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03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获得20113年国际传播学会组织传播分会的年度最佳著作奖《传播网络理论》不仅抓住了传播中核心的网络问题,系统介绍了网络分析方法和工具,更为重要的是透过网络结构本身,深入分析了网络结构的生成机制问题,探讨了网络研究涉及的社会理论基础 书中提出了多理论多层次的网络研究框架,应用复杂适应系统观点分析传播网络并构建计算机仿真环境以验证各种理论与假设 书中还探讨了传播网络与其他网络的关系,为通过计算机仿真方法研究动态组织结构涌现提供了基础。
作者简介
彼得·R·芒戈教授,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安那伯传播学院及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管理与组织方向的教授 曾于2003年获得管理学会组织传播与信息系统分会杰出学者奖,美国国家传播学套组织传播分会杰出研究奖。
诺什·S·康特拉克特教授,现为美国西北大学传播学院、凯洛格管理学院以及工程学院行为科学方向教授 在美国商务部“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NTIA)、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数字化社会和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数字化政府等领域担任评委。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组织传播中的网络和流
全球的传播网络和流
正式网络和涌现网络
来自混沌的结构涌现
涌现和时间
网络和组织形式
关于组织内部结构涌现的三个历史观点
理论框架概述
理论体系概述
第一部分 多理论多层次分析框架
第2章 网络的概念、测量和多理论多层次分析框架
网络分析
属性世界中的关系
网络连接
网络概念和测量
描述网络
测量网络属性
分析的个体层次
分析的二元(链接或连接)层次
距离和测地线
分析的三元层次
分析的子图层次
分析的全局网络层次
多理论多层次分析框架
多理论分析
多层次分析
合并属性
有效统计推论
p*分析中图和网络的实现
多理论多层次模型
内生网络变量
外生变量
总结
一个多理论多层次P*网络分析实例
假设的基本理论原理
下载和安装PSPAR
使用PSPAR的P*分析
第3章 作为复杂系统的传播和知识网络
系统模型简史
功能主义
控制论
一般系统论
批评
复杂性理论和复杂系统
主体网络
属性或特征
交互规则
结构涌现
总结
自组织复杂系统
作为复杂系统的知识网络
多主体知识网络:虚拟角色、网络机器人和知识库
作为复杂的自组织系统的知识网络
总结
第4章 网络的计算建模
组织网络的计算模型
计算网络模型中的概念
属性
关系
主体的属性和关系的变化
初始条件
Blanche概述
确定模型和随机模型的比较
确定模型和随机模型的例子
计算网络建模中的特殊问题
P*网络计算建模方法的例子
对计算模型进行实证验证的策略
执行虚拟实验
对虚拟实验结果的解释
在Blanche中描述并实现计算模型的例子
第一步:下载并安装Blanche
第二步:确定计算模型的理论机制
第三步:描述计算模型
第四步:选择研究问题以可计算地演绎假设
第五步:设计一个虚拟实验
第六步:为计算模型生成初始数据
第七步:为特定情境选择初始数据
第八步:运行计算模型
第九步:查看结果
第十步:可计算地演绎假设
总结
第二部分 传播网络研究的社会理论
第5章 自利理论和集体行为理论
自利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
自利的理论机制
总结
共同利益和集体行为理论
公共品理论
公共品悲剧和传播困境
……
第6章 传染理论、语义和认知理论
第7章 交换和依赖理论
第8章 同嗜性、接近性和社会支持理论
第9章 演化和协同演化理论
第三部分 综合
第10章 传播和其他组织网络的多理论多层次模型
附录:第2章所用数据集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多理论多层次分析框架
第2章 网络的概念、测量和多理论多层次分析框架
本章以对网络分析概念和测量的综述作为开篇部分。对这一领域感到陌生,或是对本书中的社会理论比较熟悉但不熟悉网络分析本身的读者,应该仔细阅读这一章的第一部分,这对于理解这一章和本书的其余部分是必要的。网络分析已成为一个相当具有技术性的话题,有很多概念、测量和分析策略需要详细地解说。
本章的前面一部分本该提供足够的有关网络分析的背景知识来达到广泛涉猎网络文献的目的,但是,需预先强调的是,这里我们只能做一个简洁的介绍。于是,我们试图在概念的精确和简洁之间权衡,这一点与所有其他介绍性质的材料相似。在网络分析方面存在众多文献,包括一些非常优秀的教材和许多精彩的综述章节。有意对本章前三分之一内容中所罗列的网络分析资料做更深入探讨的读者可查阅被我们编制在“属性世界中的关系”一节下的参考资料。对网络分析比较熟悉的读者会发现这一章的第一部分不太重要,所以对我们所选择和使用的概念及定义快速地浏览一下就足够了。
第二部分介绍了多理论多层次框架。这里说明了不同分析层次的网络属性是如何代表了源自不同社会理论的生成机制的,同时也显示出多种理论结合使用来研究涌现网络,可以比每种理论单独使用时具有更广泛的解释力。
前言/序言
这本书是关于人类传播网络,人与人、人与人造物品之间形成的知识、图像、符号和信息流,比如化身(avatars)和知识仓库。网络领域曾经如同中国一样是一个相对孤立的学术专业,参与的研究者不多,孤立于学术世界的其他领域。而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对网络的研究也一如中国的发展一样,有了巨大的变化。网络研究已经不再是孤岛,而成为关系到多学科、遍及整个世界的中心课题。
当然,中国的网络久负盛名。家族产业这种中国经济的核心形式,正是典型的传播网络。中国在世界范围与其他国家形成的政治联盟,核心部分也是传播网络。由中国政府领导的过去三十年中的“信息革命”使中国在信息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包括互联网——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传播网络。
尽管过去几年中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有关社会理论的学术文献,但很少涉及传播网络领域。这本书首先认识到大部分社会理论都具有网络方面的构成,有些是明显表达出来的,而其他的需要特别加以阐释。本书的大部分考察了网络理论、它们的结构特征和网络寓意。尽管这些理论在中国可能不是众所周知的,它们背后蕴含的观点在整个中国却是通俗易懂的。比如,交换理论讨论人们建立联系获得宝贵资源的条件。中国的一些俗语很好地表达了这种思想,如“礼尚往来”、“投桃报李”。再比如一致性理论,人们有与具有自己相似特征的其他人建立传播网络的倾向。英语中我们通常所说的“同一种类的鸟聚集在一起”(直译,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充分体现了这种理论。中国俗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则表达了类似的含义。本书讨论的另一个社会理论是传染理论,主要涉及思想、信息和观点如何在传播网络内的人与人之间流动。
传播网络理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