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2007中文版应用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教材系列

AutoCAD2007中文版应用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教材系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健 编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200796
版次:1
商品编码:10132597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9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教材系列:AutoCAD2007中文版应用教程》详细讲述了用AutoCAD 2007中文版绘制、编辑二维和三维图的方法及基于AutoCAD的程序设计基础。《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教材系列:AutoCAD2007中文版应用教程》共分14章,主要内容有:AutoCAD概述,绘图基础,设置绘图环境,绘制基本的二维图形,编辑二维图形,精确绘图,图块及外部参照,文本注释与尺寸标注,设计中心,输出图形,设计Au toLISP程序,自定义线、面文件,绘制三维图形,显示和编辑三维图形等。大部分章节配有实例练习及操作步骤;每一章后面都附有精选的习题及上机操作提示。
《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教材系列:AutoCAD2007中文版应用教程》突出实用性,结合测绘、建筑、机械行业制图的不同需要和标准而编写。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不仅能掌握AutoCAD 2007的基本操作方法,绘制出满足要求的图样,还能掌握一定的基于AutoCAD的开发技术。
《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教材系列:AutoCAD2007中文版应用教程》可作为工科院校建筑类、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 AutoCAD概述
1.1 AutoCAD的功能
1.2 AutoCAD2007的启动与退出
1.3 AutoCAD2007的帮助系统
1.4 习题
第2章 绘图基础
2.1 文件的基本操作
2.2 AutoCAD2007的工作窗口
2.3 鼠标的使用
2.4 命令的输入与终止
2.5 坐标系与坐标的输入
2.6 图层与图层特性管理器
2.7 习题
第3章 设置绘图环境
3.1 设备图幅与绘图单位
3.2 设置系统选项
3.3 设置草图
3.4 设置状态按钮
3.5 设置线型管理器
3.6 实例练习
3.7 习题
第4章 绘制基本的二维图形
4.1 绘制点
4.2 绘制线
4.3 绘制基本图形
4.4 绘制表格
4.5 图案填充
4.6 查询图形属性
4.7 实例练习
4.8 习题
第5章 编辑二维图形
5.1 对象选择与取消
5.2 复制对象
5.3 移动对象
5.4 修改对象
5.5 用分解命令分解对象
5.6 编辑对象
5.7 实例练习
5.8 习题
第6章 精确绘图
6.1 change、align、hatchedit绘图命令的使用
6.2 对象捕捉的使用
6.3 极轴追踪、对象追踪、临时点追踪的使用
6.4 实例练习
6.5 习题
第7章 图块及外部参照
7.1 图块的特性
7.2 创建内部块
7.3 创建外部块
7.4 图块的插入
7.5 创建图块的属性
7.6 图块的编辑
7.7 外部参照
7.8 实例练习
7.9 习题
第8章 文本注释与尺寸标注
8.1 设置文字样式
8.2 文本输入
8.3 文本的编辑
8.4 尺寸标注的格式
8.5 尺寸标注的类型
8.6 公差标注
8.7 圆心标记
8.8 标注的编辑
8.9 实例练习
8.10 习题
第9章 设计中心
9.1 启动设计中心
9.2 设计中心的窗口
9.3 设计中心的应用
……
第10章 输出图形
第11章 设计AutoCAD程序
第12章 自定义线、面文件
第13章 绘制三维图形
第14章 显示和编辑三维图形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教材系列:AutoCAD2007中文版应用教程》可作为工科院校建筑类、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评分

①多向互动,形式多样.互动的课堂,一定的活动的课堂,生活的课堂。互动的条件:平等、自由、宽松、和谐。互动的类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文本互动、习题互动、评价互动。互动的形式:问

评分

还可以吧帮别人买的1

评分

人是万物之灵、百兽之长,人所以优于禽兽,主要就在于会读书。禽兽会将捕食的方法教给下一代,它们有经验的传递,但是,它们没有人类的文字工具,可以把很多经验,以及每一个人毕生成就的精华,一代一代地传延下去。所以,读书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原因。

评分

也没有光盘,书壳后有明显撕掉光盘留下的胶纸印,看来是被人截流下来了

评分

评分

很好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 也很新

评分

习惯用2007版本的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