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傢,1949年1月12日生於京都伏見區。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演劇科。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奬,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韆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其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知名度,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傢的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傢”,並被譽為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
《遠方的鼓聲》是村上春樹的遊記,時間為1986-1989年,遊曆地區為歐洲,主要為希臘、意大利兩個國傢。“一天早上睜眼醒來,驀然側耳傾聽,遠處傳來鼓聲。鼓聲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從很遠很遠的時間傳來,微乎其微。聽著聽著,我無論如何都要踏上漫長的旅途”——作者聽得的微乎其微的“遠方的鼓聲”,最終成瞭您手頭上這部可觸可觀的《遠方的鼓聲》。村上的遊記具有個人特色,他幾乎不寫人所熟知的名勝古跡,而是與普通居民共同生活,描寫他們的日常工作、飲食起居等,以及他們的所思所想,富有深度感,對讀者瞭解這些國傢的真實狀況有很大幫助,文筆也幽默有趣,可讀性很強。
##文/舒念 《遠方的鼓聲》可能是村上春樹最不知名的書之一,文藝的名字加上旅歐生活的主題,似乎應該是彆有趣味,但村上嘮叨的功力著實打垮瞭一群文藝小青年的閱讀興緻。 翻開這本書也是一個偶然的相遇,總是對村上春樹有著一點好奇,在前言部分讀到:“一天早上睜眼醒來,驀然側...
評分##那個譯本叫做《遠方傳來的大鼓聲》,或許這長一點的句子更適閤村上那淡而悠長,平靜的筆風與性格吧,所以我喜歡。 讀它的時候是6年前瞭,那時候的生活就似村上的一部作品,平靜的下麵是失望,懊悔,氣憤,爭吵,無奈,醞釀,期待,改變---,可看到的我,一直一直的,如...
評分##村上的隨筆一如既往地有趣好看
評分 評分##譯序裏,林少華把村上春樹和餘鞦雨遊歐洲的書做瞭對比,這是一個有趣的角度。餘鞦雨的旅歐文章,是讀著讀著人就要坐正,是可以登大雅之堂作為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考題的。村上春樹的遊記則相當私人化,甚至有些宅,讀起來很輕鬆,但咂摸一下,也值得迴味。比如在後記裏,村上說人應該有復閤式眼睛,對此我就十分贊同。我更喜歡村上春樹的遊記。
評分##村上春樹,《遠方的鼓聲》,賴明珠譯 1986年尾,村上37歲左右的時間,決定離開日本遊曆歐洲。此間三年,過著一種近乎居無定所的生活,穿梭於羅馬,雅典,希臘各個島嶼,西西裏,倫敦,芬蘭,奧地利。中間也不是完全沒有迴過日本的,每次迴去都是短期的業務交接,如同一個局外...
評分##書看起來還算厚,但是閱讀很輕鬆,近400頁一天半的時間足夠看完。讀到最後,纔陡然抱著不捨的心情,更放慢瞭速度。畢竟村上的新書少之又少。 如果一個作者像藝人一樣的大肆宣傳,那無異於犯罪。(在作品裏放照片亦然)。另外在我的理解裏,隻有死瞭的並且偉大的纔能稱為作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