這本京東比孔網的都便宜。
評分
☆☆☆☆☆
價格便宜實惠,非常好
評分
☆☆☆☆☆
專業人士用的書。
評分
☆☆☆☆☆
有此一本,北大所藏的善本悉收眼底
評分
☆☆☆☆☆
有此一本,北大所藏的善本悉收眼底
評分
☆☆☆☆☆
一直想買的書,查書比較方便。這本京東比孔網的都便宜。
評分
☆☆☆☆☆
黃丕烈(1763年—1825年),字紹武,號蕘圃、蕘夫,又號復翁,清江蘇吳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