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涵(Jay Taylor),哈佛大學教授,前美國國務院資深官員,通曉中文及中國事務。1962年至1965年任職颱北美國“大使館”,負責政情報告和分析。美中建交後,在北京美國大使館任政治參事,後又任職白宮國傢安全會議,是經驗豐富的中國事務專傢。數種專著行世,學界頗有聲譽。
“蔣經國的傳由外國人寫,遠比中國人寫有意義。”
蔣經國之後,颱灣曆經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等幾代領導,然而每次民調顯示,對颱灣民主、經濟、民生等各方麵貢獻最大的領導人,都是蔣經國。這位集中國宮廷、蘇聯共産主義、美國民主價值、颱灣本土經驗於一身的謎樣人物,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和經曆?
蔣經國與鄧小平在莫斯科同學少年,一心服膺共産主義,歸國後分道揚鑣;數十年後,隔著海峽,一個推行改革開放,一個力促“十大建設”,一個建立現代化強國,一個成為“亞洲四小龍”,是必然還是巧閤?為什麼自章亞若死後,蔣經國終其一生不見兒子章孝嚴、章孝慈?為什麼兩位私生子卻成瞭蔣傢第三代中最優秀的繼承者?為什麼蔣傢第四代成瞭懸崖邊的貴 族,天生逆反政治?
蔣經國曾是威權政治的關鍵人物,卻也是颱灣民主與現代化的推手。他極富遠見地抓住機遇,力排眾議,推行“十大建設”,推動颱灣經濟起飛,又力阻黨內、族係壓力,臨終之前解除戒嚴,為颱灣開啓民主、自由的閘門。同一個蔣經國,為何有如此天翻地覆的轉變?
陶涵《蔣經國傳》,是蔣經國一生重要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活動和思想的精彩記錄,既呈現齣蔣經國復雜多麵的個性,客觀評述其一生曆史功過,同時又以一個美國外交官的宏闊視野和國際政治、軍事角力的視角,勾畫齣中國現當代曆史中各個重要節點的來龍去脈。由此,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蔣經國的抉擇,理解蔣經國的時代,理解20 世紀的中國。
##早在1950年代,颱灣的省轄市市長就是選舉産生的,黨外人士高玉樹分彆在1954、1964兩度當選颱北市長。首府一把手居然不是自己同誌,國民黨大佬們覺得很沒麵子(可見選舉過程應該還算公正),於是力促將颱北升級為直轄市,這樣就可以不用選瞭。總統蔣介石同意瞭,鏇即任命高玉樹...
評分##紛亂秩製威權路,解嚴穩渡革改途。 15歲時,蔣經國找吳稚暉推薦其去蘇聯留學。吳稚暉說:“革命不是這麼簡單的,你再去考慮一下”。兩周後,經國依然想去蘇聯。吳稚暉說:“你去試試也好,青年人多嘗試一次,都是好的。“ 16歲時,蔣經國在莫斯科和21歲的鄧小平在河邊散步,暢談鄧在巴黎的見聞,和兩個年輕人對...
評分 評分##對於蔣經國這樣一位經曆復雜的人物,一本好的傳記不僅應當做到史料豐富,作者還應當充分把握傳主的內心,瞭解他的思想,對他的行為能夠做齣精到的評論。這些要求在這本書中都做到瞭。而流暢的文筆也大大增加瞭此書的可讀性 蔣經國給我的印象,是一個難得的廉潔而富有理想主義...
評分##二十世紀號稱中國四大傳記,我讀過二本,林語堂寫的蘇東坡,梁啓超寫的李鴻章,覺得都不錯。硃東潤的張居正,吳晗的硃元璋,據說差一點,還沒有讀。其他的傳記也讀過一些,國內建國以後的,滿紙謊言,自不必說,國外的,寫得好,真實而又有趣的也不多。 這個周一,在南京太平...
評分 評分##蔣經國的傳記,種類頗多,陶涵先生本書堪稱其中翹楚。 首先,本書的嚴謹真實,最為稱道。陶涵似乎完全沉浸在對客觀事實的陳述中,乃至連語調與氛圍營造都是異常剋製的,這種嚴謹之美,堪稱典範。 第二,麵對復雜的背景,陶涵的尺度異常老到。現代史歧見紛紜,主要源於對背景...
評分##啓風(楊津濤) 劉宜良(江南)為《蔣經國傳》收尾時感嘆說,1984年的蔣經國“如仍以‘非常時期’為藉口,反對開放‘報禁’、‘黨禁’,怎能不令人懷疑他的真意所在?有生之年,則民主難期,憲政難期!”豈料一語成讖,那一年的10月15日,劉宜良在美國被暗殺。案情很快明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