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淑敏,現任教於香港嶺南大學哲學係,1980年代初追隨已故嶺南派大師楊善深習畫,對中西繪畫的發展充滿好奇。1990年到香港大學藝術係修讀藝術史。1998年得其時仍在該係任教的萬青力教授指導,進行有關20世紀中國繪畫史的研究,博士論文則探討張大韆的藝術與20世紀中國繪畫發展的關係。2005年嶺南大學哲學係開設一個全新的視覺藝術課程(visual studio),羅淑敏獲聘至今,負責教授中西藝術史、藝術與社會文化相關的課程。
羅淑敏身為藝術教授,多年教學經驗下深明學生“輕國畫、重西畫”之因由,遂寫下本書,深入淺齣地解說閱讀國畫的六大方法,並輔以大量中西畫作比較,讓讀者對準焦點,進一步瞭解兩者間之分彆與欣賞角度之差異。
隨著羅淑敏領航的這趟國畫之旅,讀者將逐步瞭解國畫的承傳概念,各種寫意筆墨及留白構圖,及閱讀手捲與人物畫之關鍵事項。此書本身就是一副畫論式手捲——層層拆解有關閱讀中國畫的竅門,由此輕鬆地進入中國藝術乃至中國文化的殿堂。
##見解不錯,不過血肉不足,沒有展開略微可惜。
評分##圖片和裝幀是缺憾!
評分 評分 評分##見解不錯,不過血肉不足,沒有展開略微可惜。
評分##也是一本入門書。讀畢此書,對思想史、藝術史等書籍産生懷疑。
評分##廣西師範大學的書近來都不標明印數,這一冊又聯想到李歐梵關於音樂的一冊隨筆。對焦中國畫,平實、簡潔,不去學者的謙遜,傳統畫的氣韻、精神講得淺近,讀起來安靜得不得瞭
評分##不錯的,比較喜歡這種中西之間的比較。欣賞中國傳統繪畫確實需要另一種角度 1、中畫與西畫的區彆 1)西畫重創新,中畫重視傳承;中畫的主題和內容不會隨時代有太多變化,來來去去都是山水、人物、花鳥;而山水的布局也往往有似曾相識之感;觀賞中國畫,關注傳承和轉化是焦點;因此,欣賞傳統中國畫,先要瞭解五代、北宋山水大師; 2)人物畫:中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