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资深书虫,我对工具书的“耐用性”有很高的要求,这不仅仅指装帧是否牢固,更重要的是它在长时间使用后是否能保持其“可读性”。这本书的装订工艺看起来相当扎实,书页不易松散,这对于需要频繁翻检的字典来说至关重要。然而,让我略感遗憾的是,在检索效率方面,它似乎没有采用当下流行的“音序+部首”的复合检索系统,而是更偏向于传统的部首查字法。对于不熟悉部首结构或者手头没有其他辅助工具的读者来说,如果只记得大概的读音却想不起它属于哪个部首时,查阅过程就会略显繁琐。或许是为了保持传统工具书的经典风格,才没有引入更现代的检索辅助系统,但这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确实稍显不便。如果能在内页设计中增加一些快速定位书签或者更直观的部首索引图示,想必会让查阅体验更上一层楼,毕竟,工具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它能多快地解决你的问题。
评分这本书在解释成语的语境和出处上做得相当细致,这是它区别于许多粗制滥造的“快餐词典”的关键所在。它不仅仅告诉你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更会提供一到两个典型的例句,并且这些例句的水平普遍偏高,不少直接引用了经典名著的片段。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读者在理解成语含义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文学语言,从而更好地掌握成语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分寸。我特别喜欢它在某些历史典故成语后面附带的“背景小知识”栏目,虽然篇幅不长,但足以让人对这个成语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避免了望文生义的错误。唯一的缺点可能在于,对于一些非常新近流行的、由古语演变而来的口语化表达,它似乎还没有来得及收录,这或许是双色版印刷周期较长带来的必然局限吧。总而言之,它更像是一位知识渊博、言之有物的私人家教,而非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字词库。
评分坦白讲,我原本对“一万条”这个数字持保留态度,因为市面上动辄“两万”、“五万”的成语词典太多了,很容易让人觉得数字注水。但当我真正开始使用这本书时,感受到的却是内容编排的精炼和聚焦。它似乎避开了那些纯粹为了凑数而收录的、使用频率极低的“冷僻”成语,而是将重点放在了那些在文学作品、日常交流乃至历史典故中反复出现的“高频”词汇上。这种取舍体现了编纂者的一种实用主义哲学,它更像是一个为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而量身定制的工具,而非一个包罗万象的古代语汇博物馆。我注意到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成语,比如形近词或者意义相近但侧重点不同的词语,它会给出非常精妙的辨析,这种深度解析对于想要提升写作水平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当然,这种专注性也意味着,如果你是古汉语研究的专家,可能需要查阅更专业的工具书,但对于我这种希望快速提升日常口头和书面表达质量的普通用户来说,这个平衡点把握得相当到位。
评分从我一个喜欢在闲暇时进行阅读和思考的人的角度来看,这本词典的“副产品价值”也值得一提。由于它采用了双色印刷,不同层级的信息区分明确,我在阅读一些复杂的解释时,思路不容易被打断。更重要的是,它在对成语进行解释时,往往会穿插一些与该成语相关的文化知识或历史人物的简短介绍,这些内容虽然不是成语本身的意思,却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趣味性。我发现自己有时候并不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查字典,而是随手翻开一页,就被某个生僻词条旁边的文化花边吸引了注意力,进而停下来仔细阅读。这让原本枯燥的工具书阅读变成了一种带有探索性的乐趣。如果说有什么能改进的地方,那就是希望它能增加一个“成语故事精选”的附录,将那些长篇幅、情节跌宕起伏的典故单独整理出来,方便读者集中阅读和记忆,而不是分散在各个条目之间,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文化普及方面的潜力。
评分这本字典的排版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双色印刷带来的视觉区分度非常实用,尤其是在查阅一些结构复杂、字数较多的成语时,主词条和解释部分的色彩差异能有效减轻长时间阅读带来的疲劳感。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一些生僻字的注音清晰可见,而且字号的选择也兼顾了中老年读者的需求,拿在手里分量适中,不像有些工具书厚重得让人望而却步。翻阅起来,那种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没有廉价感,感觉是能经受住高频率使用的。不过,说实话,作为一个日常使用的工具书,我更看重的是内容的实用性和广度,尽管版式很美观,但如果内容深度不够,那终究只是个“花架子”。我希望它能在保证印刷精良的同时,能提供更多与现代生活相关的、甚至是一些网络热词中蕴含的古义追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文化典籍的收录上。这个版本在设计上无疑是下了功夫的,但核心价值——即那“一万条”的成语筛选和解释,才是决定它是否值得我推荐给其他书友的关键所在。
评分送货及时,书的包装还行
评分还好不错发货快。。。。。
评分不错的东东,实用内容全面
评分块头太大了,没想到。
评分10000条成语词典(双色版)共收录成语一万余条,所收条目以常见、常用成语为主,也酌收少量熟语、谚语等。全书对所收成语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说明和解释,主要包括注音、释义、例句等。值得一提的是,本词典在释义时将那些与词目成语意义相近而形式不同的成语也予列出,并以也作的形式加以标注。这样,既反映了汉语成语存在众多同义、近义、异形等客观情况,也扩大了本词典的成语涵盖面和信息量,同时还可以帮助读者对汉语成语的复杂情况及总体面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评分学校要求配备的工具书,正版,送货快
评分很快送到,很满意!满意!
评分送货及时,书的包装还行
评分送货及时,书的包装还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