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10
《道德经》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本书提供了《道德经》的原著实录,对原文进行了经典解读,并进行了说文释义,还逐章对相应的经典思想进行了活学活用。阅读本书,能更深刻地认识《道德经》中所蕴涵的思想,本书更是现代人修身处世宝典。
《道德经》仅五千余言,但文约意丰、博大精深,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不仅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中华民族的性格铸成、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道德经》做为中国历史上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分《道经》和《道经》上下两篇。分书共计八十一章,文约五千言,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历来被学人们称为“哲理诗”。《道德经》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道德经全集》提供了《道德经》的原著实录,对原文进行了经典解读,并进行了说文释文,最后还逐章对相应的经典思想进行了活学活用。阅读《道德经全集》,能更深刻地认识《道德经》中所蕴涵的思想,《道德经全集》更是现代人修身处世的必备宝典。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老子人(今河南鹿邑地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上篇 道经
第一章 天地之始
第二章 美之为美
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四章 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玄牝之门
第七章 天长地久
第八章 不争无尤
第九章 功遂身退
第十章 长而不宰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第十二章 圣人为腹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第十四章 无状之状
第十五章 善为士者
第十六章 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功成事遂
第十八章 大忠大义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第二十章 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章 惟道是从
第二十二章 圣人抱一
第二十三章 道亦乐得
第二十四章 自是不彰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静为躁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
第二十八章 复归于补
第二十九章 为者败之
第三十章 以道佐主
第三十一章 有道不处
第三十二章 知止不殆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第三十四章 其不为大
第三十五章 不可既也
第三十六章 欲翕固张
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为
下篇 德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一为始祖
第四十章 虚中生有
第四十一章 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 以为教父
第四十三章 不言之教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第四十九章 善者吾善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盗夸非道
第五十四章 其德乃普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第五十八章 福祸倚伏
第五十九章 长生久视
第六十章 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章 皆得其欲
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奥
第六十三章 能成其大
第六十四章 无为无败
第六十五章 善为道者
第六十六章 莫能与争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第六十九章 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第七十一章 以其病病
第七十二章 自爱不贵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无以生为
第七十六章 强大处下
第七十七章 不欲见贤
第七十八章 柔之胜刚
第七十九章 报怨以德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 善者不辩
附录老子与《道德经》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的力量是巨大的,当人们违背自然规律时,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威力。历史上发生的洪涝灾害都是水与人类不良行为的无声对抗。
水和大道十分相像,大道无形;大道柔软,不与宇宙万物相违逆;大道生养万物,但不与万物争高下,不求万物的报答:大道谦逊,不居功自傲。大道具有很大的威力,它会令那些理解它的人内心平静如水,摒弃了杂乱和烦躁,内心充实,而没有了烦恼和忧愁。和大道同步而行的人心境平和,物我两忘。
老子声称,拥有最高德行的人就如同水一样,具有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格、与世无争的情操、宽厚诚实的作风,这些最接近大道的本质,是人类最应效仿的德行。具体地讲也就是心胸要像水渊一样,宽广无边、清湛悠然;要像水的流势一样,谦虚卑下,不可处处与人争高低,要择地而居。对人要亲切自然,以诚相待,老实厚道,宁愿被人欺也决不欺人。为人处世重诺守信,如同潮汐一般,起落守时。
不止是这一章,老子在《道德经》的其他章节也多次提到水,他把水作为人格的最高写照和完美表达。他谆谆告诫世人言谈举止要流水行云,循循善诱、悠然洒脱。
上下五千年悠久而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数古圣先贤、风流人物、仁人志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索、探求与总结,而且一路下来,薪火相传,因时损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凝结,更是我们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集中再现。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融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铸成了我们民族的品格,书写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中华文化与西方世界的文明并峙鼎立,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凡此,我们称之曰“国学”,其目的在于与非中华文化相区分。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其重要一点是,源于由国学而产生的民族向心力和人文精神。可以说,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主要原因之一乃是因为其有异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文化!
概而言之,国学包括经史子集、十家九流。它以先秦经典及诸子之学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观其构成,足见国学之广博与深厚。可以这么说,国学是华夏文明之根,炎黄儿女之魂。
从大的方面来讲,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国家,可能会成为一个大国甚至富国,但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强国;也许它会昙花一现,但绝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而一个国家若想健康持续发展,则必然有其凝聚民众的国民精神,且这种国民精神也必然是在自身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本国人民创造形成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巨龙的跃起腾飞,离不开国学的滋养。从小处而言,继承与发扬国学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同样举足轻重,迫在眉睫。国学之用,在于“无用”之“大用”。一个人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卖干他的思维方式.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成熟亦决非先天注定,它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国学作为涵盖经、史、子、集的庞大知识思想体系,恰好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氛围、一个平台。潜心于国学的学习,人们就会发现其蕴含的无法穷尽的智慧,并从中领略到恒久的治世之道与管理之智,也可以体悟到超脱的人生哲学与立身之术。在现今社会,崇尚国学,学习国学,更是提高个人道德水准和建构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学热正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令人欣慰。更可喜的是,很多家长开始对孩子进行国学启蒙教育,希望孩子奠定扎实的国学根基,以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欣喜之余,我们同时也对中国现今的文化断层现象充满了担忧。从“国学热”这个词汇本身也能看出,正是因为一定时期国学教育的缺失,才会有国学热潮的再现。我们注意到,现今的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时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新世纪的大学生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这些现象一再折射出一个信号:我们社会人群的国学知识十分匮乏。在西方大搞强势文化和学术壁垒的同时,国人偏离自己的民族文化越来越远。弘扬经典国学教育,重拾中华传统文化,已迫在眉睫。
本套“国学经典”丛书的问世,也正是为弘扬国学传统文化而添砖加瓦并略尽绵薄之力。本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从事中国文化史籍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有年,对国学文化及国学教育亦可谓体晤深刻。为了完成此丛书,我们从搜集整理到评点注译,历时数载,花费了一定的心血。这套丛书集传统文化于一体,涵盖了读者应知必知的国学经典。更重要的是,丛书尽量把艰难晦涩的传统文化予以通俗化、现实化的演绎,并以大量精彩案例解析深刻的文化内核,力图使国学的现实意义更易彰显,使读者阅读起来能轻松愉悦和饶有趣味。虽然整套书尚存瑕疵,但仍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是怀着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情厚谊和治学者应有的严谨态度来完成该丛书的。希望读者能感受到我们的良苦用心。
道德经全集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道德经全集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总体来说还不错吧,纸张的色彩比较丰富。部分页面配色显示效果不是太理想
评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是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从16世纪始,道德经就被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至今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近300余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道德经,一部以短短五千言而让后人以实在说不清有多少万言的文字去诠释它、而且永远地言犹未尽的传世经典。第一部用诗化语言阐述的中国哲学巨著,深刻影响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道家经典。
评分还是这么厚的一本书翻译可以
评分好高好高赞赞赞赞好好好好好好好赞赞赞赞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今天对照时寒冰先生的读书心得,反思一下自己的读书经历。\N首先,很惭愧的是我在读书上走了太多的弯路,少年时期看得最多的书是武侠和爱情小说(虽然父亲不喜欢我看这些,却没教我要看什么书,所以都是偷偷地看),现 \N\N在想想,真是疯了。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是看这种书而成才的?但从我和一位同村的小时候高材生的发小的经历来看,看太多或者只看武侠爱情小说对自己的知识结构 \N\N是非常有害的,那很容易让人沉醉在一个虚构的世界当中,而我的那发小后来也只能高中勉强毕业,我也因为贫瘠的知识结构不能读自己理想的大学,当我意识到这 \N\N些后,我才开始恶补我的阅读,至今才找到一点点读书的感觉。我们还是来看看“高手”是怎么阅读的吧。\N(一)高效率的读书方式\N读书是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提高自我的捷径。\N我从小读书深受表哥的影响,以古今文学名著为主。那个时候差不多能够读到的书,也基本上都是文学类的(文学是那个时候的主流,作家最吃香,连人找对象都强 \N\N调自己“爱好文学”)。由于借的书往往催得紧,书读得也快,我读书快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倒逼机制”所致。如果不能按时还书,失去信誉,以后借书就会面临很 \N\N大困难。所以,必须高效率地吸收书中的知识。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时间显得很宝贵,如何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读书,尤为重要。(左岸:文学类书很能提高写作的文笔吧!)\N现在,我基本上保持每周两本书的阅读量。乘坐飞机的之前,我喜欢就近买本书,上机后阅读,等飞机降落基本也就看完了。(左岸:高手的阅读量永远那么的惊人!)怎么读书呢?\N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适合自己的方式可能也有所区别,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能还是比较接近的。我读书是这样的:\N拿到书的时候,根据题目,先想想:这本书如果我写,大概会是怎样的观点,会以怎样的思路展开。然后,看一下简单的介绍及序言等,如果介绍的主要观点与自己的想法相同,章节的布局也没有新鲜之处,那么,这本书就可以不读或者只是粗略地看翻一下。反之,就买下来阅读。如果作者观点新颖,或者观点与自己接近但章节中体现出来的思路,有比自己深入、系统和完善之处,也买下来,重点读那些体现出作者深入思考的章节。(左岸:这个方法可以用来克服重复不必要的阅读,自然也试用于那些毫无新意的电视剧。)\N所以,我读书的时候,一般都会先看目录。目录是提纲挈领,是作者思路的高度概括。通过目录,知道作者的一个大概思路,沿着作者的思路一路走下去,会让你的思路和逻辑越来越系统、严谨和清晰。因为,读书不仅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开打思路,学会更深入地、更多角度的思考。带 \N\N着一个清晰的框架去读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仅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和作者一起思考和洞悉事物的本质,甚至, \N\N你是在和作者一起写作。这会让你更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独到之处,也帮你发现作者的不足或欠缺之处。这样,你读一本书,远远超过以普通方式读十本书获取的收益。由于此前已经知道哪些部分是自己最关注的,也就知道了哪些应该粗读、哪些应该细读(当然,我现在基本上不分那么清楚了,因为读书效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选择已经不需要了,在阅读中就可以自动做这种筛选),就可以更好地分配时间。\N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有一支笔,把精彩的观点或阐述划上线,或把自己的感受随时写下来。因为,看别人观点的同时,实际上是在与作者对话,注意,读书是与作者对话!你不自然地会有一些感悟,把它记录下来非常非常重要。当你养成这种习惯,你会发现你的获取知识的速度会更快,效率会更高,思维会更加活跃。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拒绝你非常厌恶的观点,只要对方能够自圆其说,你不妨也了解一下。中国人的局限性是:会认为与自己观点差异大的观点是荒谬的!往往从道德层面加以谴责,而完全不理会对方的逻辑关系。其实,荒谬的观点不一定没有道理。我们应该学会通过交流和辩论,让道理越来越清晰,而不是通过情绪化的宣泄让本来可以讨论的话题变得越来越模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个问题。我也在努力修正 \N\N自己的这个缺点。\N我在证券报社工作,证券行业是一个大熔炉,本职工作中不仅涉及证券、投资、理财、财务、兼并重组等方面的知识,还牵涉到宏观经济、微观经济;金融、财政、税收、福利、房地产、建筑、土地、工业、农业、人口学、新能
评分商品质量很好物流服务态度很好。
评分还是这么厚的一本书翻译可以
评分 评分不错,发货速度快,下单后第二天就到货了
道德经全集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