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lder

制度、治理与会计: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实证会计研究

制度、治理与会计: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实证会计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李增泉,孙铮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4-2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ISBN:9787543216662
版次:1
商品编码:1002735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当代经济学文库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9-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8
字数:249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20世纪六十年代西方财务学领域出现了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这一重要的理论进展,对传统会计理论形成了巨大挑战。中国会计界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接纳则比西方晚了近20年。由于我们缺乏实证研究的传统,因此目前我国会计研究还停留在"模仿"的初级阶段?中国的会计问题应如何问起?西方已有的会计理论可否用来指导我们对中国会计问题的探究?面对理论的困惑,作者比较了中国和西方国际的会计制度环境后,提出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的中国会计问题的研究范式,以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作者简介

  李增泉,1974年11月生于山东省寿光市。2003年获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制度、公司治理与财务会计。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主持和参与若干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
  孙铮,1957年12月生于上海市。现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兼任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财务会计、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等中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内页插图

目录

1 引言:产权经济学基础上的实证会计研究
1.1 研究背景
1.2 理论框架
1.3 现有文献的基本发现
1.4 未来研究方向
1.5 结论
2 制度与企业财务行为
2.1 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
2.2 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
2.3 多元化经营的价值效应
3 治理结梅的制度诱因与经济后果
3.1 金融发展、债务融资约束与金字塔结构
3.2 掏空与所有权结构
3.3 现金股利政策与所有权结构
3.4 股票价格同步性与所有权结构
4 会计信息的契约有用性
4.1 政府干预、行业竞争与薪酬契约
4.2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效果评价及其实证检验
4.3 所有权性质、会计信息与债务契约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具体到中国,现有会计契约观的局限就更为明显。这是因为,会计契约观是建立在代理理论基础之上,隐含的制度背景是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然而,对中国来讲,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共同发挥作用,法律体系,特别是对公民财产权利的保护机制相对匮乏。任何有竞争力的组织结构必须实现交易成本的最小化,而交易成本的大小则从根本上受到经济制度(或者产权体系)的影响,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预期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应该与英、美等国存在重大差异。理解这些差异需要一个不同于西方现有文献的研究框架,并将中国的制度环境作为其最重要的理论元素。
  我们首先以产权理论的分析框架为基础,指出目前有意义的三类会计研究分别是:(1)对公司会计选择集的考察;(2)对会计信息契约有用性的分析;(3)对会计选择的经济逻辑的分析。然后总结了中国学者在上述领域的研究成果,发现截至目前的大部分文献在会计行为和治理变量的选择上都受到西方文献的广泛影响,其实质在于检验西方结论在中国的应用性。为此,本章在第四部分指出,为了加深我们对我国会计问题的理解,未来的研究应在模型中加入中国的制度变量,首先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中国有哪些会计特征是重要的;
  (2)这些会计特征如何受制度因素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有关中国会计问题的实证研究框架,并认为实证会计研究的目的在于解释和预测会计实践。

前言/序言


制度、治理与会计: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实证会计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制度、治理与会计: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实证会计研究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制度、治理与会计: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实证会计研究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制度、治理与会计: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实证会计研究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虽然这个言词有一个描写性的内容,但常被注入渴望的感觉,就是为了给予"实践是应该寻求看齐"这么样的一个模型。就此公司治理原则或指南的各种各样的声明、劝告和规定就成了参考。

评分

内容比较难,对搞实证研究的同志们比较有用。

评分

(1997)在一篇关于公司治理的经典论述中提出:公司治理是保证融资供给方(投资者)保证自身投资收益的方式。由于代理问题,外部投资者担心自己的利益在不完美的世界中会由于经理的败德行为而受到侵占。经理如何能够采用一种机制得到外部投资者的融资?或者说,如何能够保证给予外部投资者应有的投资收益?这就需要给予外部投资者一些权利:一种是给予外部投资者强有力的法律保护;另一种是所有权集中,也就是形成大投资者(大股东)。这就是公司治理的两种主要治理模式。

评分

2.林毅夫的观点

评分

(1997)在一篇关于公司治理的经典论述中提出:公司治理是保证融资供给方(投资者)保证自身投资收益的方式。由于代理问题,外部投资者担心自己的利益在不完美的世界中会由于经理的败德行为而受到侵占。经理如何能够采用一种机制得到外部投资者的融资?或者说,如何能够保证给予外部投资者应有的投资收益?这就需要给予外部投资者一些权利:一种是给予外部投资者强有力的法律保护;另一种是所有权集中,也就是形成大投资者(大股东)。这就是公司治理的两种主要治理模式。

评分

4.Shleifer and Vishny的观点

评分

(1994)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就要明确划分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各自权力、责任和利益,从而形成三者之间的关系。

评分

(1997)在一篇关于公司治理的经典论述中提出:公司治理是保证融资供给方(投资者)保证自身投资收益的方式。由于代理问题,外部投资者担心自己的利益在不完美的世界中会由于经理的败德行为而受到侵占。经理如何能够采用一种机制得到外部投资者的融资?或者说,如何能够保证给予外部投资者应有的投资收益?这就需要给予外部投资者一些权利:一种是给予外部投资者强有力的法律保护;另一种是所有权集中,也就是形成大投资者(大股东)。这就是公司治理的两种主要治理模式。

评分

3.李维安和张维迎的观点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制度、治理与会计: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实证会计研究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