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一九二九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父亲是钢琴家、音乐学院校长,昆德拉在童年时就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和教育。一九六七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从此奠定在当代文坛的重要地位。一九七五年,昆德拉离开捷克,定居法国,他的长篇小说《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的原作以捷克文写成;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还有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相遇》的原作以法文写成。另著有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昆德拉曾于一九七三年凭借《生活在别处》获得美第奇外国文学奖,一九八五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二〇〇一年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
《告别圆舞曲》由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编著。 欧洲伟大的小说就是一种消遣,所有真正的小说家都很怀念这一点!然而消遣并不排除它的重力。在《告别圆舞曲》中,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配在地球上生存吗?难道不应当“把地球从人类的魔爪下解放出来”吗?将格外重的问题和格外轻的形式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一直以来的野心。这不是和种单纯的艺术野心。形式之轻和主题之重的结合揭示了我们人间这种种戏剧(在我们床上所发生的一切和在历史舞台上我们所演出的都是一样)毫无意义,到了可怕的地步。
##米兰昆德拉为数不多的可以拍成电影的作品。故事的开始跟最后,除了露辛娜死了之外,其他人要么是获得了自己想要的,要么是平淡生活给予了一丝令人愉悦的意外。而这一切让人那么不可抗拒,昆德拉笔下所有没有面孔只有一颗颗丑陋的心在行走的人们,是被时代或者说命运推着走的。很喜欢。
评分##忘记了到底是以前看到过什么书评,还是受自己某种先入为主的错误感受的影响,我总是拿加西亚马尔克斯和米兰昆德拉比较。马尔克斯的故事宏大,却又平缓的涓涓流淌;米兰昆德拉的故事时间短暂,但每个章节都在跳动,而且信息量肯定大的惊人。 想想,总觉得他们俩很像,并且总喜欢...
评分 评分 评分##先说明一下,该文只是借《告别圆舞曲》里的故事讨论时事。 “艳照门”动戈全港,那架势,犹如某天神怒后种下的魔咒,而其中一个细节,更具隐喻的味道。据说陈冠希最中意买卡地亚的情侣镯给女友,他自己也颇爱戴。苛刻的港媒追索到,与其交往过的女星几乎人手一只LOVE,在...
评分##已经非常容易使人联想到「轻」「重」诸词。尺度疯狂得很淡定。技巧极娴,卡尔维诺来拜。仍可称女性读本。 同许多人一样,开始读昆德拉是八年前的暑假 拿着一礼拜的零花钱站在书架前 最终选定了那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第一次读到他,其实是失望的,因为不懂 只能够模模糊糊的感觉到,他想表达的是一种迷茫和混乱 充满了匪夷所思的梦,奇怪的爱恋,不知所谓的相聚和离别 那个世界,...
评分 评分 评分##【第一天】 【9】 她不敢当场揭穿它,因为她知道她的疑心会激怒他,但是,克利马早已不 再相信她那做出来的深信不疑,无论他说谎还是讲真话,他总是疑心她在 怀疑他,对此他无可奈何,他必须不停地说话,仿佛他完全相信她信任他 。而她(带着一种悲哀、恍惚的神情)也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