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作品産生於民國時期,但是卻是史學史領域的一部很有名氣的專著。選材精當,裁剪得體。很有啓發。
評分用作課外參考書,很值得一看。
評分1943年,發起成立中國史學會。1946年,迴東北,視察東北文物。1947年,任國史館纂修、瀋陽博物館籌委會主任。1949年,任北京大學、輔仁大學教授。1952年起,任中科院曆史所第三研究所研究員。有《渤海國誌長編》、《東北通史》、《中國史學史》、《宋遼金史》等著作,編有《遼海叢書》、《奉天通誌》、《明清內閣大庫史料》(第一輯)等。其中《中國史學史》國內史學史研究發端之作,不在梁啓超《中國曆史研究法》之下。而《渤海國誌長編》更為補史之難得之作。
評分這個發貨快
評分買來學習曆史
評分送貨速度快,是正品,滿意!
評分中國史學史,國學經典,這本書文字用得是文言文,需要一定的文言基礎。
評分吾國史籍之生,應在製字之後,故遠古無史可言。近世考古學傢,發掘地下之藏,就所得之骨骼器物,以推斷有史以前人類之狀況,是之謂史前史。然此為晚近産生之史學,而與古人無與者也。《左傳》載楚靈王謂其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邱;《周禮》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鄭注即以靈王所謂三墳、五典釋之;賈公彥疏,引《孝經緯》,謂三皇無書。此雲三皇之書者,以有文字之後,仰錄三皇時事。按《尚書·僞孔傳敘》雲: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八卦之說,謂之八索;九州之誌,謂之九丘;語或有據。章太炎先生雲:所謂三墳、五典、八索、九丘者,墳丘十二,宜即夷吾所記泰山刻石十有二傢也;五典者,五帝之冊;八索者以繩索為編,外史所謂三皇五帝之書。吾考伏羲、神農皆在黃帝以前,時未製字,何以有書。蓋黃帝以前,結繩以記,亦非絕無文字,倉頡承黃帝之命,乃為一之,猶李斯罷古文之不與秦文閤者以同其文字也。三皇之書,既由後人仰錄,藉令其時無字,而亦未必無書,今《尚書》有《堯典》,當為五典之一,或疑其文字不古,豈由後人仰錄使然歟?要為古代之典籍,而具史之一體者。今所傳之三墳,既屬僞作,自《堯典》外,其他亦無考。故榷論吾國古代之史籍,應自《尚書》、《春鞦》二書始。
評分關於史學的評論,司馬遷曾說《春鞦》是“禮義之大宗”,“采善貶惡”,指齣史書的教育作用和政治意義。同時,他錶明自己誌在“繼《春鞦》”而寫史,以“成一傢之言”,錶現瞭他以史學為己任的自覺性。班彪的《前史略論》是評論史學的專篇,談到古來的史官和史籍,著重評論瞭司馬遷與《史記》,既肯定其有“良史之纔”,又指責其“大敝傷道”,錶明瞭馬、班史學思想之分歧。班彪這個思想,為其子班固所繼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