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那时候年轻,什么都没有,可是有勇气,年少的时光,如青春已阙酸甜的歌谣,放任我们倚坐在天台的栏杆上,幸福有这么一点点,捧在手心,舍不得遗忘。
内容简介
匪我思存,在《诗经》占老句子中寻觅到的名字。匪是匪,我是我,思念抑或思考,而我在这里,你在天涯的那端。年纪小的时候,青春飞扬,总有这样的执拗,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幸福那样短,捧在手心,舍不得遗忘。
恋人或许失去,爱情亦会过期,耶些用过即弃的日子如同用过即弃的情人节巧克力礼盒,被频频遗忘。唯独文字静默留存,偶然间穿过时光界线,映照出当时的月光,和你我喜欢过的心情。
作者简介
匪我思存,13部小说的作者,3部电视连续发聋振聩原著者,300万册图书销量的缔造者,2010年1月,陈乔恩,,邱泽主演《佳期如梦》杭州杀青,2010年2月,李小冉、钟汉良主演《来不及说我爱你》铁岭杀青,2010年5月,《千山暮雪》杭州敌拍中,谁将问鼎各大卫视收视之冠,敬请期待2010电视剧“匪我思存年”。
目录
序 良辰美景奈何
明月篇
曾是惊鸿照影来
萧二的故事
凌波不过横塘路
殊途
彩云篇
杨不悔
纪晓芙
老麦的故事
容博
花好月圆人长久
错姻缘
精彩书摘
黄昏时分,落日照在海面上,碎成粼粼的金浪,半天里的云霞,玫瑰紫渐渐单薄成拱璧蓝,徐徐渗入胭脂红……宝蓝底的天幕上,这里一抹,那里一缕,流动的华光冷凝下来,像是泼溅的水彩,渐渐干涸。晚风吹来,仿佛能吹起一层细粉,风里夹着海的咸腥,热哄哄像小孩子的嘴,又潮又湿胡乱印在人身上。
天气这样热,天花板上的电扇虽然转着,吹出来的风也并不叫人觉得凉爽,那嗡嗡的低沉声音,反倒叫人觉得像蚊子一样在耳畔滋扰,令人只是心浮气燥。碎发腻在额前,衣服汗湿了,粘在身上格外难受。面前小小的一盏通讯灯又亮了,她重复着重复了无数遍的说辞:“你好,这里是总机,请问你要哪里?”
对方只答:“枫港。”
她反问:“请问要枫港哪里?”见鬼——她总不能将线直接接到枫港总机那里去吧,听那漫不经心的腔调,就知道不怀好意。果然不出所料,对方反问她:“小姐,你是新来的?”
这样的搭讪,三天来她已经遇上十余次了。唇角不知不觉牵出一个讥讽的笑容,千篇一律的开头,接下来就要问她贵姓贵庚是否可以到海滩上散步等等等……这样热的天气,实在没心情应付这群无聊的登徒子。她重复了一遍问话:“请问要枫港哪里?”
“枫港官邸。”
恬不知耻,三天来他们什么招都用上了,最好笑的一次甚至有人要她接总部。这一个更绝,难为他们想得出来,枫港官邸?她用毫无感情的声音回答他:“先生,你没有权限要求接往枫港官邸。”
他哧哧的笑起来,她就知道,他们不过是无所事事,才以骚扰新来的她为乐。这帮家伙,用家宜的话说,见到新人就像苍蝇见了臭鸡蛋。呸!她又不是臭鸡蛋。身清玉洁不露破绽,看他们如何下得手去。
只听他一本正经的问:“我是5579也不行吗?”
听那口气,简直像是5579有什么特权似的。条例规章她背得滚瓜烂熟,一张口就答他:“5字打头的话线无权接往二级以上安全级别。5579先生,请您挂线。”不由分说伸手就将话线收掉,可惜他们脸皮都比城墙厚,碰钉子也不会自觉没趣。
第二天是她轮休,她出去买了东西回来,已经过了午饭时间了。偌大的饭堂里只有她一个人,真是难得的清净。可惜天公不作美,偏偏有只苍蝇比她还要晚,端着饭菜从她身边过去,又晃了回来。她虽然埋头苦吃,但傻瓜也知道他要说什么。果然,他一开口就问:“你就是新来的叶钦薇?”她听出来他的声音来,就是昨天那个5579,想不到不肯死心。拜托,能不能用新鲜点的桥段?虽然打听出了她的名字,还是用这没创意的陈词滥调来纠缠不清?
叹了口气,她敢打赌,这几日她叶钦薇三个字,是全基地上下的头号热门话题。这种礼遇,叫人“受宠若惊”到一触即发。她闲闲的放低筷子,打量了面前的苍蝇一眼。还算是一表人材,做登徒子真是浪费。她问:“接下来你是不是要问,你可不可以坐这里?我现在就告诉你,不可以。”
他笑起来,偏偏就大喇喇的坐下来:“你说不可以我就不能坐?这是饭堂又不是你家客厅。”
她连翻白眼的气力都省下了,恬不知耻,不用和他一般见识。反正不理他,看他能怎么样。谁知一餐饭吃完,他也没再说一句话,倒叫人微微意外。她走到水池前洗碗,他也走过来洗碗。只见他将碗中接满了水,左摇摇右晃晃,哗一声倒掉,然后就将碗放回架上。看得她终于忍不住一时嘴快:“你洗好了?”
他说:“当然啦,不然还要怎么洗?”
前言/序言
其实这本书,我一直觉得很奢侈。
好比这句词: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那样奢侈的良辰美景。正因为举世无双,所以觉得满心欢喜,只恨流年似箭,岁月轻浅,怅然地站在长河的这头……而明月,已经照了千年。
收在这部集子里的,大多是中短篇,其实我写短篇是弱项。经常跟杂志编辑们开玩笑:只要四千字啊。那我都还没结束写景耶……
大部分长篇写手可能都有这样的毛病——一开头就是江河万里,娓娓道来。待故事的轮廓浮现,已经是几万字以后的事情了。不过我还是陆续写了一些篇幅不长的稿子,有些是杂志约稿,有些是某天半夜突然浮上心头的一个小故事,有些文字更是私家,只曾放在自己的官网与博客上。
比如《杨不悔》,它只是某篇纯粹恶搞的文字,我写的时候一气呵成,结果它被许多人称赞,说本是笑着笑着的,却会突然愣住,仿佛那场新雪,落絮无声。再比如《错姻缘》,据说在我的笔下,大团圆的结局是百年难遇……话说我真的喜欢大团圆结局啊,起码《花好月圆人长久》就是大团圆结局……
结果有看官大人怒吼:你在你自己写的长篇里找个大团圆结局出来给我们看看!
我很心虚,所以,非常小心翼翼地希望大家看到这本《当时明月在》的时候。能够对里面这些大团圆结局感到满意。这样的话,我才有信心写长篇的大团圆结局啊……这句真的不是威胁只是承诺!只是承诺呀……
其实这些文字我写的时候很随意,收到集子里来的时候,也很随意。因为问的人太多,许多相熟的看官大人一直说,什么时候出部短篇集就好了。我也私心思忖过,只没想到这么快。所以觉得非常快乐,喜不自胜地与所有的朋友分享。
写《香寒》自序的时候,我自嘲它为我的“七本之痒”。到这本,我开玩笑说,要不就叫“八年抗战”好了。闺蜜一脸鄙夷吐气如兰地问:“那第九本呢?”
很好办,到时就叫“九九归一”。
第十本?第十一本?第十二本……
她不屈不挠地问下去,其实我心里是很乐的,因为她给我描绘了一幅大好蓝图——第十本、第十一本、第十二本……我可以快快乐乐地写下去,无知无畏地写下去。奋不顾身地写下去……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图书大潮,投身到轰轰烈烈的文字大海……写序写到手抽筋,睡觉睡到自然醒!
人生的至高理想啊……
多好!
以前有人问过我,你的远大理想是什么?
我想了半响,才答了一句:让自己更愉悦。
多自私,一点也不崇高。
但是,一个人如果不立志让自己愉悦。又如何能够顾及到其他人和事?不自爱的人,如何去尊重及爱护旁人?而文字如此令我愉悦。如果它还能够愉悦到你,那么,将是我最大的荣幸。
——又以此书。给我最爱的颢。
在线试读
《当时明月在》错姻缘
若若赶快摘掉面罩大饱眼福。她曾开玩笑说祁绡隐的魅力是天下无敌,这话也不算夸张,连她那才上幼稚园的宝贝外甥一看到“漂亮的祁阿姨”就会飞奔过去,凑上他胖乎乎的苹果脸讨个香吻。
《星河彼岸的低语》 一、序幕:碎裂的星图与失落的航标 故事始于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寂静之海”的边缘。在这里,星辰不再按既定的轨道运行,而是如同破碎的琉璃般散落在无尽的虚空中。主角,艾莉娅,一个以修复古老星图为生的“星语者”,偶然间发现了一块嵌在她祖父遗物中的残缺星盘。这星盘并非记录已知星系的,而是指向一个在所有现存宇宙志中都被标记为“禁区”的领域——“奥秘之环”。 艾莉娅的家园,位于一颗名为“微光”的行星上,那里的文明依赖着对古代航道图谱的解读来维持能源供给。然而,近几十年来,这些航道图谱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色、失效,预示着一场席卷整个已知宇宙的“光衰”危机。她的祖父,一位被尊为“星图守护者”的传奇人物,在一次深入星际禁地的探险后便杳无音信,只留下了这块神秘的星盘和一句含糊不清的遗言:“光熄之前,须寻回‘源初之钥’。” 艾莉娅意识到,祖父留下的线索,指向的不仅仅是失落的科技,更可能是一个颠覆现有宇宙观的秘密。她决定启动祖父那艘名为“信风号”的改装飞船,踏上追寻“源初之钥”的征程。 二、第一卷:幽暗星域的法则与异形文明 艾莉娅的第一站,根据星盘的残缺指示,指向了位于“混沌带”深处的一个被称为“铁锈星云”的区域。这个星云充斥着高能粒子风暴和不稳定的引力场,是星际旅行者的禁区。 在穿越风暴时,“信风号”遭遇了第一次重创,迫降在一颗被厚厚腐蚀性大气层包裹的废弃采矿行星上。在这里,她遇到了第一个非人类智慧生物群体——“铸铁者”。 铸铁者是一种由硅基生命体进化而来的机械集合体,他们不使用语言,而是通过电磁脉冲进行复杂的逻辑交流。他们曾是维护星际秩序的工程师,但在“大断裂”事件后,文明走向了僵化和偏执。他们对任何有机生命形式都抱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艾莉娅必须学会理解铸铁者的“逻辑诗歌”,并在他们严格的生存法则下找到出路。她发现,铸铁者的核心能源系统,竟然与她星盘上缺失的一块碎片结构高度相似。通过一场艰苦卓绝的“逻辑对决”——本质上是一场关于信息熵和结构完整性的辩论——艾莉娅成功赢得了铸铁者的尊重,并从他们那里获取了关于“源初之钥”的部分信息:它被认为是能够重置宇宙基本常数的“创世代码”的物理载体,并被封印在“时间静止之环”中。 然而,铸铁者也警告她,通往“时间静止之环”的必经之路上,存在着一个名为“虚空猎手”的恐怖存在,那是一种以吞噬智慧文明的“叙事核心”为生的能量体。 三、第二卷:失落的知识与时间悖论 追随星盘的指引,艾莉娅进入了“低语星域”。这里的空间结构异常扭曲,时间流逝的速度根据观察者的位置不同而剧烈变化。她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由一个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遗留下的巨大信息网络——“知识穹顶”。 “知识穹顶”并非一个物理空间,而是一个由纯粹信息构成的维度。在这里,她遇到了穹顶的维护者,一个名为“编纂者”的半实体智能。编纂者以记录和保存知识为唯一使命,他们对“源初之钥”的了解比铸铁者更深,但他们坚持“知识的意义在于被记录,而非被使用”。 编纂者向艾莉娅展示了一段关于“光衰”的真相:光衰并非自然现象,而是宇宙熵增失控的外在表现,其根源在于“大断裂”时期一次人为引发的“时间回溯实验”的失败。这次实验试图修正一个已发生的灾难,却导致了宇宙底层逻辑的微小错位,使得宇宙的运行效率不断降低。 为了获得前往“时间静止之环”的坐标,艾莉娅必须通过编纂者设下的三重考验: 1. 记忆重构: 在一个充满悖论的时间线上,重建一个被删除的关键历史事件。 2. 意义探寻: 从海量无序的信息洪流中,提炼出关于“存在”的唯一真谛。 3. 道德抉择: 面对一个“可以拯救万千生灵,但必须抹去自己存在痕迹”的选项,做出选择。 在通过考验的过程中,艾莉娅被迫审视自己对“修复”的执念,理解到真正的强大不在于逆转过去,而在于接受残缺。她成功获得了进入下一阶段的导航信息,并得到了一枚可以暂时抵御“虚空猎手”信息侵蚀的“真理印记”。 四、第三卷:时间静止之环与最终的守望者 最终的旅程将艾莉娅带入了一个被强力时间场域保护的区域——“时间静止之环”。这里的星光似乎被凝固在半空,一切活动都处于近乎绝对的静止状态,只有极少数“时间穿梭者”可以勉强移动。 在环的核心,她终于找到了“源初之钥”的所在地——一个巨大的、悬浮着的晶体结构,它散发着宇宙诞生之初的、纯净而未被污染的光芒。 然而,晶体前站着一个身影——她失踪已久的祖父,洛伦佐。但他不再是记忆中的形象,而是与晶体能量深度融合的形态,成为了“守望者”。洛伦佐向艾莉娅揭示了最后的真相: “源初之钥”并非一个可以被“使用”的工具。它是一个平衡点。大断裂后,宇宙有两种选择:要么完全崩溃(光衰的终点),要么被强行“冻结”在一个低能耗、长寿命的稳定状态,即“时间静止之环”。洛伦佐为了争取时间,牺牲了自己,成为了维持这个临时稳定态的活体锚点。 现在,艾莉娅的到来,意味着“时间静止之环”的能量储备已达极限,稳定态即将瓦解,宇宙将面临彻底的崩塌。 她面临的终极抉择是: 1. 继承祖父的使命: 融合进晶体,成为新的“守望者”,将宇宙困在永恒的静止中,以换取无限的延缓。 2. 激活“源初之钥”: 冒着彻底毁灭的风险,释放钥中蕴含的原始代码,重启宇宙的运行规则,接受光衰的回归,但同时也赋予宇宙重新进化的可能。 艾莉娅拒绝了前两个选择。她利用从铸铁者那里学到的结构完整性知识,结合编纂者授予的对“意义”的理解,找到了第三条路:“共振”。她没有试图使用或冻结钥匙,而是将“信风号”的核心动力系统与钥匙结构进行微调共振,将那份“创世代码”的能量,以一种可控的、缓慢的、修正性的脉冲注入到宇宙的既定法则中。 这不是修复,而是校准。她没有消除熵增,而是为宇宙注入了一种新的、更具韧性的运行常数。 五、尾声:微光重燃 当共振完成,艾莉娅和“信风号”被猛烈的能量洪流抛出“时间静止之环”。她没有带回任何强大的武器或永恒的知识,只带回了一个正在缓慢自我修正的宇宙。 回到“寂静之海”,她发现星图不再褪色,而是以一种新的、略微不同的方式重新显现。光衰停止了,但“光复”也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时间和无数个文明的共同努力。 艾莉娅没有成为拯救宇宙的唯一英雄,她成为了一个播种者。她带着新的航道图谱,驶向了那些曾被恐惧笼罩的星域,不再是为了寻找失落的宝藏,而是为了分享“共振”的理念——真正的永恒,不是静止,而是在变化中找到最和谐的频率。她的故事,成为了新纪元的第一页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